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解密」:所有人真的想知道所有真相嗎? 「危機解密」(The Fifth Estate)緊湊、生動,攝影和剪接給觀眾壓迫感強,相當呼應「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在全球掀起的滔天巨浪。 但不世出的電腦怪才和合夥人反目成仇,不免令人聯想到2010年的「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比較起來,我較喜歡後者,也預言一般觀眾會較喜歡後者。 除了在知名度和實用性上,Wikileaks完全沒法跟Facebook比,也因為「社群網戰」集中處理創辦人馬克薩克柏(Mark Zuckerberg),本片卻有點難以確定男主角是誰?你說是創辦人朱利安阿桑奇(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但主要視角卻是崇拜他、追隨他、但最後否定他的丹尼爾朵姆謝特伯格(丹尼爾布爾Daniel Bruhl飾演)。 而且後者有親情戲、感情戲、友情戲,戲份更儼然是男主角,但卻是顛覆拆解了創辦人英雄地位的一個角色。後者退出後出書,引發電影公司拍片的興趣,但這樣的拍攝角度,卻也讓「維基解密」數位媒體革命者的地位,蒙上陰影。 機密本身已經充滿了陰影(那些可怕骯髒的國際角力與串連),連洩密與解密的平台和團隊也充滿陰影,這對一般大眾實在有些辛苦,情緒也有點負荷過重。 但你不能不佩服編導還是說好了一個故事。只是這故事並不如「悲慘世界」那樣的片尾,靠一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就讓人熱淚盈眶地以為革命成功。 現實中,革命從未完全大功告成。 揭弊與告發的背後,世界依然由不同形式的政經軍教媒等強權決定著主要規則。「維基解密」固然某程度永久改變了許多統治者資訊流的把關,但也很難真說它帶來了什麼前所未聞的真相。 在這無需真相我們已經覺得當權者夠笨夠壞的大時代,多知道一條政府殺人或財團黑心的內線消息,真能徹底翻轉彼此的權力關係? 恕我悲觀,社群網站解放了大眾的發言權,但也從而以平台帝國之姿,某程度綁架大眾的發言權與認知權。一如揭秘網站大幅超越了傳統媒體揭弊的效能,但也扶植起另個(可能帶點殘暴偏執的)新媒介暴君。 更恕我悲觀的是,普通男女老幼的人性,口嚷著「知的權利」,但並沒能力負荷面對一切真相。這世界太多醜惡,實在不符合一般人大腦產生的心理自保自慰機制。 本片的嚴肅,不在劇情,而在這些思辨。 *「時尚教主─黛安娜佛里蘭」:拆去所有標籤的大創意家 紀錄片「時尚教主─黛安娜佛里蘭」(Diana Vreeland: The Eye Has to Travel)太棒了!從頭到尾讓人目不轉睛又開懷不已。 透過黛安娜佛里蘭(Diana Vreeland,1903-1989)飛揚得意的自敘,家人與夥伴或褒或貶的訪談,呈現全球時尚編輯界上世紀最閃亮一頁傳奇,相形之下,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對時尚界點石成金的描述簡直皮毛至極。 看完本片,你會確信,有人生來就不屬於單純的家庭關係,因為他們的能量太強大,普通的鳥籠絕無法圈住。黛安娜佛里蘭的自信自負肯定曾讓很多合作者受傷,但她付出與造就的也絕對比周遭人更多。 看到那些精彩絕倫一點都不過時的舊雜誌照片,看到那樣結合各種年代與領域藝術的綜合魔術般美感,你會發現華人世界不但不懂時尚,華人平面媒體也從來無法想像時尚雜誌能做到穿越銅臭而臻如此高度。 片中聽到她驚人自白:她曾在Harper's Bazaar擔任時尚編輯,雖大紅大紫,連續26年薪水卻都是18000元(我不知道這是月薪還是年薪?!),最後老闆只幫她加薪1000元,所以決定跳槽Vogue雜誌擔任總編輯,開啟下一階段更大的輝煌。 但呼風喚雨到最後,還是被炒了魷魚。她被迫離開Vogue時意氣消沉,恐慌自白:我要怎麼辦?我才七十歲,我難道要退休沒事幹了? 天啊,七十歲了,還這麼拼這麼好強好勝好美好舞台。真給現在就半退休的我不小刺激,這人活得怎這麼轟轟烈烈,比二十一世紀的人還強悍啊。 當然最後她又接受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時裝學院聘任,開先河地把歷代時裝展覽炒成每一年的年度時尚盛事,每次展覽光看影片都覺得精美至極。 我真太佩服這女人了,她這不叫女性主義者,她根本是個拆去所有標籤的大創意家。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