2020年8月4日 星期二

聯合報社論/那些外籍確診者告訴我們的真相


【Sports觀點報】提供知名運動評論家的精彩體育賽事評論文章,讓你輕鬆瞭解比賽及體育界相關訊息。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8/05 第479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李登輝的政治遺族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那些外籍確診者告訴我們的真相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第三波貿易自由化刻不容緩
民意論壇 抗中不等於保台 川普賣槍不賣命
Tik Tok收購案 處處暗藏美中角力
去梯言/反中共,要不要請回蔣中正?
建交索馬利蘭?我外交大險棋
大變局後全球經濟三大趨勢
李登輝與產業關聯分析
燒錢競選不改 收賄歪風難遏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李登輝的政治遺族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李登輝走進歷史,臉書蜂擁出「永懷領袖」運動,冒出各色沾親帶故者。其中,尤以綠營老少競說和阿輝伯的政治血緣,張貼各式合影,誓言「繼續他的民主道路」;蔡總統還標舉「李登輝精神」引領台灣,好不老套。前元首身故其實不缺送行者,但民進黨搶當政治遺族,急於宣告繼承遺志,未免唐突。

歌德派拿兩蔣後事作文章,頌稱民主先生逝世不必全國哀悼,被迫看黑白電視。但是,政客帶頭「以喪造神」,不正是抬舉威權行徑?阿輝伯的政治遺族不蓋紀念堂,卻把他打造成新的神主牌,守護綠色威權;官方無須另造神廟,奉安在國軍公墓裡,更像寧靜革命的里程碑。

新的神主牌銘刻「民主先生」的大字,P掉「黑金教父」背景,打足蘋果光,讓修憲製造威權體制的事實失焦。有了這塊神主牌,綠營本土論述將從美麗島事件延伸到李登輝,銜接扁蔡,搭起一脈相承的綠色黨國法統。

難怪被稱「儲君」的鄭文燦,一聽馬英九說「李登輝在國統會簽署一中決議」,立刻率先批他扭曲歷史,捍衛神主牌。台灣未經流血革命,民進黨竟能一刀切割李登輝的歷史,把主張統一的李總統當廢紙絞碎,完全無視他是蔣經國學校的傳人。

李登輝被綠營回收再利用,反倒是護持他穩坐權力顛峰的國民黨,不懂爭取政治遺族的地位,浪擲遺產。真正能證明國民黨「一中不是賣台」的,不正是那個推倒兩岸鐵幕的李登輝?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那些外籍確診者告訴我們的真相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台灣防疫模範生的光環,最近貼上了幾個難看的膠布,變得不像先前那麼光鮮照人了。原因無他,我們自以為天衣無縫的防疫成績,最近出現了幾道裂隙:三名外籍確診者先後染疫,讓衛福部長陳時中的無敵防疫神話出現了破漏。指揮中心迄今仍拒絕承認這幾例為「本土案例」,但耐人尋味的是,民進黨在推算下屆台北市長的選戰兵棋中,已悄悄把原本呼聲震天的陳時中排除了。

多虧這些外籍確診者,人們才能一窺台灣輝煌防疫成果的幕後真相。六月下旬,一名在台求學的日本女大學生返日時被查出確診,由於這名女生二月底即已來台,因此極可能是在台期間遭到感染。當時,指揮中心追蹤了一二三名她在校的接觸者,所幸全屬陰性,讓外界放下心上的大石頭。於是,醫界順勢將日方的檢驗歸諸為「偽陽性」,繼續歌頌「台灣防疫成功」的神話。

七月下旬,又傳出一名卅多歲的泰籍移工在返泰時被查出確診,他在桃園工作連續達兩年半,這又再度為台灣拉起「本土感染」的警報。經採檢與他的一八九名接觸者,所幸也全屬陰性,這讓指揮中心再度發出「安啦」的訊號。但僅僅事隔數日,一名比利時風電工程師因為返國需要健康證明,到醫院做自費篩檢時,又被查出陽性。一個月內,三響「外籍警報」接連而至,對台灣而言,再如何自滿的人恐怕也要信心動搖了。

從日本女大生、泰籍移工到比利時工程師的相繼確診,所透露的共同訊息是:台灣某些社區角落,確實存在新冠病毒傳播的現象;但由於是輕症,病毒量不高,未造成嚴重的感染或擴散。這點,許多民眾養成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的好習慣,也許是重要因素。相形之下,指揮中心以「偽陽性」或「搭機感染」作為託詞,則顯得很不負責。

以比利時工程師的確診個案為例,即可看出指揮中心對邊境的防疫管理多麼鬆懈而矛盾。與日本女生或泰籍移工不同,比利時工程師是五月三日來台;而我國自三月十九日起已禁止非本國籍人士入境,比國工程師得以入關,是持風力發電「商務履約」證明而來。試想,四、五月間正是歐美疫情向全球擴散的高峰,台灣嚴格管制邊境,機場進出人數甚至曾經掛零;而政府特別放寬商務履約人士來台,竟然吝於對他們逐一篩檢,只放他們自行居家檢疫了事。陳時中開了一道商務小門,卻不知要格外加強安全檢查,這是真的為了節省篩檢經費?還是過度自信,或者太過盲目?

諷刺的是,比利時工程師直到要離台才發現染疫,指揮中心竟然立刻掐指回算,指他三月間曾失掉嗅味覺,極可能是在歐洲染疫,而非在台感染。這樣的託詞,也許可保住台灣一百多天「零本土」的紀錄,卻掩不住政府進退失據及自欺欺人的窘狀。醫界及公衛專家早就一再建議,政府應對入境者進行全面篩檢;指揮中心卻置之不理,聲稱「居家檢疫」即可大大降低傳播風險。這種「惜篩如金」的保守心態,哪有任何超前部署、阻絕境外的決心?

最讓人不解的是,政府三度追加防疫預算,整體防疫紓困經費已高達三千多億元;但陳時中卻始終不肯提高國內的篩檢量,迄今每天僅有兩三百人的檢測量,和公衛專家要求的五千人差距極大。這到底在省什麼錢?「篩檢」是否已成為陳時中的心魔,我們無法知悉;但台灣人民屢屢得藉由外籍確診者的反射,才能窺知台灣的防疫真相,即使不感茫然,也會覺得憤怒吧!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解讀比國工程師的病毒量,推斷他是六月下旬在台北感染,清脆打臉指揮中心的「三月歐洲感染」說。令人好奇的是:這場牙科醫師部長領軍的戰疫,真的會把公衛專家氣到無言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第三波貿易自由化刻不容緩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各方對其功過討論頗多,也讓不少國人回想起他1996年秋的「戒急用忍」和禁止「兩岸三通」政策,對台灣經濟產生的影響。當然,只要是涉及兩岸的政策,必然是見仁見智;但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攤開台灣近年來的貿易表現,或許能讓我們看清真相,並對未來採取適當的對策。

以亞洲開發銀行到2018年的最新數據,在亞洲15個主要的貿易經濟體中,2000~2018期間的出口成長率,台灣竟然是敬陪末座。若僅觀察更近的2010~2018期間出口,台灣的成長率還是倒數第一,依序為:台灣(+19%)、韓國(+27%)、新加坡(+34%)、馬來西亞(+39%)、巴基斯坦(+46%)、香港(+47%)、泰國(+52%)、中國大陸(+61%)、菲律賓(+76%)、印尼(+87%)、印度(+119%)、緬甸(+132%)、柬埔寨(+141%)、孟加拉(+161%)、以及越南(+278%)。

對於經濟規模不大,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出口的台灣而言,這對經濟造成的重大影響不言可喻,也難怪目前每年經濟成長率都在爭3、保2,甚至保1之間掙扎。

之所以會如此,當然是因為我國無法和主要貿易對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出口必須對進口國繳付關稅,但有FTA的國家卻相互免除,以致造成對我國出口商的不平等競爭。但面對北京的經濟封鎖,台灣與其自怨自艾或畏首畏尾,都只能坐困愁城;唯有展現智慧、下定決心、發揮魄力,才有機會突圍並改變現狀。

未來,台灣經濟面對的挑戰,將比目前更嚴峻許多--15個亞太國家已經達成協議,將在今年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生效,加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11國已經自由貿易,東協10國本身相互之間、東協和中、日、韓、紐、澳早已自由貿易;加上歐盟也已和日、韓、星達成自由貿易,連歐盟和越南的貿易協定都已生效,目前歐盟還正在和泰、菲、馬、印尼和印度諮商。這意味著亞洲周邊的競爭國家,之間的貿易大部分都已免除關稅、通關效率也大幅提升,我國即使有台積電和聯發科兩座「護國神山」,因獲得「資訊科技協定」(ITA)庇佑而得以免除關稅,但面對出口貿易缺乏FTA的「擋路魔山」,其他非資訊產業終將逐漸窒息。

其實,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史,就是一部經濟自由化的歷史。第一波貿易自由化發生在1960年代中期,放寬了進口管制並鼓勵出口創匯,其典範就是加工出口區的創設;第二波則是1980年代鬆綁外匯管制和降低關稅,典範就是基本浮動的匯率制度;第三波則是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為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鬆綁,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和對外資放寬管制。

每次自由化都艱辛異常,因為同時都有受惠和受害者,受害者必然抗拒,有賴政府耐心並耗費資源妥善處理。然而,每次自由化之後,都會帶來經濟效率提升、消費者福利增加,以及國家社會的進步。

在第三波自由化之前和之後,台灣都有嘗試自由化但失敗的案例,一次是90年代下半李登輝總統任內的「亞太營運中心」,一次是馬英九總統任內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都因涉及對岸中國大陸,遭到矛盾的兩岸政策或在野黨杯葛而告失敗。然而,台灣的貿易競爭力也都在失敗之後,快速地下滑。

貿易自由化當然有流失選票壓力,但也會受到讚譽,必須提供資源來照顧受損者,特別是農業和弱勢產業,以重新分配效率提高後的經濟利得;但若改革後的經濟獲得動能、人民生活豐饒,選票不見得會流失,歷史也會公平記錄和評價。現在,蔡政府連任不久,正是第三波貿易自由化的最佳時機,政府經貿政策應該動起來,嚴謹開放美豬和核食來和美日簽署協議,盡速加入CPTPP,和不受北京牽制國家盡速簽署貿易協定,一刻都不能拖延。

   
民意論壇
抗中不等於保台 川普賣槍不賣命
吳崇涵/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翁/聯合報

隨新冠疫情在美國持續蔓延,迫使面臨連任壓力的川普,猛打抗中牌來轉移防疫不力的批評。就算知道這是川普想要轉移焦點,但美國人即使討厭川普卻也很難對中國有多少好感。

美國皮尤民調中心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三的美國人不喜歡中國,但對美國社會而言,反中必然等同挺台嗎?即便美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游賀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很多人仍然認為這個法案口惠實不至.夾在美中對抗之間的台灣,是不是就能夠認定美軍將為台灣而戰?

很多人以為美國抗中是從川普上任才開始,或者認為只有川普才會強硬抗中,因此主張台灣應該挺川普,但事實上華府對中國的立場,從歐巴馬的「重返亞太」到川普的「印太戰略」就可以看出,華府菁英早已擺脫全面擁抱中國的友善立場。

相較過去幾任總統按部就班採取的制衡手段,川普出爾反爾的情緒外交,讓過去總是依賴美國的盟邦不得不重新考慮,如何與川普的美國打交道。其實,從華府對中國早已開始進行戰略防範布局來看,美國國務院主導中國政策的官員,即使想採更強硬的立場,也絕對不會把戰爭納入優先手段。坦白說,如果白宮主人不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就算美國民眾對中國再反感,恐怕也沒人會猜測華府想和中國爆發軍事衝突。

美國主流民意向來反對美軍涉入海外爭端,更別提是美國民眾心中沒有直接利益的亞洲小國。以芝加哥商會二○一九年民調為例,只有約百分之卅五的美國人支持出兵介入台海爭端,而對中國反感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六十。可見,討厭中國與支持出兵協防台灣,並沒有一定的相關性。

過去學界也有不少辯論,認為軍售台灣或出兵協防應該分開討論。即使是挺台派的學者與官員也都認為,華盛頓必須在軍售與出兵協防之間做出明確的政策區別。美國不需要部署重兵在台海,只要向台灣出售武器,就能夠控制中國的擴張,並維持區域穩定。一旦台海發生戰事,以軍售為主也能最大程度避免美軍折損。簡言之,對台軍售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有義務出兵保衛台灣。

台美斷交後的歷任美國總統基本上都是透過出售武器來挺台。甚至美國學界一直有不小的聲音,華府應該避免給予台灣太過明確的軍事安全承諾,否則一旦兩岸擦槍走火,美國還要積極涉入軍事爭端。站在美國角度,只消出售防禦性武器宣示力挺台灣民主的決心,讓台美都有面子。另一方面,美國賣槍不賣命又賺得大把銀子,面子裡子兩全,何樂而不為?

如今因疫情讓美國民眾普遍對中國反感,有人高度期待川普會邁出協防台灣這一大步。問題是,兩份民調昭示著從反中民意高漲與支持出兵挺台並非一體兩面。此外,若川普的前國安顧問波頓所言屬實,商人出身的川普恐怕比誰都更期望中國拿出錢來,和平的解決兩岸分歧!

   
Tik Tok收購案 處處暗藏美中角力
楊宗鑫/研究人員(台中市)/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包括微軟在內的美國企業,如果無法在九月十五日前,收購中國社群網站「抖音」(Tik Tok)海外經營權,該程式在美國將全面禁用。此舉無疑將美中角力的領域,從貿易、科技,推往另一個新戰場。

綜觀美國政府抵制「抖音」的理由,可謂五花八門:程式會將蒐集到的用戶資訊(基資、定位、人臉辨識)回傳到位於中國的伺服器,中共當局依法可取用;中共當局對使用者上傳內容嚴格審查,使得諸如香港抗爭活動等敏感影片被下架,不利言論自由,甚至變相成為宣傳工具;「抖音」開放十三歲以下者使用,不利兒童身心發展及隱私保障;「抖音」使用者日前在美國群族衝突中,將警方執法影片截圖後上傳,造成其他民眾誤解,導致抗爭局勢擴散。

美國政府內部,在看待「抖音」的戰略面上,已達一致共識,即該程式確已造成資安、人權等疑慮,至於應如何處置,則有戰術分歧。保守的觀點,認為只要讓「抖音」的海外版從中國母公司獨立,由美國企業併購即可,這也是目前川普拍板定案的做法;激進的觀點,則認為無論是微軟或其他美國網路公司,在中國都有市場,併購後仍可能為了自身商業利益,私下做出妥協,因此應全盤禁用「抖音」。

目前最被外界看好的微軟,已低調證實此消息,表示刻正與「抖音」母公司談判中。美國幾家科技巨擘中,臉書本就是以社群網站起家,為了獨占市場,二○一二年收購Instagram,今天若再併購「抖音」,將面臨廣大反彈及嚴格審查。蘋果公司內部,則沒有合適的部門接手社群軟體;谷歌目前正在與「抖音」在美主要競爭對手Firework談併購;微軟Linkedln發展不佳,乃期藉由併購「抖音」,與臉書、谷歌呈鼎足之勢。

中國對於企業併購案本身並無意見,認為這是國家不應干預的私經濟行為,但對於若併購不成,美國政府將強行禁用「抖音」的做法予以批判,認為這是濫用國安概念、干預市場運作。倘最後微軟併購不成,恐將成美、中新的爭點。

   
去梯言/反中共,要不要請回蔣中正?
公孫策/聯合報

川普政府要員輪番砲轟北京告一段落,壓軸的國務卿龐培歐演講題目是「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講中用語包括「自由世界應與中國人民合作,改變共產黨」,聽在耳中似曾相識,卻有時空錯亂之感。

回憶一下,那不是我們小時候熟悉的「自由/極權」二分法嗎?如果美國要重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共非中國」理論,而蔡英文政府要台灣為自由世界「打第一仗,立第一功」,那可得先讓全國軍民的精神武裝起來才行。

《韓非子》寓言:越王句踐在路邊看到一隻憤怒的青蛙,從車上向青蛙敬禮。御者問:「大王為什麼向青蛙敬禮?」句踐說:「青蛙能有這樣的氣概,怎可不向牠致敬呢?」越國臣民聽說此事,相互傳說:「大王對有勇氣的青蛙尚且敬禮,何況對士人。」於是越國人民以勇敢為風尚,奮勇救火、奮勇入水者都得到重賞,因此越軍在交戰時,都能「絕頭刳腹而無顧心」(斷頭剖腹也義無反顧)。

句踐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的敵人是吳國,當時吳國的兵力強大,吳王夫差在黃池會盟成為諸侯盟主,而越國的兵力無法跟吳軍相埒,必須軍民發揮精神力量。

今天台灣呢?國軍對上解放軍比起當年越軍對上吳軍,只怕更懸殊吧?

可是當年我們對「反攻必勝」可是充滿信心的,那股信心是超越武器、人眾的,而支撐那股信心最重要的力量是「蔣總統」,蔣中正總統。且拋開對蔣介石的功過評論,他能夠讓全國軍民一心,因為他的思想領導邏輯上沒有矛盾,而且有事實為說服根據—前者立基於中華民國必須真正的獨立自主,才能自己作主反攻大陸,此所以美軍從來只有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而沒有駐軍島內;後者是台灣的民主和繁榮,遠遠勝過大陸。對比今天,台灣的民主品質和經濟發展都缺乏說服力。這是民進黨在搞「去蔣」時不曾深思的問題:台灣的反共理論可都是蔣中正建立的,民進黨自己沒有,難道得請回蔣中正?

上星期,台海空戰英雄石貝波上尉去世,其實那是蔡英文最好的機會,她應該去向「為保衛台灣而奮戰的英雄」致敬,那正是國家領袖鼓舞軍民為國奮戰該有的舉動。

   
建交索馬利蘭?我外交大險棋
張鷹/退休外交人員、曾任職南非代/聯合報

蔡政府七月大張旗鼓宣布以台灣之名與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引發正負面評論後,索台相互承認的風聲,似仍待價而沽,或觀察外界反應。

索馬利蘭原是由一支索馬利民族運動游擊隊所占領的據點,聲稱擁有憲法,一九九一年自行宣布從索馬利亞西北部領土獨立。獨立以來,索馬利蘭與相鄰的索馬利亞東北部的自治政府一直存在領土糾紛,卅年來,飽受種族、領土和主權爭議,它迄未獲得任何非洲國家,甚或殖民的宗主國英國的承認。

國人或已遺忘非洲,它曾是我邦交國最多的地區。民國五十年間我派遣農耕隊前往非洲協助農漁業發展,非洲學員前來我國學習農技之長,成果斐然,農耕隊人數最多時多達千餘人。但風水輪轉,中共也是被非洲兄弟抬入聯合國。

蔡政府任內的非洲邦交國僅剩最後的史瓦帝尼,史國王室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台北當局對王室鎮壓異議人士視而不見,媒體僅報導國王選妃秀的花邊消息。史國青壯派集結於南非,對族人倡議人權與民主價值,等待推翻王朝時機。

以非洲殖民史及種族議題的錯綜複雜,任一國家承認索馬利蘭,將難以安撫境內的其他種族,是以索國無法得到非洲各國的承認,蔡政府仍執意以台灣之名與索國互設代表處,甚至建交,雙方各有所圖,以遂行台灣的突破。

蔡政府一方面說,和索馬利蘭是基於自由民主理念等共享理念結盟,這是民主國家對民主國家的方式。建議蔡總統,在結交新朋友之際,何不以相同的民主、清廉、進步的標準勸導史瓦帝尼王室,鞏固中華民國在非洲的邦交國?

   
大變局後全球經濟三大趨勢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聯合報

大變局指的是同時發生在二○二○年的兩件大事:新冠疫情與中美衝突,兩者性質均為世紀性、全球性及(影響)深層次性。因此,大變局之後,全球經濟或將有三大趨勢:

其一,是一個鋸齒狀的不穩定復甦。中國第二季GDP已從第一季的負六點八%轉為正增長三點二%,是一個V型,值得欣慰,但長期看,仍不容樂觀,我認為很很可能是一個W,或甚至是不只一個W的鋸齒狀的不穩定復甦。

關鍵原因是新冠疫情造成的是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非典型經濟災難,非典型之一是理論上沒有一個國家能真正完全地走向復甦,除非全球極大範圍的國家都已有效控制或消滅疫情。全球連動之下,只要疫情尚未全面受控,國與國之間交通就不能全面解封,經濟活動也就難以全面恢復正常,經濟復甦態勢也因此將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除非有效疫苗成功開發並能大規模量化生產並普及全球。

其二,中美GDP差距將加速縮小,並比預期更早出現易位。中國GDP在二○一○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老二,自此之後,中國老二與美國老大之間的差距逐年縮小,一般估計,大約再十年左右即二○三○年前後,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GDP之首。但此一趨勢或時間點,也很可能因疫情效應而出現變化。

根據IMF推估,今年中國經濟全年將增長一%,是主要國家中唯一正增長者,美國全年增長估計負八%,中美增長率差距較疫情前的三%至四%,進一步擴大為八%或九%,此即意謂著中國將以更快速追趕及追上美國。

值得關注的是,此等經濟現象或走勢,勢將進一步衝擊目前已處於相當緊繃的中美關係。

其三,同樣的將出現的是,人民幣也將加速或提早成為國際貨幣。

當前中美關係之緊張與惡化已無須贅言,美國使出渾身解數欲將中國打趴,打到再無力挑戰或威脅美國霸權地位為止。但迄今為止,美國打貿易牌,效果甚微;打科技牌,兩敗俱傷;打香港牌、新疆牌,作用有限。手裡攥住的兩張牌,台灣牌及南海牌,風險不小,尚未下定出手決心。

其實美國一直有一張效果極大,對付所有對象,無論個別企業或國家,總能一劍封喉王牌:SWIFT,即所謂的金融制裁,切斷對手所有運用美元的途徑的絕招,為何還未拿來對付中國?

答案是對付不了,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實體經濟。生產全球所有國家需要的產品,也購買極大量的各國資源與商品,一旦動用SWIFT,或將逼使許多國家不得不使用人民幣。日前中國與伊朗簽訂了廿五年的經濟合作協議即為一例。所以美國有SWIFT但不能用來對付中國。儘管如此,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實體經濟的事實,其實已開始出現了撼動全球美元體系的徵兆,中美關係的持續惡化或將加速此一進程。

二○二○年,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不僅是因為預示了多災多難的明夷卦效應,也同樣是出現了印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各種現象。

   
李登輝與產業關聯分析
徐世勳/台大農經學系教授、台灣產/聯合報

農經專家李登輝前總統在農業與經濟發展的看法,深受一九七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茲教授的影響。舒茲教授認為解決農業問題要有產業關聯的思維,不能忽略農業與其他經濟部門間依存關係,這包括投入產出間的關係外,還有因資源有限,造成產業部門間資源配置的競逐關係。

李前總統在「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一書自序寫道「隨著經濟的持續成長,工商及服務部門所提供的就業機會日漸增多,使農民普遍在農場外獲得兼業工作,因而增加農家所得。就農工(商)部門關係而言,農家農外所得的增加,可視作經濟發展的一種指標。尤其值得重視的,小農戶農外所得的提高,對改善所得分配有顯著貢獻。」

另外,李前總統在「台灣的主張」一書講得更清楚,寫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茲教授提出農業問題不能只就農業範圍內謀求解決的理論,我非常贊同。我認為,將『農業』與『非農業』分開,而來思考國家的農業問題,是行不通的。」

很少人知道,李前總統是我國編製產業關聯表的先驅。民國四十九年邢慕寰教授創編完成台灣第一個產業關聯表後,隔年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現行政院農委會)李登輝、謝森中、王友釗等三位先生合編第二個台灣產業關聯表,分為九個部門,部門分類以農產品相關部門為主,編製的目的在提供農業技術相關研究。

產業關聯表(又稱投入產出表)為一總體與產業經濟資料庫結構,係由一九七三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李昂提夫於一九三六年首先提出,用以陳示一國在一定期間內各產業間投入與產出的相互依存關係及經濟活動的總成果。最近主計總處剛發布的民國一○五年產業關聯表,分為一百六十四個產業部門,遠比六十年前李前總統所編九個產業部門的產業關聯表還細致複雜。

台灣快速工業化與都市化,導致農業與產業結構急遽改變,城鄉間的食農供應鏈愈來愈長,零細農戶的上游(如種苗、肥料、農藥等)、中游(分級包裝、冷鏈物流、品牌行銷等創造附加價值的中間商)、下游(如量販超市、餐廳、食品工廠等),涉及許多工商及服務部門,凸顯供應鏈與產業關聯分析的重要。

不過我們還是依循過去開發中國家農業發展思維,強調生產型農業,忽略食農供應鏈上中下游通盤考量。只就農業範圍內謀求解決農業問題,頭痛醫頭,很難根本解決農業問題。舒茲教授及李前總統的叮嚀值得深思。

   
燒錢競選不改 收賄歪風難遏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聯合報

跨黨派立委陷入收賄風暴,一黨之主席也涉身其中。蔡英文總統重話直言「升官發財,請走別路」。收賄之所以不分黨派,源頭在於競選制度存在根本問題,不徹底改革,還會一再重演。

競選的問題在哪呢?在於台灣每次競選的花費實在太高,以這次出問題的立法委員為例,少則三、四千萬元,動輒近億。立法委員每月比照部長級的個人收入約新台幣廿萬元,以此計算,加上各種特支,一任四年,最多不過一千六百萬元。就算把助理費等都變相A了,也很難打平競選經費。

怎麼辦?舉辦公聽、質詢、連署、約談,把立法的民意當成營利的生意,變成委員們向行政部門施壓、關說等業外收入的潛規則。大家心照不宜,等著看是誰家沒擦好嘴角或被重點圈選而出事。

競選真的要花那麼多錢?可別天真地看到中選會的競選經費公告就信以為真。先不說選民會不會收錢或候選人敢不敢送錢,光是選舉本身的海陸空宣傳經費就十分驚人。

台北市長柯文哲沒有參加總統競選的一大原因是,有人幫他粗算選戰經費至少廿億元,光是旗幟要把全台三一九鄉鎮插滿,就至少要二千萬元。廿幾億,許多民眾一定無法想像我們的選舉已經變成這樣!

曾任中選會主委的黃石城深知當前選舉得花大錢對國家社會之害。他在任時就一再提議學習英國的國會選舉制度,強制規定參選的總花費不得超過五十萬英鎊,折合新台幣約一千九百萬元。想想人家的國民所得,換成我們立委的競選總經費應可立法限縮在一千萬元內,真正讓賢者與能者能在選舉中出頭。

競選經費過高也容易讓有俠義之風的委員不慎墜入收賄陷阱,因為法律對政治捐獻定義不明,加上社會對人情關說的傳統期待,其中分際有待從源頭加以阻止。

「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蔡總統說這句重話,明顯是想替執政黨止血。值得總統特別重視的是,收賄的一己之私,不但毀了一個黨,也會毀了一個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和社會的道德體制。趁著民進黨國會多數優勢,趕緊著手推動立委、縣市長和總統選舉總經費的最高上限,讓台灣在邁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上增添令人尊敬的品質和速度。

   
瓶裝水上的新聞 讓喝水也有話題可以聊!
日本《每日新聞》,為了讓年輕人重新了解新聞報紙的價值,想到了將報紙新聞結合瓶裝水的包裝視覺,結合數位行銷,成功拉攏年輕消費者。

探秘森林鐵道遺跡 失落眠月尋訪
今年初解除眠月線入山管制,在社群媒體帶動曝光下,眠月線美景再度躍上大眾,成為熱門打卡點。眠月線全線在海拔兩千公尺以上的崇山峻嶺中行進,綜合橋梁、森林、山崖、素掘隧道等景致,無一處不是美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