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藤原效應─辜汪會談20周年「龍族現象」之觀察
20年,對人的一生來講不算短,就一個國家或地區而言,變化也可以很大。20年前(1992)大陸GDP是台灣的二倍,現在(2012)擴大為16倍;就人均所得來講,則是從20年前台灣是大陸的30倍,縮小到目前的三倍多。
兩岸形勢的消長,是無須看數字一般都能體察得到的。如果將台灣之外的另三條小龍也拉進來,作一個「龍之家族」(四小加一大)的比較,也很有趣,而且富涵啟示意義。
以GDP占世界排名看,過去20年,中國大陸由第七大幅躍升為第二;四小龍中排名唯一也上升者為新加坡(上升二名),餘均下降:韓下降三名,台灣下降八名,香港下降十名。五龍家族20年消長沉浮如何解讀?
一個國家經濟的表現,既取決於自身,又取決於外在,這是區域化與全球化的邏輯。不妨以日本為例。自1991年大泡沫破滅以來,日本衰落已超過20年,極有可能再持續個10年。相較於之前日本的表現,反差極大。1960到1990這30年,日本猶如生龍活虎,堪稱黃金30年。日本黃金30年為什麼黃金?衰落30年為什麼衰落?關鍵因素主要有三:黃金30年之所以黃金,一是日本效率(人口青壯化,企業、政府生產力高),二是中國大陸尚未崛起,三是韓國尚未脫胎換骨。1991年之後,三大形勢卻出現了巨大變化,步入衰落,也是必然。從這個角度看,安倍想靠印鈔票及發國債救經濟,能否見效,可思過半矣。
回到所謂的「龍族現象」,這裡不談大陸,祇看四小龍,表現何以有良窳之分。一,很明顯,四小龍跟日本一樣,過去20年發展都受到大陸因素的影響,祇是影響有兩種效應,既有共榮效應,又有替代效應;前者一般稱為「雙贏」,後者一般謂之「中心與邊陲」。前者大於後者,受益;後者大於前者,有損。
值得注意的是,共榮效應與替代效應,誰大於誰,又取決於兩個情況,一是相對規模占能量的大小,二是有無核心競爭力。
先就相對規模與能量來看,規模占能量越大者,在經濟融合一體化過程中,越能占到便宜占優勢,這猶如氣象學中的「藤原效應」,當兩颱風,一大一小,距離近到某種程度時,小颱風的能量就會被吸入大颱風之中,最終,小的消失,大的變大。
龍的家族,四小與一大,就存在這種效應;豈止四小龍,就連日本與大陸之間,也存在這種效應。此所以過去20年,大陸大龍一枝獨秀,四小龍則不免相形見絀也。
但何以四小龍中,又見良窳之分?這就跟核心競爭力有關了,也是全球化的邏輯。全球化的邏輯就是達爾文的邏輯,就是一、物競天擇;二、優勝劣汰。優何以為優,劣何以是劣,取決於有無核心競爭力。有,即是優,勝出;無,即是劣,淘汰。
以此觀察四小龍,星、韓表現出色(星前進兩名;韓雖退後三名,但主要受1997年之前拖累,1998之後,脫胎換骨),是因為分別有獨特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如電子、遊戲、文創(韓),及觀光與賭博業(星),另新加坡還有全球第一的政府效率。台、港相對遜色,是因為既缺乏核心競爭力,政府效能也明顯退步。
最後,專門再來談談台灣。如前所云,兩岸在90年代初經濟差距不大,台灣在氣勢上還似略勝一籌,當時兩岸如開始經濟整合,不受「戒急用忍」干擾,當不致出現「藤原效應」,所有生產要素當可在兩岸四地之間,依市場規律,進行優化配置,共榮效應應可大於替代效應,實現有利於台灣的雙贏,但台灣錯失了機遇。
國民黨再度執政之後,企圖力補前失,有所謂ECFA,強調經濟融合,其實是已進入了「藤原效應」的誤區而不自知,最終極可能是更多的能量流往大陸而已,但此一火勢已無可能扭轉,處此境況,台灣唯一能做而且必須做的是,努力盡快地找到或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不限於技術與經濟,也可以是社會、文化與政治,這是台灣朝野共同的功課。第一步,認識形勢;第二,明白事理;第三,形成共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