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兩種辜負:陳水扁到馬英九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5/19 第374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她如何說 你如何聽
聯合報社論 聯合/兩種辜負:陳水扁到馬英九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新政府的管制風險
民意論壇 就職演說添幾個字 520蔡有四贏機會
被汙名的老人政治…「年輕政治暴發戶」能撐多久
不認九二共識… 蔡豪賭 籌碼可夠?
總統卸任前夕 感念小馬哥
中研院長遴選不合法 亟需改革
期許新政府…農業接軌國際
諾獎得主諍言:解決不平等 別成新不平等
聯合筆記/裙或褲裝? 九二共識之外的懸念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她如何說 你如何聽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明天是蔡英文總統就職日。北京擺出的態度是:有九二共識就沒有「新要求」;若失去了九二共識,在國際間就有了公開標示《二七五八決議文》的新要求,在兩岸間就有了直接指向《台獨黨綱》及「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的新要求。

因此,蔡總統就職演說有無九二共識或靠九二共識有多近,各方皆拭目以待。等到明天答案揭曉後,各方的回應亦有推波助瀾或火上加油之效。

如果演說接納了九二共識或靠得很近,北京雖可能仍「聽其言/觀其行」,但亦當不吝表示支持或理解,把必要的空間作給蔡英文;藍營則雖不免有「髮夾彎」之譏諷,但亦應有樂觀其成、與人為善的胸襟,以收推波助瀾之效;綠營(尤其是深綠)則應有打脫牙和血吞的相忍為國情操,對蔡的處境存有諒解,勿太過為難她,甚或落井下石。

倘若演說未接納九二共識或離得太遠,綠營應維持低調,勿忘其所以、升高氣焰,為情勢火上加油。藍營則宜仍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之立場,俾待鐘擺回盪之時,仍可回到「沒有新要求」的原點。北京亦最好仍回到「沒有新要求」的九二共識,俾使兩岸關係的修復仍有歸宿可尋,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即可。

語云:一言喪邦,一言興邦。「九二共識」四字的出入,或許尚不及此,但必將重大衝擊兩岸情勢。明天蔡英文如何說,與各界如何聽、如何解讀,皆應持戒慎恐懼的心情。

   
聯合報社論
聯合/兩種辜負:陳水扁到馬英九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八年前,馬英九在扁家貪瀆醜聞中意氣風發地崛起,整個民進黨幾乎被打趴在地。誰料,八年之後,他竟是在「九趴總統」的譏諷下黯然告別總統府。更悲慘的是,經過他執政的八年,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皆敗得潰不成軍,江山殘破,不知如何收拾。

今天是馬英九在總統府的最後一天,在下班熄燈離開時,他可能仍在企圖說服自己:這八年兢兢業業,從未愧對國家。無論如何,人民逐漸遠離了他是冰冷的現實,馬政府許多施政無法順利推動也是殘酷的事實;而國民黨內離心離德,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負。更重要的是,台灣近年經濟一路下坡,前景黯淡,他卻開不出解方來止住頹勢;「六三三」一路跳票,是他失去民心的癥結所在。

以陳水扁的八年為對比看馬英九的八年功過,儘管兩人都辜負了民眾的期待,不過在本質上仍大有不同。陳水扁號稱「台灣之子」,其執政的八年是玩法弄權、見縫即鑽,利用權力來增益自己家族和親信的風光,利用衝突來擴大操弄人民感情的空間。最後,他深陷貪瀆風暴,違法踰矩無法自拔,終於鎯鐺入獄。馬英九的特色,則是謙抑保守到畫地自限的地步,以為溫和可以感動對手,以為退讓能爭取好感。這種「唾面自乾」的風格,卻導致自己的元首權威掃地,政府行動的魄力減損,人民也失去了對他的敬意。

陳水扁和馬英九同樣出身台大法律系,前者是視法律為無物的政客,後者是奉法律如天條的法匠;兩人分別當了八年總統,卻使台灣陷於原地打轉的漩渦。陳水扁的作為,除驗證「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的鐵律,更說明貪瀆政治如何藉由「本土」的包裝,騙得人民團團轉。這種手法,八年之後,似乎仍有捲土重來之勢。馬英九的困局,則說明一個徒有理想而缺乏鬥志的總統,如何在消極自持的守則中,失去了因應環境變動的能力。他的溫良恭儉讓,終歸止於個人教養的層次,無法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能量。這點,馬總統在為自己的無能辯解之餘,是他必須認清的事實。

如果再站高一點看,陳水扁八年的濫權貪瀆,和馬英九八年的欲進不前,難道只是兩名元首失職所致,別無其他因素?試想,如果台灣的民主真如台灣自豪地那般美好,如果政黨政治真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健全,為什麼在陳水扁貪婪腐敗之際,沒有任何監督機制提出示警,黨內反對者立即被打成「寇」;在馬英九疏離人民卻自我感覺良好之際,為什麼黨內外的諍友不全力向他提出諫言,政壇唯聞一片詛咒之聲?

這裡顯示的問題有三:一,全民直選的總統擁有莫大的權力,但在他們做錯事或不求作為時,我們在政治上有何鞭策機制來提醒他們及時導正?二,當台灣政黨政治發展成藍綠惡鬥,朝野以奪權、互相毀滅為目標,「忠誠的反對黨」即不可能存在,國家和社會的利益也必然遭到犧牲。三,政黨輪替的意義,在於人民可以透過選舉汰換不適任的政黨;但如果缺乏深刻的檢討,政黨輪替將淪為一個彼此拉扯、互相清算的垃圾處理機,卻無法提煉出品質更好的政治。

從陳水扁的八年,到馬英九的八年,表面上看,台灣似乎在常態的政黨輪替中保持穩定的前進;但實質上,這整部民主機器,除了供人民自由、公平的投票之外,政府解決政經、社會、民生各項問題的能力卻毫無增長。更令人擔憂的是,在藍綠互相指責及仇中恐中意識交雜作祟下,我們有時甚至變得盲目,而看不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例如台灣經濟的不振,究竟是過度傾中所致,或是產業轉型太慢,還是我們錯過了面向世界的運轉節奏,仍未見客觀有效的分析。

馬英九告別後,總統府仍將由台大法律系出身的蔡英文進駐。希望她能汲取馬扁十六年的教訓,勿再辜負人民期待。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新政府的管制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520新政府即將上任,團隊成員的壓力雖然頗大,但新官上任的企圖心也相當明顯,從近來準總統和準閣揆耳提面命地要求閣員們謹言慎行,即可知道團隊成員力求表現,甚至在尚未就任就想有所作為。這種企圖心,若運用得當,將成為新政府大刀闊斧的動力來源;但若只是急著施展既定「成見」,也可能變成脫韁野馬,不斷為新政府製造麻煩,讓新團隊的施政滿意度急速下墜。

許多新政府的閣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忙不迭地向外「放話」,未來將要如何如何。如果這些「新政」是經過審慎研究後的心得,可視為輿論風向的試探,自然是無可厚非,甚至可視為新政府已經「準備好了」;但如果只是順應部分民意的走向,想要盡速提出一些討好部分民眾喜好的作為,卻沒有良好的評估和規劃,那麼新政府可能很快就會陷入天天滅火的窘境,因為民眾可不會耐心地陪伴新政府、享受一段長時間的蜜月期。

挾著執政權和國會絕對多數的優勢,新政府成員磨刀霍霍地要提出改革方案,如年金改革,或建立「新制度」,如長照制度。在產業發展上,也要強化政府的角色,要組「國家隊」到海外爭田掠地、和紅色供應鏈相互抗衡,要發展綠能、智慧機械、生物技術、物聯網、自造戰機潛艇、以主權基金投資關鍵產業。近來,甚至傳出將合併工研院和資策會,將工研院機械所搬到台中、將綠能所移到台南,來協助在地產業發展,引發智庫人心惶惶的狀況。若再加上地方首長頻頻放話,企圖將立法院遷到台中、某些部會移到南部,顯然新政府的企圖心和魄力,絕非藍政府可以比擬。

但這種徒有構想,卻沒深入研究和完整規劃的狀況,其實和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行事風格極類似。他想要讓台北松山機場消失,改為公園或社會住宅-如果沒有遇到強烈反彈的話,很快就會成為新的政策,不必進行深入研究;如果遇到強烈反彈,那就等有利時機再行提出。原來應該是嚴謹的公共政策或政府管制議題,在目前台灣卻每每成為政治性的決策。而要求大巨蛋停建,甚至要求「拆蛋」的案例,似乎也都不必經過嚴謹的「成本-效益分析」-先研究台北市民須付出的成本和可獲得的效益,再做出如何面對的決定;僅憑難以精確量化評估的「公共安全」標準,匆匆做出影響重大的決定,並非科學的決策模式。

也就是因為在民意的影響下,政府的「管制」經常過度,讓「成本」超過「效益」,所以美國從60年代的福特總統開始,就要求所有新的管制必須進行物價影響評估。卡特總統進一步組成「管制分析審核團」,由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領導,每年審核10到20項新提出的重大管制;只有「效益」明顯超過「成本」的新管制是被允許的。雷根總統特別要求「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MB)強力監督新的政府管制,管制機構必須在成本-效益分析或成本-有效性分析的標準下,作出其管制決策。只要經濟影響超過1億美元就被認定是「重大影響」,管制方案必須送「管理與預算辦公室」審核通過才能執行;技術性的評估更要求「同業專家評估」來避免刻意扭曲。其後,雖然兩黨在審核管制的嚴格程度有別,但今天兩黨都贊同必須對任何重大的新管制措施進行審核,其效果是讓許多明顯無法通過成本效益評估的管制行為,受到抑制。

新政府在社會強烈期待、掌握執政權和立法院多數的狀況下,可能正走向「過度管制干預」的情境。新政府在追求政績下,絕不能忘記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這句老話;重大決策前客觀的成本-效益分析絕不可或缺。

   
民意論壇
就職演說添幾個字 520蔡有四贏機會
葉萬安/前經建會副主委(台北市)/聯合報
五二○,是蔡英文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之日,其就職演說,從最近英國經濟學人及金融時報均有專文討論,可見今後台海兩岸關係受到各方關注。

不過到目前為止從各種跡象看來,雖然在中國大陸及美國的壓力下,但蔡的就職演說,仍將避談「九二共識」或模糊以對。日前大陸官方「人民日報」刊登評論員文章,直言「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是破壞兩岸關係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將陷入「冷和」甚至「冷鬥」的狀態,將對台灣二千三百萬同胞帶來災難。

蔡新總統之所以不接受「九二共識」,日前她再闌釋其「維持現狀說」時,稱她主張之一的「維持現狀」與過去八年最大的不同,在於「台灣新民意」,也就是在競選時,她不接受「九二共識」,她現在當選了不接受「九二共識」就是「新民意」的支持,她如何能違背呢?

蔡英文的當選感言,特別要求公職人員「謙卑、謙卑、再謙卑」。她應以身作則,先謙卑的檢討,她的當選是否真的是「新民意」的支持。這次總統大選投票率是直選廿年以來最低的,與過去比較,估計有二百多萬選民沒出來投票,才使小英當選率過半。這二百多萬未出來投票的選民,絕大多數是支持藍營的。他們之所以未出來投票,是對馬執政的不滿,尤其把經濟搞得很慘,淪入「悶」經濟,而且無解,才是讓小英高得票率的關鍵所在。而「新民意」對小英當選不是沒有貢獻,只是占小部分而已,小英上任後施政不能輕重不分,本末倒置。

小英執政後首要任務,就是要化解「悶」經濟,把經濟復甦起來。在當前環境下改善兩岸關係是新政府施政的一切根源,重中之重。若小英在謙卑的檢討後,豁然開朗充分發揮她的智慧,把她已定的就職典禮講稿加以補充幾個字,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根據小英過去的宣示,在其講稿中談到兩岸關係時,一定會有「理解並尊重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所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下文接著加「這也是有些人所謂的九二共識」。

小英如能做此調整,立即會產生四贏的效果,一是大陸認為蔡英文的說法是一體兩面,已回答大陸的問題,可以接受,會聽其言、觀其行,只要新政府在施政中,不要破壞兩岸關係,兩岸可持續交流和平發展。二是美國可鬆口氣,繼續觀察。三對台灣二千三百萬同胞,祇要兩岸能持續和平發展,破解「悶」經濟,復興經濟可以期待。四對民進黨及獨派人士而言,小英並未真正接受「九二共識」,而且在未來四年內經濟能恢復正常成長,民進黨似可繼續執政當家作主。

以上期待能否實現,只在小英能否高瞻遠矚,顧全大局,為全民著想的一念之間。

   
被汙名的老人政治…「年輕政治暴發戶」能撐多久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聯合報
新政府即將上台,有人充滿期待,有人等著看好戲。先前還有人對年齡超過六十歲「老男人」組成的內閣,感到憂心和不滿。幾個婦女團體的「嬸嬸」,甚至挺身指責:怎麼都是「伯伯」?

「老人政治」的確是可以批評和反思的現象,但若以「年齡主義」的立場,而反對「老人政治」,則會陷入跟「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一樣的謬誤。

林全內閣為什麼「又藍又老」?除了有些人不想「跳入火坑」外,主因是行政官僚體系的人才培育很難速成,許多行政上的圓熟能力、人脈關係,都必須要經歷長久的磨練和累積。

「老人政治」溯及希臘城邦時代,當時由三百位六十歲以上「元老」組成的「元老院」,在羅馬政府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柏拉圖在《法律篇》中,甚至反對五十歲前進入行政體系。

當今世界,在青春崇拜、年輕霸權的主流文化下,「老」成為被貶抑的符號和對象。許多政治人物為討好選民,都必須一再強調自己人事布局年輕化的特色。這些年來,「老人政治」已經被過度汙名化,甚至已經變成一種「年齡歧視」現象。

年齡歧視者往往以年齡衡量人的能力、價值,作為占有或排除某些資源、機會的正當性基礎;年齡歧視引起並增強對老化的恐懼,形成老人負面的刻板印象,甚至傳播一種「恐老症」。對「老人政治」的擔憂,其實是對老化的焦慮,甚至對老人的害怕和憎恨。

廿世紀初期,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享有「偉大的異議者」之稱的激進改革者小赫爾姆斯說:「一個七十歲的青年,優於四十歲的老人」。台灣資深藝人孫越也曾說:「人怕老比老更可怕」。人老與否,並非用年齡可以界定的;人的能力和價值,更不應以年齡來衡量。

近年來,台灣選舉逐漸走向大眾化、市場化,甚至綜藝化的流行消費。媒體上的曝光度,往往左右了選舉的結果。在充滿對立、矛盾的「仇恨政治」氛圍下,更容易形成類似「復仇者聯盟」的英雄崇拜;在「形象重於實質」的選舉文化裡,政壇常會出現年輕的「政治暴發戶」。但是,這些政治流行文化的消費「產品」,仍然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才能確立未來的政治地位。

何況民代和官僚畢竟是不同體系。民意應該多元、包容異聲,做事就必須用人唯才。除非故意偏頗,不宜以性別、種族、階級、地域、年齡做均衡分配的特別考量,否則就會沒完沒了。

當我們質疑內閣舉才不公時,其實更應反思的是,人才培育過程中,為何某些族群的才能被忽視、埋沒,是制度造成?還是個人因素?這才是應該探討的重點。

   
不認九二共識… 蔡豪賭 籌碼可夠?
郭志文/自由業(苗縣獅潭)/聯合報
隨著五二○接近,蔡政府「維持現狀」內容愈益清楚:不提九二共識、聯合美日對抗中共、以新南向填補兩岸經貿。

蔡政府認為,承認九二共識讓台灣得到的內傷大於外傷。問題是:聯合美日真能對抗中共?新南向政策真能取代兩岸經貿?

為了得到美日支持,蔡政府放話讓步美豬進口,並在近海漁權上對日讓步。問題是,美日真的願意為了台灣和中共打大架?

固然不承認九二共識可以對支持者交代,現實狀況卻可能讓整個台灣付出慘痛代價。蔡政府深知提升台灣經濟乃是當前施政重中之重,但新南向這一遠水真能救得了目前台灣經濟遲滯的近火?

一旦中共為了「九二共識」全面翻臉,光是外交阻撓,就會讓台灣受到極大傷害。如果中共為了「一個中國」的面子採取經貿報復動作,例如來台陸客跳過民進黨執政縣市或全面禁止陸客來台,就會讓台灣觀光產業受到無情的衝擊。

不承認九二共識是個政治豪賭,問題是蔡政府手中握有多少籌碼?國際政治從來就是實力至上,蔡政府保全自身面子卻傷害中共面子、破壞前政府維持九二共識現狀的同時,台灣要付出多少代價?

   
總統卸任前夕 感念小馬哥
劉彥良/大學生(新北市)/聯合報
馬英九總統卸任前夕,在臉書上發表開站以來的回顧,以KUSO方式告別總統生涯。影片中出現當年總統辯論會上的馬英九,八年過去,深沉眼袋難以掩飾外貌上的蒼老;八年過去,多少的辛酸一言難盡。經歷多少磨練後,無論卸任後的馬英九歷史定位為何,將帶給我們寶貴的八年回憶。

八年政績無法逐一道出,更無須貼上任何標籤,自會留給未來評斷,此語的沉重架拖於這幾年來被民粹批得一無是處,好的一面總是被遮掩住,接連的低迷卻未讓馬英九止而不前。

想必在這塊島嶼上還有許多人,感謝總統八年來為台灣辛勤耕耘,一位先進的卸任,才會讓人重新檢視功過,時間正是公正的評審,不論未來何去何從,我們不會忘記這位開創兩岸關係新時代的巨人。謹記總統勉勵,讓我們年輕人為國家社會貢獻力量!

   
中研院長遴選不合法 亟需改革
林志潔/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院/聯合報
中研院院長遴選發生重大爭議,迫使院士發起連署,希望總統退回院長候選人名單。筆者有幸曾參與大學校長遴選,多年來亦協助大學進行組織與法制的革新,針對中研院院長選舉爭議,以法律觀點提出意見,敬供各界參酌。

本人認為,本次遴選程序並不合法,總統不應進行圈選,因為評議會臨時變更投票方式,既未公告、未告知候選人,亦未經主管機關同意核備,有違正當程序;更重要的是有候選人退出選舉,已不合法定圈選人數,總統應責成中研院重新辦理遴選。

第一、中研院將其院長選舉方式定於「評議規則」,實為奇特。評議規則是議事規則,但選舉院長乃機關裡最重大的事項,中研院既有院長遴選辦法,如何投票產生院長,應明訂於辦法內方屬合法適當,怎會將如此重要議題規定在會議規則內?

議事規則是在規範如何提案、動議等開會方法,依照中研院的評議會規則,出席評議員三分之二票決可以修改評議程序。中研院堅稱修改投票方式於法有據,說的就是合於修改評議規則的程序。然而,將院長的產生方式定於會議規則,本身就有適法性的疑問。

沒有大學會在遴選校長時,把投票方法規定在校務會議議事規則裡。中研院院長遴選辦法和我國各大學的校長遴選辦法相比,粗陋至極,欠缺許多關於資格、利益衝突、迴避、遴選委員會組成、投票方式等規定。中研院應該在遴選辦法內明訂如何選舉投票,若要修改,也要經一定程序並報主管機關同意後公告施行。可見中研院欠缺基本的法治觀念。

第二、即便依照中研院的奇特規定進行院長遴選,但目前的遴選仍不完備。依中研院組織法和評議規則,院長遴選投票後,必須以得票數最佳之三人,報請總統圈選。換言之,院長的遴選程序,從組成院長遴選委員會開始、到總統邀約面談後圈選定案而終結,總統既然還在面談程序,此階段仍在院長遴選程序中。

既然候選人在報請總統前、因受突襲性更改投票方式而退出遴選,而中研院的遴選和評議規則裡,又未授權評議會有只送兩位候選人呈報的裁量權或例外規定,則此時即應重新遴選。中研院違反候選人意願,堅稱「候選人退出選舉是在合法遴選已經完成後、退出不生影響」,實為扭曲遴選辦法之解釋。

過去因為學術資源匱乏,故有中研院進行基礎研究之必要,但在五年五百億後,各大學的研究結合教學均突飛猛進,中研院各所與研究中心無教學工作,掌握預算卻又沒有適當監督,導致欠缺法治觀念,實有組織再造與改革必要。此次危機或許為中研院轉型與落實治理之轉機,至盼中研院能把握此契機,不辜負國家投注的大量資源與人民的高度期待。

   
期許新政府…農業接軌國際
彭作奎/亞洲大學講座教授、農委會/聯合報
五二○台灣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就任,令人振奮與期待,特別是弱勢的農業與農民。

大選時,小英總統農業政策以「建立農業新典範」、「推動安全農業」及「重視生產與農業行銷」為主軸,因應加入TPP與簽署FTA等衝擊。

TPP高標準的自由化協議已達成,將是廿一世紀世界經貿的規則。如果台灣能順利加入,將成為獲利最大的國家,農業部門自應全力配合。

對農業而言,TPP的意義不在關稅降低,而是台灣農業結構優化的力量。過去台灣農業生產多依賴大量補貼、高關稅來保護,農業結構無法轉型升級,農產品銷售也多為地攤式行銷,亟需改善與改革。

綜觀國際局勢,貿易保護主義似乎在抬頭。一般的觀察,TPP恐因美國大選情勢變化落空,可能因歐美民粹主義的崛起,讓自由貿易與深化經濟聯盟受到威脅,甚至可能瓦解。

台灣能否加入TPP仍在未定之天,但期許新政府能打造有競爭力與國際接軌的自主性農業,從有效整頓水土人力資源,落實國土計畫,維護優良農地,健全農村發展法規,建立自主而有效率產銷組織,提高農產品質與安全、培育農業接班人、開拓出口市場、強化在地消費者等政策著手,促使農業與國際接軌,誘導農業結構轉型為現代化三生產業。

為提升經營層次,應將台糖轉型為全球性外銷導向的農產公司,將其農用土地改編為永久農業區,以大農場作為生產基地,運用全球最新科技,並全球各地建立供應據點,以台灣品牌供應全球市場,讓台灣小農與大企業農產公司契約生產。毛豆產業就是成功案例。

此外,結合大陸與東南亞市場的開拓與平衡是台灣最大優勢與利益。蓋在東南亞和大陸間能取得平衡,將可提高台灣經濟安全和永續發展,鞏固台灣在東亞經濟優勢地位。

近年已逐漸失去廉價資源供給優勢,台商轉向東協國家投資;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後,將是在歐盟後人口規模達六億的第二大單一區域市場。

東協等新興市場是台灣近年出口成長的主力,台灣在東南亞農業投資甚多,台灣農企業者投資金額占外資投資總額之第一位,政府應有配套支持措施,以免單打獨鬥遭到傷害。

經貿自由化已不是選項,而是必須走的途徑。面對可能加入TPP,國人恐不宜寄望比照日本模式加入TPP的心態,只重視防禦性措施的構築,應加強產業結構調整,落實各項基礎結構政策等積極作為以提升台灣農業的國際競爭力。當然,政府應運用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適時採取救助與補償措施,以降低加入TPP對農業部門之可能影響。

   
諾獎得主諍言:解決不平等 別成新不平等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聯合報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安格斯.迪頓,昨天在大師論壇上,給台灣社會與當局提出了幾個面對經濟頹退困境的諍言。

迪頓認為,台灣可謂是全球經濟社會「儲蓄的老家」,包括貨幣及非貨幣財貨的儲蓄,都遠遠領先世界。這也是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波及全球情況下,台灣還能保持相對穩健低緩正成長的原因。台灣社會及政府應懂得妥善維持,並有效運用這一國家經濟優勢。

面對貧富差距拉大與經濟不平等議題,迪頓也認為非常重要,不過其看法與對策,與二千年以來鼎盛國際的左派民粹主義學者,如近年頗紅火的皮凱提等的經濟不平等分析看法不同。

依迪頓的研究,廿一世紀以來,發生於國際社會的經濟不平等,有消費不平等與財富不平等兩種主要類型,都與每一國民及家庭的壽年階段循環有關,也與經濟造餅的機會能力階段有關。

固然經濟不平等會產生一些社會副作用,但也可帶來經濟社會創新成功的作用(即傳統經濟學所謂示範作用的驅動力),譬如創業成功或營運管理模式創新成功等正面價值。

迪頓認為,本世紀世界性經濟不平等,多係技能創新與知識創新帶來,以致造成貧富差距拉大的財富不平等,但往往消費不平等問題,反而在這種社會進步升級過程中,變得沒有那麼嚴重。台灣情形似乎正是如此。

許多左派學者主張,用超額差距的租稅手段(如富人稅、豪宅稅等),以解決經濟不平等,其最大的負作用是,扼殺了社會創新的動能,或扼殺了有經濟造餅能力的人,使其喪失再繼續發揮貢獻能力的意願。

要救助經濟不平等的相對貧窮者、失敗者、弱勢者,迪頓建議採用經濟手段的經濟保險機制,比採用政治的或政府政策性的補貼救濟「保障(證)機制」要來得好。對弱勢之貼補或救濟,迪頓研究發現,當其貼補或救濟額度超過了弱勢者能力所得的五十%以上時,很容易養成社會懶惰,以及政府部門的機構腐敗,是一種愛之適足以害之的錯誤作法。

迪頓認為,台灣面對經濟頹退,世代間貧富差距拉大問題,政府最應採行的政策是,如何激勵「人民願意工作」,同時應強化技能提升及知識增進的教育訓練。

迪頓不認為,包括台灣在內的先進社會,都會變成「從wiki上學習」的社會,或竟「在wiki的下限能力知識中墮落」;因為他看到,社會還有很多有為的新世代,都在勤於向古典知識或經典知識,汲取永續成長發展的養分,未來長遠的經濟社會前景,還是很可以期待的。

   
聯合筆記/裙或褲裝? 九二共識之外的懸念
梁玉芳/聯合報
明天開始,台灣就會有一個女總統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是歷史大事,「首位女總統」標記著台灣社會的新章。也因為這是史無前例的元首性別,男性總統不會遇上的詰問,蔡英文得面對:「總統就職典禮穿什麼?裙裝還是褲裝?」

對這問題的追究,幾乎與她在就職演說中,到底會不會提到「九二共識」一樣,是眾人的重要懸念。

蔡英文穿什麼,很重要嗎?那當然,嫌這問題膚淺、懷疑其意義的人,八成沒看過台大教授張小虹的時尚文化評論,比如「馬英九的西裝」這篇:服裝「指向的是對時代差異變化的敏銳與尊重」,重大場合的服裝更具儀式性,元首穿著更有「國家門面的象徵大任」。服裝作為文化符碼,承載的意義可多了。

那麼,蔡英文要穿什麼,才對得起「第一位女總統」的歷史地位呢?辦公室眾人為英代籌,沒有明確答案,乾脆發起賭局:一注一百,賭小英就職穿裙還是著褲?

早有媒體追問小英,她要眾人「拭目以待」,典型的不揭底牌英式作風。媒體再問蔡的造型師,答案是讓她「做自己」。這倒是。有網站起鬨給蔡英文用電腦軟體打扮起來:小洋裝、薄紗露肩、上腮紅、假睫毛…這些非常女性化的元素,套在一向冷靜自持的小英身上,非常不對勁,看了難受。

「素」了大半輩子的蔡英文,真有必要在這個歷史時刻,為了凸顯女性身分而特意粉墨登場嗎?

這個選擇不妙。這是向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投降。當初投給蔡英文的每張選票背後所承載的那些突破桎梏、顛覆傳統的種種期待,不就白搭?連服裝及形象的束縛都克服不了,那面對更複雜難解的國政難題,還能期待你能堅持意志嗎?

但是,穿裙裝也是有力的宣示——那些當初狂言「穿裙子的怎能統率三軍」的老朽觀念該掃進歷史灰燼了。誰說女人無法治國?就是要穿著裙子,走向凱達格蘭大道那頭,登上元首舞台。

但在就職前,民間對蔡英文的性別意識期待,已被打了悶棍。新內閣四十人中,女性只見四名,占百分之十,還比不上扁、馬執政時的女性比率,這是「近廿年來最嚴重的女性參政大倒退」;更失望的說法是:這不是台灣女人出頭天,而是「一個女人」出頭天。蔡英文背棄了她的性別;沒有性別意識的女總統,又與男總統何異?小英至今只含蓄地說了:「讓大家失望了。」

明天起,台灣女性還能對蔡英文有更多進步期待嗎?但是,不然呢?把心一橫,下注:「褲裝!」我就押你蔡英文不向社會壓力低頭,在男閣員包圍中做個勇敢的台灣女總統。

   
膽固醇可以放心吃了?
《2015-2020美國新版飲食指南》於去年底公布,引起一陣討論,因為新指南取消了2010年版本中,民眾一天膽固醇攝取應低於300毫克的建議。這是否意味著,民眾將不用再限制膽固醇攝取量了?其實並非如此。

北韓高麗航空 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連續多年,商務旅行網站Skytrax將北韓高麗航空評為世界上最糟糕的航空公司。最近,這家公司正在正在改善其飽受詬病的乘坐體驗,比如新飛機、新的娛樂設施、更時髦的空姐制服和升級版商務艙。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