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日本股市屢創1990年泡沫經濟以來的新高點。當全球股市因為高通膨、高利率以及地緣政治風險拖累,呈現震盪整理時,日股卻一枝獨秀,這除了國際經濟與日本產業因素外,日本政府活化金融市場大戰略最是關鍵。
就國際經濟因素而言,日本是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中,少數央行仍堅持貨幣寬鬆政策。當各國飽受利率升高消費停滯,金融借貸成本高漲時,日本的低利率自然吸引全球資金到來。
外資如何利用日本低利環境獲利?以「股神」巴菲特為例,他旗下Berkshire Hathaway今年在日本發行公司債,因為日本依舊是零利率,三大銀行一年定存低到0.002%,因此巴菲特公司債最長30年債券的年利率也只要2.325%,遠低於歐美至少5%以上的行情。巴菲特利用公司債獲取的資金,在日股市購買股息年殖利率3%以上的股票。因為其公司債為日圓計價,巴菲特此操作是無匯率風險的完美套利。
今年4月外資在日本股市總計買超4.98兆日圓,創下自2005年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外資持續買超是這波日股上衝的主要動力之一,但是4月以來日圓持續走貶顯示,熱錢並未湧進日本,可見外資大都活用日本低利率借貸市場。
就日本產業因素而言,貨幣寬鬆所造就的弱勢日圓,不僅有助於產業出口競爭,海外子公司的利潤匯回,也創造了匯兌收益。2023年3月底為止的日企上年度財報,多數企業在出口業績的助攻下,交出亮麗成績單。展望今年度業績,內需產業有海外遊客湧入的後疫情紅利,持續的弱勢日圓與車用晶片瓶頸問題解決,也繼續加持出口產業,今年日企獲利展望極為樂觀。
此外,日本政府活化金融市場的大戰略,是日股榮景的重要因素。岸田文雄首相在2021年9月上任後,陸續喊出「新資本主義」、「所得倍增計畫」等中間偏左的國家資本主義口號,但遭遇到工商界的冷嘲熱諷,與被稱之為「岸田震驚」,股市暴跌。
經由經濟、金融官僚們的協助,岸田逐漸轉化為溫和市場主義的「資產所得倍增計畫」。其基本邏輯為,日本家庭的金融資產,超過50%為現金存款,投入股市/基金的比率不到20%,相較於美國與英國的家庭資產,有四到五成會投入股市/基金,日本人金融資產運用不僅投報率低,也難透過股市提供產業界發展資金。因此日本政府喊出「從儲蓄到投資」的金融戰略,鼓勵國民將金融資產從存款轉化為股市/基金投資,一方面可以獲得較高的投報率,並且以複利方式累積資產,以補充高齡化社會中漸進減少的政府年金;另一方面活絡的股市也讓日本企業可較容易調度資金,促進產業發展。
為了促進國民瞭解複利投資對於生涯資產的幫助,金融教育成為岸田政府的重要政策。岸田政府修改高中教育綱領,從去年4月開始,全國高中生必修包含資產形成的金融教育課程,讓高中生瞭解投資的重要性。
再者,為了引導國民將更多積蓄轉化為投資,岸田政府修改「少額投資非課稅」(NISA)制度。NISA開始於2014年,讓投資者在一定額度內的投資,在一定時間內享有免課稅優惠。新修法後在2024年起,不僅終身免課稅,且額度遠高於舊制度。
最後,為了促使企業對股東負起更多責任,東京證交所今年3月底宣布,公司股價淨值比小於1的企業要提出改善計畫,此一動作讓許多老牌企業紛紛宣布回購公司股票或者提高股息分配。不少長年股價低迷的老公司,短短數月創下股價歷史新高。
岸田政權的「資產所得倍增計畫」已看到成效顯現。借鏡日本經驗,台灣政府還有許多地方可以改善。別的不說,近年投資詐騙盛行,政府至少把金融教育帶入學校課程,讓國人瞭解合理投資報酬率與風險控管的重要性,別被國人遇到金融詐欺時毫無金融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