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董事會改選董事長不順利,進入法律訴訟。此時教育部發出聲明:國語日報董事會不遵照教育部的指示修改章程,解除全體董事的職務,今後由教育部派任一半以上董事,並追討董事們的車馬費。
台灣是民主法治社會,教育部衙門大、來頭不小,就可以任意發令,控管民間團體嗎?教育部說:本部為該法人的主管機構,國語日報曾接受政府捐助。又聲言曾掌有一半以上該報資產,卻提不出證據來。
據說教育部原來也不知道來龍去脈,派員去國語日報拿走一百卅三份老檔案,查文件:奉教育部命,遷北平國語小報去台灣。
七十年來,國語日報陪伴台灣國小孩子一塊長大,人人對它感情深厚。國語日報的歷史不是秘密,不容扭曲編造,教育部派員去報館拿走文件,是否涉嫌不法、有違程序正義?知道創辦過程、體會那段艱辛的人,有人還健在,譬如我。
家父王壽康教授是北平國語小報副社長,父親奉命搬報社到台灣,是國語日報第一任副社長,負責實際業務。父親廢寢忘食、沒晝沒夜的忙,趕在民國三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光復節出創刊號,沒誤期,當天出了份四開、字字有注音符號的報。
報社頭一次年夜飯,熱鬧開心,只有一道菜:白菜、豆腐、粉絲、連皮帶肥肉的肉片,放在一鍋煮。艱苦但士氣高昂,語文教育前輩:齊鐵恨、何容、王壽康、梁容若、夏承楹(何凡)等,輪流講話,期許台灣的語文教育成長蓬勃。
政府下令創辦國語日報,教育部出資舊台幣一億元(新台幣二千五百元),後來教育部不給錢了,任其自生自滅。國語日報成立財團法人,每位股東不支薪不分紅,有股東賣書,捐錢給報社,撙節度日。我們家一時也生活無著,爸爸說:「別擔心,我可以去老賀那兒教兩點鐘國文!」
父親有生之年日日為國語日報奔走操心,記得他每天在嘴中叨唸:今天的報份兒嘛,再多一點就好,不過還行。街口有人拉他聽牧師傳道,父親婉拒,說:我信的是國語教。父親在台北車站,遇到剛從大陸來走投無路的的陌生年輕夫婦,抱著剛出生的女兒。帶他們回家,屋裡拉根繩子,隔上一張被單,兩家過了兩月,直到他們找到工作。
國語日報前董事長林良,昔日的年輕編輯,說:「他們都是誠懇踏實,品格令人敬佩的語文前輩。」
台灣老一輩的人就是這樣,古道熱腸、仗義助人,守正不阿。
如今人心不同了:強詞奪理,仗勢掠奪,嘴上還掛著正義。已成為時尚民粹。資助過國語日報二千五百元台幣,七十年後棄嬰成就傲人,就硬派任一半董事、追討車馬費等。又在以「轉型正義」之名、追討不當黨產?
國語日報絕非黨產,掠奪民間財物更非「正義」。原來這個「轉型」(拿來我用)才是真正目的,「正義」被用來當作幌子?
將「義」字拆開來,有「八、王、我」,應是「八方王侯保護我」。諺語云:「義無反顧」,違背正義、「義」字倒過來讀,都不妥當。倉頡造字,天地慟、鬼神哭。(作者為電影導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