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棄子圍城/18 歲的羅毓嘉,對愛的試探、騷亂,如暴雨之海


收錄紐約時報每周文章,集結國際新聞、亞洲觀點必讀的【紐時周報】電子報,全中文閱讀,吸收新知無負擔! 【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12/19 第82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棄子圍城/18 歲的羅毓嘉,對愛的試探、騷亂,如暴雨之海
沒有牆壁的教室/悠遊在大自然�的小日子
向陽處的她/日本女生最希望男生閱讀的戀愛小說NO.1!
幸運賊/想要來點好運嗎?沒問題,幸運賊偷給你!
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不可思議、浴火重生的韓國
閱讀筆記 書評〈詩〉/溫柔或荒涼的人事

新書鮮讀
棄子圍城/18 歲的羅毓嘉,對愛的試探、騷亂,如暴雨之海
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
圖/寶瓶文化提供
我沒有名字,也不需要,

只要黑暗將我們連結,

我便為他在隆冬沉淪,在仲夏覆滅,

直到最底,最底了。

內容簡介:

彷彿走進逆轉的時光,我們遇見18歲的羅毓嘉。他對愛的試探、騷亂,如暴雨之海;愛的決絕與艱困,每一字都無盡洩露。那是一段滴漏時光般的懺情錄,魅惑著我們,即使將自己站成一座座墓碑,也要愛。

以文字揭示全然的自己,包括曾難以言說的愛、欲與病,從來不是容易的事,而如此剔透與震人心弦,更屬少見。他的一雙眼又冷又熱,冷的是白日面對財經與數字的從容,熱的是當褪去記者外衣,以更通透敏銳的心,為人們發聲,也為我們逐漸喪失的價值捍守,以文字。

我們從來就知曉書寫的魅惑,但直到遇見羅毓嘉,才知曉書寫也會燃燒。

作者介紹:

羅毓嘉

1985年生,建國中學紅樓詩社出身,政治大學新聞系畢,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為記者。

曾獲中國時報人間新人獎,台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政大道南文學獎與台大文學獎等;《印刻文學生活誌》譽為「最被期待的年度新人」,詩集《偽博物誌》榮獲2012年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

作品散見於人間副刊、聯合報副刊、自由時報副刊等刊物,並曾選入《98年散文選》、《2009臺灣詩選》、《台灣七年級新詩金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等。

著有現代詩集《偽博物誌》、《嬰兒宇宙》、《青春期》;散文集《樂園輿圖》。

部落格:《羅毓嘉》

搶先試閱:

三月的流蘇雪

春天才來,流蘇轟然鋪滿了整座城市。人說,流蘇是三月的雪,先是雀鳥歌唱,枯木生嫩芽,驚蟄後總以為空氣初暖,卻不想雪怎麼又來了。那年,我穿過政大山上那片片落落的流蘇枝枒間,下山去會他,還沒到恆光橋頭,先看遍了雪白與豐華。當我想起政大後山的流蘇,也不知思念的是花還是他。

流蘇是我們一整座山的花白,一整座城的凋零。

世紀初也沒幾年,彼時人都還用著BBS,純文字的介面,反白的一個個ID後頭暱稱打著「%%」符號,像是彼此通關的密語,暗暗說,我在,你也在。

突然在蒼茫人海當中我們遇見。一個ID傳了訊息來,寒暄幾句,說是住在政大後門,短短一河之隔的地方,他說了話,他問,我答。可我還沒怎麼問他,便衝動地收拾了背包書籍,款起甚麼就這樣去見他。那年春天,政大後山一整片流蘇開得張狂,開得喧譁,我一個人走上山,穿過外語學院文學院,循著斜坡往下,過了橋約定的時間他銀色豐田停在那裡。

開車這人,身著一件白襯衫,西褲,領口的釦子沒繫緊,乾乾淨淨一個人,透著柔軟精的氣味不知是車的味道還是人的味道,天色都還未晚,怎這麼早就下班?他側著臉,呃的一下說他是記者,時間自由。我說我念的是新聞,他哈哈一笑,說真巧。聽出話裡有點陌生的腔調,瞇起了眼角像座飛簷,猜是外省人,果然,台中來的,在台北住了好久,城北,城南,都曾待過。

領我去他住的公寓,他說,我得寫稿,你就念書吧。

卻怎能專心,他敲打鍵盤的聲音,疙疙瘩瘩都戳在我心口。

政大後頭是山坳的氣候,即便春雨停了許久還是一陣濕氣按著,像一場不散的霧,飄著飄了,潮潮的氣息從溪谷裡開上來把心頭都蓋滿。我胡亂翻了幾頁書,卻不能專注,為甚麼見了面卻要我自己緩慢地風化著?我懵懵懂懂走到他背後,伸出手想碰他。他說,不行。我說,為甚麼?他說,找你來只是想看著你,但我不能碰你。他說,我是有人的,有人的意思你懂嗎?

他把手指伸進我的頭髮裡娑摩。頭髮亂了我亦沒有閃躲。他說,你要好好讀書,期中考完了再帶你去看山看海。

過一陣子,看海是沒有的,山倒是看了很多,很多。

每次他從BBS上傳了訊息來,我便打傳播學院離開,穿過一樣的路徑,穿過人海花海樹海,到恆光橋頭找他。有時他讓我安坐在三樓公寓窗口,他寫稿,我看書,有時他則閃躲,他說,我家那個好像有些知覺。我又貪他,央他,纏他。我說,我真很喜歡你,感覺差一點就要愛上你。彼時還不知這字太凶,且毒,像夾竹桃的黏液一般沾他,他說不行,我是有人的,不早跟你說過了?

他說過的而我亦聽見了。只是不願記得,不願承認,可原本我還會問,為甚麼,後來幾次,便不再問。我折返於大學校園的前山後門,熟習他的窗明几淨,花開花謝,樹枯樹榮,但不能夠。

哪怕我揀回萬千枯枝,不能在他世界裡築上我們的巢。

他越是禮貌越是蒸得我意亂情迷,像流蘇開落,給了我一整座山的花白,他不給我,我便覺整座城在暮春裡飄零。

也不知怎麼,校園裡突然傳開了消息,另一個男孩在BBS上寫信給我,我這才知,他都是要男孩們走一樣的路去找他。那男孩要我離遠一點,男孩惡罵,詛咒,口口聲聲他才是先來的人,我不知他怎會知曉了,可能校園太窄仄,其他人傳來傳去,都沒所謂,但我說,他都沒碰我。我說的是真,男孩還像長出了滿身的犄角,毫不收聲罵,說謊的賤人。

我沒說謊。其實都不知怎麼說謊,或我該真正說個謊,告訴他,我們好過。

只是一切歷歷在目,擺設在他小小的公寓,從窗簾到花瓶,軟蕊與嬌瓣,我以為我是愛了,但過不到一個季節,流蘇花謝完,接下來就是暖天了。都沒所謂。我離開,而他們會消失,會離去,人生本無定靜之物,流動需要許多氣力,但停止也是,他打從開始便對我誠實,是他教了我,誠實也能是叫人憂慮的美德。

究竟是太貪心,是我明知不可為而為。

還是還是,會是我填補了他的時間,將他的貪養成了巨獸?

可我又是節制的,即使愛得熾熱,也不去問,那你為甚麼要找我。不去問,當年BBS上,他曾傳過多少訊息給此處彼處的男孩們,又有幾個人同我一樣,走過花海樹海人海,過河去見他。直到後來,我也成了記者,四處的消息傳來,他離職了,回台中了,有了自己的小生意,四處跑,原先的電話號碼卻沒換,我照著季節,偶爾想起便給他捎個訊息,問他好嗎,卻其實想,不管怎樣回覆,他的答案,我都沒必要知道了。

這時三月即將過完,卻還是流蘇的季節。

我想若這花能多開一天,也好。如此能有鳥在樹間棲息,人在影子底下走。

步行之間,看城市四處被白色流蘇占滿了路途,我才知道,城市能為一場無始無終的愛而凋零。雲壓得很低,生活是風,吹過就吹過了,後來,當我聽聞他們從有人到單身復又有人,努力練習不被情緒所導引。

只是我仍不免思念。有時,很少的有時,我會在自己的房間讓窗向外敞開,遙看過往的政大後山,曾經有場甸甸密密的惡雪,下在我的心頭。

 
沒有牆壁的教室/悠遊在大自然�的小日子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悠遊在大自然�的小日子

內容簡介:

作者自認是一個愛玩的人,當了媽媽以後還是不改其性,總想要帶孩子到處玩耍,不論工作或生活都積極把握每個可以親子同遊的時機。兩個女兒荳荳、芽芽小小年紀跟著爸媽前往森林、涉入溪流、奔向原野,聽鳥鳴、看昆蟲、欣賞怪岩巨石,東西南北盡情走跳……浸潤在純淨天地的洗禮之中,孩子用五官仔細感受周遭自然環境與動植物的律動與音聲,大人則在自然撫慰中抒放身心壓力。

一篇篇圖文並茂的親子「生態學習」文章,娓娓呈現出體驗生命與感受美學的過程。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從本書中重啟對大自然的認識,讓蟄伏在內心深處對萬物的好奇,向豐富的自然山林河海求索智識的解答!

作者介紹:

范欽慧

集作家、編劇、導演、主持人、錄音師等多重角色,同時也是兩個孩子荳荳、芽芽的母親。

天生好奇心強,喜歡闖蕩,把所受過的新聞訓練,應用在自然的觀察與報導工作上。1997年開始投身環境教育,並努力實踐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最大的樂趣就是穿梭在廚房與書房間,為家人與讀者創作出不同的視野與饗宴。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廣播電影電視碩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陽明海運海洋文學獎、四座廣播金鐘獎、永續臺灣報導獎、文建會紀錄影帶獎等。目前為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自然筆記」製作主持人、大愛電視臺「愛悅讀」主持人,並在環境電子報撰寫「搶救寂靜」專欄。

編劇作品:夢土、黑潮三部曲、重回海洋、九九蜂鷹、山林魅影:林鵰、走向繁華水畔。

文字作品:傾聽森林、與自然相遇的人、臺灣生物曆、海洋行旅、跟著節氣去旅行、離家出走:一起去森林。

搶先試閱:

小小探險家

「媽咪等一下……」四歲半的芽芽拿起相機,對著草叢拍起來。我和老公走過去看,是隻椿象。「哇,妳發現椿象了……」我立刻表達讚賞,並藉機向孩子介紹了這隻小昆蟲。女兒樂呵呵地笑著,她對自己的發現帶著一份得意,這是她今天第三次找到不一樣的小動物,第一隻是土黃色的弄蝶,第二隻則是綠色的蜘蛛。

記得上次我們在步道上,遇到了一位喜歡昆蟲的年輕女孩。她獨自上山,帶著一臺紅色的單眼相機,邊走邊拍,很快地吸引了芽芽的注意。女兒個性很外向,對人不怕生,更喜歡主動攀談;她追問姊姊到底看到了什麼,姊姊指著草叢中的螳螂說:「妳認識牠嗎?」芽芽向前打量,女孩伸手讓小螳螂上身,小螳螂不安分地爬上爬下,這位大姊姊讓螳螂在身上探險了半天,又讓牠回到手掌心上。她把手上的螳螂向女兒靠近,接著問:「妳要摸牠嗎?」女兒向後退一步,用力搖頭。

我試著鼓勵芽芽,於是把螳螂也接到手上,讓牠順勢移動,並且引導芽芽觀察,「妳看,這隻小螳螂好可愛,牠的臉是三角形的喔……」我是真心喜歡這些昆蟲,當然如果牠很大隻,我也是會怕的。也許從小就在田裡玩耍,總是愛抓一些蚱蜢或是蜻蜓之類的小蟲,所以對這群六足動物,總是多了幾分親切感。

芽芽逐漸卸下心防,願意向這些步道上遇見的朋友靠近,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當一個孩子對某種事情開始產生興趣時,就像是開了眼一樣,總是會注意到其他更多的事物。

對芽芽來說,昆蟲是讓她發現自然的一個起點。漸漸的,地面上的葉片形狀、顏色,都讓她有了蒐集的熱情。她經常會拿起一片葉子,喜孜孜地對我們說:「你看!」一些平凡無奇的小果實、小葉片,在她眼中都成了寶貝。接著,她也會問:「那是什麼?」還有一連串的「為什麼呢?」面對這些大哉問,無數的道理與故事,都由此展開。

我始終相信,保持好奇心是成長與學習的重要力量;而富足快樂的人生,建構在擁有無數創意與發現的能力之上。每個孩子從小都是探險家,但要這份天賦得以在生活中獲得發展與磨練,就必須有各種情境讓他們去練習。這時候,父母的工作就是陪伴,讓孩子能自在地與周遭環境對話,找到更多有趣的關注點。

曾號召了一群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富陽森林公園玩耍。孩子們在一起時,相互模仿與學習的力量更大。我看到芽芽跟著幾個小朋友成群結伴地想出各種有趣的遊戲,就覺得自己彷彿又過了一次童年。

其中一位小男孩非常喜歡青蛙,他手眼協調能力很好,很快地抓到很多小青蛙,並跟夥伴們分享他的斬獲。芽芽在一旁觀察,也試著想抓青蛙,剛開始,她很挫折,動作總是慢半拍,但是練習了幾次,終於找到訣竅。有了這種抓青蛙的本領,讓她開始抓起蚱蜢、蝸牛……。而我們也必須不斷耳提面命地提醒她,要讓這些動物回家,並且謝謝牠們陪自己玩。

都市中的孩子難得擁有片刻與這些生物相處的經驗,若是能透過適度的帶領,都能成為孩子成長的重要經驗與養分,除了讓他們懂得去欣賞不同的繽紛美麗之外,也學習尊重生命,更重要的是,未來的他們會更懂得去過自在又自然的人生旅程。

延伸資訊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六張犁地區,面積約為三•八公頃。以小山谷地形為主體風貌的富陽公園本為臺灣聯勤軍方彈藥庫所在,自日治時期後期即屬於軍事管制區,數十年來未見人工破壞。

一九八八年,位於此山頭的聯勤彈藥庫撤離,二○○六年十月重新開園,並以所在富陽山為名,是為臺北市境內唯一一處自然生態公園。

搭乘捷運麟光站即可到達。

 
向陽處的她/日本女生最希望男生閱讀的戀愛小說NO.1!
文、圖節錄自皇冠文化
圖/皇冠文化提供
第一次與你相遇,就知道這是一輩子只會碰上一次的戀愛!

我就像仰賴陽光的小盆栽,對你的執著可是誰都比不過的喔!

內容簡介:

「這真的是當年那個全年級最笨的真緒嗎?」

浩介睜大眼睛看著眼前這位美麗的職場女強人,不敢相信竟然就是國中時曾經飽受欺凌的同班同學!浩介還因為替她打抱不平,連累自己也經歷了苦悶的中學時代。

暌違十年的重逢,彼此之間的情愫也開始急速升溫。浩介藉著工作之便大膽追求,沒想到這段戀情卻遭到真緒的養父母堅決反對!浩介雖然心存顧慮,兩人還是不顧一切地私奔了。

新婚生活有如童話般完美,但是不可違抗的命運卻悄悄威脅著這對戀人。在一個出乎意料的突發事件後,浩介才終於了解,原來他們的相遇根本不是巧合,看似單純的真緒,其實揹負著不能說的祕密……

作者介紹:

越谷治

一九七一年出生於東京,一歲時搬到埼玉縣越谷市。曾就讀於學習院大學經濟系,念到大四年時決定輟學,開始過著一邊寫作、一邊在麥當勞打工的生活。二十九歲時完成《公寓與鬼與換裝娃娃》,並入圍「日本奇幻小說大賞」最終決選,直到二○○四年,苦熬多年的他才終於以《Bonus Track》榮獲「日本奇幻小說大賞」優秀賞而正式出道。

四年後,越谷治推出溫暖動人的愛情小說《向陽處的她》,大獲讀者好評,成為銷售直逼五十萬冊的話題之作!不但贏得啟文堂主辦的「推薦文庫大賞」,還被改編拍成電影,由《我們的存在》三木孝浩執導,上野樹里與松本潤擔綱演出。松本潤甚至表示,讀過原著和劇本之後便深受感動,立刻冒出「讓我來演吧」的念頭!

越谷治的其他作品包括《樓梯中段的Big Noise》、《天空色記憶》、《星期五的笨蛋》等。

搶先試閱:

我接過名片,確認了好幾次,上面印的名字真的是渡來真緒。

明知很沒禮貌,我還是反覆比對名片上的名字和桌子另一頭的人。

對方也睜大雙眼回望,毫不閃躲。

當年,在那個落葉飄舞的公園裡發生那起小小的事件時,有一個小女孩的眼神和眼前的女性一模一樣。

她果然是真緒,那個渡來真緒。

「呃,妳難道是鐮谷西中的……」

「是的,我是那裡畢業的渡來。你是浩……奧田同學,對吧?」她一隻手指著我,另一隻手拿著我的名片,按上胸前。

一慌亂就藏不住心事的反應,確實是很有真緒的風格。不過她的右手手指上竟然戴著一個樣式簡單的戒指。當年那個幼小的真緒,如今竟然會戴戒指了,說起來還真是不可思議。

「咦?你們認識嗎?」坐在我隔壁的是田中,他是公司的前輩,他連在問這問題時,臉上都還堆著職業化的笑容。

「是的,我們國中是同學──不好意思,我嚇了好大一跳!」真緒臉上露出害羞的笑容,還用指尖拂了一下眼角。「他在國三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就轉學了,在那之前我常常向他請教功課。」

看她面露微笑、對答如流的樣子,我實在很難想像她在十年前被封為「全年級屈指可數的大笨蛋」。

「啊,對了!得談談工作才行。」在閒聊告一段落之後,部長這麼說。我乘機從公事包中拿出文件。

真緒萬分謹慎地讀著接過來的文件,眼神認真極了,那身影和當年放學後聽我講解數學問題時的畫面,自然地重疊在一起。說「講解」搞得我好像是成績超好的學生或書呆子,但事實並非如此,真緒是頭腦差到不行的學生,都已經是國中生了,分數除法運算還是一塌糊塗,成績比她好一點的我,也只是稍微幫忙她而已。

文件她看得懂嗎?

文件上密密麻麻塞滿了東京都內主要車站廣告刊登的相關數字和圖表,並利用單日載客量、乘客男女比例、年齡層等數據再加上各種問卷調查結果模擬出廣告對二十到三十歲女性,也就是「Lala Aurore」目標客層的曝光效果,作者正是我本人。這是我昨晚在公司和電腦奮戰到十點半的自信之作,但不知道真緒看不看得懂呢?

「我就明白一點說吧,這些站的報價較高,所以有個問題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掛在我們客戶的嘴邊:為什麼這麼貴呢?當然,價格會高都是有理由的。」

田中前輩靠他在競標會上多次擊敗對手的話術展開說明,看表情就知道梶尾部長一下子就被釣中了,而且愈聽愈有興趣。另一方面,真緒卻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不斷來回翻看文件。

她沒問題吧?

「就這樣,這A、B、C三間公司的知名度都大幅……咦?」

翻頁後,理應成長兩個位數的數字,不知道為什麼變成了極小的負數。

「呃,請等一下。」

畢竟客人就在面前,田中前輩和部長雖然都笑笑的,但是視線卻像餓鬼一樣投向我這個製作報告的人身上。

我拿出筆記型電腦,急急忙忙敲打鍵盤,叫出來的果然是無法想像的數字。明亮又寬廣的會客室內,空氣變得愈來愈凝重。

怎麼辦、怎麼辦?我在腦中哀嚎的同時,真緒悄悄開口了。

「那個,兩頁前是這樣的。」

真緒將文件往回翻,指出圖表上的數字,原本披散在白色上衣的頭髮往前滑落了,光是這樣就讓我心跳加速。

她一面觀察我的反應,一面客氣地說明。

「可能是因為這邊的小數點跑掉一個位數,計算結果也跟著改變了。」

「啊!」聽她這麼一說,我才總算發現錯誤。

怎麼回事啊!竟然是那個真緒在教我算術!

出錯的不是報價單,錯誤本身也微不足道,但是在見新客戶的時候突然失態,不管怎麼說都太丟臉了。田中前輩發了瘋似地放出一串連珠炮討好客戶,試圖挽回失分,而我在他旁邊只能偶爾插幾句「是啊」、「我覺得很好」等無關痛癢的話。對方已取得先機是個原因,不過最主要還是因為,十五歲時的真緒以二十五歲的樣貌出現在我面前,使我分心。

現在不是談生意的時候了!

「是,所以說重點並不是如果在渋谷或原宿車站貼多少廣告,就能賣幾件內衣。」真緒不斷說著,偶爾露出笑容。「總之,我們希望這次的企劃能讓客群之外的人也記住敝公司『Lala Aurore』的名字,即使只有模糊的印象也沒關係。嗯,損益的事先不提也沒關係,由於敝社最近也總算有打形象廣告的餘力了,我們在這方面也想好好展現,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

怎麼回事啊?!那個真緒竟然這麼健談,而且要點都掌握到了。隔壁的梶尾部長只會偶爾補充說明,基本上都讓真緒獨挑大樑。連田中前輩和部長都前傾身體聽她說話了呀!還以為真緒只是個「年輕的跟班」,她什麼時候變成這種「能手」了?

那個嬌小、常被人霸凌、注意力散漫、優點只有「行動敏捷」的真緒,真要說起來,還是她害我度過了這麼苦悶的中學時代呢!如今她成長好多好多,再度以這樣的姿態出現在我面前了,真是了不起。

 
幸運賊/想要來點好運嗎?沒問題,幸運賊偷給你!
文、圖節錄自城邦文化
圖/城邦文化提供
想要來點好運嗎?沒問題,幸運賊偷給你!

內容簡介:

隆重向各位介紹尼克.星期一先生,他是個一窮二白的私家偵探,

家人總是嫌棄他,沒有朋友更別提女友,

平常只能宅在三坪大的小房間,偶爾接接抓姦或討債的案件混口飯吃。

但是,千萬別小看了尼克,因為他有辦法讓任何人「心想事成」或「歹運連連」,

只要他跟你握個手,一生的運氣全都會被他偷走!

不愛被拘束的尼克・星期一選擇當私家偵探,並非出於對調查解謎的喜愛,

而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身分:他是能偷取別人好運的「盜運賊」。

不過,今天的他似乎很不幸。

首先,讓尼克垂涎欲滴、美豔豐滿的舊金山市長千金,重金聘請他調查偷走市長運氣的賊是誰,孰料凶手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

正當尼克捶胸頓足、痛失美人的時候,聯邦探員找上門來,

強迫他要將一袋惡運轉嫁到舊金山最大尾的角頭老大湯米.王身上,好讓湯米束手就擒。可是,湯米.王豈是好惹的咖?

尼克想來想去,決定捲款落跑,結果在他付諸行動前,湯米.王居然以姊姊曼蒂的性命要脅,逼他乖乖合作。他這才赫然發現,黑幫老大到處招募盜運扒手,竟是為了竊取一個小孩身上最純粹、最天然的超級好運。

偷走小孩的好運是盜運者的大忌,尼克打死也不能做,

即使他因此落入被黑道恐嚇、被白道威脅,被裸女持刀追殺的慘劇裡……

看尼克如何在24小時裡發揮盜運天功,即時扭轉乾坤,從絕地囧 境中華麗脫身!

作者介紹:

史考特.G.布朗(Scott G Browne)

出生於亞利桑那州,在舊金山灣區成長,大部分的人格形成時期是待在加州費利蒙市,曾待過離夏威夷西南方兩千公里的馬紹爾群島中的夸賈林島一段短暫的時間。 1984年到1989年,進入加州斯托克頓太平洋大學主修商業組織管理,最後終於瞭解到自己其實想當一名作家。

大學畢業後,史考特搬到好萊塢,在那裡擔任助理製片人,從事電視台及迪士尼影城電影預告片的後製工作。1992年,他搬到加州聖克魯斯,從此住了十四年,期間寫小說、短篇小說並且擔任總務經理。2006年,他完成第四本小說《喘息:僵屍悲歌Breathers》,2009年3月出版,這是他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小說,已售出電影版權,即將開拍成黑色喜劇電影!

史考特的寫作受到驚悚大師史蒂芬.金、恰克.帕拉尼克(《鬥陣俱樂部》作者)、克里斯多福.摩爾(《脫線死神的鬼差事》作者)、寇特•馮內果(《泰坦星的海妖》作者)等人以及查理.考夫曼(《紐約浮世繪》導演)與韋斯.安德森(《天才一族》導演)的電影影響。

除了寫作之外,他還喜歡騎車、高爾夫球、打打太極,喜歡吃Ben & Jerry'冰淇淋。目前定居在舊金山,專心從事寫作。

官網:Scott G Browne

譯者介紹:

陳珮凌

與先生生育一雙兒女。在烹煮食物,玩味文字間,一家四口在宜蘭過著日常的生活。

搶先試閱:

敝姓星期一,尼克.星期一(Nick Monday)。

私家偵探一枚。

有人問起我的工作時,這是我對外的官方說法。

我在舊金山市中心有個小小的辦公室。「小小的」不是指那種小而美,像是小豪宅,

或是獨樹一格的建築那種。

而是空間狹小彆屈,感覺像宿醉想吐或得厭食症那種。

三坪大的辦公室,坐落在沙特街和克爾尼街口,離聯合廣場幾個路口。儘管辦公室的

空間有限,但是我的專業一點都不容懷疑,我可是領有加州政府核發執照,足以證明本人是個貨真價實的私家偵探。

先澄清,不要把所有私家偵探都想成大名鼎鼎的夏洛克.福爾摩斯。我一點都不像福

爾摩斯那麼智勇雙全、觀察敏銳,也沒有不離不棄的好伙伴在一旁記錄我的豐功偉業;我也不是你們在雷蒙.錢德勒或達許.漢密特小說中讀到的私家偵探類型,雖然工作必須時常接觸社會黑暗面,但我並沒有變得憤世嫉俗。

我比較是隨興風,而不是冷硬派的那種。

從小就是這樣,我的人生可以說是舒服地不負責任等級,標準無憂無慮的機會主義

者。我不曾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事先做過計畫,或者先考慮後果,一切都是以「我想要」

為出發點,有助於讓我得到我想要的,就去做。柿子挑軟的吃,路挑短的走。所有的工具或方法都是為了達到目的而行動。

我老爸一輩子只做過一份工作,終其一生都是個朝九晚五的標準上班族,他常常說我

的企圖心連個屁都不如,最後也會落得連個屁都不是的下場。全然的便宜行事,怎麼方便怎麼做。社會適應不良的副產品。總會令人皺著鼻子說「那是什麼味道?」或「噢,天啊!」。

我們彼此從沒看對眼過。

我很清楚老爸對我後來靠什麼養活自己很有意見,不過他不曾對這方面說過什麼。我

之所以現在會是這樣,完全得自老媽的真傳,而老爸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老爸的觀念是,人就該自食其力,憑自己的能力掙口飯吃。他以為自己以身作則就可以對我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然而,他的藍領哲學與老媽的基因威力相比,顯得太微不足道了。

話說回來,如果你在我這一行,循規蹈矩也沒什麼不好,至少給人一種很有秩序的錯

覺。我不相信天堂和地獄,但我相信魔鬼就藏在細節裡。

我也信奉規律。

早上七點半起床。

吃一碗幸運符玉米片當早餐。

喝星巴克的卡布奇諾和比特咖啡的摩卡。

咖啡算是習慣的問題,與規律無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龜毛點,只是我的比你所知道

的偵探多一點。

今天早上──在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飯店事件發生之前;在一絲不掛手持利刃的女

子之前;在直升機與圍觀群眾聚頭之前──我穿著T恤和牛仔褲,腳踩恰克.泰勒帆布

鞋,坐在我窄如衣櫃的辦公室,邊喝著卡布奇諾配幸運符玉米片,邊上網搜尋手上的案

子。沉浸長時間的網路搜尋和無限量的咖啡暢飲,再偶爾穿插對著辦公室唯一的窗戶恍神發呆。

一般對私家偵探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我們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周遭充滿無法說明的

玄虛奧祕和錯綜複雜的陰謀詭計,身邊圍繞著散發致命吸引力的誘人辣妹,開口閉口謀殺命案,勒索敲詐和墮落腐敗;到處是失蹤人口,失竊的藝術品和身分錯亂的案子。

若是將私家偵探真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實際發生的事情寫成書,根本就沒人會看。像

是發送訴訟程序傳票,保險詐欺和企業調查;追查債務人,查核智慧財產權剽竊侵權,建立電腦相關事證;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宅在又小又破的辦公室裡上網搜尋資料等等。

啊∼∼(打一個大大的哈欠)

以上所說純屬事實。這真的是現在絕大多數私家偵探賺錢維生所做的事。有些人專精

某個特定的領域,其他人或許能在兩三個地方混一片天;但是,沒有私家偵探在槍林彈雨裡討生活,沒有私家偵探在暗夜陋巷裡與客戶交頭接耳,沒有私家偵探和蘿倫.巴克爾上床翻滾。

至少我沒有。

 
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不可思議、浴火重生的韓國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無論你「哈韓」還是「反韓」,

都必須更了解這個滲透全球的強國!

《經濟學人》駐韓特派記者,帶你深入搞懂韓國

內容簡介:

韓國,憑什麼崛起?

這個戰敗國原本缺乏民主制度,也因為戰爭而受到破壞和分割,

日本長達35年的殖民統治更耗盡了它的精力,

但卻在短短50年內轉變成經濟強國,並成為其他國家的民主典範。

韓國在缺乏天然資源和獨裁統治的背景下,締造了亞洲奇蹟。

它的崛起絕非偶然,而它的成功,是其他國家可以複製的嗎?

作者介紹:

丹尼爾•圖德(Daniel Tudor)

旅居韓國的作家和新聞工作者,不僅是《經濟學人》雜誌駐南韓特派記者,也在《韓國新聞週刊》及其他刊物中發表文章。

圖德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曾在英國牛津大學主修哲學、政治和經濟學,並擁有曼徹斯特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曾在瑞士和韓國的金融界工作。

譯者介紹:

胡菀如

英國里茲大學應用翻譯學碩士畢業。從事翻譯多年,喜愛沉浸於不同語言轉化的奧妙中。曾為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劍橋出版社以及培生教育出版社翻譯英語教學書籍,並為「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挪威人權中心」等國際組織翻譯文件、大會報告書和書籍。另著有《印度流浪記:滌盡塵俗的心之旅》。

搶先試閱:

23 整日工作,整晚玩樂

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在一九四五到一九八二年間,每天從午夜到凌晨四點這段時間,南韓人民不能在街上逗留。這個全國性的戒嚴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後的混亂期間開始,並在軍事獨裁期間被沿用。在朴正熙執政期間,他所採取的獨裁專政、家長式統治,以及讓職工盡量努力生產和服從的方式,構成了一些限制,如裙子的長度、髮型和晚上外出這種很單純的行為。如今從這種管控中解放出來的韓國人,可在這三方面擁有極度放縱的自由,而且很多人的確會如此放縱。這裡的夜生活特別活躍,並且被許多人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雖然在國際上並非人盡皆知,但事實上,首爾是一個派對城市。

有人將韓國人稱之為「東方的愛爾蘭人」──意指韓國人如愛爾蘭人一樣愛唱歌、跳舞,並且具有歷史悠久的醉酒傳統。韓國的「飲酒歌舞」這種自我形象的確印證了這個觀點,而這個「飲酒歌舞」的座右銘自然為許多人帶來了晚間的娛樂。飲酒也可能會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在公司強制性的喝酒聚會中,與上司一起飲酒是司空見慣的事。

「讓我們喝到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南韓每人每年的平均飲酒量為十四•八公升,這數字稍稍超越英國,也超過與英國同屬凱爾特族的愛爾蘭。除了歐洲人以外,就屬韓國人最會喝酒,而且他們這十四•八公升並不是以偶爾喝兩杯啤酒,或是進餐時配一杯葡萄酒這種有規律的方式飲用,而是像北歐人一樣,不是待在家裡很早去睡覺,就是出門玩到通宵達旦─並且整夜喊著「讓我們喝到死!」(Mashigojujka!)。

韓國人的好酒量,很久以來就是眾所皆知的事:歷史學家聶夫(Robert Neff)在二○一○年英國皇家亞洲學會的演講中曾經提到,西方海員在十九世紀到韓國的時候,韓國人的酒量早就超過他們。但很多人認為直到一九六○和七○年代工業化之後,這種喝到爛醉如泥的習慣才開始普及。公司的喝酒聚會原本是為了讓辛苦工作一整天的員工們聚一聚,但實際上,人們在這些聚會中經常飲酒過量。據韓國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一九八三年南韓每十萬名死亡人數中有四百九十四人是死於肝病,到了二○○九年人數又攀升到四千四百一十七人,這個死亡人數上升十倍的現象,以及肝臟疾病飆升的情況,與「喝酒聚會」文化及民眾習慣狂飲有很大的關聯。

但韓國人都喝些什麼酒呢?這個國家的酒類有很多選擇,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啤酒、烈酒和葡萄酒以外,本地出產的酒品項也很豐富,其中最普遍的即是「燒酒」,是一種用米製成的傳統酒。如今,一些如「安東燒酒」的高級「燒酒」還是以大米為主原料,但大眾市場的「燒酒」可能也會用馬鈴薯或是其他澱粉類食物製作。「燒酒」絕對不是有品味的人喝的酒,但它的好處就是廉價:一瓶三百七十五毫升的燒酒(酒精濃度二○%)在便利商店裡的售價不超過一千五百韓圓(約一•四美元),在餐廳大約賣四千韓圓。

「燒酒」是一般平民喝的酒,它沒有特別的味道,價錢也極為低廉,但它的效果卻格外好─有人會說是過度的好。大多數的人通常會將「燒酒」倒入小酒杯中喝純的,但也有很多人喜歡將燒酒跟啤酒混合成一種強烈的「炸彈酒」,並以「人浪」(pado)這種一人接著一人乾杯的方式來喝這種酒。「燒酒調酒」則是將燒酒與果汁或是優酪乳混合,讓它變成比較好喝的調酒。由於它喝起來完全沒有酒精的味道,這會讓喝的人以為自己一點醉意都沒有─直到站起來,才發現雙腿已經不聽使喚了。

「燒酒」就跟「韓式餃子」一樣,與蒙古人有關係,這些入侵者在十三世紀帶來了「燒酒」的前身「阿剌吉」(arak)。這種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黎凡特地區(Levant,義大利以東的地中海地區),並從這裡往東傳到亞洲,往北傳到保加利亞一帶,也就是「拉基亞酒」(rakia)的前身,如今北韓有些地區還是將「燒酒」稱為「阿剌吉酒」(arakju)。「燒酒」不僅經歷了絲路那原始全球化和貿易的千年歷史,也將各地看似無關的文化牽連起來。

其他用小酒杯喝的酒還有「百歲酒」(baekseju),這也是一種由大米釀製而成的烈酒,但比較順口且酒精濃度也比較低,裡面也含有各種中藥及高麗蔘。「百歲酒」顧名思義,就是喝了可以讓人長命百歲,當然沒有人會信以為真。有些人喜歡將百歲酒和燒酒混合,並將其稱作「五十歲酒」(oshipseju),意指喝這種酒只能活到五十歲。另外,還有以本地產的覆盆子製成富水果香氣的「覆盆子酒」(bokbunja),以及味道有點像日本清酒的「韓國清酒」(cheongha)。

韓國實際上有太多的酒類,南韓文化遺產管理部門列出了八十六種酒,其中有許多是地方性的酒,所以沒有大量生產。但烈酒之王永遠都是「韓國燒酒」,根據韓國放送公社(KBS World)網站資料顯示,二十歲以上的韓國人在二○○六年平均每人喝掉九十瓶的「燒酒」,報告所附的文字即說明了一切:燒酒是「韓國的能量來源」,它不但「烘熱了孤獨人們的心」,也「建立新的感情並增強舊有的感情」。

在所有發酵製成的酒類中,有一種以大米為原料的「馬格利」(makgeolli),人們通常是用大杯子來喝這種牛奶色的米酒。這種酒的味道甜美,但常喝的人都知道它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宿醉。馬格利從前是農夫的飲品,被城市人視為沒品味,因此不願意沾碰。但這種酒在二○○○年代晚期再次興起,因為它的熱量比較低。現今一些時尚酒吧會以高價供應馬格利給那些不久之前絕對不願碰它的人,目前在市面上還是可以買到傳統的馬格利,而且在超級市場一瓶只售一美元。

※ 愛書人電子報提醒您: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閱讀筆記
書評〈詩〉/溫柔或荒涼的人事
聯合報╱陳義芝
《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書影。 (圖/人間出版社提供)
推薦書:《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人間出版社出版)

不久前我寫了篇〈補修艾蕪文學這門課〉,強調兩岸隔絕導致斷裂的1930、40年代新文學史,亟待修補。我說:「修補斷層,需要一個世代的人加倍努力。」解嚴前,無緣認識一些國共分治後留在中國大陸的作家作品,是時代阻絕,非個人因素,解嚴後呢?

日前呂正惠教授出示人間出版社即將付印的《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我驚覺對這些作品的陌生,已沒有時代斷裂因素可抵賴,只能怪自己的囿限──喜愛讀詩,關切當代詩的發展,但閱讀層面竟未拓展。這不僅是我一人的問題,也是台灣的讀者及文學研究者普遍的狀況:眼光只放在台灣島內,不及於香港、對岸,更不要說世界華文圈了。讀《魯迅文學獎作品選──詩歌卷》,欣賞九位脫穎而出的詩人代表作,因而也是一次珍貴的當代文學補課。

以作家命名的文學獎,寓含有作家創作成就的形象高度。魯迅是中國新文學前期最傑出的作家,也是至今仍影響深遠的創造者、改革者。他的成就固然以小說及雜文為最,散文詩的奠基,也有高度評價。魯迅說過,「詩文也是人事」,「文藝家的話其實還是社會的話,他不過感覺靈敏,早感到早說出來」。關注社會現實課題,鎔鑄現代主義詩的表現手法,不出之以直白控訴,代之人情人性的場景,以對比完成一種弔詭的思省深度,是魯迅文學獎作品詩歌卷的收穫。

九位詩人各有風格,我特別舉兩位:一是林雪,一是雷平陽。

林雪〈來自塌陷區的第N個新聞〉,顯示災難隨處發生,「N個」有難以計數的意味。一個外地來的男子陷進一個坑洞:

4小時後,他從20多米深的地下重新出現

挖掘機挖走了埋沒他的泥沙。那是誰家的人啊

和我父親一樣的身高,與我的弟弟同齡

穿著我兒子喜歡穿的風衣款式。卻永遠不再回答

敘事者以父親、弟弟、兒子等親人看待受難者,這是最切身的同情,看似最個人也是最深刻的悲憫。這個男子在詩中,穿了一件黑風衣,當他沒入坑洞,「風衣旋轉,裹緊。一朵巨大黑菊的活體花蕊」,成為最驚怵的意象。另一首〈在大風中追趕汽車的媽媽〉,刻繪未在站點停準的公車,使骨質疏鬆、心律不整的母親追出三十米外,敘事者看在眼裡,不捨在心裡,她不僅看見自己的母親受苦,也看見了在大風中奔跑的與自己母親一模一樣的其他女人。林雪的詩不去描述扁平、概念化的大愛,而能從個人密切相關的倫理、地理,彰顯出一種光輝,以〈我歌唱塵埃裡深積的人民〉為例,一首呼喚赫圖阿拉地名的詩,她借一個女人轉身,攪動起空氣,也攪動了歷史、禁制,從而召喚「塵埃裡深積的人民」。筆法新穎,想像力奇崛。

與林雪同樣具有創造想像跨度的是雷平陽,他將敘事元素提高到象徵層次,而又帶有寂靜冥想,既現實又神祕的特質。雷平陽的詩,粹鍊度極高:〈奔喪途中〉將靈魂、血緣、思念具象化成鐵絲上掛著的一件父親沒有收走的棉衣。〈末日〉凸顯「語言」的重要,一旦失去了原來的語言,世界就死了。〈在墳地上尋找故鄉〉痛惜村莊的變異,與祖靈說話那一筆十分深沉,巨大的滄桑之感分明有現實的關懷。〈火車開往暗處〉以沉重的列車,引我們思索生命過程裡的慾望、一些難以表述的躲在暗處的東西,以及虛空。〈窮人啃骨頭舞〉彷彿一篇寓言,石頭廣場即人間舞台,「拚命爭奪著一根骨頭」令人聯想到魯迅的〈復仇〉,所謂無血的大戮。〈荒城〉將原始渾樸的曠野與人文體制鍛接,產生奇幻的圖像、意想不到的新鮮思維。〈礦山屠狗記〉將死神的陰影化成視覺感官「翻著白眼,裂開紅嘴」,或聽覺感官「耳朵裡死神無止無休的朗讀」,最後扣回整首詩的是「另一個看不見的,更黑、更深的礦洞」。顯然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詩人。

一個詩人只要具有感發興會的抒情能力,及塑造內容肌理的敘事工夫,其詩作就有境界。讀者從詩中能夠讀出一些人生事件,帶著知性,深入感性,追究生命的溫柔或荒涼,閱讀就有喜悅、就有回味。

魯迅文學獎作品不見得能代表中國極其多樣複雜的文學面相,但畢竟是經過激烈競爭、評選過的,作為黃金板塊的一部分,有助於我們縮小中國當代詩的搜索範圍,鎖定對象進行更深入的了解、研究。

我這篇短文只舉了兩位詩人的詩作,略做解讀。相信讀者細加賞閱全書,在風格比較中,一定能掌握更多人事意涵,領受更豐富的審美意趣。這不是只讀台灣當代詩可以體會到的。

 
名師大作在臺中
從早期貝聿銘的路思義教堂到伊東豊雄的大都會歌劇院、藤本壯介的臺灣塔、安藤忠雄的亞洲現代美術館、妹島和世的文化二館,越來越多世界大師級的建築作品、創意在臺中展現。

《十二夜》 讓人心痛的真相
名為「收容所」,但流浪狗太多了,對大部份的狗兒而言卻是死前十二天的不人道監獄,若你以為所謂的「收容」就是包吃包住,看了《十二夜》你會有很大的改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