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相怡 相片提供╱陳俊光
界線不是用來傷害人、排擠人,而是用來幫助人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往的一些禁忌不再令人害怕,甚至成為新時代的象徵。相較於其他的「不正常」,精神疾病患者的聲音不被聽見,卻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如果精神上的正常和異常之間有界線的話,那一條線到底是什麼?
貼標籤,一定不好嗎? 為了趨近那條界線,現代醫學不斷地修訂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精神科醫師陳俊光指出,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最新修訂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考慮到疾病的個別差異,提供醫療人員更詳細的分類、更多面向的觀點;陳俊光認為,這對精神疾病的治療可提供更多參考,「在臨床使用上,在病歷記錄上,在與患者溝通上,有一個大家可以共同參考的診斷系統是很重要的。」
除了分類的增加,DSM-5也將過去並不視為疾病的一些狀況,列入疾病的範疇,「也就是說疾病和正常之間的界標,往原本認為是正常的那邊移動,把更多人劃進去疾病範圍內。」這樣的變化引起了一些批評,認為將精神狀態過度醫療化,而陳俊光認為,「這樣的批評,是否顯示社會普遍透過汙名化的標籤,來想像或是理解精神疾病個案?所以診斷標準的擴張才會令人不安。」
站在精神醫學的立場,「換個方向想,擁有某些症狀的人其實是接近正常人的。」DSM-5將疾病的類別增加到三百多項,陳俊光表示,這三百多項其實有很多是還沒有被列入正式的診斷,但是在臨床上卻是值得關注的現象,「那些原本不符合診斷標準、為精神狀態所苦的人,我們也變得有依據或是有名目去協助他們。」診斷的當下,「焦點不在於個案是否符合診斷標準,而是患者正在受苦,我們該如何協助他。」,回到問題的原點來看,「如果這個社會看待標籤的時候少一些敵意,多一些同情與理解的話,標籤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
(全文請見2017年11月號《張老師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