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盛治仁/別用過去思維規畫未來教育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0/11/25 第208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盛治仁/別用過去思維規畫未來教育
盛治仁聯合報
前一陣子傳出台大將規畫成立不分系的學系,引起相當多的討論。國內外已經有許多大學以大一、大二不分系的方式,讓學生延後選擇的時間,希望能做出更成熟的決定。這固然對部分學生有幫助,但還是有很多同學就算延後了兩年,到了分流時還是不確定自己的方向。我非常樂見改革踏出第一步,但是更希望高教體系能夠重新思索如何做更全面的體制(質)調整。

學制改革的方向,如果單純只是讓同學們有更多時間決定未來,其實是不足的。現在的世界,跟我的世代念大學時的世界,已然天差地遠,但是許多學科教學的方式,卻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我們不能再用過去的思維規畫現在或未來的教育架構。不管是對人才的特質、科技的發展速度、跨界的需求、或是地球村的成型,都需要重新思考培養人才的方式。

之前有機會跟一些學校互動時,也發現很多行政主管及老師們,對這些問題有憂慮和看法,但是在現實世界裡,既有自己例行的教學、研究和服務工作要做,又有體制的限制和經費不足的壓力,很難對現狀做出大調整。

以下提出幾個淺見,用意絕對不是在課責,而是在思考一些利害關係人可以調整改變的角色,創造新的學習環境。

先從最高層級的教育部來看,最應該積極帶領高教的轉型。政策的引導和管理的鬆綁,才能讓學校發展出自己的特色。過去設置了過多的大專院校,以及少子化的現象,都已經是事實,如何引導需要退場的學校轉型,讓有限資源可以幫助需要永續發展的學校,而不能等待學校一個個撐不住自然退場,這是消極面。教育部也應該對許多管制鬆綁,否則雖說教授治校、大學自主,但是學費不能漲、薪資沒彈性、學分不能少,很難發展出百家爭鳴的大學特色。

在積極面部分,如何以前瞻性的角度鼓勵大學在課程規畫和實務上培養跨域人才,是最重要的任務。這裡就牽涉到學校和學系的角色。學校的運作長期以學系為中心,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特質卻是需要能夠跨域思考、團隊合作、創新能力以及實作經驗等。學系的框架究竟應該如何調整,才能培養適合現在社會需求的人才,國外的Minerva大學已經做出示範案例,打破了場地和課程的框架,值得所有學校和學系參考。

實際擔任授課的教師也要省思,自己的課程內容有無與時俱進、適應社會需要,教學方式能否激發學習興趣,教學平台和工具有無結合現有科技,讓學生收穫滿滿。另外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大學教育通常被視為成人教育,老師跟學生的關係比較在專業知識的傳授,而非做人做事道理的教導。事實上,做人做事的學習是一輩子的功課,到現在我都終身感念許多老師的影響,當時課程的實際內容我可能已經不記得了,但是他們對學生的關懷指導和留下的正面典範,卻永遠不會忘記。教育不只是當經師,更要當人師。

以上個人不成熟的意見不是重點,而是希望我們的大學教育在這麼多優秀人才的領導下,可以集體思考如何不斷調整改變,培養出更多人才,和國家更高的競爭力。(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同事明明說It's a big deal 卻不是在強調事情很重要
Alex剛剛拜訪了合作夥伴Professor Johnson,回到辦公室,外籍同事問他:What's the deal with Professor Johnson lately? 這裡的deal不是我們熟悉的意思「交易」,而是「局面、情況」。

65歲體悟:退休後千萬別做的7件事
這年紀了,吃得下,拉得出,笑得大聲,睡得安穩最重要了,國家興亡,兩岸局勢,年輕人未來,交給能人去吧,別瞎操心,別想太多,看看不爽就罵幾句,自己生命真正相關的無非就是一口氣吧,其餘多是身外事,不相干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