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聯合報社論/當館長念出蔡英文台詞,台下群眾也沸騰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7/18 第550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抗綠必須「N+1」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館長念出蔡英文台詞,台下群眾也沸騰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叩關CPTPP 先檢討經貿政策
民意論壇 朱門外套冷 執政反示範
一個國家 兩個世界/長照老人沒冷氣吹
一個國家 兩個世界/三無青年 熱昏誰憐
讓陸生深植認同 別「防衛過當」
把握陸生訪台 營造對話空間
柯無資源 更有合作壓力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十年後的人工智慧時代
生成式AI 可能動搖中美體制基礎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抗綠必須「N+1」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頂著酷暑烈日,七一六「公平正義大遊行」仍有兩萬多人到場。在無政黨動員的情況下,規模已算不小。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時力等在野陣營全員到齊,隱然有「齊心抗綠」之勢。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民進黨在圓山飯店的全代會。綠營黨國大員在冷氣房身穿大外套,呼喊口號造勢,志得意滿。蔡總統不知是對遊行視而不見,或存心奚落,竟說「冷氣還不錯」。掌權者的傲慢,一覽無遺。理性選民看在眼裡,都難有好感。

然而,回到凱道,卻可發現民進黨的傲慢其來有自。遊行訴求是「司法與居住正義」,抗議對象,當然是執政者。但綜觀全場,先有侯友宜上台被噓,復有時力黨主席王婉諭「三分打綠,七分打藍白」,引發群眾不滿。「抗綠」不齊心,民進黨當然有恃無恐。

民進黨全代會主軸是「民主團結挺台灣」,賴清德定調此次選戰是「民主與專制的選擇」,不支持民進黨的,皆屬「不民主」和「專制」。非綠陣營竟還有選後與民進黨合作的計議,幻想「不一定要下架民進黨」是太天真,還是太權謀?

長期研究台灣選舉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說,總統大選藍白合,「不是單純1+1=2的問題」。信哉此言!抗綠不是藍白「1+1」,而是理念、正義與改革之爭。必須是「N+1」,站在同一陣線,才能奏功。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館長念出蔡英文台詞,台下群眾也沸騰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台灣久未聞街頭抗爭,七一六凱道集會或許是一根不經意的引線。這天,兩萬多群眾頂著盛夏烈日在凱道呼喚公平正義;另一頭,身穿綠外套的民進黨則在大飯店冷氣房舉行全代會,陣容華麗地宣示大選開跑。凱道最戲劇化的一幕,是主辦者館長陳之漢在台上誦讀蔡英文二○一六年「選前之夜」致詞:「人民的聲音不管怎麼大聲,到凱道就停住了」。時隔七年,同樣台詞轟炸的卻是蔡英文,現場群眾聞言血都熱了。

嚴格而論,七一六「公平正義救台灣」遊行有些名不副實。其一,該活動只是凱道集會,並沒有遊行;其二,發起人黃國昌和館長都強調活動只是「拚訴求」,非為選舉造勢;但外表看似「非綠大集結」,實則卻像挺柯大會。從台下群眾皆穿著白衣看,也可窺見主辦者對政黨偏好的暗示。但撇開這些不論,活動訴求主打司法正義和居住正義,確能擊中一般民眾的心,即使未親赴凱道的人也會有感。

蔡政府執政七年,辜負民眾期待的施政多如牛毛,民間積怨日深,去年底選舉民進黨才會慘敗作收。遺憾的是,這些年社運團體和民間組織若非遭到收編,便是因受到分化、打壓,而逐漸失去活動能量,無法扮演為基層群眾發聲的角色。其中,尤以農運團體及環保團體最為不堪,幾淪為蔡政府的應聲蟲及傳令兵。在這種情況下,由曾經「挺綠」的黃國昌和館長舉辦這場召喚正義的活動,從某個角度看,其實也象徵著公民運動的新一波轉型,顯示公民對不義掌權者的不休抗爭。

從形式上看,這場凱道集會的活動安排並不流暢,演說者的說服力也參差不齊,遠不及民進黨所擅長的煽情,卻更真實許多。一場非政黨主辦的活動,能讓三個在野黨候選人和郭台銘主動參與,並號召兩萬多人集結,已不簡單。這或許要「歸功」民進黨的打壓:黃國昌住家違建又侵占國有地先被揪出並醜化,當日上午綠網紅又嘲笑集會群眾稀少,並傳出「炸彈」疑雲揚言要「清除低端人口」;如此,反而激出更多人前往。

綜觀活動內容,架構雖不完整,卻真實反映了近年人們生活上的痛苦遭遇和感受,尤其對綠色執政「權貴化」的不滿。在居住正義方面,年輕世代苦等社會住宅而期待落空,蔡政府廿萬戶社宅的支票只兌現了三成許;而近年房地價格飛漲,更加深青年買房、租屋的痛苦。此外,司法改革空有口號,許多判決一味聽從黨意,距離民意越來越遠。而詐騙集團挾黨政權勢而大行其道,有黑幫背景者安居高位,性騷者安然退休,貪汙者外役監坐爽牢,哪一件不是綠朝的腐臭奇聞?

凱道集會的最高潮,不是柯文哲在群眾的歡呼中說了什麼,而是滿身刺青的館長誦念蔡英文當年選情之夜的台詞作為總結;表面上看似違和,卻產生了強烈的反諷和撼動感。館長引述蔡英文的話說:「我身後的總統府,距離人民只有幾百公尺;不過總統府裡面的人,就是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政府無能,政府無心,政府無感!政府對人民的痛苦麻木不仁,這就是此時此刻台灣人民普遍的感受。」

蔡總統一定沒想到,在朝野易幟七年後,自己的文青台詞竟會被館長拿出來宣讀,而針對的人正是自己。對此,她能故作輕鬆嗎?閣揆陳建仁在全代會發表了冗長致詞,誇讚民進黨是「最會做事、最照顧國人、最守護台灣」的政府。這項誇口,被館長狠狠戳破。凱道上也許只是烏合之眾,但群眾集體沸騰的力量,卻不能低估!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叩關CPTPP 先檢討經貿政策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近日在紐西蘭召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第七次執委會,除了確定英國加入外;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六個申請案,都沒有成立推動談判的工作小組。執委會決議先進行資訊蒐集,評估申請國是否符合協定高標準,另外,也會檢視申請國執行貿易承諾的紀錄,要到明年加拿大舉行的執委會再決定是否成立工作小組。

台灣自許本身經貿條件遠優於中國大陸等其他申請國;這次沒有進展,當然令人失望。但是此結果並非意料之外,因為台灣在2021年9月申請加入CPTPP後,各國忌憚中國大陸壓力,台灣並未得到任何CPTPP成員官方支持,有些成員甚至對台灣加入持保留立場。在CPTPP執委會之前,今年主席國紐西蘭總理訪問大陸,雙方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整體大環境確實對台灣不利。

然而蔡政府在推動過程中,有頗多值得檢討之處,未來必須改弦易轍,以增加入會機率。首先在申請過程中,政府鬆綁各項對外貿易限制,由開放進口美國萊豬、日本福島產品、以及加拿大全齡牛等一系列行動;宣稱不但可以爭取各國對台灣加入CPTPP的支持,也可以展現台灣國際化決心。但是「真心換冷漠」,台灣片面示好並沒有得到當事國支持,與原本期望落差甚大。

事實上,兩岸加入對CPTPP的效益,才應是CPTPP成員關切重點。但是兩岸為加入不斷隔空交火。大陸無視開放新成員加入規定,強烈反對台灣加入;台灣則以大陸條件與CPTPP差距太大,根本不具備加入資格反擊。CPTPP成員並不希望若兩岸加入後,雙方爭議延續到入會,此對CPTPP會有負面影響;更不樂見兩岸相互實施的經貿限制措施,破壞CPTPP的完整性。

政府多次宣稱已完成加入CPTPP準備,也對台灣可以早於中國大陸加入CPTPP充滿信心;但又一直不願面對在兩岸可能都加入CPTPP下,台灣如何調整對中國大陸經貿限制措施。

過去兩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基於大陸不願將兩岸問題國際化,所以不對台灣提出爭端解決下;台灣仍可繼續維持「對大陸設限,對WTO其他會員開放」的獨特方式。政府似乎期望未來加入CPTPP也可沿用WTO「兩岸特殊化」的模式。不過CPTPP協定一體適用所有成員,例如英國不但須遵守CPTPP所有內容,還要再加碼自由化;未來相同模式也會適用於其他新成員,台灣不太可能會有特殊待遇。

所以如果台灣仍停留在「只想自己走出去,卻不讓別人走進來」思維中,未來很難會有進展。例如最近政府反對重啟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服貿談判,主張台灣是要走入世界,而非鎖入大陸,甚至以「過時雞排」來形容服貿協議;卻忽略未來若兩岸都有機會加入CPTPP,雙方必須適用高開放水準。以CPTPP服務業的高度自由化,可以用「全雞大餐」來形容,絕非開放程度還低於WTO標準的服貿協議可堪比擬。

另外最近中國對2,455項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台灣除了指責大陸政治操作,更聲稱沒有違反國際規範。殊不知未來在CPTPP架構下,不但要解除2,455項產品進口禁令,絕大部分產品還必須是零關稅,遠超過ECFA的範疇。在對大陸經貿政策仍是鐵板一塊下,政府若還存有CPTPP成員愈是以高標準檢視,對台灣入會愈有利的錯誤認知,台灣與CPTPP會繼續絕緣。

CPTPP可視為台灣加入WTO後,參與最重要的國際經貿組織,台灣不但須大規模自由化,兩岸經貿體制也必須調整。台灣應藉由CPTPP與國際接軌走向全世界;更要善用優勢,推動區域產業合作,以彰顯納入台灣對CPTPP的助益。

持續對大陸鎖國,並以小惠討好CPTPP成員,對台灣並沒有加分作用;政府想清楚了沒有?台灣準備好了沒有?

   
民意論壇
朱門外套冷 執政反示範
華健/基隆市海洋保育協會理事長(/聯合報
周日台灣真實上演了一場「朱門外套冷,路上熱死人」的惡心大戲。執政黨全代會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蔡總統率領黨政隊伍,身穿棒球外套出席。同時間,烈日下,數萬民眾走上凱道訴求「公平正義救台灣」。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統計月報,二○二二年再生能源占整體發電量八點三%,遠低於能源轉型預定進度;官方預估二○二五年燃煤發電約五十二%,再生能源約十五%。至於目前影響實際缺不缺電的備轉容量率,已低到什麼程度?則是個謎。

追究再生能源發展遠落後目標的原因,始終未將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最大化列為優先,是重要關鍵。

而從這次執政黨全代會的「反能源節約示範」,可看出執政團隊無論是心目中或是實際作為上,並沒有把能源轉型的真正目的—追求整體能源永續,當一回事。

能源效率普遍被稱為「頭號能源」,然而在台灣可看到的能源效率與節約,卻明顯「規畫」脫離現實,「落實」美化虛假。例如在能源政策和措施當中,特別強調更新設備,以致包括許多學校、機關在內的用電戶所採行的第一步,便是花大錢更新設備,卻不從最符合成本,有效的能源盤查,以及接下來的分階段改進著手,以致節能經費花完了,在節電設備更新數量上也交出了亮麗成績單,卻看不到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實際效益,而無以為繼。

另方面,台灣每小時就有一人死於堪稱國病的肺癌,其根本肇因最主要在燃燒化石能源的空氣汙染,包括發電廠、工業設施、車輛及其他非路上引擎。因此,當務之急在於針對工業、交通、住宅這三個主要耗能部門,進行能源效率評估。

例如目前的綠建築法規,並不足以收提升建築能源效率之效。迫切需要的是,建立並落實較高的能效標準,並針對空調、照明、馬達等影響能源密集度的建築設計進行實際檢驗。對此,政府可首先以公共及社會住宅為目標,提供低利率等誘因,以鼓勵能效升級。

改變消費者行為,也是提升能效與節約的關鍵。推動這類改變,需要一系列的新政策,包括針對能讓消費者更輕鬆、更負擔得起的高效率選項提供經濟誘因,並逐步限縮高能耗消費選項的規範。

而由執政者帶頭穿妥適服裝,認真配合能源局正推動的「冷氣適溫運動」,是扭轉社會耗能行為的第一步。

   
一個國家 兩個世界/長照老人沒冷氣吹
陳瓊英/職能治療師(新竹市)/聯合報
今年年初,有一個新竹市的長照C社區據點邀請我們公會去帶領三期的預防延緩失能方案活動;第一期活動快結束時已到四月,長者抱怨天氣愈來愈熱,卻沒冷氣可吹。

基於去年整年都沒有冷氣可吹,我主動和社區據點負責主管溝通。主管告訴我,據點如果開冷氣,他們會賠錢。我轉述長者願分擔冷氣費的意願,但主管可能怕被投訴所以拒絕。第二天主管告訴我,今年接下來的兩期預防延緩失能方案活動,他們已經找到別人,叫我們不用去了。

後來陸續和其他的預防延緩失能方案指導員溝通了解,才知道原來很多社區不是沒有裝冷氣,就是不敢吹冷氣,因為沒有經費。打電話詢問其他縣市長照相關承辦人員,他們告訴我,政府沒有補助經費下來,所以他們也沒辦法讓長者吹冷氣。

政府開辦長照2.0的目的,就是希望老人家可以活得更健康,「活躍老化」不就是他們的口號嗎?科學家指出今年有可能是地球「至少十萬年內的最高溫」;媒體一天到晚教大家要避免中暑,而號稱健康促進的長照社區據點卻沒冷氣可吹?可悲的是,比較窮苦偏鄉或是缺乏經費的單位沒有能力提供冷氣的服務;現在全國學生都有冷氣可吹,為什麼有投票資格的老人家卻沒冷氣可吹?

聯合新聞網日前報導「嫌電費太貴,『冷氣開不下去』,七旬長者室內中暑住ICU三周」,看了以後心情非常沉重。報導提到「長輩循環不好,用手摸額頭未必能了解真正的體溫,建議多留心講話、反應等」。

想想看,現在七月天氣這麼熱,坐在家裡吹電風扇都已經受不了,何況是一群老人家擠在一個空間,只有電風扇可吹,還要做運動。政府是希望這些老人家熱死嗎?那位把我開除掉的主管竟然告訴我說:「你可以帶不會流汗的活動啊!」我們在家裡看電視都會流汗了,請問有哪個活動不會流汗?

   
一個國家 兩個世界/三無青年 熱昏誰憐
汪志雄/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美/聯合報
十六日有幾萬人民為了訴求居住正義,頂著高溫上凱道遊行,有人中暑熱昏。同一時間,民進黨在圓山飯店舉行全國代表大會,蔡英文與賴清德穿著厚實的競選外套入場,被記者問到「會不會太熱?」蔡總統笑著說「冷氣應該還不錯。」正是「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居住正義是當初蔡英文競選總統時的主要政見之一,然而八年過去,台灣的房價、租金不跌反升,許多百姓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一間房子。年輕人面對「無房、無錢、無業」的「三無未來」,難怪「不婚、不生、不育」,台灣成了出生率最低,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這其中最應該負責任的,就是在金碧輝煌的飯店□「穿著外套吹冷氣」的蔡總統以及她的執政黨團隊。一個政府欠缺同理心,成天只想著選舉,置國家大事於不顧,這是台灣民主最大的悲哀。

今日台灣,很少人在乎做正確的事情、思考對國家有益的決策,大家都在比爛。認真做事的人被罵成草包,花心雜碎的渣男被當成偶像,低俗下流的網紅被捧成英雄,抹黑造假的側翼粉專被視為保台尖兵。

台灣彷彿是被下了符的迷幻之島,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島上瀰漫著擺爛的施政,賭爛的制掣,噁爛的分贓,唬爛的自嗨,胡爛的盲從,正是「為君無德,為官無品,為士無格,為民無智」的末代亡國之象。

在政治的光譜上,我不在乎藍綠橘白,我只關心台灣是否進步,是否走在一個對的方向,是否能夠讓人民安居立業,國家富強安康。這本是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心態,卻常被抹黑成唱衰台灣。

在民主的制度之下,唯有靠著人民覺醒,用選票「自救救國」,才能夠換掉那一個在冷氣房內「穿著外套吹冷氣」,冷酷傲慢,仗勢欺民的昏庸政府。

   
讓陸生深植認同 別「防衛過當」
王祥齡/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副教授/聯合報
文化就是「生活的設計」,設計得好自然讓人樂於享受這樣的生活方式。像蘋果手機銷售好,自然歸功於設計得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與方便。

早年出國留學的喊著「來來來,來美國;去去去,去日本」。美國和日本成為出國留學者首選與最嚮往的未來居所,非萬不得已絕不會返國。當歐洲留學門戶逐漸開啟後,又高喊著留歐好。

筆者於民國七十四年到七十五年擔任教育部委辦留學生研習會的執行秘書,為讓準備出國的留學生,出國前了解留學國家的相關文化,以及如何修課取得學位等問題,特邀留學歐、美、日回國任教的相關學者演講,做好出國前的心理準備。一年多來聽得留歐的說著歐洲好、留美的言必稱美國佳、留日的談著日本第一。

筆者後來受聘在大學任教,適逢開放陸生大量來台灣留學、讀研、短期交流等。每當課程分組討論時,都會請修課的本地學生,盡可能和境外學生分在一組切磋交流,期間促成了三對佳偶,還拍了期末作業影片「時間煮雨」,在網上瘋傳;甚而回大陸後,因來台灣交流的經驗,決定再到歐美深造打開她(他)的視野。結婚後更帶著新婚伴侶,重返啟蒙他們最懷念的學習環境台灣,做為蜜月旅行的地方。

開放留學交流,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留學者對當地文化思想的認同,進而擴散當地文化的傳播與超越自我的成長。一個有自信的民族所建構的文化主體性,「八風吹不動」地深植於每一個在此生活的人,自自然然地表露在每一個生活細節當中,令人如沐春風,心嚮往之。倘若能被一屁打過江的人,必然都是那「自我防衛機制過當」,缺乏自信的人。

   
把握陸生訪台 營造對話空間
宋磊/博士生(台中市)/聯合報
二○一六蔡政府上任後,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隨即冰凍。

今年年初,總統蔡英文表示兩岸必須溝通與交流,表面上蔡政府希望兩岸可以恢復交流,但具體作為不但流於空洞,更因不願承認九二共識而讓雙方毫無交集;所幸在台灣依舊有「知陸派」與擁抱和平的聲音,願意為兩岸關係努力。

三月底四月初,馬前總統以祭祖、交流的名義帶領一群年輕朋友前往大陸參訪,過程中雙方氣氛融洽,陸方不但給予高規格款待,雙方亦透過真實的互動拉近彼此距離,這不但是兩岸關係春暖花開的機會,更是台灣與大陸真誠交流的表現。

在馬英九基金會邀請下,台灣官員最後點頭放行陸生一行卅餘人訪台;這是疫情過後大陸首個「訪台團」,不但具有指標意義,更能為兩岸注入一股活水暖流,台灣社會更應珍惜得來不易的交流機會。

年輕人是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主力,也是維繫兩岸和平的關鍵。筆者在學期間與陸生交流,印象中雙方毫無代溝與芥蒂,像朋友般真誠互動,這才是最為真實的兩岸關係,絕非表面上意識形態所衍生出的仇恨之爭。

台灣與大陸雖然有意識形態的差異,但這不是拒絕與中國大陸交流的藉口。兩岸畢竟同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同時也是炎黃子孫的後代;當台灣拒絕對話與交流,不但不利於雙方關係的延續,更會讓台灣陷入兵凶戰危的險境。

當美中兩強願意交流對話時,兩岸沒有忽略交流的理由;此刻的台灣更應把握陸生訪台的契機,營造出未來與中國大陸對話與合作的空間。畢竟兵戎相見非兩岸之福,和平交流才是台灣必須正視的課題。

   
柯無資源 更有合作壓力
李允中/大學教授(台中市)/聯合報
總統大選已剩下不到六個月,隨著坊間不斷推出的民調,先不論準確與否,都顯示超過六成左右的民眾不支持民進黨繼續執政。柯文哲民調在非綠陣營保持領先狀態,為確保選戰在最後階段能發生棄保效應、順利取得總統大位,執政後不受到立法院及國民黨掌握的各縣市政府扞格,柯文哲始終將「聯合政府」掛在嘴邊,但無論在動機和可行性,都值得商榷。

我國中央政府屬於總統制。在獲勝總統「一人全拿」的情況下,即使柯文哲有可能在勝選後,邀請非民眾黨的專家人士擔任閣揆及部會首長,但在過往行政院長常常充當總統擋箭牌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聯合內閣」只能說是形式上的聯合政府,無法像內閣制國家,「行政與立法合一」的多黨聯盟成員(部長必須具有國會議員身分),能夠運用「不信任投票」,讓不守承諾的「盟主」下台;首相也可以運用解散國會,重新改選的權力,鞏固及重組多黨聯盟,確保聯合政府運作穩定。

柯文哲在八年市長任期屆滿之際,赴議會接受市政總質詢時,民進黨市議員林世宗就曾指出,柯市府八年任內就有一一二位正副首長離職,宛如柯文哲的「免洗筷」。柯文哲則辯稱,政務官不可能不換,「我這一任換的人沒有比前任多」。

也許柯文哲也意識到上述狀況,因此最近在論述聯合政府主張時,提出了「由國會最大黨推薦閣揆」的具體作法。以此類推,若柯文哲當選總統,不外乎下列三種情況:

第一,若是民眾黨成為立法院最大黨,行政與立法合一,白色力量全面執政,台灣政治將步入另一個全新時代,但目前民眾黨連區域立委都提不滿,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第二,國民黨輸了總統大選,但取得國會多數,柯文哲實現諾言尊重國民黨的推薦,甚至任命國民黨籍行政院長,但難保不會發生陳水扁執政初期標榜作「全民總統」,任命唐飛作行政院長,最後卻因核四停建問題,不歡而散告終。第三,民進黨雖輸了總統大選,但國會仍掌握最多席次,成為在野第一大黨,台灣將進入藍白綠,中央與地方,全方位的「分裂政府」狀態,相信是大多數民眾所不樂見。

日前金小刀曾表示,「柯侯配百分之一百不會出現,侯柯配的主張對柯市長不禮貌」。國民黨陣營也醞釀在全代會時就提出自己的副手人選,預示在現在「盟內初選」階段,侯柯還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但明顯柯陣營有更輸不起的壓力。雖然同背分裂非綠陣營的罵名,由於國民黨掌握三分之二縣市長席位,「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與本錢,民眾黨則有可能面臨泡沫化的危險;顯然沒有執政資源的政黨一方,較有洽談合作的壓力和需求。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十年後的人工智慧時代
趙坤茂/聯合報
最後一堂「計算機概論」課程,我請同學預測十年後人工智慧(AI)對社會的影響,該預測可以是一項技術、一種產品、一幅景象或一個概念。

這門課程限定非資工本科學生修習,班上同學背景多元,主修專業來自廿五個不同系所。茲摘錄分享這群網路世代孩子的一些想法,其中不乏巧思與反思,真令人拍案叫絕。

在學習成長方面,同學說:「如同我們出生一睜眼就與網路同步成長,十年後出生的孩子,將與AI同步成長」、「知識傳授以AI為主,老師為輔」、「AI創作蔚為風潮,已列入一一八課綱」、「創作者的輔助工具,提供創作靈感及修補創作細節」、「人工智慧模型大量出現」、「只要說出想法,軟硬體自然生成」…。

在智慧生活方面,同學說:「對話式AI普及,人人都有隨身AI助手」、「大眾運輸路線固定,飛機、火車、公車和渡輪全面自動駕駛」、「全面自動化的智慧城市」、「大家都優游於生成式AI所建構的元宇宙裡」…。

在就業工作方面,同學說:「重複單調的技術性工作將被AI全面取代」、「各行各業因AI而更加輕鬆」、「AI取代許多行業,產生更多新興行業」、「失業率大幅上升」、「藍領白領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無領族群崛起」、「AI科技壟斷,階級對立加深」、「AI擔任多家上市公司總裁」…。

在風險監管方面,同學說:「大量運用AI來操弄政治風向」、「AI改變人類思考及作為,後果不堪設想」、「AI帶領個體走向反社會的不歸路」、「即使AI局部取代人類,在法律上也很難有公信力」、「AI涉及法律問題時很難究責」、「AI知人知面又知心,人們將更難隱藏內心深處的想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網路的安全防護將全面瓦解」、「就像基因複製的規範一般,AI的發展也要符合基本倫理,人們與AI終將達成某種平衡」…。

雖然目前無法驗證同學的預言是否成真,但同學所發揮的想像力及判斷力,朦朧間讓人窺見了「AI人性化,人類AI化」的共生願景。其實,AI早已廣泛應用於醫療照護、金融科技、生活育樂、科學研究、國防軍事等領域,而其核心技術正快速演化中。總有一天,AI將是人類最可敬的伙伴,同時也是最可畏的對手。

五年前,我在譯本「AI創世紀:即將來臨的超級人工智慧時代」的推薦序裡問「AI的極限在哪裡?它能否在各個面向都超越人類?」「AI是親密愛人,或是恐怖情人?」「以AI對決AI,全體人類將瞬間陪葬嗎?」等問題,答案迄今未明,或許十年後我們就有更明確的答案。

十年後的人工智慧時代,你的預測是什麼呢?(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生成式AI 可能動搖中美體制基礎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聯合報
生成式AI技術對中美兩國體制的基礎可能產生動搖。中國在生成式AI技術方面擁有顯著的優勢,主要源於其豐富的數據資源,而西方國家受到隱私保護法律的限制,難以獲取足夠的數據來訓練AI技術。

中國的數據優勢來自三個方面。首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聯網用戶,包括社交媒體用戶,這些公開數據為中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其次,中國政府將數據視為「國家戰略資源」,要求企業提供數據作為合作的條件。第三,中國公民普遍不擔心個人資料被收集和共享。

然而,中國在半導體技術方面仍面臨挑戰,無法自主生產先進的半導體。美國及其盟友限制中國獲取先進芯片,這對中國的AI技術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儘管如此,中國正努力在國內生產先進的半導體。

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可能被濫用於「資訊戰」,例如通過社交媒體散布虛假信息,引起政治混亂和操縱輿論。中美兩國都在競爭AI技術,但也重視與國際社會合作,制定全球影響力的AI標準和管制措施,以確保技術的利益超過風險,促進技術的正確應用和社會進步。

中美兩國的競爭不僅關乎經濟和安全,也關乎各自體制的優勢,兩國都意識到AI技術的發展可能動搖各自體制的基礎。因此,兩國需要謹慎前進,確保生成式AI技術的好處超過對各自體制的潛在風險。

在研究領域中,美國目前在AI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根據最具影響力期刊之一的Zeta Alpha在二○二三年三月提供的資料,美國在二○二二年最具引用量的前一百篇AI相關論文中占據六十八篇,位居全球第一,而中國則有廿七篇,排名第二。然而,與前一年相比,美國的論文數量減少了七篇,而中國則增加了四篇,顯示中國正在追趕美國。

同樣地,在專利數量方面,中國也取得了可觀的成就。據中國最大創業公司IT媒體「36Kr」的報導,中國在AI領域的專利數量累計達到廿五萬件,占全球總數的六十%,反映出中國在AI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總結來說,中國在生成式AI技術方面擁有數據優勢,但在半導體技術方面仍面臨挑戰,美國目前則在AI研究和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中美兩國的競爭不僅關乎經濟和安全,也關乎各自體制的優勢和AI技術對社會的影響。為確保AI技術的正確應用和最大化利益,中美兩國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制定相應的規範和標準,推動AI的健康發展,維護全球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

   
為何華碩傳裁員800人 不少股民罵聲連連?
6月12日,全球第五大筆電品牌、第一大主機板廠的華碩,連續被爆出組織大整併、高層異動、裁員八百人的傳聞。明明,華碩還是一家股價逾3百元、市值超過兩千三百億元的公司,今年第一季更超車宏�痋]Acer)、搶下全球個人電腦(PC)第五大廠,它,究竟何以至此?

打破租金天花板!韓國如何讓更多人租得起房子?
近年,韓國「可負擔租賃住宅」的方案越來越多元,透過整合多組織與多樣經費來源以分擔降低風險與個體成本,讓租賃制度更加穩定。雖然各個執政者提出的政策名稱有差異,卻是逐漸提供不同負擔能力族群可負擔租賃居住空間。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