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期 2013/05/03(五)發行
《告別之前》 一場人間最美麗的道別
★ Amazon 五顆星推薦 ★ 全球售出25國海外版權 ★ 在美創下出版及電影版權1.2億台幣天價,環球影業即將拍成電影 ★ ABC News、CBS Miami、USA Today、People、歐普拉雜誌……全球媒體爭相報導
「別為了結束哭泣,為既成的事微笑吧。」
雖然我的指頭蜷曲,但我還能碰觸,儘管我手不能握,我還有感覺。 我對這個世界的愛是漸凍人症無法奪走的。
我想到我目前的未知:我還能活多久? 我告訴自己:「別去找答案。抱著這個問題過活吧。」 因為未知,更要享受人生。
*欣賞動人影片 《告別之前》•天下文化 感動推薦
蘇珊•史賓賽溫德(Susan Spencer-Wendel)/著
2011年6月,蘇珊得知自己患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這種無法醫治的疾病會慢慢蠶食她的神經系統,癱瘓她的一切。那時44歲的蘇珊,面對著愛她的丈夫與三名子女,卻只剩下一年的活動能力。
她立誓,這一年要活得充滿喜樂與祝福。
蘇珊向報社辭去記者工作,全心陪伴家人。她在自家後院整理出與好友相聚的空間,安排了七次不同意義的旅行,分別與生命中最重要的七個人同行。儘管身體逐漸衰敗,蘇珊的足跡遍及極地育空、匈牙利,以及賽普勒斯等地。蘇珊帶著兒子與海豚戲水,與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前往紐約婚紗名店,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親眼看著女兒披上她選的嫁衣。
當然,還有這本書,這是蘇珊用全身唯一能動的右手拇指,在iPhone上一字一字敲下她的樂觀、幽默、對生命的熱情,記錄著她最快樂的一年
《自造者時代》
當人人都能為自己量身訂做產品, 大者恆大的產業宿命將被推翻,機會輪到中小企業與個人手上。 最犀利的網路新經濟發言人克里斯•安德森, 繼長尾理論後,預見「自造者」的崛起將徹底改變未來所有產業。 只要有想法,就能夠以製造為業;有了網路,便能將成品銷售到全世界。未來產業會出現一個特色:「萬人小市場」(數量夠多,有生意可做;數量也夠少,能維持專營路線,避開激烈競爭)。這是量產型產業的缺口;是整體市場的混沌地帶;也是小巧型公司的機會所在。 自造者世代應用網路創新模式推動下一波經濟成長,人人製造的新工業革命已然來臨!
《方勵之自傳》 每一個人都有一條生命的巨流河。方勵之,中國人權與民主改革的先驅、社會主義中國第一位發表天體物理論文的學者,鄧小平一生中最頭痛的人物。親筆寫下既經典又獨特,且富戲劇性的人生經歷。 方勵之的經歷與中國近代史糾纏在一起,他熱愛他的祖國,奉獻一生,然而六四之後卻終生不得返國,客死異鄉,所幸留下的遺稿《方勵之自傳》,將他生命的巨流,又重新流回世界。 他的自傳匯聚了這個時代的共同記憶,在人類歷史中刻下科學與自由的「普適」精神,滋潤世世代代華人的心。
序
書摘
我吻了海豚 二○一二年九月九日是我兒子韋思禮的九歲生日。他的生日願望是:和海豚一起游泳。 我答應我三個孩子,他們可在這一年的夏天任選一個地方,我會帶他們去玩。我希望與他們共度歡樂時光之時,在他們心中灑下記憶的種子,讓這些種子在他們的未來萌芽、開花。 這不只是給他們的禮物,也是給我自己的。 七月,我和我女兒瑪莉娜去紐約旅行。八月,我們全家去佛羅里達西岸的薩尼貝爾島玩了一個禮拜——這是我十一歲的兒子奧伯瑞的心願。 這幾次旅行其實只是我計畫的一部分:這一年,我下定決心要快樂過活。於是,我在這一年和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七個人完成七趟旅行。我去了育空、匈牙利,也去了巴哈馬、塞浦路斯。 這一年,我不只走訪天涯海角,也在我內心深處探索:我在剪貼簿貼上這一生珍藏的相片、寫下我的感觸,還在自家後院用棕櫚葉當屋頂蓋了座棚屋,創造了一個舒適的小天地。我常坐在那裡召喚回憶,或是與朋友相聚。 上路後,我發覺這些旅程要比我夢想的要來的完美。 韋思禮的願望是最簡單的,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出門遊玩。我們開自家的小休旅車,從家裡出發,三個小時後,即抵達南佛羅里達奧蘭多的探索灣。 車行過佛羅里達中部單調的沼澤區,我姊姊史蒂芬妮還興高采烈的說:「這一路風景好美。」 探索灣主題樂園中有一個巨大的人工潟湖,除了沙灘那邊,其他則由岩石環繞。園區枝葉茂密,青嫩翠綠,當中有著一棵棵高聳挺拔的棕櫚樹。在我眼中,棕櫚樹的葉子就像綠色煙火,預示即將來到的歡樂時光。 天空飄起了濛濛細雨。我們站在沙灘上,盯著潟湖另一端的遊戲區,看海豚的鰭劃過水面。 「哪一隻是我們的?」韋思禮問:「哪一隻是我們的?」 一位海豚訓練師來帶我們。一隻灰撲撲的巨獸冷不防在我們眼前冒出來:牠有張平滑的灰色臉龐,加上亮晶晶的黑眼珠和長長的吻部,嘴角微微上揚,好像在微笑。牠上上下下擺動瓶狀的鼻子,告訴我們:「快來跟我一起玩吧!」 韋思禮簡直樂瘋了,胡言亂語的跳來跳去,興奮到不知所措。他留著金色長髮,身穿潛水衣,一雙眼睛湛藍、清澈——令我想起自己少女時期迷戀的衝浪男孩。 兒子,生日快樂! 奧伯瑞和瑪莉娜站在他旁邊,也是一副欣喜欲狂的模樣。 「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牠圍起來?」瑪莉娜說。接著,海豚靠近她,她取笑牠的噴水孔。瑪莉娜快十五歲了,思想有時像小孩,有時則像大人。 我們在訓練師的引導下與海豚接觸。海豚叫辛蒂。辛蒂慢慢游過我們身邊,讓我們撫摸牠那咕溜咕溜的身軀。牠好龐大,身長二.六公尺,重達二百二十七公斤,肌肉像岩石一樣堅實。 「摸起來怎麼樣?」訓練師問我們。 我老公約翰開玩笑說:「像Coach包。」 韋思禮叫道:「我好愛辛蒂!」 辛蒂已經四十多歲了。我問,牠生了海豚寶寶嗎? 「辛蒂工作忙碌,所以沒生。」 我幹了一輩子的記者,也是工作繁忙的職業婦女,但我有小孩。我和我的孩子站在及腰的水中,撫摸一隻奇妙的水中生物。 訓練師要我們舉起手來,就像要收釣線一樣,辛蒂看了,就會發出快樂的聲音。韋思禮驚訝得下巴快掉下來。「我好愛辛蒂!」他說。 韋思禮在訓練師的幫助下抓住辛蒂的背鰭,把身體放平,跟牠一起游泳。辛蒂就這樣把我們帶過去。孩子先,然後是史蒂芬妮和約翰。 輪到我的時候,我說:「我不用了。韋思禮代替我就好了。」畢竟今天是他的生日,這個小 壽星盡興最重要。每次辛蒂與他擦身而過,他就一臉驚奇。 我們那天照了很多相片。韋思禮、奧伯瑞和瑪莉娜都照了不少,還有我們一家站在雨中沙灘相擁、微笑的照片。 我很愛這張:約翰在水中抱著我,讓我可以親吻辛蒂。 那一刻,我想的只是眼前這隻溫柔的巨獸,牠那瓶鼻吻起來滑滑、冰冰的。此記憶已成永恆。 日後,我每次看到這張照片,總想到每天把我抱起來的那個溫柔的巨人。我也想到我的孩子——他們的快樂豐富我的人生。我還想到不時逗我開懷大笑的姊姊和友人。 我想到韋思禮。我大概無緣和他共度十歲生日了。 我不能走,因此家人用輪椅把我推到潟湖邊。 我不能站,在水中也一樣,約翰只好把我從輪椅上抱到水中。他得一直抱著我,我才不會沉下去。 我不能拿叉子或湯匙吃飯,也不能抱我的孩子。我的肌肉漸漸死去,永遠動彈不得。我連舌頭都動不了,不能清晰地說出:「我愛你。」 我很快就要死了。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 但我今天還活著。 我每次看到自己親吻海豚那張照片,我沒落淚,也沒為我失去的一切悲傷,反之,我因陶醉在快樂的回憶之中,不由得露出微笑。 坐在輪椅上的我,接著使盡氣力,低頭,親吻照片上的約翰。
(摘自本書序言,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告別之前》)
■金鼎獎得主黃一峰「自然觀察紀錄」講座
■金鼎獎得主、大樹文化總編輯張蕙芬「自然叢書編輯」分享講座
■簡媜【銀閃閃的旅程 一人份的「生老病死」】
| 與客服人員聯絡 | 取消/訂閱電子報 | 到天下文化書坊 |
天下文化書坊http://www.bookzone.com.tw/ 若您對我們的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服務信箱: service@cwgv.com.tw 本著作權屬於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2-26620012 FAX:886-2-26620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