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喜歡味蕾的旅行?在舌尖品嘗一個地方,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再怎麼標榜人文深度的觀光,若無美食或特產,在遊客心目中便要失色好幾分。肚腹沒塞進什麼,彷彿連心靈也空虛起來。
遇見一家燈光美氣氛佳的店,第一個念頭往往是:「如果能在這裡用餐,該有多好?」漂亮的造景,迷人的氣氛,把我們抽離真實,待在裡頭,得讓嘴巴進行一點咀嚼運動,才有活在當下的踏實感,這是所謂的「咀嚼當下」呀。
行走台北中山北路的風格巷弄,當我看見那些裝潢得時尚有趣的美髮沙龍和設計工作室,也會陷入一種「咀嚼情結」,內心戲上演:「如果下回和朋友見面,就約在這樣的空間吃飯該有多好!」好希望這些店是餐廳啊!不過,為何一定要吃飯?為何不是「就約在這樣的空間舉行讀書會該有多好」?
把疑惑說給內人韋瑋聽,她用食指敲了一下我的笨頭:「你忘了加上咖啡。」她要我把這句話調整為:「如果下回和朋友見面,就約在這樣的空間邊喝咖啡邊舉行讀書會該有多好!」這樣才合乎民情。
開店之後,我漸漸意識到,光是加上咖啡還不夠。「一定要簡餐!」
自從我們的咖啡書房開店後,常有碰巧經過的路人在外頭駐足,臉上掛著發現新大陸的神情,進門就問:「你們有賣餐嗎?」「什麼?你們是一家書店!」「只提供精品咖啡?不加奶的!」「為什麼不賣餐?我們想在這裡吃。以後會賣嗎?」
像這樣興奮而來落寞而去的路人,三天兩頭便出現一個。所以,前頭那句話應該更精準地調整為:「如果下回和朋友見面,就約在這樣的空間邊吃飯邊舉行讀書會該有多好!」思忖了一下,又覺得哪裡怪怪的——如何一邊咀嚼一邊講話呢?就算不辦讀書會,朋友見面總要聊天吧!不是要聯絡感情嗎?
這該不會是「餓壞世代」的餘緒?我的上一輩,民國三、四○年代出生,許多人都經歷過吃不飽的童年,等到長大出社會,環境改善了,潛意識裡依然擺脫不了「餓壞恐懼」,於是在犒賞孩子或舉家歡慶時會很自然地採取「帶你去好好吃一頓」的方案,而非「帶你去看展覽」、「帶你去聽音樂會」、「帶你去參加路跑」、「帶你去體驗下田」……
年輕人的玩樂定要加上吃喝,應該是傳承自父母的習慣吧!韋瑋說:「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沒聽過民以食為天嗎?」管他旅行或聚會,都要吃呀!即便逛書店,也要喝杯咖啡。我知道,多數書店,無論連鎖或獨立經營,沒有賣點吃喝是生存不下去的。只有咖啡還不夠,「一定要簡餐!」因為,這樣才有咀嚼。
「你們這裡沒有提供簡餐啊!」面對客人落寞的神情第N次後,我開始感到莫名的抱歉了。
曾在一家書店看到這句標語「心靈糧食,美不勝收」。看來,應該改成「心靈糧食,美食不勝收」才對。
●小熊老師,本名林德俊,為熊與貓咖啡書房主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