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吃到好吃的special,找到合口味的餐館後,我就會開始「養店」。
近來,我最有成就感的案例是,美食作家蔡珠兒推薦給我的吉林川客小館。我在一個月內吃了五、六次,不但把珠兒吃的菜都吃了(如砂鍋獅子頭),還把菜單外的私房菜也都挖出來吃了。
通常,一家餐館的制式菜單,有五成以上好吃就算有水準了。川客小館即是如此。但它也有小餐館普遍的迷思:客源不穩定,只好蒐羅各菜系名菜,期待滿足所有來客,卻也因此失去特色。
幸好,我留意到老闆姓「都」,探問才知祖籍哈爾濱,便商請她做些家裡吃的菜。啊,吃了終於明白,珠兒為何要我試試,菜單裡沒寫的東北酸菜餃子、酸菜砂鍋了。
像冰鎮茄子也是菜單沒的,二十根削皮茄子,好似撒旦偷偷伸出的魔爪,緊扣人心。我吃過不少館子的茄子料理,就數它最爽口爽心。
又如韭菜煎蛋,我沒料到這種小家碧玉菜,也能煎到國色天香,滿座垂涎。但都老闆謙虛,引用俗諺「正月蔥,二月韭」(農曆)推說韭菜好,讓我頓時領悟「家常菜」好吃就好吃在食材當令。
還有道綠豆沙,慢火熬至水乳交融,滋味蕩漾,卻當作敬菜,實在令人感動。唉,現在館子什麼滋味都不少,就是少了感動。餐後甜點是一種心意,不是形式。
西餐亦然,也須養店。
像披薩名店ZOCA甫開張我就去吃了,吃過的披薩比老婆用的面膜還多,有次發現麵皮咬來不帶勁,便私下反映給店家(公開抱怨就形同踢館了),洋主廚才訕訕說,當天客人突然暴增,麵糰發酵時間不足
從此,店家對我另眼看待,還傳授我披薩知識,有時也送home-made糕點。ZOCA了不起的是,不迷信義大利進口麵粉,反而用國產麵粉做披薩皮,我想這就是手藝了,我們吃的是手筋,不是麵筋。
不過,我吃得過癮,也從不吝惜當主廚的面讚美就是了,這也是養店關鍵。相信我,多美言,就會得到美食的回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