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書市觀察】與文學生活在一起

聯副電子報

【好心肝.好健康】電子報提供您最正確的保肝之道、最即時的肝病治療新知,以及與您切身相關的健康訊息。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12/30 第589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書市觀察】與文學生活在一起
【書評〈小說〉】探觸正義本質的司法小說
【閱讀】不能承受之癮

  今日文選

【書市觀察】與文學生活在一起
黃崇凱/聯合報
《刺殺騎士團長》套書書影。
中國影評人衛西諦本月初完成「和電影生活在一起」的計畫:每天看一部經典電影,之後寫一篇觀影日記。他從去年的12月4日開始,一連看了365天,整整寫了365篇,總字數超過六十萬字。計畫的瘋狂不僅是數量,更在堅持,畢竟許多人就連每天刷牙洗澡都不見得能做到。

衛西諦在開篇宣言說:「我並不打算寫365篇電影評論。只記錄電影是如何滲入生活。就像是長達一年的、一個人的電影節。」是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像一張巨大包裝紙,吃喝拉撒、食衣住行育樂都被包裹其中。我們以為自己在生活,其實只是在一個平面上移動,偶爾我們的思維和情感透過某些細縫穿越生活,稍微瞥見一些沒想像過的事物,或抽象或具體。那是我們沒機會體驗的生活,那是我們永不可能進入的生活。某些細縫,通常具備使人全身心投注其中乃至於暫時忘了生活的特質。人人皆不同。這裡要說的是文學。

誰的年度選書

文學時常站在邊緣的位置,偶爾被想起,就得出來應景吟詩作文盡點社會責任。文學也混跡許多地方,例如各種書榜獎項。本月書評網站Openbook、《鏡週刊》的網路副刊選出年度好書;書店通路如誠品、金石堂、博客來、讀冊亦陸續公布各項年度書榜。Openbook年度好書評選方式和類別,與往年的開卷好書獎類似,照例在放榜後引來不少討論。有意見認為主要由專家、學者、作家組成的評審團,選書似乎過於菁英取向,偏離一般讀者的口味。而以「美好生活」為名的選書,選出素描建築工地日常的《做工的人》、動物議題文選《牠鄉何處?》,有如反諷。不過我猜想,正視某些族群的處境,進而喚起行動來改變,說不定也是對於美好生活的素樸期許。

相較Openbook的包山包海,《鏡週刊》版十大好書專注於文學、人文書籍,分成簡明的華文創作和翻譯兩類各十本書。陳□青執筆的決審報告直白寫出評審觀點、機制和各評審側重角度,不強調客觀公正,縱然結果是眾人協商而來,反能凸顯這份書單的性格。評審群動口也動手,勤懇寫了整年書評,篇篇可考,能有四十歲以下的評審參與最終評選尤為難得。只是Openbook、《鏡週刊》好書榜單,就與世上大多獎項相似,難免帶有「加冕封侯」的認證色彩:找來具專業聲譽的學者、作家或評論者組團給出獎項,實際是借助這些評審的美學標準和判斷(有時附加高額獎金),某程度賦予獎項光環和重量。獎項本身常因時間累積而加值(如歷屆得主的表現回過頭來增添光彩),但若評選機制無法因時應對,也可能減損獎項的威信。

儘管菁英取向選書常「擔憂」一般讀者看不懂、不知什麼是好書,讀者仍舊在以購買表達選書結果。所以無須太意外各大書店通路的年度暢銷榜有多本重疊(《情緒勒索》、《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被討厭的勇氣》、《妖怪臺灣》等),這不過是顯現通路彼此的區隔日漸模糊,而暢銷書總能通吃網路和實體通路。書店通路每月設定強打選書,讀者時時刻刻都在選擇買哪本書,衍生網路書店每小時、每日、每周以至於每月更新的榜單。如此即時、繁多的選書指標,稀釋了過往年度書獎、暢銷書榜的號召力。與此同時,卻少有某些書之所以風行的現象分析,欠缺更多針對書籍內容的挖掘討論,導致種種通路年度榜單不過是一些統計數據的顯現。沖淡這些暢銷書單氣息以顯多元的便宜做法,則是再發包給人氣作家、熱門作者,讓他們各自列出今年度推薦書。於是讀者能取得的書單眼花撩亂,卻引不起閱讀衝動。

資訊龐雜的現時,迫切需要的大概不是眾多書單,而是如何建立起讀者方便找到彼此、一起談論內容的機制。閱讀畢竟是件相對花時間的事。許多資訊的傳遞媒介持續優化效率,要娛樂、要社交、要迅速獲得某些訊息,閱讀已經落在行為選單的很後面了。而文學閱讀,甚且是在閱讀行為中實效轉換率最差的。我曾在社區大學面對三十多個中老年人談文學,他們都停止(或遠離)閱讀文學許久了,大部分人對此的公約數意見是「覺得讀那些東西沒價值」。但那堂課,我談了王禎和、黃春明、童偉格、吳億偉的小說,他們卻比我遇過的大多數學生還有共鳴。課後有個阿姨請我推薦一本小說給她。但她說目前正為生存奮鬥,無法浪費太多時間,務必要我推薦值得一讀的作品。我當場說不出來,一年後的現在還是說不出來。或許沒有一本小說值得。或許在一個文學不是基本需求的地方,所有的推薦都是白費。

不如我們重新來過

對我這樣一個寫字的人,天天跟文學相處稀鬆平常,一如吃飯喝水。我無法了解生活中長久欠缺文學是什麼狀態。我有時也對文學感到厭倦,特別是當文學成為某些工作或功課,那就不再單純自然了。不過我仍誠心覺得,文學強項在於變形,彈性十足,有時是老師,有時是親友,有時是路過的旅人,有時宛如戀人。比方說專長法國當代哲學的楊凱麟近日那本奇妙的《虛構集》。斷片式的札記充滿靈光,像是尼采投胎轉世以中文寫作(是否說得太刺激?)。這些文字不要求人全懂,比較像是穿刺現實一些孔竅,讓人有機會看見世界運轉的後台光景。

又如李奕樵的《遊戲自黑暗》,以八篇小說展演從現世上升到雲端、從現實轉入虛擬的奇想。書中那篇〈另一個男人的夢境重建工程〉以極端銳利的理科腦為基底,卻極感性地訴說關於失去、尋回的無盡執迷。兩種極端在李奕樵手中彷如對摺一張紙那般輕巧。

文學有時也是模擬演算。挪威小說家達格.索爾斯塔《第11本小說,第18本書》開篇就告訴讀者,這個故事開始的時候,主角剛滿五十歲。我跟著作者不動聲色、略顯疲憊的敘事聲音,來來回回熟悉一個財稅公務員的生命。隨著頁數增加,我對主角的認識卻沒增加多少,就像我們無從得知生命會在後來給予什麼。故事懸吊著,帶領我越過時空和語言的限制,上帝般注視著這個五十歲的男子,臆想自己的五十歲。再如閱讀村上春樹的長篇新作《刺殺騎士團長》,我假借三十六歲的肖像畫家主角,摹想另一種同年紀的我不可能經驗的冒險。同時稍微明白,小說中人各個都懷著某些祕密共同生活的處境。有些事說出來沒人相信,有些事不想讓別人知道,有些其實沒什麼卻一直沒說就爛在心裡。或如柳原漢雅的大長篇《渺小一生》,四個大學室友在二、三十年間各自遭遇人生的起伏,交錯復離開,在情感中迷途,時不時要與成長時期就盤踞內心和肉身的魔鬼抗爭,盡可能在每一次刀割的痛楚倖存下來,努力善待親愛的人。

不可或缺的還有詩。凱洛□安□達菲在《世界之妻》以偉大男人另一半的視角,輕盈調侃、嘲解古往今來的世界名人和性別不等。像這首〈達爾文太太〉:「1852年4月7日。/去了動物園。╱我對他說——╱那邊那隻黑猩猩某些方面讓我想起你。」世人對達爾文先生所知不少,卻不清楚睡在他枕邊的妻子看著黑猩猩何以想起丈夫。

所以我還在讀書,試著讓文學滲透到生活裡,慶幸每一次閱讀都可能給我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


【書評〈小說〉】探觸正義本質的司法小說
詹閔旭/聯合報
《昨日雨水》書影。
王定國新作《昨日雨水》延續一貫創作優點,文字優美,故事可讀性高,唯此次藉由司法議題探觸正義本質,令人驚豔。台灣不乏與法庭情節相關的創作,尤以推理為大宗。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二十一世紀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近幾年出現不少探究台灣司法轉型、社會正義、維權律師的作品,甘耀明《冬將軍來的夏天》、王定國《昨日雨水》,抑或是蘇哲賢的紀錄片《進擊之路》皆是代表。

不過,把王定國放在近期這一波大膽揭露司法弊病的創作脈絡,須十分小心,一來他早在1980年代便交出深刻處理法律和政治界陰暗面的小說,二來司法小說暗藏小說家本人的真實經驗。根據宋澤萊所整理的王定國創作年表,王定國在二十六歲時曾短暫擔任法院書記官,最後因為無法在司法界找尋到正義,心力交瘁,毅然決然辭去職務。

有了這一層認識,當我們閱讀《昨日雨水》,赫然發現有別於大部分作家追究司法最終判決是否正義,王定國顯然更關注司法從業人員的「職業傷害」,細膩勾勒這一群沒沒無名的法律人如何在龐大體系裡堅守正義,又是如何在此過程費盡心力、耗盡信仰,這是台灣小說較少處理到的嶄新面向。

《昨日雨水》小說裡的三位主角均身處司法體系,一名在律師事務所兼差打工的萬年考生、見錢眼開且不問是非曲直的王牌大律師,以及周旋在這兩位男人之間的事務所女助理。情愛糾葛向來是王定國拿手題材,不同的是,此次他進一步透過錯綜複雜的三角習題牽引出不同位置法律人所信仰的司法價值及其崩毀。這本小說一方面帶領讀者深入盤根錯節的司法體系,另一方面描繪社會新鮮人對自身工作、對存在的省思,兩者交疊纏繞,構成《昨日雨水》最複雜且無奈的核心關懷。

敘事觀點的設計也十分耐人尋味。全書採取第一人稱敘事觀點的「我」展開,讀者跟隨憤世嫉俗的主角慢慢理解情人的離去、律師的貪汙,以及世界運行的邏輯皆其來有自。這一本小說犀利指出,當我們對失戀痛徹心扉,卻終究對他人的悲劇一無所知。細數王定國歷來小說人物,多少帶點堅持信念的悲劇色彩,甚至近乎偏執,但《昨日雨水》的角色設定顯得更為立體。

如此充滿辯證性的角色設計不免督促我們反思,堅持信念是一種偏激嗎?什麼是正義?小說主角「我」一心一意苦讀法官考試習題,然而當他有一日披掛天藍色法袍,高高坐上法官席,他真的能遂行心中所嚮往的正義嗎?

而他,乃至於我們所堅信的正義是否淪為另一種自言自語、自以為是的驕傲?


【閱讀】不能承受之癮
祁立峰/聯合報
《追逐尖叫》書影。
「為什麼人要吸毒?原來一切都是源自空虛。那究竟是吸毒可怕還是空虛可怕?」——《門徒》

我記得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的開頭是這樣:一個從得不到生母繼父關愛、在校又因個頭矮小被霸凌的黑人孩子,在遊民嗑藥的毒窟裡瞎踅,被一個帥氣又富裕的黑人大叔撿回家,大叔豪宅奢華、女友火辣,泳池畔光線和煦,餐桌上潔淨明亮。黑小個幾乎樂不思蜀了,直到小個的媽媽來找大叔買古柯鹼。原來這故事裡只有兩種黑人,上流的有錢藥頭,以及低賤的貧窮毒蟲。

就算還不用讀海利(Johann Hari)的《追逐尖叫》,我們大概也知道當前毒品濫用嚴重,且美國尤盛。濫用藥物,對毒品宣戰云云,這可能近一百年才出現的。如書中所說,在敘事主軸人物,麻醉品管制局局長哈利出生時,「全世界都能自由買賣毒品。」美國任何一家藥店都可以買到成分和海洛因以及古柯鹼完全相同的藥品,最流行的咳嗽藥水含有鴉片,剛上市名為「可口可樂」的原料與嗅食用的古柯鹼來自同一種植物;而英國最時尚的雜貨店出售一種上流社會婦女愛用的海洛因錠……

在《逐》前幾章分別以哈利局長與知名黑人爵士歌手比莉□哈樂黛為主軸,黛夫人終其一生沒能戒除毒癮,而哈利局長則堅信他的種族主義論調,將黑人與毒品連結……換言之《逐》主軸談的是毒癮,但族群,歷史,社會與政治,同樣也是本書關懷的內容。這些大小時代與歷史錯縱交織,成了這部厚達四百頁、訪談感謝名單近百人的非虛構大作。

說起來藥物與癮本身就是何其複雜且辯證的概念。聽說國人一年吃幾億顆安眠藥,我自己也是贊安諾、史蒂諾斯的依賴者,什麼管三管四藥物說到底就是上癮與濫用的一種辯證性落實。癮當然與生理、與器質有關,但更多源自心因。就像《追》以耗費時日、筆力萬鈞的非虛構書寫,危危脆脆側寫出的哈利、奇諾等人的故事。若要與台灣鏈結,或許會讓我們聯想到顧立雄律師提的吸毒除罪化,《逐》也論及關於藥物成癮性的高低,以及最負盛名的「美沙酮療法」——取代海洛因的另一種成癮性藥物。

我在看過電影《遇見街貓BOB》後,對此療法才有深切體會。也就像《門徒》的台詞,吸毒或藥物癮可能來自於空虛,像那句「哥抽的不是菸是寂寞」的格言。我們唯得用一種藥物替換另一種藥物,用一種較好的癮取代較壞的癮(更廣義來說——跑步游泳或以情緒道德勒索他人獲得快感,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癮?),我在想其實我們真正怕的也並非毒品或吸毒者,而是一個歇斯底里、退化、失去心智控制力的異類,如《逐》開頭描摹的、在農舍淒厲狂叫的毒癮者。只是人生於此世,卻偏偏又那麼多的刺激與創痛,可能讓我們失控、崩潰,變得跟自己一點也不像(或其實才是自己真正模樣)的狀態。那麼作為一個隨時可能著魔成癮的現代人,又怎能不戒慎捧讀此書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