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記憶藏寶圖】連浩禎/我與旅行之間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1/04 第5307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連浩禎/我與旅行之間
【青春名人堂】葉淳之/火車便當
【話題徵文:口罩下的故事】南豐/樓上新住戶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連浩禎/我與旅行之間
文/連浩禎/聯合報
圖/吳佳恩

屬於自己的心聲

你喜歡旅行嗎?旅行在你心中是什麼樣貌呢?

很久以前,關於旅行我曾這樣想像:三五好友敲定一個日期,彼此開始分工合作,有人負責行程,有人負責食宿,有人則是在整個規畫的過程裡悶不吭聲,直到出發當日才突然現身並坐享其成。在自己的印象裡,旅行總是成群結隊且熱鬧的。

記得大學有位教授於課堂閒聊時,在投影幕上播放著獨身前往北海道旅行時的照片,一位同學發問:「教授,你不是有家人嗎?何必自己去呢?」教授回答:「一個人才叫『旅行』啊,跟家人去叫『旅遊』,跟一大群人參加旅行團叫『觀光』。」當時同間教室裡,大概超過九成的同學(包含我),都對教授宛如格言般的回答感到困惑。

此後,「一個人旅行」這五個字,就像當機時的電腦視窗,怎麼樣也無法從我腦裡關掉。我找了數本旅遊文學,想認真了解何謂旅行。在圖書館讀過蔣勳老師的《少年臺灣》,看著不具名的少年在一個個沒聽過的地名裡探索;隨著《轉山》的謝旺霖踩著踏板,一路艱辛顛簸地騎到了西藏;看著克里斯□麥克肯多斯(Chris MacCandless)在《阿拉斯加之死》拋開一切,獨自前往北方荒野。究竟是什麼驅動著他們,使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生活圈到外地自討苦吃?原以為能藉此了解旅行的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反而更添無數的疑惑。透過文字,或許能學習到許多新知,但對我來說,凡事沒有親身經歷,總像隔靴搔癢,無法全然體會其中精髓。

過不了多久,熬不過內心強烈好奇的我,在畢業前夕決定蹺課,獨自一人搭上開往東部的列車。短短的三天旅行,我發現因為獨身在外,更能專注在異地的每個當下。身旁少了友人的吵鬧聲,也才開始清晰聽見平時被掩蓋在嘈雜環境背後,屬於自己的心聲。

策畫一場試驗

完成第一趟旅行後,我瞬間領會了旅遊文學裡的字字句句,也理解了教授獨到的見解。我開始遠離好友的聚會邀約,只為了找到更多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比起受制於他人的拘束,我更熱愛獨自行動的自在感。在嘗試過登山野營,也嘗試過像切格瓦拉那樣騎著檔車四處流浪,更嘗試過路邊隨手攔便車,旅行的癮卻未因此得到緩解,傷腦筋的是,它開始擴大並且加深。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已不甘於完成僅是一個星期內的短程旅行。對我來說,「旅行」不再只是創造和自身對話的空間,而是為自己策畫的一場試驗。這時的我,想藉由旅行測試自己的能耐。

第一次聽到「徒步旅行」,是在《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裡。那本書描述作者耗時半年以上,僅靠徒步完成了從美墨邊界綿延至加拿大邊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總長約四千三百公里)。儘管徒步過程困難重重,甚至幾度面臨生死大關,作者卻透過雙腳,一步步為自己的生命帶來了轉機。在闔上書本的剎那間,這樣史詩級的壯遊就如邱比特的箭,直截了當地射向我的心底。我忍不住幻想著,倘若有朝一日能踏上這條步道,背著沉重行囊走在路上的我,不知道會帶回什麼動人的故事?

可惜眼下沒有足夠的旅費及時間能讓我完成那趟旅行。就在我試著尋找其他同等級的壯遊目標時,腦筋一轉,為何一直以來我都將目標放在國外?我是否已把腳下這片土地的每個角落都看過了?即使每個縣市都有我曾到訪的足跡,但我真的有停留足夠的時間,把每處獨特的風景都收進眼裡嗎?假如此刻的我順利遠赴外國旅行,遇見當地居民好奇地詢問我的來歷時,我能兩眼射出光芒地對自己的故鄉滔滔不絕嗎?經這麼一想,我開始心虛,比起耗費大筆存款、遠渡重洋的壯遊,緩慢地端詳這座孕育我二十餘年的美麗島嶼,似乎是現階段更為實際也更該先做的事。

時值2016年的夏末初秋,我拿起紅筆,在行事曆上兩周後的十月十七日畫了一個大圈,一旁註記著「徒步環島」。在出發追尋更遙遠的目標前,我決定先用雙腳,以最緩慢的速度走一圈我的家鄉。看著距離出發日中間所隔著的十四個空格,此刻充斥著我腦袋的,不是滿溢的興奮感,而是想著該走什麼路線、攜帶什麼裝備、晚上又該落腳何處……各種關於徒步期間的日常安排。為了能一路順利且平安地走訪這座島嶼,在我出發之前,還有不少功課等著我完成。

●摘自玉山社出版《那一年,我決定徒步環島,和我自己》

【青春名人堂】葉淳之/火車便當
葉淳之/聯合報
昭和鐵道旬味之窗,富山縣北陸本線富山車站的鱒魚壽司。圖/遠流出版攝影
小時候搭火車,晃蕩好比聽著媽媽的搖籃曲,一上車就昏迷;但只要窗外傳來「便當-便當-」叫聲,就像電擊醒來,滾在大人的大腿上,張開嘴等著被餵,十足賴皮模樣。長大後,就沒這種特權囉,連便當錢都得自己賺,我的人生就這樣流著時代的眼淚,朝另一階段邁進。

物換星移,台鐵也隨著時代前進。眾人雖揮袖淚別,仍叨叨不止,例如:月台叫賣便當、車廂窗戶可開、沒冷氣只有電風扇、光華小姐倒茶遞小黃巾……我對光華小姐沒印象,只記得熱呼呼、茶葉不斷上飄的玻璃杯,以及微澀的茶滋味,還有那火車便當。

吃貨對旅行最早的想像,不是風景也不是同伴,而是食物。在列車行進中的便當,有風景佐餐,添加了速度感,與對目的地的期待,白飯和排骨飄香,一切都更美味。

這必定讓許多人共感,不管台鐵各種脫班、誤點,便當總有底氣,屹立不搖。疫情前,台鐵便當年銷量超過1100萬個,營業額也突破8.5億,又得渾名「被火車耽誤的便當店」。像我這樣鍾情的老乘客,即便有高鐵,都為便當留戀火車。

及長旅遊日本,發現便當新大陸。一餐火車便當,便藉當地自慢珍味,了解風土民情。更不可思議的是,彷彿每天都在舉辦全國比賽,競爭產地直送餐桌,深怕旅客過門不知其名物。

正因如此受歡迎,每隔幾年,就會看到相關轉蛋食玩。最令我難忘的是可口可樂日本公司的「昭和鐵道旬味之窗:全國鐵道便當」,這是限定販售的非賣品,共24種,買飲料才能蒐集。不只菜色登場,還把昭和火車的木製窗框、可上拉的窗戶(和古早台灣一樣)、山青水秀的茶園景色,一併呈現掌心。

凝視北海道函館本線的「花枝便當」、新瀉縣新津車站的「雪人便當」、群馬縣高崎車站的「達摩便當」、北陸本線富山車站的「鱒魚壽司」……像回到當年微硬座椅、涼爽微風,遇上烈日或飄雨,得趕忙關窗。小小便當用心勾勒場景,讓人融入情境,和時下流行的「沉浸式體驗」豈非異曲同工?

從池上飯包到福隆便當,過去小販背木箱的身影、音韻錯落有致的叫賣聲,是熟悉的台灣鐵道風景。雖然不再聽聞月台叫賣,但大排長龍的買便當人群,以及列車中推車販售便當零食,仍長相我們左右。

旅人私心奢貪的,就是既要賞景,還能祭五臟廟。曾因疫情封鎖,剝奪了小確幸,藉由把玩食玩,我也填補了那思念。

【話題徵文:口罩下的故事】南豐/樓上新住戶
文/南豐/聯合報
三個月前,樓上鄰居賣掉了房子,搬回南部老家居住,新屋主重新裝潢那間近三十年的老屋。

儘管社區限定施工期間朝八晚五、周一到周五,但新住戶三不五時延長十幾分鐘以及周六偷跑,教人耳根子無法清淨。礙於鄰居關係和老屋除舊布新的必然性,我只能忍耐。而完工至今超過兩個月,每回在電梯裡碰見彼此,總是兩邊隔著口罩輕輕點頭,稍微禮貌性示意,不識彼此廬山真面目,也談不上交情。

國慶日下午,全家前往高美濕地欣賞落日,回程享用清水米糕,店內高朋滿座,店外排著長長人龍。好不容易就座,從對面併桌食客的身高、髮型,以及脫下口罩的眼神來看,愈發覺得眼熟。詢問之下,果真是樓上新住戶。他們夫妻兩人除了自我介紹,更對於裝潢敲敲打打所產生的噪音頻頻致歉,搶先埋單,當作賠禮。

回顧這段期間,震耳欲聾的魔音穿腦與事後隔著口罩的冷漠,令我對新住戶缺乏好感,此刻前嫌盡釋,反倒過意不去,自覺小家子氣。同住一棟大樓,我應珍惜難得的緣分,說不定偶爾需要相互照應。

 
 
 
訊息公告
 
 
 
 
獵風者奔太空 台灣自製實力第二發
前進太空的目標,台灣已走了30年,從像嬰兒般的匍伏前進,到現在可以自製衛星,奇蹟從來不是彈指就發生。原本是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簡稱福衛七號)的第13顆衛星,因為台美計畫變更,而獨立出來,成為國人自製的第二顆衛星,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做「獵風者」。

免飛巴黎直接買!Maison Kitsune小狐狸專賣店年底開幕
融合巴黎、東京兩個時髦城市的時尚品牌Maison Kitsune,以俏皮的小狐狸形象深植人心,近日則由選品店初衣食午Onefiteen獨家代理,要讓秋冬不再沉悶,簡單的穿搭也能展現獨特與個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