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對大海的了解遠不及陸地,自然也低估了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吸引大眾對相關議題的重視,成為最重要的一環。繽紛版交換故事見面會邀請到四位海洋生態守護者--綠島潛水教練俞明宏、保育前鋒侯政廉、魚類專家陳正虔,以及台灣首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共聚一堂,討論海洋文化教育的各種可能。
在上集,四位與談人分享與大海結緣的過程,話題接著轉向他們在各自領域中注意到的困境,並試著提出解決辦法。
綠島海底郵筒,讓環境運動更親民
俞明宏拋出一個觀念,不論是保育還是教育,都必須適度妥協,提高大眾參與意願,才不會淪為口號式的空談。以他們規畫的「綠島海底郵筒」為例,從郵筒造型選定「克里蒙氏豆丁海馬」開始,無一不用心結合海洋教育。克里蒙氏豆丁海馬是綠島的代表物種之一,全世界少見,但在這卻有穩定族群,當遊客透過郵筒傳遞信息,世界就看見台灣豐富的海底資源。另外,海底明信片的經營所得,扣除成本後將全數作為綠島保護海洋資源及學校環境教育基金--當保育和觀光站在同一陣線,總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美好奇蹟。
侯政廉接著補充,有些人覺得將郵筒放入海底,等同製造一個大型海洋廢棄物,但其實早在兩年前,海底就有業者私自放置的第一代郵筒,經檢舉被扛回岸上。然而,若退開一步,把觀光看成一種「溫和的社會運動」,現在2.0版、合法的官方海底郵筒,不就可以讓更多人產生好奇,甚至慢慢地改變海域環境嗎?
金磊以自己參與NGO的經驗附議,環境運動需要入世精神,若提出的方案能夠兼顧經濟發展,說服第一陣線的討海人、觀光業者自願加入,這會是很大的助力,「唯有在人們溫飽後,才有餘裕去思考與執行海洋保育。」
當成功吸引大眾目光之後,觀光除了帶動經濟,陳正虔還期待它也帶動近岸生態研究。以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近岸是小魚生長的地方,應該要禁止一切捕撈行為,讓小魚長大才能永續發展,但這在台灣很難做到,因為目前近岸漁業研究的物種和數據資料都不夠精確,缺少強而有力的數據佐證,說服公部門規範近岸漁業、觀光業的發展方式。
金磊進一步指出,不只立法需要專業,執法人員也應該具備一定程度的知識;花蓮曾有船家違法將誤觸漁網死亡的鯨豚支解帶上岸,但因執法人員無法直接從肉塊判斷那是鯨豚,類似案件便一再發生,保育觀念難以真正落實。
與公部門合作,創造最大效益
提到對公部門的期待,侯政廉點頭表示:「個人只能站出來呼籲,政府才能有力地解決問題。」像海洋廢棄物,不少來自中國,說明這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需要多個國家共同解決。
陳正虔則有點感慨,翻開台灣目前的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還處於非常低階的觀念,所有法條規範,都在避免人民與海的互動過程中意外死亡;商業行為是否會傷害到其他物種,賞鯨與潛水這樣的觀光活動該怎麼執行,皆沒有完整法令配套。他希望公部門可以聽到海洋文化教育者的聲音,擬定相關對策,達成一種魚幫水水幫魚的合作關係,創造最大效益。
俞明宏以自己的經驗鼓勵大家,綠島油汙事件過後,他察覺社群媒體聚合帶動政府的力量,不但制止了船東惡意傾倒廢油,還促成修法,未來無論本國籍還是外國籍的漁船都會受到約束。
回到事物本質,只要有一個人改變就值得了
聚會接近尾聲,陳正虔幽默提起自己臉書上的動態,往往都是同一批人在按讚,侯政廉給俞明宏一個讚,他給金磊一個讚,「所以今天我們四人聚在這邊,算是互相取暖吧。」大家在同溫層裡看見相同的問題,如何擴大這個同溫層,成了他現階段努力目標,課堂上的學生只要有一、兩人能夠投身海洋工作,就讓他特別欣慰。
金磊抱持相同看法,一艘賞鯨船上六七十人,每次只要感動一個人,他就認為值得了。
對俞明宏而言,每位前往綠島的旅人都是改變環境的契機,他因此把握每次接觸,傳達正確觀念。
侯政廉最後總結,海洋的問題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一物能解決的。「但是,我們會抱著『悲觀的積極』盡全力付出;現在開始做,影響雖可能在百年之後,但此刻不做,就永遠沒有改變的機會。」
四位與談人的「海洋小物」圖文,本月陸續刊出。
【相關閱讀】
【交換故事見面會(上)】情感連結,是守護海洋的起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