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代卻總也青春的文學前輩,去年不知聽我講起了什麼台北記憶(黃昏時從各公寓此起彼落傳出的小學生練琴聲?),忽道:「妳是台灣水草最豐美時成長的一代。」 圖/阿力金吉兒
穿越世代卻總也青春的文學前輩,去年不知聽我講起了什麼台北記憶(黃昏時從各公寓此起彼落傳出的小學生練琴聲?),忽道:「妳是台灣水草最豐美時成長的一代。」此刻我坐在異鄉的書桌前,啣著滿嘴青草想我這一代人共享的成長經驗,也同時重溫了我個人總會再三離群的陳年內心小劇場。種種蛛絲馬跡顯示,我從小最大的心願,其實是和樂融融地身處各個群體中,做一個真誠傻笑著而被接納、喜愛的人,為此我可以放棄內心很多奇形怪狀的想法。很多年後,當這個和諧世界的幻想早被我掃入腦海中某個不見光的角落時,我竟偶然讀到了盧梭描繪的個人與共和國的理想關係。我記憶中的圖像是這樣:幸福快樂的個體們,放棄了部分的自我與私利,手牽手,圈成了一個堅實的群體。
我彷彿作了一場夢。夢的另一頭,我還是那個台灣小孩,完全不可能理解盧梭怎麼設想以社會契約圈成一個法治的共和國;夢的這一頭,我閱讀著後人如何反覆辯證、分析盧梭思想是否傾向極權主義,心裡則清清楚楚感受到,這種定義上再加定義,以辨別不同概念的繁複思路,始終是外於我的。
我是在台灣解嚴前一年進的小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一切都直截了當得多:「和諧」是用「聽命」和「忍讓」換來的,鄉親們都很明白哪些線不能踩。我的成長教育中也充滿了什麼應該、什麼不應該的指令。別人是那樣,有時候代表你也該那樣;有時候則完全相反,不代表你也能那樣──標準是隨號令者訂的。很少人願意回答我「為什麼應該這樣」,包括剛解嚴後的學校老師。我那隨學生家世背景或課外補習與否而改換面貌的小學老師,乾脆直接訓斥我:「妳不要管別人怎麼樣,我講的是妳不合格,不要牽扯到別人。」此類教訓讓我深刻明白,在我們的社會裡,個人若不能自然屬於合格的一群,或因某種你參不透的理由不得人緣,那就要學會退守。因此我早早就畫好了一條線:線外的人生,你要我怎樣就怎樣;線內的世界,請勿踩踏。
我不曉得我是不是屬於一個過渡世代:台灣街頭運動風起雲湧時,我年紀還小,只朦朦朧朧被捲入其中;小我幾歲的人,聽我講起我的成長記憶,可能會覺得這像「阿姨說書」。我曾親眼見過威權體制鬆綁後,平時沉默謹慎的大眾集體爆發的憤怒。還是小學生的我,放學後發現好幾個街區因示威遊行擠得水洩不通,回不了家。一場慌亂中,我坐上好心路人的野狼摩托車後座,繞經嘶吼人群的外圍,才攔截到改道前的公車。當時我還不明白這一切是為了什麼,然而群眾那不假修飾的憤怒令我至今難忘。那一兩年間,英明的領袖逝世了。印象中已沒有送葬民眾夾道哭泣的畫面,但連續劇播到一半,忽然被切斷,竟也轉為哀悼模式:一個星期的黑白影像,連續放送著領袖生平偉業。後來,我在巴黎看到紀錄片裡(前)共產國家的檔案新聞畫面:偉大領袖崩殂,民眾如喪考妣地哭倒路旁……我內心那聲遲來的「啊」,震得耳膜嗡嗡響。一九八九年,你們記得學校是怎麼動員小學生齊唱「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的嗎?午休時還有手勢教學,動作配合歌聲,每個孩子似乎都唱得很心痛。我們宛然站在正義的一方,為爭取自由民主的同胞們灑下真誠的熱淚;而本地的怒吼,只在街上聽得見,很長一段時間統稱社會亂象。
從那時候起,我看到的世界便是雙重的。要我怎麼相信在這座島上,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曾經」自然和諧,不是那種「心問口,口問心,幾下子一調理,也就變得彷彿理想化了」的騙局?
進入九○年代,我成為了一個好學生。老師們的善意我都感受到了,台灣社會也相對變得開放。對我個人來說,那是段寧靜平和的時光,我開始有餘裕可以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而不需自我辯解。不過青少年時期的我,尚未忘懷那個融入群體的夢:我一邊也改變說話的方式,沖淡自己的好學生形象,務求和同學打成一片。然而隨著升學考試被淘選掉的同學或童年友伴,仍漸漸地不再聯絡。我曾以為遺憾彷彿是必經的過程……直到有一天,有個長居台灣的法國人問我:「妳不覺得你們所謂的朋友,是在同一個泡泡裡相識的同儕嗎?這不是我們友誼的定義。」我雖不完全同意他的說法,但聽得懂他要告訴我的是什麼:看過魯迅〈故鄉〉的人,想必懂得閏土──「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為什麼只能是記憶中的兒時玩伴。另一個法國朋友,後來寫了一本書,其中的「友誼」條目,也指出中文裡的「朋友」,乃是同一階層人士之間水平交往的關係,比如說同學或同事,與法文字根裡存有「喜愛」(aimer)之意的「朋友」(ami),概念截然不同。我換句話說,法國菁英之間的政治結盟,不見得不在私領域運作,然而要真正把對方認作「朋友」,則另有其他條件。我不是沒遇過法國人口稱對方是朋友而實際不然的狀況,以上兩位的說法,或許只代表:法國人私交的領域,在定義上,可能廣於華人社會。
離開台灣十多年後,我不時會重新思考這個關於友誼和群體的問題。一個人真的能因情感的觸動而欣賞、喜愛、平等地對待一個完全和你不同的個體嗎?其中是否必然包含語言文化相同、地位相同、利益或觀點相同等前提?我會這麼自問,一方面是因為家鄉的二次國族建構,一元看似變多元,卻像舊瓶裝新酒:族群分門別類,血統、語言、文化、歷史決定文學,而非文學在解開官方束縛後,由它們汲取力量,這讓我不禁質疑起「文學」是否真可以是「透過個人」而「海納百川」的一種概念(是我又在癡人說夢嗎?);另一方面,「人在異鄉」是我眼前的現實,不是美好或心酸的回憶。面對現實,身為理論上、證件上的個體的我,看在他人眼裡,尤其是所謂的朋友眼裡,我是否真的是一個「個體」?「個體」被劃入「群體」的速度,在異鄉快得令人瞠目結舌:我可能是與珍珠奶茶同等級的功能型國際友人代表,也可能是另一些人湊合著用、必要時可當跳板的同鄉。舊社會的人情義理,家鄉早就不談了,大多時候只剩下廣告標語自嗨;跨越國界以後,在立足點的不平等、外貌和文化的差異之前,人們真能相信某些西方語言定義下的友誼(amitié),追本溯源,乃建立在情感的契合上?
原則上可能是這樣的。事實上也是有真友誼的。以上思考,也許只是阿姨庸人自擾,因為大多時候,問題不在此處,在他處。仗著語言的距離,戴著愉悅的假面,往來穿梭兩個世界的人們,深知「友誼」不必須經過了解對方的漫長過程,文化交流可以是一筆奇貨可居的生意:群體之間反差越大,越有賣點──幻夢即是賣點,也是力量──個人算什麼呢?真實又算什麼呢?透過文學來看個人與真實,更是莫名其妙地過時啊!現在是虛擬的時代,小說創作不也憑藉著虛構的力量(阿姨書是怎麼念的呢)?人們要看的正是虛構的群體呀!為了尋找文學真義而離鄉的阿姨,明知此虛構非彼虛構,最後卻仍發現自己站在風情萬種的雙向異國交叉口,看著一場頗有歷史淵源的默劇越演越長──有班底、有腳本,便利貼上也有舞台燈光指示,用不著字幕,本地觀眾根本不需學習外語。
然而這阿姨從小端詳著世界的雙重性,雖時而橫眉怒目,時而決定收拾包袱離開,卻不曾氣餒過。她很久沒作過融入群體的夢了,隨著不同語言進入不同世界的她,從各種鸚鵡學舌時期習得的教訓,從文學和真正的友誼之中,發現了「閱讀他人」及「自我表述」兩者相互激盪出的火種。阿姨心目中的人類與人間,不是由國籍、階級和國界、血緣來劃分的。她不斷努力的是將眼界放寬,摘掉成長過程中一層層加諸眼前的、顏色單調的濾鏡,盡可能與群體保持一種平衡的關係。她希望有一天能如巴爾札克筆下,匯集了三教九流的房客的伏蓋公寓,涵納在個人身上演出的種種人間戲劇──「不是在成排舞台腳燈和布景前上演的,而是一些活生生、無聲的人間戲劇」,同時保有她自己不那麼戲劇性的聲音,低沉地,緩慢地,將雙重的世界,收攏、摺疊於文字之中──這是她個人寄身於群體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