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驪歌初動:蘇格蘭獨立是否會弄假成真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音樂隊長電子報】是全台唯一的音樂產業專門誌,提供音樂產業、科技生活、專訪等專業又易讀的最新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15 第333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看柯文哲管帳
聯合報社論 驪歌初動:蘇格蘭獨立是否會弄假成真
經濟日報社論 貨貿協議復談的突破與挑戰
聯合晚報社論 濁世中的清流
民意論壇 深度解讀/穩中求進 國際空間最不滿
深度解讀/兩岸停滯 台灣寧要小確幸
陸給國民待遇? 先幫台商掃除行政障礙
中央地方 政府橫向失靈縱向失能…
食安要的不只安全 還有安心
聯合筆記/要殲滅IS 歐巴馬因小失大
刑警之死/古惑仔挑戰治安紅線
老農揪餿油/屏縣敷衍又黑箱
老農揪餿油/讀書人真該汗顏

聯合報黑白集
看柯文哲管帳
黑白集/聯合報
羅淑蕾針對柯文哲掌管的台大醫院MG149帳戶提出質疑,指控他私設帳戶「洗錢」;柯文哲則提出「懶人包」十四答,反譏羅淑蕾鬧了笑話。從既有的資料看,要說柯文哲洗錢,恐怕言過其實;但從柯文哲把一個醫院公帳弄成「帳中有帳」的手法看,他的「聰明」著實超乎想像。

MG149這個密碼般的帳戶,十一年來修改過廿六個版本,外人要看穿其中奧祕恐怕不容易,就連會計專業出身的羅淑蕾也霧煞煞。台大醫院說這是一個「公帳」,但根據柯文哲自製的「懶人包」,這裡其實包含了公帳、個別帳、私帳等三種不同的帳,其中私帳是外科加護病房團隊繳交的「互助金」,用來作為婚喪喜慶、出遊、尾牙等之支出。可見,台大醫院也搞不清此帳的實際操作。

讓人不解的是,設立這個帳,原始目的是在集中接受外界捐款,以提供該院外科醫師進行相關醫學研究之用;而現在,柯文哲卻把特定醫師的「互助金」也納進去,社交應酬經費也由此支出。如此一來,「研究」和「互助」的用途一交錯,「公益」和「私用」的分際也就混淆了。

柯文哲為什麼要把「私帳」和「個人帳」弄進「公帳」之中,外人不得其解。可以猜想,其中原因可能有幾:一,由於公帳享有「免稅」之優惠,所以才有「先捐入、後領出」可以扣抵所得之說;二,顯示柯文哲照顧醫師同袍,讓大家雨露均霑;三,對於高所得的醫師群而言,這提供了一個避稅的便道。

我們相信柯文哲的說詞,他並沒有從這個帳戶裡拿取不該拿的錢財,也不是瞞天過海貪汙洗錢;但可議的是,他把一個醫院公帳當成方便醫師避稅藏錢的管道,完全混淆了公私界線。

   
聯合報社論
驪歌初動:蘇格蘭獨立是否會弄假成真
社論/聯合報
蘇格蘭十八日即將就是否脫離英國獨立進行公投。這個號稱現代國家「最文明分手禮」的公民投票,在英國眼中,一直認為通過的可能性不高,因此始終輕忽以對;直到上周民調突然出現「死亡交叉」,獨派聲勢大旺,英國政府才趕緊喊話造勢補破網。這些安撫策略能否奏效,再隔兩日即見分曉。

自去年蘇格蘭議會提出要進行「獨立公投」以來,「反獨派」的聲勢在民調上一直遙遙領先「主獨派」,一個多月前還領先達廿個百分點。也因此,英國的卡麥隆內閣對此事一直不以為意,認為倫敦方面無需太過著力反對,或作太多政治宣傳,只要留給蘇格蘭的統、獨兩派去辯論即可。畢竟,出身蘇格蘭的英國前工黨首相布萊爾、布朗及前財政大臣達林等要角,都堅決為蘇格蘭應留在英國辯護。

由於這種「公投不會過」的預期,再加上一種想要創造民主政治「文明典範」的驕傲心理,英國政府便對蘇格蘭公投採取坐視策略,遑論拿出熱情來召喚或勸服蘇格蘭人留在英國。相形之下,由「蘇格蘭民族黨」領袖薩蒙德領導的獨立運動,多年來鍥而不捨地爭取自治權,再進一步走向獨立,是勢必完成的使命。也因此,獨立的旗幟在蘇格蘭大街小巷四處招展,這與倫敦的冷漠恰成強烈對比。

過去半世紀,現代國家追求獨立的道路往往相當坎坷,甚至極為慘烈;屈指可數的例外,就是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協議分手。這次蘇格蘭獨立公投,是根據聯合王國民主協商之共識進行,條件之寬鬆,世所罕見。其特別之處有幾:一、全英國有六千四百萬人口,但僅蘇格蘭的四百萬登記選民,即可自行決定其去留;二、允許定居在蘇格蘭的五十萬外國人參與公投;三、相對的,不住在蘇格蘭而居住在英國其他地方的蘇格蘭人,也沒有投票權,其人數達八十萬人;四、年滿十六歲以上的居民即可登記為選民。

這樣的公投辦法,表面上看顯得極為民主而寬容;但若進一步思考,則未免給人粗疏的感覺,甚至存有疑慮。例如,外國人可以參與公投,反而是蘇格蘭公民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移居英格蘭等地,即被剝奪公投的權利;這樣的條件是否合理,不無疑問。畢竟,這是一個事關民族認同和國家前途的公投,刻意排除一群本地公民、卻又納入一群外國公民,且其比例都相當高,確有可能降低民意的代表性。

曾號稱「日不落國」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近年來其實已經漸漸習慣失去帝國輝煌風光的日子。但是,一旦蘇格蘭決定從聯合王國中分裂出去,英國將失去三分之一的領土,十分之一的人口,失去其核潛艇基地,失去北海油田的龐大資源,失去四分之一的電力供應,和近百億英鎊的旅遊收入,國家整個政經體系也必須面臨重組的局面。這樣的損失,對英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將是重大打擊,對英國人民的光榮感恐怕更是致命的一擊。也因此,首相卡麥隆近日率朝野政黨領袖飛到蘇格蘭,允諾給以更多的自治權和財政補助,希望說服蘇格蘭人民投下反對票。

就在香港人民要求特首「真普選」而遭北京悍拒之際,英國讓蘇格蘭進行如此條件寬鬆的獨立公投,兩岸三地人民只能羨煞。如果蘇格蘭獨立公投過關,對於許多長期爭取獨立的地區,如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巴斯克等,也將是極大的鼓舞。但話說回來,任何地方的獨立問題,都必須回到各自的主客觀條件去討論和面對,恐怕沒有太多「借鏡」的餘地,因為每個國家面對的處境不同。

無論這次獨立公投能否過關,經過此役,蘇格蘭和其他聯合王國成員的關係恐怕都無法再像從前一樣了。如果這次公投不過,至少可以喚起英國的警覺,更加謹慎地處理與蘇格蘭的關係,不要以為事情不會成真;而如果這次蘇格蘭一舉衝破獨立的門檻,恐怕亦未必是好事,因為雙方從未認真、完整地思考過所有分手的問題,接下來對雙方的各種衝擊均難以逆料。

許多台灣人在畢業典禮上唱過的《驪歌》,正是由蘇格蘭民謠《Auld Lang Syne》所改編,英文版歌詞第一句:「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從此不再懷想?」如今,驪歌初動,不知蘇格蘭獨立公投是否會弄假成真,朋友相忘?

   
經濟日報社論
貨貿協議復談的突破與挑戰
社論/經濟日報
停頓了11個月後,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終於在上周復談。這次號稱是「第九回合」的貨貿談判,其實從很多的角度來看,更像是「第一回合」,例如,這次是太陽花學運過後的首次接觸,也是我方新的主談人,國貿局新局長第一次上桌,更是外界第一次比較清楚地了解貨貿協議的談判方向與協議內容,無怪乎各界都用彷彿是兩岸首次談判的眼光來看待。

無論這是第九還是第一回合的貨貿談判,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學運過後,兩岸雙方可能都對協議下一步要怎麼走感到徬徨;我方更一直擔心,陸方是否會用暫緩協商的方式來表達立場。

隨著中韓FTA即將完成,中國本身的供應鏈逐漸完整之際,我們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局面愈來愈嚴峻,再加上亞太經濟整合加速,貨貿協議稍可緩解壓力,甚至可以擴大戰果,是關鍵的抗韓、抗邊緣化的武器之一。這次重啟談判,象徵了兩岸已拋開學運以來盤整期的陰霾,重新回到原來的軌道,具有重要意義。

再者,新談判團隊也有注入新動能的意義。過去經濟部的談判模式是兩岸與國際談判切割:國貿局負責兩岸協商,談判代表辦公室負責國際談判。殊不知二者雖有不同,但基本原則與議題性質卻有高度共通性,因此過去的分工導致經驗無法交流互通,資源與人力也分散,自然造成限制。隨著國貿局長仍繼續兼任副總談判代表,兩個職務合體,讓兩岸及國際經貿談判的經驗、專業及資源可以發揮綜效,相互支援互補,預期將有助於貨貿協議的推動。

過去服貿協議爭議及學運的主要訴求之一,就是談判的資訊不透明,以及立法院監督權限有模糊地帶。這次復談,我們看到政府事前舉辦了超過200場的產業意見徵詢,第一次公開了談判方向,降稅模式以及公布談判日期,而過程中不但主談人每天會後說明進度,結束後亦有簡要的報告。這些創舉雖然凸顯前八回合的黑箱,但代表著政府對民意的回應與交代,值得肯定,更是恢復社會對協商信心的重要一步,未來應該在不損及談判策略的前提下,更加透明。

雖然如此,貨貿協議的未來仍有許多挑戰。我方主攻的產業,包含面板、機械、汽車與石化業,都是我國有競爭優勢,但關稅或其他限制仍高的項目,例如機械關稅超過9%,汽車整車仍有配額限制,而陸方則期待我方給予最惠國待遇,解除包含900餘項農產品在內的貨品進口管制。我方所要求者,是中國積極推動的產業;陸方所要求者,則是我方相對敏感弱勢的項目,彼此利益衝突,談起來必然困難。政府除了要時時徵詢產業意見外,更需要加速建立制度化的協助輔導機制,甚至加碼擴大預算規模,以降低負面衝擊。

此外,貨貿協議的文本將包含納入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技術性貿易障礙、貿易救濟及透明化機制等規範。這些所謂「非關稅貿易限制」,正是近年來台商及各國抱怨連連的主要障礙所在,因為如果貨品在大陸海關就被阻擋拖延,法令規章又模糊不明,關稅再低也枉然。這些規範加上關稅優惠,才能真正彰顯貨貿協議的價值,也是未來談判代表要放心思好好談的項目。

最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尚未完成立法,是部分人士反對貨貿復談的主要論點。面對中韓FTA及區域整合節節逼近,貨貿協議又需要時間理順千頭萬緒,為了避免台灣繼續原地踏步,立法院應該做為政府談判的後盾,儘快完成立法,才是台灣的最大利益所在。

   
聯合晚報社論
濁世中的清流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置身看不到盡頭的食安風暴,消費者這幾天走進任何商家購買食品時,恐怕都會先問: 我可以相信你嗎?

此時在另一端,多位以公益為目的、商業為手段的社會企業創辦人,在本報系主辦的「聯合大講堂」,娓娓敘述實踐公益夢想的心靈滿足;對比食安中鏢的業者,可謂「大廠商」與「小巨人」。

五年間4起重大食安危機: 塑化劑、毒澱粉、大統假油到餿水油,全部都是食品中,不但摻雜不該出現的成份,而且都是極其黑心的組合。

該是塑膠製料的塑化劑出現在飲料、食品及藥品;工業原料的順丁烯二酸進入肉圓、魚丸、豆花等食物鏈;以著色為目的銅葉錄素,被拿來充當高級橄欖油,甚至大量添加在烘培食品;此次則是連豬都不吃的餿水、皮革油,成為烘培烹煮必備的油品。

很多經營有成的企業家,回顧創業成功的道理,暢言「先有良心,才有錢財」。不過,一次次食安風暴,都有大賺暴利的知名業者榜上有名;原來這些眾人信賴的商家,只是口中有良心,也讓消費者對企業道德良知,徹底崩盤。

近年吸引年輕人投入的「社會企業」,始於有心人希望擺脫「公益只能靠捐款」消極等待,主動追求市場機制自給自足,透過提供的產品、服務、作業流程等,解決社會問題,創造商業價值,再回饋公益。在實踐「用行動愛台灣」過程中,也傳遞真實不欺騙的質樸理念。

食品大廠砸錢行銷,締造銷售佳績,廠商賺進大把鈔票,負責人進階「富人俱樂部」,下一代光鮮亮麗,出入時尚活動;一時的風光,或可吸引社會目光,道德卻處於隨時崩盤低點。相對社會企業,抱持美好的信念,堅持做對的事,未必有暴利可圖,卻是濁世中的清流。

   
民意論壇
深度解讀/穩中求進 國際空間最不滿
趙春山/淡江大學陸研所教授/聯合報
根據聯合報連續五年所作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今年的調查結果出現了下列若干重要的變化,形成這些變化的因素,不但值得關注,並有深加探究的必要。

第一,代表兩岸官方互動的政治關係,以及代表兩岸民間交流的社會關係,都出現了「穩中求進」的趨勢,這是一個正面的狀態。「王張會」是官方互動的成果,它的象徵性意義,就足以讓兩岸政治關係升上一個台階。但與兩岸社會關係比較,受訪民眾顯然認為,民間互動還是走在官方互動前面。我們相信,政策在這方面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對岸當局,為了落實「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其對台工作不但深入「三中一青」,並且放寬了民眾前往台灣的限制。

第二,民眾對於兩岸外交、軍事和經貿關係的認知,是今年民調當中最為突出的部分。與去年比較,三個領域都接近由「和緩」邁向「緊張或競爭」狀態的臨界點。其中,外交平均六點九分,較去年的四點四分差距最大,顯示受訪民眾對於台灣現有的國際活動空間並不滿意,對於參與非政府組織遭到的不公平待遇,更是感同身受,於是透過民調全部宣洩出來。

在兩岸軍事關係方面,雖然目前雙方都強調和平,民眾也認為兩岸開戰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共軍力的大幅擴張,加上鄰近台灣周邊形勢的變動,卻讓台灣民眾感到,安全環境已面臨嚴重挑戰。與此同時,中共至今仍未放棄武力犯台的主張,仍未撤除目標對準台灣的飛彈部署,這些都讓受訪民眾存有飽受軍事威脅的心理。

民眾認為兩岸經貿關係已從「互利」轉向「競爭」,這是自然但值得注意的趨勢。事實上,在邁向競爭的過程中,台灣早就擔心失去原有的優勢地位。探究其因,除了對岸在改革開放政策下經濟實力的大幅提升,加上經濟全球化和區域整合帶給我們的衝擊等客觀因素之外;台灣內部政治因素造成的干擾,以及本身自由化腳步的裹足不前,都使我們流失了許多寶貴的籌碼。

第三,今年民調對於兩岸政治和社會關係調查出現的變化,並沒有影響民眾對大陸原有的印象。與去年比較,無論對對岸政府或對岸人民的印象,今年調查結果都大致維持不變,連正面和負面印象的項目排序也沒有重大改變。很明顯地,習近平上台後對內展現的新作風和採取的一連串新政策,雖予大陸民眾一新耳目的良好形象,但卻未在台灣出現「外溢效應」。因此,台灣民眾雖看好中共的崛起,但仍缺乏到大陸就業或定居的意願。台灣民眾更關注的是涉及中共制度創新的政治改革問題;對於大陸人民的觀感,也非僅以「物資文明建設」為標準,影響更大的因素是「精神文明建設」。

第四,針對台灣前途問題,多數民眾仍主張「永遠維持現狀」;但與去年比較,有「獨立」傾向的民眾,仍大幅超過有「統一」傾向的民眾。民調顯示,馬總統致力於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的主張,符合大多數台灣人民的期待。但現狀能否永遠維持不變?如何避免或應付那些可能改變現狀的內外環境因素?如民調顯示,民眾認為最有可能讓兩岸轉趨緊張的「台獨」變數。這些都是這次民調受訪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深度解讀/兩岸停滯 台灣寧要小確幸
郭正亮/文化大學國企管理所副教授/聯合報
這一年來,堪稱是兩岸不斷出現波折的一年。從去年九月馬王政爭,到十一月中國大陸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到今年三月十八日到四月十日爆發反服貿學運,到六月張志軍首度訪台,到八月爆發張顯耀洩密案,都使兩岸關係陷入更艱難的僵局。

面對更加困難的兩岸挑戰,儘管兩岸政府都力求穩住情勢,民眾並不認為兩岸可能開戰,但在兩岸敵友關係上,已經有多項指標指向兩岸對峙:例如軍事緊張從去年五•○提升到今年六•五,顯見大陸與鄰國在東海和南海衝突,已使台灣更難置身事外;經貿競爭從去年四•九提升到今年六•四,顯示兩岸企業的競爭性已經超過互補性;外交敵對從去年四•四陡升到今年六•九,也和大陸遲遲不願支持APEC馬習會,以及不願力挺台灣參加區域經貿組織有關。

反服貿學運的崛起,並未改變民眾對台灣前途的務實看法。支持「永遠維持現狀」,仍然和去年一樣高達四十七%;支持「先維持現狀再獨立」的緩獨派,則從去年十三%微升到今年十五%;支持「盡快獨立」的急獨派,反而從去年廿%下降到今年十九%。泛獨派(緩獨+急獨)從去年卅三%微升到今年卅四%,泛統派(緩統+急統)則從去年十五%下跌到今年十二%,「永遠維持現狀」仍然保持領先。

儘管不再擔憂兩岸戰爭,但民眾對大陸政府評價仍不高,對大陸政府持正面印象只有廿六%,負面印象仍高達五十七%。排名前三名的負面形容詞「專制集權」、「強勢霸道」、「獨裁」,五年來從未改變。儘管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六月首度訪台,也低姿態表示過去兩岸經貿對於「三中一青」(中南部、中下階層、中小企業、青年)照顧不夠,但大陸對台灣基層的柔情攻勢才剛開始,還不足以使台灣民眾立刻改變對大陸政府的負面印象。

兩岸交流持續深化,去年陸客來台已經突破三百萬人,仍然難以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負面印象,持負面印象和去年一樣維持在五十一%,持正面印象也一樣只維持在卅六%。對大陸民眾排名第一的負面印象,前兩名為「不文明」廿九%、「強悍霸道」六%,和各國媒體所報導的刻板印象完全一致。顯而易見,儘管擴大兩岸交流可以增加雙方認識,但也併生出「因為更了解而增加惡感」的負面交流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大陸國力進一步提升,以及反服貿運動的衝擊,台灣民眾對於前往大陸工作或創業的意願,反而顯得保守起來,取代出外打拚冒險犯難的生活基調,是越來越熱愛台灣、確保台灣生活品質的「小確幸」。「願意去大陸工作」從去年卅一%下跌到今年廿五%,「願意去大陸創業」從去年廿四%下跌到今年廿一%,「願意讓子女到大陸念書」從去年廿六%下跌到今年廿五%,「願意搬到大陸定居」仍然和去年一樣維持八%,比例都呈現下滑趨勢。

事實上,儘管兩岸開放觀光已經長達廿五年,但仍有過半台灣民眾從未去過大陸。關心兩岸的有識之士,恐怕要切記這項恆久不變的兩岸交流現實,才不會對兩岸關係抱持太過浪漫的想像。

   
陸給國民待遇? 先幫台商掃除行政障礙
黃丙喜/台灣科技大學管研所教授(/聯合報
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和一些工商領袖建議大陸政府給予台商國民待遇。這項建言固然是出於眼看兩岸服貿、貨貿協議通過遙遙無期的無奈;然而,它著眼於速成的解決方案卻會造成兩岸投資更嚴重的失衡,後遺症很大,不能輕忽。

兩岸關係的一大光譜是經濟和安全的權衡。想想太陽花學運能激起社會那麼的回響,主因之一是長期「台商西進」的多,「陸商東進」的少;好不容易,鮭魚返鄉卻多淪為炒房地產,造成台灣就業機會銳減,相對物價攀高。如果台商在大陸享有國民待遇,台商無論製造服務產業,連根拔起台灣基地的現象勢必加劇,必須三思。

現階段要能使得台商放眼大陸又能根留台灣的根本之道,在於我方要趕緊要求陸方去除非貿易障礙。舉醫療、生技、化妝、保養、農產及食品為例,這些都是台灣近年小三通出口到大陸的大項產品,廠商也多迫切期待能夠到連鎖超市、百貨商場等實體通路銷售;但是,這些商品能夠取得大陸衛生證的至今屈指可數,最近其質監總局又突然要求另加檢疫等通關檢驗。台商提供的所有我方品質檢驗的文件皆無法獲得陸方政府機構確認,形成台方產品出口到大陸的最大非貿易障礙。這種雙方互不承認的行政作業不除,兩岸服貿貨貿的協議簽再多,效益勢必大打折扣,也徒增廠商抱怨。

台商在陸取得國民待遇可行的前提是,我方也給予陸商在台同等的待遇,使得台商西進和陸商東來形成雙向的對流。但是,當前這項相對條件要獲得行政和立法部門通過,談何容易? 我們還是務實地先做有助台商順暢出口的事。

   
中央地方 政府橫向失靈縱向失能…
林嘉誠/大學教授、考選部前部長(/聯合報
餿水油事件愈演愈烈,不少知名廠商紛紛中箭下馬,消費者更是人心惶惶,人民對於各級政府怨聲載道,要求相關官員負責。行政院長江宜樺除了數度公開向國人致歉,並表示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已表達「願意負起該負的責任」。整個餿水油事件再次凸顯各級政府彼此之間縱向領導,以及內部橫向聯繫的嚴重失序,造成總體政府的失靈及失能。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如何職權區分,並秉持地方自治的民主原則,的確煞費周章,必須精心設計。憲法、地方自治法、各級政府自治條例等,雖有明文規定,但是法有不足之處,加上各地方政府財政等狀況不一,必須仰賴中央政府統籌部分稅收及經費補助,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職權區分,有其模糊不清之處。

由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職權分工,由分層式調整為所謂大理石式,發生不少職權重疊,或三不管地帶的現象。例如此次食安危機,依據食品衛生等相關法規,衛生福利部及所屬食品藥物管理署,以及各縣市政府衛生單位,平時均有一定職責,因此發生事件均須追究負責。屏東縣政府最後自承有失責之處,中央政府相關部會更是責無旁貸。衛福部及環保署為了廢食用油由誰主管一度互推責任,最後由環保署負責。高雄氣爆事件衍生中央政府與高雄市政府互相推衍塞責,地下管線、汙水下水道等業務,中央政府與高雄市政府容有重複之處或三不管欠明之處,雙方才有藉口互指不是,自我卸責。

對於人民而言,政府只有一個,不論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內部如何區分職責,人民要求政府提供生活保障、基本福利措施、衛生教育條件、必需的公共建設等,不會考慮哪些是中央政府負責,哪些才是地方政府工作。台灣目前現況,中央政府與民進黨籍縣市長主政縣市政府,諸多扞格不入之處,觀之其他民主國家,此種現象不必大驚小怪。可是國內長期藍綠對抗,此種現象卻走火入魔,每次事故發生,雙方罔顧尚待救助人民,卻互相指責逃避責任,絕非民主國家的常態。

中央政府或規模較大的地方政府,因職權、業務龐大,必須分官設職,所屬機關數目不少。此種政府部門是否有效運作,考驗首長的智慧、領導能力、行政決策能力。內部各機關、單位的橫向聯繫良否,包括行政院長、各部會首長、直轄市長等,縱向領導更是不可或缺,頗為關鍵。政府失能及失靈,除了結構因素,缺乏橫向聯繫的行政文化及首長縱向領導能力不足,應是主因。各級政府之間,權責欠明,橫向聯繫不佳,甚至刻意對抗,中央政府有限的領導權、考核權,也是問題重重弊端叢生主因。

不論中央政府、各級地方政府,彼此之間,以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所屬機關、單位,樹立橫向聯繫的行政文化,十分必要。各級政府內部縱向領導,以及中央政府對於地方政府的有限領導也宜強化。包括食安危機、高雄氣爆、屢見不鮮的公共安全事故等,才不會歷史重演。況且人民對於政府的課責,不僅消極提供保障,另有更積極作為的期待,政府效能更形重要。

   
食安要的不只安全 還有安心
王任賢/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聯合報
最近國內食安問題嚴重,問題食品跟肉粽一樣,一拉就是一大串,連部長都有可能因此而下台。然而換個人做就會更好嗎?那可不一定,如果政策思維不變,估計再十個部長也不夠折騰。

食安要如何管理,首先要先搞清楚,食安的安,是指安全還是安心。安全是個科學名詞,是相對於不安全而設定的。所謂不安全指的是食物中驗出了對人體有害的法定有害物質,沒有驗出就稱為安全。所以食品安全當然是要對食品成品進行檢驗,我國的政策基本上是植基於此,所以有產品抽驗,也有產品GMP認證制度。

但是這幾次的食安事件好像不能完全套用食品安全這種劇本。因為香豬油產品沒有驗出問題物質啊,以前的混油與混米也都沒有有害物質啊,在食品安全上是沒問題的。之所以仍會鬧這麼大,原因在於看到了香豬油的原料竟然是餿水,混油與混米則都是與標誌不符,大夥被欺騙了,因此這是個安心的問題,不是安全問題。要安心必須要能從原料到製程全部進入政府的檢視,沒有辦法以產品GMP一個政策就能過關。原料GMP與製程GMP制度的建立才能完全讓老百姓真正的安心。

但是安心是屬於心理層面的東西,不是挺科學的,也很容易受到操弄。就拿以前美牛事件來說,縱使專家說破了嘴,美國人就是吃美牛吃了那麼久都沒事,為什麼台灣人就是不能吃,因為安全沒問題,但是安心被操弄。直到有一天歐盟過關了,人們才安心讓美牛進口,現在台灣的牛肉消費市場中已經一半左右是美牛了。這就是一個明顯安心被挑動、被利用的案例。

這次餿水油事件也是如此,當新聞相片拍到了香豬油原料竟是骯髒餿水時,相信很多人見到豬油就作噁。但是到了製成香豬油,檢驗都合格,這等於是利用環保技術回收了原應丟棄的豬油,此時由香豬油再衍生出的商品是否還該追究那是來自於惡心的餿水時就該好好考慮了。因為下游廠家也是買了GMP認證的產品,何錯之有?我國的GMP也是產品GMP啊,不是製程GMP,也不是原料GMP啊!

所以政府的政策必須明確,我相信衛福部的食安官員都是學者,腦子裡想的都是食品安全,但是老百姓關心的是安心。政府的政策既然腦子裡想的是安全,政策設計上就是以達到安全為主軸。但是老百姓被激發的是安心問題,政府這一方面的政策是有漏洞的,因此事件爆發起來就如滾雪球一般。但說來大部分的商家還挺冤的,上游廠商在偷雞摸狗,下游的廠商在付帳,台灣的食安商譽在陪葬。

怎麼辦呢?食安還是應該走到食品安心的路上,不能僅以食品安全滿足。所以製程GMP及原料GMP制度建立是很重要的。思路決定出路,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聯合筆記/要殲滅IS 歐巴馬因小失大
郭崇倫/聯合報
九一一前夕,美國總統歐巴馬宣示:「我當總統的原則是,你威脅美國,就不會有避難所!」矢言剷除斬首二名美國記者的「伊斯蘭國」(IS)。

IS現在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安全威脅,這是美國精英階層的共識,無論是朝野兩黨、行政立法,乃至媒體,上次看到這樣的同仇敵愾是在攻打伊拉克之前,這不是好現象。

紐時專欄作家傅利曼在歐巴馬演講前一天,反省當時自己的錯誤,語重心長警告:「那時候我們—包括我在內—心急如焚要在九一一後扭轉乾坤。人一著急,就會忽略事情的複雜性,遲早要因此吃苦頭。」

其實美國無需直接與IS正面衝突的,因為IS本來希望避免凱達的錯誤,不要挑釁美國,只在地區擴張,直到八月初美國轟炸IS,才令IS直接以美國為敵,就像劊子手所說的「你們的飛彈持續轟炸我們,我們的刀子也會繼續砍向你們的人」。

美國接下來的攻擊越烈,IS絕對會有更大的報復,他們現在只欠足夠的武器與管道,不然目標絕對會轉向美國與歐洲本土,或許有鷹派人士會說,難道我們屈服於威嚇不成?話可不是這樣說,任何行動,都要考慮到後果,IS的確是殘酷沒人性,但它對美國本土並不構成威脅,歐巴馬有可能因小失大。

首先在伊朗,美國已經先後三次攻打伊朗的死敵,全球反恐消滅凱達,以及侵略伊拉克推翻海珊政權,前兩次都非常成功,現在IS是第三次,也許外交不應如此現實,忽略美國人被殺的事實,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尤其是上次戰爭遺留下的問題,都成為發酵的種子,譬如將海珊的社會復興黨,全部棄置解散,只會將他們推向敵人,IS領導人當中就有兩名前海珊軍隊將領。

其次是對中國,美國之前最優先的是亞太再平衡,歐巴馬自己說,美國的長期經濟利益和繁榮取決於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而中東,僅被視為經濟累贅和軍事負擔,不過兩個美國人被殺,就完全轉移焦點,在加強伊敘兩國作戰的同時,又如何能把美軍的六成實力放在太平洋?

不過在期中選舉之前,此不失為高明的政治策略,由於美國民意贊成武力介入的比例日漸上升,歐巴馬看起來強硬,國內可以加分。而且這與上次不同,歐巴馬積極尋求各國的支持,不自己硬幹,考慮到大家的利益,讓人想起第一次波灣戰爭,老布希總統利用中東各國的憂慮,建立驅逐伊拉克、恢復科威特的聯軍,歐巴馬在剩下的兩年任期中,也許可以建立總統任內最後的歷史定位。

   
刑警之死/古惑仔挑戰治安紅線
紀昭秀/家管(台北市)/聯合報
北市薛姓警員休假中前往轄區夜店,遭數十名古惑仔圍毆致死,震驚社會,歹徒手段凶殘,駭人聽聞。警員是奉命前往「執行公務」,或趁休假出面喬事的「個人行為」,不得而知。但數十人聚眾,棍棒刀械齊飛,對象又是偵查佐,不管處理公務或私人恩怨,顯然沒有將公權力放在眼裡,挑戰治安紅線意味濃厚。

警方當然要全力追緝破案,將歹徒繩之以法,但事件潛藏的隱憂,有必要一併釐清及檢討。警員如為奉命,為何單槍匹馬,且無必要裝備?如為個人行為,有否向長官報告?上級有無告誡或因應措施?警員與業者有無不法勾結或捲入黑道糾紛?攸關風紀的老問題,千萬別再置之不理,徒讓刑警枉死。

   
老農揪餿油/屏縣敷衍又黑箱
王子榮/自由業(台中市)/聯合報
餿水油事件,最誇張的是,揭發的居然是個不識字的老農。他多次發現郭烈成工廠排出的汙水非常臭,向屏東縣政府檢舉郭烈成的油廠製造油品有問題,屏東縣政府的稽查人員卻都是敷衍交差了事,繼續讓問題油品流入市面毒害全台民眾。等到檢舉人直接蒐證到台中向警方檢舉時,相關事件才曝了光,而對於自己怠忽職守的做法,屏東縣政府也只以稽查人力不足和道歉草草了事。

諷刺的是過去民進黨一直痛批國民黨黑箱,然而民進黨主政的屏東縣政府,卻不敢加以自我批判,這說明了民進黨也沒好到哪去,也因此毒油問題會一直發生也就不讓人覺得意外。

   
老農揪餿油/讀書人真該汗顏
許素菲/真理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聯合報
原來揭發餿水油案竟是一名不識字的屏東老農,兩年前在屏東報案不受理,卻鍥而不捨購買相機、監視器,自行蒐證,提供證據,親赴台中揭發這起震驚全國的黑心油真相。無庸置疑他是終止危害全國食安的大功臣,老農的貢獻令人動容,實為全民楷模。

民代挾帶民心的忿怒,要求衛福部長負起政治責任,但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證未來台灣的食品安全?縱然近日有人建議要以死刑懲治廠商,但若化整為零,散到偏鄉繼續煉油,恐難禁絕。

衛福部管理食安的編制人數不多,可借助於熱心人士投訴,亦可成立食安小組,架設網頁、投訴電話,接收人民投訴,並廣為宣傳。若成案,再與相關檢調警合作,必使產毒油者無所遁形,更可挽救美食王國受損的名聲。否則國人體內繼續累積毒素,將造成難以承擔的健康損害與經濟損失。

讀過書的人,若不能像老農如此愛護這片土地與人民,效法他扛起國民的責任,真該汗顏。

   
外商最愛用的8個英文字
外商企業最愛用的8個字。這8個字其實隱含了很實際的企業生存之道。如:Performance、Product launch……等。用對英文,你就可以既有貢獻,又不必賣命!

絲巾薄圍巾 穿搭遊戲玩不膩
即使你的衣櫃還沒換季,也可以開始把絲巾、薄圍巾這類秋天小單品找出來,大玩穿搭遊戲。又寬又長的絲巾直接當圍巾套上脖子是基本動作,也可折成三角形當作披肩來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