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永續衣學 搶救時尚災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1/04 第37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衣物重生的時代課題
證嚴上人專區 一念善造無量福
慈濟脈動 永續衣學 搶救時尚災難
焦點專欄 老師,需要幫忙嗎?
衣物重生的時代課題
「淨零」(Net Zero)排放行動已成為舉世的共識,且迫在眉睫,高碳排產業之一的紡織產業同樣難以置身事外。今年六月,在紐約舉辦的全球紡織數位高峰論壇中,許多跨國服飾品牌商提出「零庫存」的作法,以具體落實環境永續的目標。

傳統紡織品的生產,在上市至少半年前就得開發布料,由於時尚演變或換季的因素,上架的新品未必全受消費者青睞。因此每年製造的新衣中,平均每三件就有一件成為垃圾。加上新品開發過程累積的庫存布料、打樣等,其中產生的資源浪費,幾乎可說是紡織產業百年來的原罪。

所幸數位科技帶來改革的契機,布片的纖維成分、價格、環境衝擊數據等資訊可進行數位建檔,上下游廠商便可依此平臺對接資訊,也可透過數位模擬取代實體打樣,即時生產、讓庫存量減少,甚至歸零。

二十多年前發源於歐美的「快時尚」,短時間內少量生產,以低價推銷新潮流行服飾,雖然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理,產業也創造驚人的收益,卻也因不耐穿,製造者和環境常受剝削,二手衣增加過快難以消化等,造成社會有形無形的負擔。此問題可從衣料源頭加以改善。

臺灣的人造纖維產業,在機能性紡織品的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一九八九年即已開發將回收寶特瓶轉製為聚酯紡織品的技術,四年前全臺已有八成以上的寶特瓶回收後再製成新布料。但因生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仍須仰賴石化原料進口。

儘管臺灣擁有以廢棄物再生紡織品的技術潛力,但仍須面對材質複雜未必能回收,以及無法多次回收再製的挑戰。全球僅有不到二成的紡織品被回收再利用,主因即在回收成本過高,加上循環經濟體系尚未有效建立。

本期主題報導中,以回收牛仔布再製新衣的社會企業Story wear,和以回收寶特瓶再製賑災毛毯的大愛感恩科技,不遺餘力地從事廢棄物再製,結合慈善公益。對消費者而言,林臣英及王宣方兩位隸屬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專業設計師也提出選購衣物的中肯建議。

一衣一物當知來處不易,今日人與地球環境的關係,也須從此思量,方能跳脫輕賤物命,終由人承擔惡果的輪迴。

一念善造無量福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陳九熹
不要輕視點點滴滴的付出,

也不要以為孤單而不願意呼籲,

啟發人心善念,為天下造無量福。

十四年前,納吉斯氣旋在緬甸造成幾乎毀滅性的災情,幾個國家地區志工會合起來,前去展開賑災,也致贈稻種給重災區的農民;救濟、發放、陪伴,當地志工拉住這分情、接過愛的能量,慈濟人、慈濟情就一直留在那�堙C

慈濟從「竹筒歲月」開始,每天存五毛錢做慈善,如今可以在國際間救災、救貧、救急;「竹筒歲月」的精神也在緬甸鄉間傳開──每一天煮飯前,先抓一把米存起來,如今一年有五萬七千多戶次捐「米撲滿」,捐出的米匯集起來,幫助了三千多戶次貧困、孤老無依、殘疾無法工作的家庭。

雖然幫助人的人也是貧,但還可以務農工作,自己有飯吃,合起來能夠照顧更多人也有飯吃。「米撲滿」會員每天的一把米不影響生活,但不能輕視這一點點力量,點點滴滴集中起來很有分量,受幫助的人數也很可觀。有量就會產生信心,有了信心就可以造福無量!

農民烏丁屯在種下慈濟致贈的稻種後,每天對稻田說好話,也不灑農藥、不用化學肥料,他的稻穗長得比別人好;也因為豐收,改善了生活,蓋起紅磚屋,他邀請鄰居來家�堸悒[慈濟茶會,把慈濟的愛落地了,也影響很多人響應「米撲滿」。

今年瑞那滾村村民和慈濟一起幫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活的三個村落,致贈一百多戶農民稻種,其中多丹丹忒女士聽到慈濟的故事,受到感動,也效法烏丁屯,她不再殺害田�堛犖砦媮部A還劃出一小區給福壽螺生存,告訴牠們,這邊讓你們吃,但其他地方的秧苗請留給我們。

善法入心,可以感化眾生;信念虔誠,自然就有福氣。相信這分福氣會影響那一片田地,為她養成飽滿的稻穗,豐收後能幫助生活,不僅自己有得吃,還有得賣。

鄰幫鄰、村幫村,人人富有愛心善念,就是均富。造福人間就有福氣,有了福氣,做什麼都會很順暢!所以福人居福地,福人耕善田,多多弘揚善法,讓人人跟你、跟我一樣行善積福,付出無限量,就有無量福氣籠罩大地,國泰民安。

有福的人,要發大心付出;現代科技發達,手機拿起,一指神功點下去,心與眼睛聚焦,就會看見天下苦難真多。同樣的,菩薩心願會合在一起,多多去招呼人,多增加一分力量,苦難人就多一分機會得救;多一分善念,世間就多一分平安。廣布善的種子、廣披愛的能量,就是我最大的期待。

人人本具善性,只是習慣不同。例如有人開口柔聲軟語,勉勵的好話說得讓人歡喜感恩;同樣的一句好話,有人說來重聲厲色,變成教誡,令人難以順服。我們導化眾生,就是要學習把事情做得圓滿,皆大歡喜。

菩薩道人人都可以走,只要肯發心就能夠救度、拔除人間苦難。不要以為孤單而不願意呼籲,正是孤單才要不斷地招呼人人來做好事;不只是用口號召,還要身體力行,讓人人看了感受到付出的歡喜,也會一起投入。

需要借力使力去付出的好事很多,常說盤點生命價值,過去面對多少事,也等於做過多少事,要感恩多少人。好念永住心中,好話時常在口中,行動則要不斷前進,如果能夠這樣,就永遠都在菩提道上。

天地之大,人口之多,想做的事還很多,只是感嘆自己因緣有限量,時間流逝不留給我,但也會自我警惕,要知足常樂;口口相傳,人人力行,力力相接,人人寫下生命的歷史,人人的歷史會合起來,造就了現在的慈濟世界,讓大愛普遍人間,所以我時時感恩,這一輩子感恩不盡。

我一直鼓勵自己步步精進,也期待弟子跟著師父走,要把握因緣,在佛法中不要停息,每一天每分秒都要重視和把握,見人說善法、見人談慈濟,期待人心善良,共同造福人間,把生命的歷史累積成人生的價值。請大家多用心!

永續衣學 搶救時尚災難
撰文•葉子豪 攝影•蕭耀華
臺灣平均每人每年至少丟棄超過十件衣物,

然而全球舊衣市場趨近飽和,難以外銷;

「快時尚」風潮刺激消費,也容易導致浪費,

紡織產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已次於石化業。

百貨公司服飾區�堙A不時傳來降價優惠的廣播,鼓動消費者們放下猶豫、盡快下手。平價品牌的價格區間從新臺幣千元到兩、三百元都有,運氣好時能碰上百元大促銷,一件衣服甚至比一客簡餐還便宜。

拜紡織工業發達之賜,千禧年後的世界,即使在國民所得敬陪末座的貧窮國度,人們也能藉由跨國的愛心捐贈,或購買低價進口的舊衣,維持最基本的體面。

量大、價廉、容易取得的衣物,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美援時期以麵粉袋做衣褲的記憶,成了難以想像的傳說。二○一○年以後,「快時尚」風潮自歐美吹入臺灣,從設計概念到成衣銷售僅約十四天的超快節奏,讓追求流行的消費者們買得不亦樂乎,汰換的數量也逐年增加。

根據環保署二○二○年統計,全臺舊衣回收量達七萬八千九百五十一公噸,以每公斤三點二件換算,平均每人每年丟棄十一件衣服。逐年暴增的舊衣數量,難以處理,該往哪�堨h?

全球舊衣供過於求

處理困難的壓力,從另一組數字可以感受得到。根據慈濟基金會統計,二○一七年全臺慈濟環保站點的舊衣回收量達五千噸,二○一八年掉到不足四千噸,二○一九年、二○二○年還有三千噸以上,但到了二○二一年驟降為兩千三百多噸,比前一年足足少了一千噸之多!

二○二一年的跌幅,和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有關,慈濟在那段期間關閉全臺七千多個環保站點,回收量降低不足為奇;但舊衣回收量連續五年驟降,反映的就是大環境的問題。

「很多回收商都不收舊衣了,有些回收商配合很久,願意幫忙,可是能收的量也有限,他們自己也很頭痛。」慈濟基金會宗教處環保推展組組長張涵鈞表示,許多環保志工都反應舊衣難以處理的問題,特別是近年來全球暖化趨勢明顯,高溫日數增加,廠商回收冬衣、長袖衣物的數量大減,更加重了各站舊衣的回收壓力!當合作的回收商減少收購數量,甚至終止合作時,無法處理的慈濟環保站也只能對外公告:「本站不收舊衣!」

處理舊衣有多難?來到新北市五股山區的舊衣回收廠,鐵皮搭建的廠棚�堙A五顏六色的舊衣堆得像小山一般,目測高度將近四層樓,工作人員坐在「山腳下」分撿衣服,不仔細看還找不到人在哪�堙C

「我們是每天進、出貨,一個月應該有四、五百噸;現在回收舊衣的品質愈來愈差,垃圾比例愈來愈高。」回收業者吳基正表示,早年臺灣景氣好,民眾比較捨得買質料較好的衣服,二手衣的品質自然不差;「快時尚」當道後,消費者大量購買便宜但用料、加工粗劣的成衣,回收的舊衣品質也隨之下降,能賣的比例大概只剩三、四成。

「全球需要舊衣的國家地區愈來愈少了,十多年前我們大多賣到中國大陸,但現在他們經濟起來了,東南亞國家也是,甚至成為舊衣輸出國。」吳基正回憶,以前臺灣的舊衣非常受歡迎,哪怕是繡上姓名學號的學生制服,買方也會欣然接受。不過現在全球舊衣供過於求,不少同業都做不下去關門了。「未來若連非洲都進不去,舊衣還能去哪�堙H」吳基正語帶擔憂地說。

臺灣業者的煩惱,可以從非洲臺僑的見聞看出端倪。從臺灣遠嫁東非莫三比克的慈濟志工蔡岱霖表示,雖然南非的紡織工業很發達,但鄰國莫三比克、馬拉威及辛巴威的民眾大多是穿進口的舊衣,只有大城市�婺�富裕的人才買得起全新的衣服。

「我二○二○年查過,中國大陸的舊衣賣到莫三比克,一公斤批發價約新臺幣五十元,相當便宜;零售商買進後,一件衣服就賣十元、二十元新臺幣的價格。」蔡岱霖表示,相對於當時莫國城市地區的基本月薪大約是三千五百元新臺幣而言,算是合理價位,但加上運費成本後,愈偏遠的地方衣服愈貴;當莫國中部鄉村地區的本土志工,來到首都馬普托「慈濟的家」培訓,路過市區即驚訝表示:「馬普托的衣服好便宜啊!」

美的產業蒙上陰影

全球舊衣市場趨近飽和,而臺灣舊衣回收業者原本就要負擔較高的人事、租金成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又面臨人員確診隔離、海運運費暴漲,處境內外交迫而無比艱難。

「我公司的員工有一百多人,很多是中高齡、身心障礙的,還有一、二十個社福團體配合我們設舊衣回收箱。」看著員工埋頭分撿舊衣、操作堆高機層層堆疊打包好的舊衣,吳基正直白地說,如果關門停業,把廠房租給別人,日子反而更好過;現在咬牙苦撐,其實也是盡些社會責任。

「若我們不做了,就變成政府要處理,就是燒掉啊!」吳基正表示,臺灣的焚化爐比較舊型,能承受的熱值不高,而舊衣燃燒後產生的熱值遠高於設計標準,為避免爐體損害,只能在一般垃圾中加入一小部分舊衣混燒。「這一行若崩盤,舊衣無法出口,是不是都變垃圾、全部進焚化爐?有我們這些回收業者,至少可以出口再利用。」

放眼全球,衣物的過度消費及生產,已對人與環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織品服裝產業造成的污染量僅次於石化業,高居全球第二,許多紡織廠商為了規避先進國家較嚴格的環保規範,刻意將生產線轉移到法規、監管較寬鬆的貧窮國家,對當地環境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

大愛新聞採訪團隊曾於二○一八年會同長榮大學的環境工程專家,前往成衣生產大國孟加拉實地勘查。一行人來到首都達卡近郊某紡織廠的排水口取樣,發現排出的廢水顏色深藍,透視度趨近於零,PH值超過十,已達強鹼等級。研究人員取樣時,手臂不慎遭廢水噴濺,竟有灼熱感!排出的廢水也影響了附近農田的灌溉水源,導致土壤遭受重金屬污染,不僅作物枯萎無法產糧,周遭居民的健康也飽受威脅。

環境污染之外,還有勞工權益問題,從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的敘利亞難民師生,早年打黑工的經驗可窺知一二。「當時我的『同事』只有八歲!」數學老師馬木特道出從敘利亞來到土耳其初期,在成衣廠打工所見到的實況。

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不忍地說:「很多六到十六歲的孩子都必須去打工,六歲的孩子手比較小,可以伸到鞋子�堸翔c底。一天工作十三小時,有十三分鐘上廁所的時間,薪水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所幸近年國際社會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不少服飾品牌已公開承諾,落實保障員工、保護環境、支持社區等永續發展行動;但追根究柢,仍得從消費端「清淨在源頭」。

不捐不能穿的衣物

「時尚並不一定要不斷追求流行,培養品味、重視質感更重要。消費者應覺察自己是真的需要,或者只是欲望。」談到買衣服,慈濟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陳皇曄教授,建議大家用「綠色消費」的思維去精挑細選:「看到喜愛的商品不要衝動購買,理性思考後再選購,同時減量購買,避免過度消費。」

也可以購買二手衣,或透過舊衣回收管道釋出自己穿不到的衣物給別人用。「衣服盡量買質料好一點、壽命長一點的,如果要捐出來做愛心,請好好地整理!」吳基正表示,自己曾經在舊衣堆中發現破爛不堪的衣服,還有些翻開來全都是狗毛,不僅不能回收再利用,還要再花成本清運。「如果已經變成廢棄物,就用廢棄物的方法處理!」吳基正提醒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捐贈舊衣助人的基本原則。「二○一二年底,慈濟從臺灣捐了六個貨櫃的毛毯跟舊衣到約旦,準備發放給敘利亞難民,我當時跟約旦的慈善單位協調合作,但被拒絕。我讓他們看慈濟志工整理回收衣物的照片,說明慈濟處理衣服並不隨便。」約旦慈濟負責人陳秋華前往北部邊界勘查發放場地時,合作的慈善組織帶他去看一處舊衣倉庫,情況令人憂慮。

站在成堆未經整理的舊衣前,約旦合作夥伴無奈地說:「敘利亞人都不要這些衣服!」但仔細看其中不少是全新的,有的甚至還有吊牌,心情沉重的陳秋華隨口問:「如果是你,你會要嗎?」合作夥伴遲疑了一下,坦白地說:「我也不要。」

旅居約旦數十年、熟悉當地民情的陳秋華非常擔心,約旦、敘利亞等阿拉伯族裔向來不喜歡穿他人捐贈的二手衣。「那時下大雪,我很擔心臺灣捐的衣服被弄溼,結果一打開紙箱,塑膠袋包得好好的,而且每一件都跟新的一模一樣!」

事過境遷十年,陳秋華講起此事仍難掩激動,那一次的發放,讓不少敘利亞人笑逐顏開,感受到雪中送暖的心意。敘利亞難民吉納德阿嬤誠心表達:「首先我要致上感謝之意,其次要祝福捐贈者,希望他們不會陷入像我一樣的困境!」

「臺灣慈濟人真的是菩薩!我那時體會到上人所叮嚀的,要給最好的,要用尊重、愛的心去給!」陳秋華感動地說。

二十一世紀的臺灣,人們不需要像一九七○年代以前,過著極度克勤、克儉、克難的生活;但節制物欲、讓自己的器物「盡形壽」,就能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與污染。包括衣著,除了慎選品質,以正確的方式洗滌、保養,就能長久使用、延長物命,最後還可再讓狀況良好的舊衣成為公益愛心。

在物資豐足的現代,永續「衣」學的落實並不難,多一點分辨需要、想要的思量,少一分為買而買的衝動就能做到。

老師,需要幫忙嗎?
撰文•李秋月 插畫•鍾庭嘉
問:兩代之間有代溝,其實教師之間也有。年輕老師有熱忱但經驗不足,資深或退休老師感覺時不我予,教育的智慧該如何傳承?

答:這個提問讓我想起三十幾年前剛當老師的青澀模樣。

記得第一天上課,就被學生質疑某個字的解釋和以前的老師不同;下課時慌慌張張移樽就教前任老師,原來雙方都是對的,只因主詞不同,用法、詞性、意義會有差異罷了。

剛到高中教書時,下課時就到補習班旁聽名師上課,增加授課的深度、廣度與生動度;每次考試輪到我出題時,一定拿著考卷請教資深老師:題目有沒有爭議性?考題難易度是否分配平均?……這樣的請益,直到資深老師說:「李老師,你的題目很契合聯考的出題方式與方向!」才停下來。

非常感恩在教學路上遇到許多貴人,願意跟後進切磋、研究;為了學生的福祉,不管是班級經營或教學技巧,都願意傾囊相授。

後來我漸漸也成為資深老師,多年累積的教學資料全部提供給有需要的老師們,甚至幫忙印製講義,因為我深信把愛傳出去的力量。

不同世代,教育的智慧如何傳承?

給年輕老師:主動出擊

辦公室就是小型社會,建議年輕老師姿態放軟,看到資深老師就打招呼,找話題聊天,藉此增進彼此的感情;其次要勇敢請益,比較容易得到教學上的資源。

記得我的學生回母校找我實習,每次下課問問題總要半小時以上,我如同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教學觀摩時,我除了幫忙邀約其他資深老師觀課,連飲料、資料都一併備好。那年實習結束,他順利考取正式老師。

我們之間當然有師生感情基礎,但他好問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所以那半年恨不得把自己十八般武藝通通傳給他。

給資深老師:讚美分享

年輕老師社會歷練不足,班級經營技巧不夠,這些都需要資深老師的幫助。

資深老師可以在適當時機讚美、肯定年輕老師的熱忱;也可以利用學年會議、科會,準備茶水、點心,讓年輕老師感受溫暖;更可以善用一年一次的共備、觀課,誠懇地將自己的經驗傳出去,也藉此機會跟年輕老師交流、學習他們運用科技上課的好點子。

資深老師也可以率先成立社群,拉近老師們的距離。曾聽一位資深老師分享如何經營社群,她先邀約志同道合的老師加入,每次聚會請一位資深老師分享班級經營、特殊學生處理、親師生如何建構鐵三角關係等議題,年輕老師則分享如何善用科技教學。

聚會時她會請參加的老師選飲品、點心,再由共同基金處理費用,活絡的互動、交流,連校長都被吸引來參加。除了經驗交流,有老師說最重要的是這�埵陵a的感覺。

不同世代,存有代溝是必然的現象,兩代之間需要相互理解,才能夠相互尊重。

一個有愛的家,對家�堛漲身�影響很大。學校就像另一個大家庭,若每個人都願意布施自己的功能,相互尊重,抱著共學、共好的精神,常聚在一起共備課程,共同為學生設想,相信這個大家庭一定沒有代溝,這是師生之福。不管是資深還是年輕老師,攜手共同為教育努力,才是此生當老師最重要的功課!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71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