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之後,世人皆知,下一個數位匯流業者競逐的場域,非客廳市場莫屬。不幸的是,知之為知之,截至目前為止,鮮少有成功者。 就2013年的電視市場,我試著以數位匯流的角度,提出三個可能推測。數位電視經過多年的發展,近來以匯流客廳市場趨勢的 Connected TV為主,這其中,又以Social TV、TV Apps、Second screen為三大應用走向。此三者,簡言之,便是我們長期所謂的互動電視 (Interactive television)。 圖片來源:http://www.live-production.tv/news/products/convergence-tv-internet-and-mobile-technology-emerges.html 首先,以Social TV而言,這一兩年的做法十分直接,將電視的螢幕一分為二;一個提供傳統線性電視節目內容,另一個畫面,則類似將手機版的臉書或推特的apps置放在電視節目的旁邊,供網友們藉著節目聊些八卦或談論劇情,但這樣無節目製作單位參與的角度,純然由電視製造商便宜行事,將社群app直接置入,假設所有的節目都非常適合引起社群互動的想法,它的效率正漸漸被懷疑。許多好萊塢的製作人,開始在思考一個問題:既然社群是一個新興文化,如何做才能將社群的力量與電視收視的能量整合,同時也有內容製作的角色參與,因此,他們都在尋求一個所謂的 "original programs made for social engagement"(甚麼才是原生性的Social TV program)?因此,在今年,我們應該可以預見許多有才華的製作人,製作出形形色色的原生社群互動電視節目。如果我們將過去的節目歸類是一種線性播出,沒有觀眾參與其中的單向內容,那麼,這種原生的社群互動電視便是一種創造觀眾間積極的橫向擴散,非常立體的收視經驗,甚至,觀眾的喜好都可以反饋成為節目內容的一部份,更豐富的節目內容。 其次,Second screen為何近年來夯到不行?說到頭,亦是跟互動電視有關。數位電視發展的三大主軸方向為高畫質高音質、互動電視、行動電視。互動電視一直都是國際影視前瞻研發集團BBC不遺餘力研究的主題,很不幸,過去與節目內容互動的相關頁面都是與節目本體畫面重疊,使得收視行為因此破碎化,在視覺上也不符合舒適之原則,因此長久的推動並無造成全球性的影響。相關人士始終對互動電視可造成個人化收視的意義深信不已,但無奈的是,技術在當時仍有諸多限制,一直到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被推出市場,互動電視才有機會捲土而來,甚至蔚為國際風潮。在之前的專欄文章 "Second screen 在英國的成功啟示?" 中(http://digital.tpi.org.tw/review_article.php?aId=447),筆者便曾介紹過,由於諸多市場調查均揭露許多人在看電視的同時,都會使用平板電腦或是智慧手機,使得長期起來努力匯流電視與網際網路能量的業界找到了一個讓人興奮的切口,從此之後,有意思的互動內容可以在第二螢幕上出現,既不干擾收視,又有個別化的互動收視樂趣。因此,我們可預見今年將會有許多的第二螢幕互動電視的應用出現,對傳統電視節目收視行為的改變,有相當的刺激。 再來是TV Apps。就一個數位匯流的載具而言,apps由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再到電視,是極其自然的發展。只不過,根據我對週遭朋友使用情況的理解,買Smart TV的許多消費者中,使用apps的相對是十分少數,即便使用,時間亦十分短暫,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與上述同理,便在於他們以電視製造商的角色,將mobile internet當成TV internet,將許多手機及平板電腦上的apps 直接移植到電視上,完全沒有融入內容製作者的設計與思考,換句話說,內容非常不匯流,因此不成功。這也可以說明,即便是如三星這樣的業界巨擘,雖然早先於Google TV、Apple TV發展號稱上千個以上於其Smart TV平台上的TV apps,但終究市場並沒有太多特殊的回應。匯流的發展方向,才是他們最欠缺的,而不在於數量。 我預測,今年業界應該會產生許多硬體、軟體與內容的匯流,漸漸開創出許多與節目即時同步互動的apps,如MTV節目類的互動app,綜藝節目的互動app,戲劇的、運動的、益智的,但最好是即時播出的現場節目。因為根據一份針對2000名英國的消費者,是否願意利用Second screen 與節目同步互動,由廣播服務專業公司Red Bee Media及顧問公司Decipher聯合執行的市場調查,顯示出觀眾特別喜歡與現場直播電視節目即時同步互動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