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個人發明了一種「30/30」的工作/休息時間的高效率工作法則,所謂「30/30」的工作/休息法則,就是在電腦前工作30分鐘,時間一到,立刻強迫休息30分鐘。繼續計時,待時間又到,再回到電腦,只能做30分鐘,再休息30分鐘,再工作30分鐘,再休息30分鐘……如此這般,延續一整天,包括吃飯也要在30分鐘吃完。
它沒有管你要怎麼工作或怎麼休息,但只是強迫你,工作只能30分鐘,休息也只能30分鐘!
重要的是,這樣一直工作、一直工作,工作效率不見得高。真正厲害的工作狂,是讓人覺得他常常都在工作的狀態,但不表示他「一直」的「連續」工作。譬如我一個早上上班前就工作四小時,但四小時之間我也穿插洗了十分鐘的澡、看了十五分鐘電視、慢跑二十分鐘--
「30/30」,讓我們有機會感受工作狂的「休息觀」,以休息讓創造更高的工作效率。「30/30」的重點不在「只能休息30分鐘」,而在「只能工作30分鐘」,當你知道你只能工作30分鐘,戰鬥力反而變得異常旺盛,譬如昨天公司全體去看「社群網戰」,等著看電影前,我自己的工作效率,就到了飛快的程度,因為電影票已經買了,所有的工作皆必須在那個時間點之前就完成,因此那時間之前的工作效率簡直好到爆,而且心情上面是完全支持的,因為,現在猛力做一下,等一下就休息了!
當我們知道這下只能工作30分鐘,我們會集中所有精力在這上面,如果這30分鐘拆成前後兩個時段,我們在第二段的工作效率肯定超過第一段,如果最後15分鐘還可以拆成兩個時段,那麼我們在第二段的工作效率肯定超過第一段,到了最後5分鐘變得最high,到了最後兩分鐘可能你的腦子已經像光速在飛行,你的手指在鍵盤上敲動的速度已經快到看不見手指………。
愈快要到,工作效率愈高!
工作狂採用類似「30/30」的方法,巧妙讓上述這種「加速」的行為,在一天之內「多出現」好幾次。一般人一天只會出現「加速」二∼三次,第一次是在「中午吃飯前」,第二次在「下午茶之前」,再一次在「晚上下班前」,但是「30/30」每一小時就來一次,八小時就有八次,如果你多一般人「加速」多二倍,你的工作績效,說不定也比一般人多二倍了!
這就是,大家可以向工作狂學的第一個「休息的藝術」。
但,這故事還沒結束,
工作狂還有第二個休息的藝術可教大家--
大部份的人,在公司的時間都釘在椅子上,然後,將所有「想休息」的願望,「集中」到離開辦公椅之後的時間。到了下班以後,不開手機,不碰電腦,至少不碰公司的email,將自己完全的投入了休閒的世界;到了週末,更是「認真玩」,這,是一般人休息的方式,但工作狂不是這樣──
工作狂就和「30/30」的做法一樣,它故意讓我們在休息的時候,竟然也想著工作;它讓我們把工作的心情,也融到休息時間去了,你說,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工作,放假週末在家還想著公司的事還真是悲哀,但,如果你被訓練成每次都只能休息30分鐘,久了之後,就會學會一個很重要的招,就是怎樣在工作的壓力下,讓自己輕鬆一下,又不至於「休息過頭」,即使到了週末,你也會彷彿在自己腰間綁了一條粗繩,將自己和工作的大石頭緊緊栓在一起,只敢在大石頭旁邊手舞足蹈的休息、玩……。
這樣的人生更快活!如果人生就是工作與休息,那麼最痛苦的時間點,肯定是從「休息」轉到「工作」的時刻,所以才有知名的「Monday Blue」,當我們休息的時候也必須想著工作,這種轉換的痛苦會少一點,那麼,我們平均快樂值也會高一點點。所以,工作狂是很快樂的。
最有趣的是,我認為「30/30」是無法使用的,這不是一般人的工作方式,一碰到開會或on-site端,這「30/30」就不可能繼續進行了。但「30/30」教我們的是,跳出工作和休息的無止境的絕望循環的方法,就是向工作狂學「休息的藝術」,以下兩點:
藝術一、工作的時候,比別人還要強迫休息多次,利用休息前的高效率。
藝術二、真正大休息的時段,卻隨時隨地保持「工作的心情」,週末也是。
這兩點「休息的藝術」如果能保持,那就很棒!
世上沒有現成的工作狂,「30/30」只是一個方法,但,那種完美的schedule並不適合人類,我們設立了之後,因為遵守著一個新的時程而感到充滿架構,因為遵守著一個新的生活方式而充滿希望,但「遵守」是沒有生產力的,它沒辦法長久,人的一生本來就是跌跌撞撞所組成的。既然這樣,也就不要一直告訴自己,工作幾個%,休息幾個%,這個月是這樣,下個月恐怕又不一樣,這個比例是一邊做一邊揉合出來的,我們只要記得學到以上兩點藝術就好。
工作狂的休息藝術真的很棒,它通往成功與快樂(還有健康),但這真的是「藝術」,看大家怎麼學到好的,不要學到差的。
就在星期五,我們即將舉辦一場小型的行銷座談會,僅須酌收入場費,現場打卡並送$200元(運費與處理費皆免費)自選禮券。我們想分享的行銷主題是現在許多人都躍躍欲試的「O2O」。
大陸內地的行銷,早將「O2O」視為今年的重要發展項目,他們稱2013年為「O2O元年」,有些評論家繼續稱今年才是「O2O元年」。
所謂O2O,就是「Online to offline」,業界討論已久,嘗試的案子也多。
它有這麼好嗎?
它真的可行嗎?
裡面究竟可能有什麼秘訣?
隱藏的機會?
歡迎報名「O2O虛實整合行銷,愛恨情仇座談會」。此為限額10~25位的小型講座,大家可以聽到最新的O2O的行銷案例,包括成功的、失敗的、以及為什麼成功、為什麼失敗,還有許許多多的經驗、數據分享。同時,也聽聽在場其他行銷人員對於O2O的實際經驗談,互相交流。
Mr.6團隊多年來操作許多企業品牌的第一線行銷專案,自2009年起,客戶包括消費產品、時尚、通路、金融、醫療等各產業,留下許多可貴的經驗。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小型的行銷交流會,和行銷人員分享我們的經驗、以及我們對其他國內外知名案例的看法。
若你有一些需要幫忙的行銷構想,也歡迎提出,由Mr.6團隊及其他來賓一起集思廣益。
本講座純粹交流性質,因此僅酌入場費,現場打卡並可贈送價值200元的禮券(可自選,含運費與處理費)。
人數有限,歡迎儘快點擊這裡報名參加,加入這一場行銷菁英的小群組,看盡O2O的一切可能性!
(圖片來源:normalityrelief li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