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美食街吃飯,聽到一位媽媽大聲和他兒子說話。 「你要趕快練習自己做,」他媽說:「不然,到了20歲,還會像個『媽寶』。」
這個「媽寶」這個字,我不禁轉過頭來。
看到了那個小男孩,大概才3歲。
有可能還沒上幼兒園。
自己一人搖搖晃晃的搬著牛排鐵盤子,跌跌撞撞的經過美食街,端著熱湯的大人紛紛閃避這個小朋友,差點被他撞上。
而他媽媽,看都不看一眼,逕自吃自己的飯菜。
看來她是鐵了心要訓練孩子。
等到那3歲小孩總算安全的回到座位,聽到他媽繼續「念」他。
「有一天你出國念書了,該不會,還要哭著回來找媽媽吧?」他媽說:「我真的可不希望教一個『媽寶』出來!」
媽寶這個字,提醒了我──
21世紀初,如果台灣的教育有一個地下主軸的話,那就是「自立」。
每個家庭都在教幼兒「自立」。
自立,就是想像孩子在野外必須求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
為何這些爸媽這麼怕「媽寶」,因為,媽寶,就是自立的惡夢。
這很奇怪──
想起幾個月前,寶僑P&G為了這次里約奧運所做的「謝謝媽媽」(Thank You Mom)的影片。他們已經做了好幾次、好幾波了,今年四月推出的是最新的一版「謝謝媽媽」影片。
這支影片談的是,全球的運動員,如何「需要」他們的母親。
請注意,不是「感謝」他們母親,而是「需要」他們母親。
影片表現的很直接─—你可以看到,微電影裡面的運動選手,已經是20幾歲的大男孩、大女孩了,竟然涕淚縱橫的在「找媽媽」,搥心掏肺的要「媽媽」;
他們的眼神,離不開他們的「媽媽」。
這影片最重要的一句話,在最重要的時刻,媽媽,給了你最重要的力量。
我突然想到,如果那位美食街的媽媽,看到這支影片,或許會咕噥一句:
「媽寶!」
信不信?
在親子教育方面,「媽寶」可說是全民共同的敵人,為了這件事,我上網用繁體中文查「媽寶」兩個字,嘩,可精彩了,單單在最近一個星期內,就有至少五起的「媽寶」相關新聞,有的是遭警攔說要找媽媽,有的惡劣被抓起來然後媽媽還到警局幫她說話,有的則是名人「改造」她的「媽寶老公」,有的是美女明星大談她的前男友撞了車連個119都不會打,罵他「媽寶」……。
你有發現嗎?
這些台灣新聞裡面,共通點都是─—這些「媽寶」都是「男性」,也就是說,在現代人的認知裡,男性是媽寶的「高危險群」。
小男孩不好好教,以後會變媽寶!
小男孩不自立,以後變媽寶!
難怪,那個美食街的媽媽要這麼積極的訓練他的兒子不要成為媽寶。
奇怪的是,在奧運,無論哪一國,都拚命享受當「媽寶」的感覺。飛魚菲爾斯聽到美國游泳隊在外鬧事,他說他都和家人在一起;洪荒少女傅園慧也提到,她和她家人在一起。在新聞裡我總不斷的看到這些運動員的「家人」的出現,顯然他們的家人是緊緊跟在他們旁邊一路到里約,幫他們買東西、幫他們按摩、給他們鼓勵、給他們「抱抱」──
「媽寶!?」
照理說,華人是相當家庭的,但,台灣這邊,卻特別害怕「媽寶」,將媽寶當作是教育孩子第一個要注意的事情,異常重視這一塊——
很早很早就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
收自己的餐桌。
從買菜、洗菜、煮飯、洗碗……一一完成。
世界其他地方的孩子,可能正在為著全球競爭而提早的去學東學西,台灣有些父母,卻將一大塊的教育,著重在孩子的「自立」。
而且是「生活」上的自立。
碰到生活危機上的自立。
面對現在國際人才的競爭,「自立」這麼基本的事,有必要特別放這麼大的重心嗎?
會不會在訓練自立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一些東西?
早早就能夠自立的小朋友,太早熟,不一定有動力學習。在現代,最重要的點燃孩子心中的「火」,對於競爭的渴望,正面的積極態度,如同運動員一樣。
而運動員的一生,進入到全球的競爭,背負著多大的壓力,身體、心理,都需要家人的支持,需要家人相陪。
也就是說,有的時候,必須「媽寶」了一點。
媽媽的功能,不是教孩子自立,去做一個「一般般」的普通的成年人。
媽媽的功能,是幫助孩子變成「成功」的人。
這是那些金牌運動員教我們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