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內容簡介:們太習慣壓抑焦慮,但心中的小小孩始終知道,傷口在隱隱作痛。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博安心理師以切身之痛,提出緩解焦慮良方:內在的13個練習+外在的5種溫柔方式。
一考試就拉肚子,收入豐厚,卻拚命加班,擔心錢不夠用,男友一沒接電話,你就奪命連環call……
這些看似尋常的焦慮,背後都潛藏創傷。那是不被愛、失去連結、被否定自我的創傷。那些傷,需要你看見、感受與療癒。
關係焦慮:「你會不會哪天不愛我了?」每段愛情,都需要伴侶不斷保證愛。金錢焦慮:「我不想變成下流老人!」勒緊褲帶買房、學投資理財。生存焦慮:「我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來自重男輕女家庭的她,戮力證明自己。職場焦慮:「若不拚命加班,我怕老闆覺得我沒價值就fire我……」
我們太擅長完美掩蓋焦慮
當焦慮狂潮來襲,我們除了壓抑、逃避、麻痺外,更擅長用社會所認可,例如吃大餐、大肆採買、不斷打電動,甚至被社會讚許的方式,例如工作狂,掩蓋我們的焦慮。
但當焦慮這隻怪獸被我們越豢養越壯大,焦慮會潛入、掌控、侵蝕我們的性格。焦慮會充斥在我們每一個想法與行為中,直到某個壓力爆表的時刻,引發成嚴重的精神病症。
對小小孩的自己說:「謝謝你,保護了當年的我。」
我們需要找到焦慮的根源,因為當焦慮的根源沒有被處理,焦慮就會不停轉移對象。
而從高中到大學時期,深陷在每日超過八小時「強逼自己不斷開關門檢查的」強迫症,以及被掐緊咽喉般難以喘息的絶望憂鬱症,僅能每日祈禱自己隔天不會再醒來的博安心理師,用他令人疼痛的經歷,想告訴讀者,雖然傷痛的童年就像戰場,而你好不容易才逃脫,你再也不想回憶與回去,但療癒焦慮,我們需要回去。回去找到當年痛苦、還是小小孩的你,幫他把痛苦說出來、幫他把眼淚流出來,然後輕輕擁抱他,告訴他:「謝謝你,保護了當年的我。」
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那些恐懼、憤怒、愧疚、嫉妒、挫折、悲傷、孤獨等情緒孤兒,需要你看見與感受。
作者介紹:莊博安,諮商心理師,現為「微光心理諮商所」所長。致力將困難的心理治療概念轉譯為白話文,協助來談者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搶先試閱:〈每一個人都是高敏感人〉
──高敏感不是錯,是有情感的人類的珍貴寶藏
我以前只會在上台發言或擁擠的人群中感到焦慮,但從沒想過,其實在當初家人的劇烈爭吵、拿刀大吼、重度憂鬱等狀況時,也讓我十分害怕:「這個家是否要支離破碎了?」
一焦慮,大人要我們不要緊張
可惜的是,我們從小到大很少被教導過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尤其焦慮來臨時,大人還會要求我們不要緊張。
這是一個很實在的要求,但不是一件說到就能做到的事情。
甚至,更多時候,是大人們也都處在焦慮的狀況,這讓還不曉得狀況的孩子,吸收了大人的焦慮,也莫名地跟著焦慮。
影響我們最大的,是主要照顧者的態度
從小環境的影響,並不會在我們的意識中,覺得是造成焦慮的原因,但其實影響我們最大的,通常是主要照顧者的態度。
當照顧者的情緒受到波動而嚴重影響孩子時,孩子也會產生模糊的負面情緒。
這是一種更複雜的感受,因為難以描述。不光是身為小孩沒有語言描述,還有因著感受到照顧者的焦慮,讓孩子也對周遭環境的人事物都貼上一個危險的標籤,而在心中蒙上一層不安的感受。
而被蒙上的情緒,大多被冷落在一旁。
時間並不能沖淡一切
現代科技讓我們有更多的事情做,但留給自己的時間也更少。
當真的碰上問題,若不是急著找出現成的答案,就是再次將問題擺在一旁,假裝不存在。久了,也就以為真的不存在,所以「時間能沖淡一切」變成了一句名言。
但時間並不會處理一切,時間只會壓抑一切。當你以為自己釋懷、看破了的時候,某個失眠的夜裡又冷不防地向你撲去。
大多數人都是忍到受不了了,才願意尋求治療。但太嚴重的狀況,需要長期的耐心,多數人又沒有耐心能夠等待,所以抱怨治療沒有用,也就更絕望了。
但,你可以不是這樣。
焦慮、憂鬱、快樂,所有的情緒都是一種能量。當你能夠讓自己不焦慮時,能量就會從原先的身體部位離開,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空虛感。它等待著被其他能量給灌注。
但如果沒有,身體則會用他最熟悉的焦慮,再度填補空虛。
你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將能量聚集在一個空間,可能是胸口或腦中,將逐漸知道自己的感覺和欲望。但這些感覺可能都是過往不被允許出現的。
剛開始被爸媽禁止。後來,你學會了自我囚禁。持續用焦慮掩蓋自己的迷惘,用一種相對微小的痛苦來抵擋更大的災難。
被太多的社會價值觀綑綁,我們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在成長的過程裡,我們被太多的社會價值觀綑綁,像是「賺很多錢才會快樂」、「符合爸媽期待才是孝順」、「不可以頂嘴」。
人原本擁有的自主性和求知欲被壓抑。在學校盡可能安靜,不提意見。工作選擇爸媽期待的公職。在伴侶相處中,不敢說出自己的需求。
他的生活了無熱情,因為那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正在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不去想」不等於「能放下」
人一旦喪失熱情,從此變得不敢冒險,這反而讓他的人生停留在原地一輩子,動彈不得。
他雖然二、三十歲了,但思維仍停留在五歲到十歲,因為那時候爸媽強烈地告誡他這些規範。
小小的他,也就照著這條路走。一有自己的想法就被爸媽駁回,一有負面情緒就被責備,一有踰矩的行為就被懲罰。他沒有自己。
但「不去想」不等於「能放下」。「不去想」是盡可能壓抑內心的想法,並掩蓋現實的發生。
「能放下」是理解現實後,接受事情必然會有不好的一面。雖然失落,但體悟到失落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擅長遮掩自己的不安
身處現代社會,要掩蓋內心的不安相當容易,容易到我們都沒發現自己正在遮掩。
例如整天做飯洗衣、工作累垮了還停不下來、不停地跑步健身,各種行為將我們的注意力分散到外界,暫時不會理會內心的困擾。又例如很多人焦慮時會去聽音樂、滑手機,這同樣是一種讓外界持續有聲音進入內心的方式。
雖然有人可能會說「這是我的習慣」、「不然覺得怪怪的」、「只是覺得少了點什麼」,但如果我們再仔細觀看他的生活,會發現焦慮者不只有上述單一的習慣,而是幾乎全中。
因為他需要外界的刺激,強烈又合理地掩飾內心的困擾,合理到假若不去提及,似乎真的沒有困擾。
完整地感受自己
能夠思考很重要,但只有在你能夠完整地感受自己時,思考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價值。否則,多數時候,思考總是一種防衛。抵抗著我們與生俱來的直覺,也就是你在心裡產生的那股感受。
身為一個人,我們的生命中,肯定會經歷大量的焦慮混亂與不知所措。不逃跑,需要很大的勇氣,而要忽略這些感受,卻比我們想像的輕易許多。只是它們終究停在心中,越埋越深。
焦慮,就是一種被扭曲的複雜感受。如果沒有人帶領你感受與理解自己的情緒,尤其是面臨重大事件時,當初反而叫你自己想辦法,甚至否認你的內心情緒。那麼,你便會慢慢喪失辨別情緒的能力,只剩下不安與焦慮。
檢視自己的生命史
如同我以前只會在上台發言或擁擠的人群中感到焦慮,但從沒想過,其實在當初家人的劇烈爭吵、拿刀大吼、重度憂鬱等狀況時,也讓我十分害怕:「這個家是否要支離破碎了?」「我會不會要流落街頭?」「我的性命是否會受到威脅?」
這些想法不會在那些當下就浮現,只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擔憂,但就是因為很難說、不曉得怎麼說,也就不說了。
但那些焦慮與害怕,卻是在家中平靜沒事時,也仍舊揮之不去。
因為不曉得什麼時候又會上演,這也是焦慮最原初的樣貌:對未來的模糊想像。
當我無法在內心消化負面情緒時,會產生一股焦躁感,並變成了人群恐懼的方式展現。
直到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史,才能回去理解當初還是孩子的我,替他把內心的苦說出來。一點一滴地將放了好久好久的擔憂,挖掘與釋放,焦慮的感受才緩緩消退。
未完的焦慮與恐懼,在家族中不停蔓延
我們不斷繼承上一代的痛苦,那些未完的焦慮與恐懼在家族中不停蔓延,並在敏感的孩子心中重現。
一個人若能在原初焦慮出現時,被教導與那份焦慮共處,並允許自己處在焦慮中,他能更妥善地處理事件,也就不會轉變為複雜型焦慮,更不會變成慢性的廣泛性焦慮。
他也能在情緒較緩和時,試著解開造成創傷的不同因素,讓自己了解出現干擾的回憶是哪些,並重新經驗那些焦慮的時刻,也就是將複雜型焦慮拆解,還原成一個接著一個的原初焦慮,便能慢慢減少總是感到不安的性格。
讓自己沒有感覺,傷口並不會消失
當情緒找到出口,高敏感才不再是一個困擾,反而成為理解自己與他人的一項有用工具。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高敏感人,只是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被爸媽告誡、被長輩威脅、被創傷嚇阻,有些人開始告訴自己:「我不要讓自己感覺害怕,那太難受了。」但當你讓自己沒有感覺,或是用力地遺忘疼痛,傷口不會就此消失。
你也許可以度過那個當下,但下一個時刻、再下一個時刻,你仍需要好費力地擺脫胸口的重石。
高敏感不是一種錯誤,雖然我知道翻開這本書的你深受其擾,但其實那是每一個身為有情感的人類的珍貴寶藏。
你也許感受過它帶來的傷害,但肯定也體會過它,讓你表達與接收精緻柔細情感的時刻。
當你能運用高敏感,也就越能與情緒同在。
你可以開始選擇,選擇與這個世界要多分離或相愛。
▶▶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 莊博安《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