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新藥研發為主軸,卻一度面臨資金斷炊危機。為此,台寶生醫決定放手一搏,力拚轉型。鎖定代工生產的第二發展路線,台寶如何打造出具有競爭力的產線,吸引國際客戶合作? 今年9月,台寶生醫宣布自哈佛大學取得獨家技轉,將與免疫療法權威、哈佛教授夏普(Arlene Sharpe)合作,開發自體免疫疾病的標靶細胞治療平台。這讓台寶成為哈佛在醫學技轉領域,少有的台灣夥伴。 雙方的合作,是基於哈佛的免疫查核點技術,應用在台寶的細胞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藉此打造猶如標靶藥物的細胞藥。「夏普教授在免疫查核點的細胞治療,只有跟我們合作。」台寶營運長楊鈞堯說的,是哈佛這項技術在非癌症的應用,與台寶獨家合作的關係。 免疫查核點:為免疫系統中T細胞表面上的蛋白質,作用類似於汽車的煞車,可以用來調控自身免疫反應。 低估研發難度 曾陷資金危機 如今能與哈佛攜手開發新型細胞藥物,台寶憑藉的是公司發展策略的徹底轉換。2014年成立的台寶,最初和多數台灣生技公司一樣,是將醫院的學術研究成果,轉換為創業題目。 而台寶的起點,是從時任榮民總醫院醫師的洪士杰所研發的幹細胞治療技術。「到了2018年,那時候資金不足,只能再維持半年。」台寶總經理陳宏賓表示,新藥研發所需的資金,遠超乎創始團隊想像。為了生存,台寶向外籌資,但「新藥研發」四字,卻讓多數投資者卻步。 2018年,陳宏賓加入台寶,公司先以減資再增資的方式,引進福又達投資。接著在2020年,台寶購入高端的細胞工廠,讓楊鈞堯開始與台寶接觸。 原本在福又達擔任專案經理,協助高端疫苗在新竹建立細胞工廠的楊鈞堯,在2021年底受邀加入台寶。「我以前在英國,是在牛津大學的技轉辦公室工作。」楊鈞堯說明在牛津的工作,一部分是將研究成果,轉換成藥物產品,另一部分則是創投,評估有潛力的新創公司。 過去的經歷,讓楊鈞堯深知投資者對商業模式的看重。「我們先跟創始團隊溝通,看商業模式有什麼問題。」楊鈞堯指出,當時台寶的臨床試驗項目,「在國外都已經有人做過。」要持續發展,就要找出競爭優勢。 「台寶的創始技術,可以讓幹細胞產量拉到很大。」楊鈞堯指出,包含細胞的存活率、細胞純度、細胞功能性等指標,台寶都能領先業界,「整體良率好一倍以上,我就跟創始團隊說,往量產平台(CDMO)發展。」 但想做CDMO,最重要的是得找到客戶。當時,《特管法》延伸的細胞生產需求浮現,擁有細胞GMP生產廠的台寶,便先從台灣找客戶。 此外,楊鈞堯也開始思考平台「加值」的方式,2021年,找上了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州大學透過基因修飾方式,增加細胞功能。」楊鈞堯想的,是在台寶高良率的CDMO服務上,進一步提升細胞功能性,「細胞藥物的效果就會增強。」 憑藉在細胞CDMO持續獲得客戶肯定,讓過去多以尖端先進生技醫學、艾萬霖生技等台灣客戶為主的台寶,去年開始吸引到國際客戶。2022年,一個瑞士藥廠來台進行臨床前準備,找上台寶做在地代工生產。 「他本來找法國CDMO廠要改善製程,要從幾百毫升提升到1公升,結果卡關。」楊鈞堯回憶,當時客戶轉而向台寶提出製程改善要求,最終台寶花了3個月,做到5公升量產製程,「目標要做到20公升。」他說,隨著未來臨床規模放大、甚至到取證後生產,台寶持續替客戶擴大產能。 CDMO也成為台寶取得哈佛合作的關鍵,楊鈞堯指出,當時台寶與中國、日本團隊競爭,哈佛最在意的就是「找到產品最快進入臨床的規畫。」而台寶已經備妥CDMO產線,具備在臨床階段確保產能、針對細胞藥特性調整的優勢,讓台寶用八個月時間擊敗競爭對手,取得哈佛信任。 紮穩馬步 海外營收逾3成 從過去「零營收」狀態,到現在CDMO貢獻100%營收、穩定營運資金,台寶正進一步將CDMO客戶從台灣為主,轉為連接更多國際客戶。今年9月,國際客戶的營收占比已來到3成以上,「年底可以拉到6成。」楊鈞堯的自信,隨著哈佛等指標合作案的展開,讓台寶取得更高的國際知名度。 鎖定細胞CDMO的策略,也讓台寶站穩成長趨勢。調研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指出,全球再生醫療市場,從2023年起以年複合成長率22.8%的速度,在2023年達到1747億美元規模,其中細胞藥物對應的細胞治療,是占比超過5成的最主要項目。 不過,台寶在發展CDMO同時,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急性心肌梗塞的新藥研發仍在持續,資金壓力仍在。「代工成本、要維持實驗室的費用很高。」黑木投資合夥人羅敏菁直言,若以新創客戶為主的代工,仍會受限規模不足,難以損益平衡。 對於台寶而言,已逐漸從新藥研發找出另一個發展方向。靠著細胞CDMO的事業漸穩,以及高端等外部股東支持下,不但讓新藥研發得以繼續,也以另一種方式走進國際市場。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402 期 謝謝!)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