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Claire Bishop人造地獄


【High Cut韓星畫報】精選一線韓星拍攝獨家攝影寫真,分析韓星時尚品味,網羅各類韓國偶像資訊、韓流新鮮貨! 【兩岸商情電子報】提供兩岸財經要聞、理財投資、藝文旅遊等內容,讓你快速掌握大陸最新趨勢!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今藝術
2013/03/21 571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Claire Bishop人造地獄
畢莎普(Claire Bishop)目前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出身於藝術史背景,這樣的訓練在今日的藝術學科中已非屬少數,但較為特別的是,畢莎普非常重視藝術的實踐與當前正在發生的藝術動態,也就是說,作為藝術史家,不再僅是處理具有時間距離的藝術實踐......

□ 回擲向新媒體場域的藝術困局
在此次展覽中,藝術家化身為未來的考古學家深掘當代人類於末日前的存亡記憶,其透過各種文明現象,如:消費、戰爭、天災、人禍去辯證人類的形有存在與意義。

□ 幻城
在這些談話之中,反映了未來生活在太空中的人類,其實要處理或追求的不是科技的進步與外星生物的接觸過程,相反的,是在無限的時間與空間之中,人類如何面對自己,如何找尋存在的意義?
《典藏史作檉》
史作檉深度剖析:
接露藝術之美,
直至人生哲理的沉澱

找尋存在的意義~
 

 
本期精選

「人造地獄:參與性藝術和觀看者政治」書籍封面。(Claire Bishop提供)

Claire Bishop人造地獄 top
文/審訂│林宏璋、徐文瑞
校對、整理│高子衿
記錄│吳樹安

畢莎普談參與性藝術和觀看者政治

(本文摘錄自今年1月台北藝術大學國際大師班專題講座)

畢莎普(Claire Bishop)目前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出身於藝術史背景,這樣的訓練在今日的藝術學科中已非屬少數,但較為特別的是,畢莎普非常重視藝術的實踐與當前正在發生的藝術動態,也就是說,作為藝術史家,不再僅是處理具有時間距離的藝術實踐,畢莎普的工作更接近一邊採用藝術史的眼光與意識,一邊則以田野調查緊扣正在發生的事物。此次來台所分享之內容,對於台灣最近幾年來例如社區參與、集體性創作、社會性介入等趨勢,皆有所共通的脈絡以及探討的語境,故而她先從甫於去年出版的新書《人造地獄》(Artificial Hells: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作為引子切入,介紹書中所收錄的案例與觀點,進一步再對台灣本地的情況,或是更廣泛之區域性與全球性的議題進行精采而深刻的剖析。(徐文瑞)

今天我會從新書裡所談及的內容開始,而這內容主要跟參與式藝術的歷史與理論有所相關。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法國藝評家與策展人)之前曾造訪過台灣,的確,我有許多的寫作計畫都跟他著名的《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相關,甚至過去曾發生過不少辯論(編按:最著名的應屬2004年畢莎普在《10月》(October)期刊發表一篇名為〈對抗主義與關係美學〉(Antagonism and Relational Aesthetics)的文章),但必須事先解釋的是,在布希歐書中所提到的作品大多是發生於畫廊內的,而我書中的參與式作品則多數是在畫廊之外。這個研究計畫始自2000年,當時我感興趣的大多是北歐藝術家,例如丹麥的Superflex,曾開設網路頻道,與英國利物浦當地年長者與癌症患者合作,教導他們如何使用影像紀錄來製作電影,並將完成品放到網路上播放。對我來說,這些作品的手法十分模糊,雖然具有明確的社會政治企圖,然其呈現的形式卻過於簡單,藝術彷彿是用來治療社會,但在這些紀錄中卻沒有提供反思的空間(例如這些影像是如何被記錄下的?),並且以數位影像來呈現也顯得過於單純。故一方面我可以感受到這些作品的社會政治企圖,但同時我也感到氣餒,這些作品中還有其他更深的含義嗎?

當觀看者變成主動參與者

在我開始研究並進行相關閱讀之後,我發現關於這類型作品的寫作簡直是個玩笑,沒有多少相關文獻是以批判的角度來看待作品,大多都是有如啟示錄似的寫作—且多半出自於策展人之手。這些寫作強調的是作品中的倫理面向,彷彿只要具備良善的企圖,就必然會是好的作品,例如智利藝術家哈爾(Alfredo Jaar)在委內瑞拉展出的作品是將攝影機交給觀眾去拍攝,而後再於畫廊展出,這類型的參與性藝術,其侷限就在於藝術家只要存有良好的企圖且能與社區互動,就能保證其作品的品質,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推衍至更深層的分析,便會發現這些影像大多深具表演性格,是以近似「擺拍」的方式製作。

我對於這種「參與性藝術」的研究計畫便是源自於此,同時鎖定在這類往往只強調倫理面向的作品之上,這種起源於20世紀初期、期待著要把被動的觀看者變成主動參與者的藝術類型,與表演藝術、劇場藝術發展歷程也極為相關,最早的例子便是未來主義(Futurism),我們可以透過當時的一些素描得知這些表演大多都發生在酒館、綜藝秀裡頭,並試圖打破慣常的習性,將原本被動坐在位子上的觀眾變成主動參與者的角色,這些惹人爭議的舉動,當然極易且陳套地讓我們將之與民主及參與的政治性聯想在一起—實際上,這些參與都僅是假定式或粗淺的認識而已。 另一個例子我想談談前蘇聯。普羅文化運動(Proletkult,無產階級劇場)是一種社區型的劇場,他們僅需要極為簡便的工具與材料,且通常是以集體創作的方式進行,導演、演員與觀眾的角色通常是可以互為交換的。這種劇場在當時非常流行,1920年代早期在全國有過上千次類似的表演,然而,當時的劇評家普遍認為這類的作品有其根本性的問題—也就是說,雖然在不同劇場中有不同故事的演出,但其敘事架構總是重複的,千篇一律地都跟無產階級相關。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三月號•246期。

 
REVIEW

夏通斯基Gregory Chatonsky、西華Dominique Sirois│勞孔 一系列的熱塑成形物件 2011

回擲向新媒體場域的藝術困局 top
文/王咏琳

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於今年2月推出旅法台灣策展人鄭淑鈴與加拿大策展人希薇.帕宏(Sylvie Parent)聯合策畫的「末日化石.未來考古」,以「末世危機」、「末世之際」、「末世迷思」三個主題共17件作品,呈現法國藝術家格雷戈里.夏通斯基(Gregory Chatonsky)的個展。

具備數位藝術與哲學專業背景的藝術家夏通斯基,擅於以數位複合媒材創造科幻場景與哲思概念解構。在此次展覽中,藝術家化身為未來的考古學家深掘當代人類於末日前的存亡記憶,其透過各種文明現象,如:消費、戰爭、天災、人禍去辯證人類的形有存在與意義。由一連串政治、經濟、生態問題所鋪陳的序曲「末世危機」,於作品《美國,美國》藝術家利用拆解的美國國旗圖像與雷射光束隱喻國家標誌的被病毒入侵後的變種型態;《911》作品中,其將911事件短短5分鐘的發生期間,曼哈頓居民與緊急通報的大量簡訊一一攤開,延展成十多個小時的閱讀影像,再藉由作品《竊聽資料庫》去展示恐怖活動發生後透過全球的竊聽資料系統所攔截到龐大的私人文字訊息;與《與美國共舞》一作中,夏通斯基將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所發跡的舞王佛雷亞斯坦(Fred Asaire)的舞蹈影片以單頻道投影方式呈現,並以程式連動各國的股市指數以控制影像時延的高、慢速運轉;透過此系列的最後一件作品《錯位IV》,藝術家展出多件大幅以機械裝置控制其本人手臂所繪出的電腦製建築圖,提出人類對於建設與破壞兩者間帶著快感的迷戀。

在末日毀滅的第二個階段「末日之際」,夏通斯基展出廢棄的硬碟作品—《我們的記憶》,隱喻今日電腦儲存硬碟等同於人類實體記憶存取的方式失效;互動裝置《入侵者》則引導觀眾透過雙手觸動裝置後,透過電腦程式的連動,其不停地喚回曾經佇留且觸摸過這個裝置的人們之影像;作品《摹寫》則是利用桌面上的雷射鍵盤連動資料庫中的字彙,並連動到網路搜尋系統中的部落格文字即浮現於藝術家在製作作品過程間由YouTube上預選的素人自白影像。

如何揉合新媒體材料與藝術觀念

整體說來,夏通斯基的作品在運用數位複合媒體的製作與科技哲思的思索層次上並不算是極富啟發性,似乎尚有點停留在計算機理論剛被納入文化藝術領域研究的時代(包括記憶數位化、0與1所組成的大量資訊,以及人作為數位時代裡渺小的data等)的討論方式,我們可以看見藝術家幾乎把這幾年新媒體發展趨勢上幾個熱門手法都納入他的製作概念,舉凡腦波裝置、雷射互動裝置、影像連動程式、即時互動連結網路等。值得注意的是,形式材料的複寫在藝術創作上完全不是一個問題,但即使是新媒體作品,同樣也會有流於形式的危險,而本展中意欲做為文本考古,並需透過觀眾敲下互動鍵盤並連結網路社交平台的作品《摹寫》,在內容上卻缺少真正的即時性與隨機性(YouTube影像是預設的),其應當預建較為完整的文字與資訊資料庫,在這個狀況下,很明顯地作品的形式跟內容出現了落差。

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看,新媒體藝術在這個時代中成為如洪水般的藝術趨勢,我們必須回頭思考的是,人們對於新媒體展覽作品在呈現上的期待高點應該要落在哪裡?由於,數位藝術在製作間基本上就預設了不小的資金與長時間的實驗,更別提多數藝術家並非資訊工程或電機專業。某些將新媒體作為創作材料的藝術家可以處理Max / MSP、Jitter、PureData等數值轉換軟體,有些藝術家可以自己製作複雜的3D影像,有些甚至可以自己寫適用的程式,但若碰觸到必須製作更複雜的互動裝置與迴路設計,加上考慮到視覺形式的完善、機械的安全性等問題,勢必需要相關專業背景的人參與合作;再者,從測試到展出期間,該如何確保各種迴路、線材、自製程式到馬達,甚至主機、到網路速度都能夠維持長時間的穩定狀態,這一切都讓製作作品最終成為一整個團隊的事情。藝術家自此開始,要具備的是越來越豐富的技術知識與溝通條理,並能統整想像與實際上製作後品質落差的能力,他們的角色不再單單只是以私我經驗出發、富創造性的感性天才。

然而,新媒體藝術還能怎麼創「新」成為這個時代的課題。透過夏通斯基的個展,我們幾乎看見他的作品兼備了各式各樣、前陣子歐洲在製作新媒體、網路藝術作品上的幾個常見的成功形式,也就是前述的幾項關鍵字:腦波、連動、雷射、數值轉換介入、階層式思考、社交平台觸媒。出現這種狀況最主要的原因也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接收的資訊量都差不多,導致面對同一個目標時,人們思考的事情其實都差不多。意即,當數位藝術創作碰到「跨領域」所預設的個人能力限制時,最後作品樣貌會開始呈現「大家都差不多」的狀態,最後只是在類同的基準上比誰的形式比較完備,誰的裝置穩定度最高、最耐操。換句話說,科技哲思理論從其開始應用在藝術領域後,其並沒有隨著時代,或是經過程式語言的更新,出現長足的新開發與進步(而是選擇結合Eco Art或是Bio Art的形式),讓數位時代的作品逐漸在追逐形式差不多的樣貌,這讓人們在觀看新媒體藝術上出現一種奇特的觀看標準:這個東西不新嘛!然而,只有當人們已經困在同樣一個差不多的窠臼中,才會去意識到新、舊的問題。可是,材料「新」或「舊」自古以來從來不是藝術的核心命題,而是怎麼在形式語言的美學創造上保持思考的靈活與新鮮。在這個意義下,我並不認為新媒體藝術發展至今,已經碰到了瓶頸,因為一直以來,藝術能做的一向都不是去再現0與1二進位的位元運算,而是拓展0與1的可能變數。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三月號•246期。

 
優惠推薦
 
幻城 top

作者:王大閎
譯者:王秋華

這不是一本你所認為的「科幻小說」,卻是把你從想像的世界帶回人間,思索與體會人生所有美好感受的寓言。

在這些談話之中,反映了未來生活在太空中的人類,其實要處理或追求的不是科技的進步與外星生物的接觸過程,相反的,是在無限的時間與空間之中,人類如何面對自己,如何找尋存在的意義? read more

     
訊息公告
4G行動網路對通信產業的重要性
目前全球未見到任何關於 5G 規格的理論基礎,這意味著 4G 將是中期未來最重要的通訊技術,不論語音或行動數據的傳輸都無法輕易超越。

召喚美國夢下的騷動靈魂:大衛林區電影
大衛•林區大概是這世界上最懂得如何用影像打造夢境──正確來說,應該是夢魘──的天才。光是從他的海報就可以看到這位導演的獨特視覺美學。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