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肺炎時代,全球產業將如何大洗牌?
COVID-19風暴看不到盡頭,全球經濟成長將呈現-3%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持續擴大,中國大陸公布首季經濟成長率為衰退6.8%,史上最差,美國至4月11日為止的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超過5百萬人,過去1個月申請人數約2千2百萬人,爬升速度史上最快。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也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大幅下修至負3.0%,顯現這波疫情對全球經濟已造成莫大的傷害。
但隨著各國政府積極展現防疫決心,並祭出史上最空前的各項財政與貨幣政策,加上疫苗與解藥的研發出現曙光,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以及產業的重新開張便成為各國政府當前思考的議題。然而,經過這一次疫情的衝擊,產業生態與消費者習性將產生很大的變革,對各國政府的後疫情經濟政策也將形成挑戰。
與金融海嘯相反,私人小餐廳將面臨倒閉命運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在3月底表示,他認為新冠肺炎的影響恐怕將永遠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即使全世界今天起能控制疫情,疫情之後,我們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尤其,中產階級以上的生活方式。」。他引述《紐約時報》採訪一名餐廳經營者David Chang*的內容,「他說了一句話,相當絕望的話,餐廳的行業,已經沒有,永遠沒有了!」以後剩下的,絕大部份都是大型的連鎖餐廳。「現在的狀況,就像2008年的狀況倒過來」他分析,2008年時,出問題的是大銀行、大型金融機構,如果不救這些公司,「世界就會毀滅」,但這一次不一樣,他說,這一次出狀況的都是「不重要的公司」,那些沒有能力向政府喊話,夫妻共同經營的街邊店。
*David Chang :美食界的象徵性指標,在全球開設超過12間的餐廳,並主持過2季Netflix節目《Ugly Delicious》,也曾出版美食雜誌《Lucky Peach》。
VIDEO
David Chang採訪片段
餐廳倒閉引起的骨牌效應,將再次重擊經濟 「我害怕的是,只有大型連鎖餐廳活下來。」他說,原本經濟好的時刻,餐廳經營者就很難從銀行借到錢,而當這樣的艱難處境出現時,帳務出問題的餐廳經營者很快就會失去所有。他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像2008年救汽車產業一樣,拯救餐飲業。餐廳業背後牽動不動產和農業,如果餐飲業垮了,會有骨牌效應出現。他也分析,餐廳業的規模差異很大,從一年7000萬美元營業額,到一周只有5000美元,但同樣的狀況是,只要沒有銷售,餐廳的狀況就會快速惡化。因此,如果沒有美國政府支持餐廳業的現金流,或員工的醫療保險,美國餐廳業即將出現大洗牌。
張忠謀點出的這個故事,顯示新冠肺炎帶來的全球經濟影響,絕對不止是電子業供應鏈斷鏈這麼簡單,數週的封城,不只讓油價可能觸及個位數,還可能讓許多產業面臨生死危機,即使疫情過去,產業的面貌都將大大不同。
大幅衰退的世界經濟,將迎來哪種反轉? 經濟學人在4月11日這一期雜誌也特別以The business of survival為主題,介紹新冠疫情對產業的影響與衝擊。首先經濟學人雜誌對這一波疫情有幾點觀察,首先是這一波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比較像是天然災害,與2000年的網路科技泡沫以及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屬於人為因素,大不相同,因此企業並無可責之處。
其次是在這一波疫情發生時,美國經濟以及企業的狀況相對穩健,因此有人認為雖然目前災情嚴重,但復甦力道也可能呈現強勁復甦的V型反轉*。不幸的是,各國政府採行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甚或封鎖(lockdown)措施可能造成經濟衰退更為嚴重,失業人數激增,復甦的腳步也更為延宕,未來經濟復甦也有可能呈現較弱的U型反轉*甚或需時更久的bathtub反轉。
疫情的另類受惠者:Zoom、Slack⋯新創產業 再者,這一波疫情對原本正在進行中的產業轉型也有加速的作用,例如美中貿易衝突所凸顯的反全球化(deglobalization)以及全球供應鏈的去中化議題將持續發酵。另外以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服務業將加速興起,這也將讓臉書、亞馬遜、谷歌等數據科技企業更為壯大。反之,許多新創企業雖然具有新的技術,但在缺乏資金奧援的情況下,可能被迫投靠上述科技巨獸,形成大者恆大的現象。此外。併購的現象也不侷限在科技業或數據分析服務,在這一波受傷慘重的旅遊業與航空業也將出現產業整合現象,新型態的汽車業者如特斯拉或無人車生產者也可能反過頭來併購傳統汽車業者。
不可避免地,這波疫情也造就新的機會與新的成功企業,例如Zoom這家公司在年初時每天服務的企業客戶約為1千萬戶,但受惠於疫情,許多被迫在家上班或被隔離的民眾紛紛使用Zoom,讓它的客戶數迅速攀升至每日2億戶;另外一家企業Slack也因遠距上班的協調功能而變得火紅。
振興經濟也該超前部署,協助各行各業渡過難關 最後,有些國家原本非常重視個資隱私的保護,但因為疫情的需要,面臨是否揭露患者身份或足跡,而不得不面臨公眾利益與個資保護的兩難抉擇。最近,蘋果與谷歌這兩大敵對陣營因為防疫的需要,聯手開發新冠肺炎接觸史追蹤技術,讓手機可以主動示警用戶曾接觸新冠肺炎患者,雖然這對防疫有幫助,但也引起隱私權的爭議。
簡單歸納,未來後疫情時代,各國政府除了持續振興經濟之外,對公平交易、反托辣斯法*、個資保護法等遊戲規則,必須有更精緻的規劃,才能確保後新冠肺炎時代,中小企業、個人工作者,以及最重要的新創企業,仍有生存及發展的空間。(2020.4.20)
文/ 鄭貞茂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20年5月號訂閱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