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古典音樂界的巨星--史特拉汶斯基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信誼奇蜜0-3歲育兒報】提供育兒教養資訊、和孩子共處的好點子、爸媽經驗分享等多元教養育兒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5/20 第15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古典音樂界的巨星!
美的故事 來自俄羅斯的歐洲人
來自俄羅斯的美洲人
美的人物 20世紀百大名人之一
精選推薦 第一本圖文並茂的西洋音樂史:《圖解音樂史》
 
古典音樂界的巨星!
  華滋又有新故事囉!今天的談美就要為你隆重介紹,一位古典音樂界的超級巨星──史特拉汶斯基。

  史特拉汶斯基不只在古典樂壇地位崇高,在舞蹈與繪畫等視覺藝術領域也頗有建樹,與許多藝術人士相映成輝,更顯現出他光芒四射的才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跨領域藝術大師!

  還在等甚麼!趕快加入拾筆客-會說故事的購物平台,看見更多大師傳奇的一生吧!

來自俄羅斯的歐洲人
1930年代的史特拉汶斯基(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Digital Collections)
  史特拉汶斯基師從李姆斯基-高沙可夫六年(1902-08),在這段期間他完成了大學的學業,並於1906年與大他18個月、同樣熱愛音樂與藝術的表姊凱瑟琳娜.諾森科(Catherine Nosenko,1881-1939)結婚,並育有四位子女。由於諾森科家族在距離聖彼得堡約1,300公里、位於今日烏克蘭西邊與波蘭交界之處的Ustilug 有一處莊園,史特拉汶斯基成家後也在此建造家園作為夏日避暑之處,他從1907到1914年之間的作品大都完成於此;其中1908年的《煙火》(Fireworks)堪稱是其第一個重要的作品,迪亞基列夫從此曲在「當代音樂聚會」的演出中,覺察到史特拉汶斯基創作的潛力,因而開啟兩人一生密切的合作關係。

  爾後史特拉汶斯基隨著與「俄羅斯芭蕾舞團」合作的契機,順勢在巴黎推出《火鳥》、《彼得羅西卡》與《春之祭》,一躍成為西方世界知名的大作曲家。1913年《春之祭》的首演騷動,成為西方文化史上屢屢討論的事件,《春之祭》本身更從令人驚異,轉變為被公認最具現代革命性音樂語言的力作。

  當時的俄羅斯芭蕾舞團以炫目的視覺設計引起眾人矚目,性感而暴力性格的異國情調,其實是當時俄國給予外人的印象;換句話說,舞團最主要的閱聽者、消費者,即巴黎人的回饋與嚮往,不可避免地影響舞團的發展方向。在此狀況下,史特拉汶斯基剛出道時的作品幾乎都充滿著俄國性格——這是迪亞基列夫賦予他的任務。大戰前夕的1914年,史特拉汶斯基最後一次回到Ustilug收集一些鄉村婚禮主題的歌詞與民歌(此即是後來《婚禮》的素材),迢迢到瑞士繼續其創作,萬萬沒有料到因戰事紛擾與政治形態之巨變, 直到將近50年後(1962年),他才有機會再回到祖國。

  史特拉汶斯基一方面因俄國十月革命後,來自家鄉的經濟支援完全斷絕,另方面基於政治原因,作為流亡者的他在歐美無法得到舊作之著作權保障——這些背景因素,造成史特拉汶斯基給予他人對金錢斤斤計較的印象。不過,史特拉汶斯基向來是個注重外表的人,不僅好時尚,更講究行頭,手頭寬裕時,甚至在衣著花費上近乎如紈褲子弟。而他的心智、體能與居住環境也和他的外表一樣,永遠保持完善、整齊、精緻的狀態。

  無論如何,在戰時他仍持續與各種領域的優秀人才互動合作,《狐狸》、《婚禮》與《士兵的故事》等作品相繼產出。戰後史特拉汶斯基透過迪亞基列夫在義大利音樂院圖書館與大英博物館等地發現的手稿,接觸了義大利十八世紀作曲家裴高雷西(Giovanni Pergolesi,1710-36)的作品,史特拉汶斯基愛上了這些巴洛克遺緒,故欣喜地為它們再創作,成為符合舞團所需的音樂,並由畢卡索提供立體派風格的舞台設計——《普契奈拉》(Pulcinella,1920)就此誕生,此作標示了史特拉汶斯基由「俄羅斯風格」走向下一階段「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轉捩點。之後,他脫離瑞士的隱居歲月,重新在法國立足……

來自俄羅斯的美洲人
克拉夫特(左)與史特拉汶斯基夫婦(©Duane Howell, 1964/Getty Images)
  正當史特拉汶斯基在歐洲為家庭、為工作焦頭爛額之際,哈佛大學在音樂教育者布蘭潔(Nadia Boulanger,1887-1979)女士的牽線下,邀請他給予系列演講。幸運的是,史特拉汶斯基在療養院中康復的狀況不錯,那時屢受希特勒威脅而不平靜的大西洋也沒有完全嚇阻他,史特拉汶斯基得以前往美東進行此事,因此這個為期近一年的合約(從1939年10月至1940年5月)幫助史特拉汶斯基脫離歐洲的戰亂環境, 他也很快地與長久相伴的女友薇拉結婚。雖說在史特拉汶斯基濃重俄國腔的法語中,這系列演講不見得讓聽眾深入其精髓,但後續的出版——此即是《音樂詩學六講》(Poetics of Music in the Form of Six Lessons)——倒是給予後人一探其思想的機緣。

  正如史特拉汶斯基1914年帶著《婚禮》資料離開Ustilug前往瑞士一樣,25年後,他帶著未完成的《C調交響曲》(Symphony in C,1940,芝加哥交響樂團委託作品)離開法國來到美國。與1920、1930年代時致力於嚴肅大型作品的企圖相比,1940年代剛移民至美國的史特拉汶斯基,為順應環境需求而創作多樣「輕」類型的曲目:給小酒館演奏的《探戈》(Tango,1940)、馬戲團的《波卡舞曲》(Circus Polka,1942)、爵士樂團的《黑檀協奏曲》(Ebony Concerto,1945)、以及數首未曾被採用的電影配樂。除此之外,他也針對過往因流亡身份而失去版權的作品進行改寫,透過1945年所獲得的美國公民身份而保護其著作權。不過,史特拉汶斯基在美國安定下來之後,念茲在茲的作品卻是一齣完整大型的英語歌劇,此即是1951年完成的《浪子的歷程》,這齣作品表徵史特拉汶斯基新古典主義風格階段的完結篇。

  截至目前為止,史特拉汶斯基相對悅耳的作品受到社會學家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1903-69)的撻伐,戰後崛起的新生代作曲家亦大步追隨荀白克、魏本(Anton Webern,1883-1945)的序列音樂體系,史特拉汶斯基雖有其基本擁護者,但在創作上的威望已呈現過氣之勢。不過,在史特拉汶斯基晚年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克拉夫特在1948年進入他的生活領域,為史特拉汶斯基的創作生命帶來些許活水。

  這位與史特拉汶斯基相差40來歲、聰明又具企圖心的年輕音樂人,日後以助理的身份遷居入室,好一段時間與史特拉汶斯基夫婦幾乎三餐與共,並隨他們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地。克拉夫特與史特拉汶斯基的共棲關係長達23年,他是幫助史特拉汶斯基「美國化」的一位關鍵人物,後來也成為史特拉汶斯基音樂上的合作夥伴,有時扮演史特拉汶斯基對外的發言人;更有甚者,是透過他具洞察力的觀點與優秀的文筆,史特拉汶斯基若干生平軼事與諸多想法,乃得以專書的形式公諸於世。

  克拉夫特個人對序列音樂的概念遠比史特拉汶斯基熟悉,史特拉汶斯基由原先對序列音樂毫無興趣到後來認真以待,克拉夫特有一定程度的功勞。史特拉汶斯基在過世的前一年還曾經寫信給《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音樂編輯,娓娓道來克拉夫特在過去20餘年來不僅介紹新音樂,也介紹其他新的事物予他認識,是他晚年得以維繫創作活力的關鍵人物。

  更多音樂人生,盡在《藝術•文化•跨界觀點:史特拉汶斯基的音樂啟示錄》

20世紀百大名人之一
1962年,史氏訪問以色列(Moshe Pridan/Israel National Photo Collection)
  相較於西方音樂史中其他重要的作曲家,出生於俄羅斯的史特拉汶斯基可說是20世紀古典音樂圈裡知名度最廣的一位。《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1913)的〈獻祭之舞〉(Danse sacrale)是1977年太空梭「航行者」號(Voyager)所攜帶的曲目之一,與巴赫的《平均律》共同遨遊宇宙,等待外星生物的接觸。

  在1998年《時代》(Time)雜誌中,史特拉汶斯基名列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百位人士之一;在這分為五大類的人物誌中,屬於「藝術、娛樂」類的20位名人,畢卡索是唯一的視覺藝術家,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1901-71)和披頭四(The Beatles)則分屬爵士與搖滾的翹楚,而史特拉汶斯基則是唯一入選的古典音樂家。

第一本圖文並茂的西洋音樂史:《圖解音樂史》

  我們熟知的古典音樂,竟然是公元1600年後才誕生的流行音樂!在這短短400年間,世界宛如發生一場大爆炸,出現了無以數計的音樂家、六大樂派、研發出N種可以彈奏美妙音樂的樂器,人類的生活從此進入了嶄新美好的境界……

  本書將西方音樂史娓娓道來,以時代為經,音樂家為緯,嘗試以視覺引導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西方音樂的堂奧。我們將漫長的音樂史分成「1600年以前的音樂面貌」、「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國民樂派」、「現代樂派」等六大階段,介紹各階段重要的音樂家,詳述其重要作品,並旁及音樂家身邊的重要人物,配以不可錯過的音樂知識,此外還有線性音樂史年表,將全書的音樂家按照年代與樂派逐一羅列,讓整個西洋音樂史一覽無遺,讓六大樂派與六十位音樂家,一次滿足您對音樂知識的渴求

★獲選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

★榮獲新北市「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優良圖書推薦

★藝術的天堂,盡在拾筆客-會說故事的購物平台

暑假限定美景!馬祖藍眼淚追淚攻略
藍眼淚到底是什麼?這不知名的生物受到海浪的驚擾而發出藍色的瑩光,但似乎因為無法證實,藍眼淚變得更夢幻更令人嚮往。本次邀請離島達人,跟我們分享去馬祖探訪藍眼淚注意事項和推薦的追淚景點。

教養與修養,不見了
生活�堛滲揮Дa給人教養,生活�堛甄妤訇a來修養。現在社會的青年心不定,他們生活的秩序在哪�堙H是誰之過?除了責怪媒體、政府,你我是否都有責任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於信實文化行銷有限公司及相關作者,未經授權禁止轉讓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
有任何建議或要求轉載授權,請【連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