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把握分秒 信、願、行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眾文生活英語報】給您最實用的生活英語,豐富有趣的題材、嚴謹紮實的內容,讓您無負擔的學習!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10/04 第30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初心永誌
證嚴上人專區 把握分秒 信、願、行
慈濟脈動 扎根東臺灣 與世界接軌
焦點專欄 小胖威利寶寶 靜思堂宿營
初心永誌
一九八六年夏,慈濟醫院歷經七年的建設考驗,終於啟業。證嚴上人悲欣交集,形容醫院寸土及磚瓦,皆是眾人心血鋪築砌成。「佛陀問病圖」描繪佛陀領僧眾為病苦比丘施藥、沐浴,象徵慈院創辦的初衷,期待發揮佛教慈悲的精神,承擔守護生命的重任。回首三十年,回歸初心,始終如一。
把握分秒 信、願、行
畫作/林國新
真正珍惜生命,是把握分秒「信、願、行」,

活出生命精華,經營出扎實精彩人生。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每年中秋節,是「國際慈濟人醫會」共聚一堂的時刻;天上月圓,人間菩薩也大團圓,今年共有二十個國家地區、六百多人參加年會。

二十多年前,菲律賓慈濟人開始下鄉義診;長期帶動義診的馬尼拉崇仁醫院副院長呂秀泉,一九九六年帶隊來到靜思精舍,那時剛好是中秋,大家溫馨賞月,相約明年再回來。從此,全球人醫在中秋節回花蓮共聚成為慣例,在年會中經驗交流、彼此鼓勵,增強道心與愛心。

全球人醫雖然來自不同國家、不同信仰,但愛的能量打開宗教藩籬,人人秉持共同一念心──貧窮苦難人走不出來,醫療人員就走進去;關心他的家庭、了解他的病苦,作他生命中的貴人。除了平日在地付出,當國際間發生重大災難時,人醫們就會合到災難前線治病療傷。

慈濟人醫會的緣起,要追溯到四十四年前,一九七二年九月十日──「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成立的第一天,就是人醫會的第一天。

當時功德會成立滿六年,在濟貧工作中,發現許多是因「病」而貧──因為貧困沒錢看醫師,把小病拖成大病;或一家經濟支柱因急病、意外倒下,拖垮了原本的小康之家。貧與病,就像攣生兄弟一樣;「貧病交加」更是苦不堪言。

因此我感覺到,只做慈善,治標不治本。如果能透過醫療,把病患從床上扶起來,恢復健康後重拾工作能力,就能避免整個家庭陷入因病而貧的苦境。因此有了辦義診的構想。

第一位跟隨我出家的德慈,他俗家母親聽說慈濟想在花蓮市區辦義診所,就發心提供仁愛街住家樓下空間。感恩黃阿奶居士發心提供場地,也感恩省立花蓮醫院的醫護人員義務來服務,讓「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在小小的空間中克難開始。

不只定點服務,這群有心的醫療志工,有時假日還跟著慈濟志工,從花蓮往南到玉里、光復、壽豐等地巡迴義診。鄉下醫療更加缺乏,求診的人非常多,因此看到更多人間疾苦。慈濟義診所一直服務到一九八六年花蓮慈濟醫院啟業,長達十四年。

如今全臺灣已經有六所慈濟醫院,不只醫療品質受到肯定,且一脈相傳當年義診所下鄉義診的傳統,醫療人員經常走出醫院,對病患居家關懷、往診,一本初衷地為貧病者付出,實踐「人醫」精神。

善法入心,綿延善念;

顧好心地,天地平安。

中秋節期間,莫蘭蒂、馬勒卡颱風接連影響臺灣,造成災情。感恩許許多多人在風雨中堅守崗位,維護人們平安;也感恩高雄、屏東和臺東慈濟人啟動勘災、發放。

放眼天下,地、水、火、風不調,瞬間就造成災難。四大不調,其實來自人心不調──人心不軌,貪念一起,破壞山河大地,使天災日益頻繁。而人心無明、內心氣壓不調和,造成了心靈災難,因此在人與人之間計較、對立,使國與國之間互爭互鬥,釀成人禍。

位在非洲東北部的南蘇丹,二○一三年十二月內戰爆發以來,人民紛紛逃往國外;近日局勢更加動亂,每天超過八千人逃到鄰國烏干達。根據聯合國難民署八月中旬統計,逃出南蘇丹的難民已經超過百萬人。

人心對立、種族相殘,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敘利亞也是長年內戰,砲火、流彈的威脅,讓人民生活在恐懼和苦難中,不得不離開家園,成為難民。想到世界上有無數難民流離失所、度秒如年,實在於心不忍!我們有幸生活在臺灣,但願人人知福且惜福,珍惜平安、珍惜社會的和睦,進而造福人間。

人生無常、生命短暫,還要執著什麼、貪求什麼、計較什麼呢?若心念離不開得失煩惱,糾纏在愛恨情仇中,實在苦不堪言;即使生起一念善,也很難堅持下去。

人間善惡拔河。到底善的力量大,或是惡的力量大?人多的力量就大。行善或造惡,都在一念之間。要提高警覺,莫起無明,與人斤斤計較造惡業;要把握時間,累積福業。但願人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對的事不要去做,對的事則要及時把握,精進向前。

新竹環保志工曾志龍,十五歲參加幫派、吸毒,多次進出監獄,傷透了父母的心。雖然也曾想要改過自新,但終究控制不住自己,無形的力量又把他拉進去。大好人生,就這樣迷茫虛度。

在親人幾乎都放棄他時,堂哥曾清泉是慈誠隊員,決心陪伴他回歸正途;加上志工們常去監獄關懷,終於透過群力,用「法」把他拉拔出來。如今四十歲的他,跟著堂哥做環保,學習吞忍;也傳承家族的布袋戲團,還回獄中教導年輕人,被他們稱呼為「老師」,受人尊重。

無明,是人心的牢籠。自造業力,使人生由不得自己;人助自助,才能解脫。曾志龍不只離開了世間的監獄,更出離了心靈的監獄,得到真正的自由。

善法入心,還要讓善念綿延。人人顧好心地,往善的方向走,善力增加,世間才能平安。

珍惜生命,善盡良能,

惜福造福,人生扎實。

家住花蓮鳳林的林月華,年輕時與先生做工持家,後來先生因工作意外受傷,好幾年無法走路,她獨力擔起養家重擔;無論是水泥工、農工、看護工……什麼粗工都肯做,也曾經接受過慈濟幫助。

為了家庭,她不怕辛苦,擔任二十四小時看護,到醫院幫忙家屬照顧病人。每當受照顧的病人或家屬很滿意,包紅包給她,她就用病人的名字捐給慈濟;希望透過行善,幫病人增福,祝福對方早日康復。

她是如此善良無貪,雖然家境不好卻有心行善,令人感動。但也因為長期過勞,免疫系統失調,罹患了紅斑性狼瘡,醫師建議她不能再做粗重的工作。

得知罹病,她不是想要休息,反而認為「珍惜生命」就是要把握人生,分秒不空過。由於孩子長大,先生健康狀況好轉可以打工,她決定從職場退休,專心在慈濟做環保。

二○○四年受證慈濟委員後,她選擇最辛苦的環保投入,是鳳林第一位環保志工,靠一部摩托車行遍村落載運回收物。拾荒者收走值錢的回收物,留下不值錢的玻璃瓶或塑膠袋,她也一一帶回家整理,希望能減少垃圾、減輕大地負擔。

林月華在住家前院放一頂大遮陽傘,在傘下分類資源,這就是鳳林第一個環保點。志工呂方釧看她做得認真,環境太過克難,於是為她搭一間鐵皮屋當成環保站;林翠雲則整理好一輛二手車、把油箱加滿油,開來環保站給她。

她不怕辛苦,無論風吹雨打照常上山下鄉回收資源,鎮上許多人被她的殷勤精進感動,跟著她一起做。慢慢地,村村都有人投入,如今鳳林鎮及附近地區共有一百三十個環保點。一位平凡弱女子,影響了無數人。

雖然家境清寒,林月華的心卻很富有;將善法吸收入心,用真誠的心力行付出,殷勤且惜福,在人間結好緣。她用「信、願、行」經營人生,多麼扎實精彩,活出了生命的精華,真正是可愛又可貴的生命!

土耳其胡光中居士和敘利亞主麻教授,這次也回來參加人醫年會。主麻教授有家歸不得,大兒子跟妻子仍在敘利亞;他專心在土耳其投入愛的教育──教導滿納海三所學校兩千多位敘利亞難民孩童。胡光中居士稱讚主麻教授,分分秒秒都投入做慈濟。

雖然人生遭遇到重大波折,主麻教授仍能心無罣礙地付出,今年二月臺南大地震時,還帶動滿納海學校師生捐款賑災。就如蓮花在污泥中,不受污泥染;人在苦難中,也不受苦難打倒,關鍵在於「一念心」。

《法華經》中描述,佛陀講到〈見寶塔品〉時,空中浮現高大的七寶塔,寶塔中還發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大樂說菩薩請問佛陀其中因緣。

「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

佛陀說明,遠古時代的多寶佛入滅前發願,將來有宣講《法華經》之處,寶塔就會現前,一為聽經,二為見證此經是救世良方。

諸佛不捨眾生,現身廣度,希望人人都能覺悟。寶塔在何方?其實人人心中自有靈山塔,就是真如本性。只要「以佛心為己心」,人人都是佛的分身;能反觀自性,則寶塔現前。

眾生苦難無邊際,有些是現實環境上的苦,有些是心靈之苦。人間菩薩志同道合,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安撫眾生,循循善誘,隨境、隨地、隨機投教。看到全球人醫殷勤付出,環保菩薩長年累月守護地球、守護人類,這就是十方諸佛菩薩啊!

實踐法的地方,就有佛的分身。人人懷抱菩薩心,處處都有菩薩充滿其中,就像「千百億化身」遍虛空,應眾生苦難而布施、應眾生需要而付出。請大家多用心!

扎根東臺灣 與世界接軌
撰文•楊舜斌
攝影•顏霖沼
花蓮慈濟醫院自我期許「臺北能、花蓮也能」,

創新醫療技術,也同步發展醫學教育,

提升東部醫療水準。

種種成就,回應建院初衷──尊重生命。

二○一六年八月十七日,花蓮慈濟醫院啟業滿三十年。聳立在花蓮市中央路旁,全臺十九所醫學中心,花蓮慈院是唯一一家位於東部的醫學中心;在廣袤的花東土地上,肩負著重責大任。

在三十周年的院慶大會,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黃啟嘉說,一九九九年醫學中心評鑑時,有委員認為花蓮只有三十多萬人口,不足以支持一家醫學中心。「可是慈濟不怕,它願意成為醫學中心!」黃啟嘉表示,如此會增加許多成本,但慈濟想的不是資金從哪�堥荂A而是花蓮需要一個醫學中心。

「慈濟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我想那就是慈悲。」黃啟嘉感觸良多地說,因為慈悲而沒有畏懼,無畏後才能產生無限的可能。

許多花東民眾紛紛來參與院慶活動。年僅兩歲的林頎,在住家附近的魚池溺水,送到花蓮慈院急診時已經昏迷;正值大夜班的小兒社區科朱家祥主任,緊急聯繫兒童加護病房張宇勳主任會診,評估如果使用一般治療方式,除非有奇蹟,否則最好的情況也是成為植物人,於是決定採用「高頻呼吸器合併低溫療法」。

在醫護團隊的仔細照料下,林小弟恢復健康,腦部沒有受損;家人上臺哽咽感謝慈院團隊,讓孩子「再次」重生,因為孩子正是在花蓮慈院出生的龍寶寶。

極限運動好手陳金元,日前才代表臺灣到印尼參加國際飛行傘大賽,看不出來他曾經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如果沒有花蓮慈院,我現在就沒有機會站在臺上。謝謝您們當初那麼拚命地把我救活,讓我能脫離地獄,再次翱翔天際。」才講了一句話,陳金元就哽咽到說不出話來。

二○○七年,他因為登山意外墜谷,脊椎受損,緊急送往花蓮慈院搶救,骨科部吳文田主任為他手術成功;靜養期間,他突發心臟病,送到花蓮慈院時已經沒有心跳,在急診與「救心小組」搶救三十分鐘後,仍沒有好轉,依照急救法定時間,可以宣布放棄,但心臟內科陳郁志醫師決定再拚一次,注射強心針,心跳終於有了反應。

心臟內、外科團隊緊急成立葉克膜小組,將他送入心導管室進行治療,推床同時,為了維持他的心跳,一位護理師更直接坐在推床上進行CPR,可見情況的緊急。康復出院後,他重拾對運動的熱情,認為這樣才不會愧對醫療團隊的用心。

立足花蓮,放眼全臺

花蓮慈院二○○二年正式晉升醫學中心,已連續五次通過評鑑,將在明年迎接第六次的挑戰。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表示,經過三十年的努力,慈濟醫院為花蓮的醫療史寫下諸多新頁,更實現上人建院時的期待,是一所「臺北能,花蓮也能」的醫院。

正如花蓮慈院啟業第二年,即以精湛的外科技術,建立起花東「開腦醫院」口碑。神經外科也在二○○三年引進花東第一臺「加馬刀」,利用加馬射線隔空治療腦瘤,至今已嘉惠一千兩百多位病患。

神經外科的深部腦刺激術,也有十分亮眼的成績,迄今完成超過一百九十一例,其中有一百五十八例是巴金森病人,占臺灣治療個案四分之一以上,恢復行動能力。高水準的醫療技術不但獲得國際認可,還輔導海內外近十家醫學中心完成首例個案。

心臟胸腔外科團隊一九八九年完成東部第一例開心手術,至二○一四年累積超過兩千例。心臟內科王志鴻副院長,為了因應各種突發狀況,一九九三年與心臟胸腔外科合作組成「救心小組」,曾有十四年,他獨擔東部心導管治療的搶救生命任務;接著啟用葉克膜,成為花東唯一能裝置葉克膜的醫院,至今已經替一百三十八位病人進行治療。

骨科在陳英和名譽院長的帶領下,不只僵直性脊椎炎與駝背的矯正手術獨步全球,在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的手術器械組研發設計上,也屢屢獲獎。

花蓮慈院還設立東部唯一的燒燙傷中心,職能治療師陳美玉並接受陽光基金會壓力衣製作訓練,成立「壓力衣製作室」,讓傷患在住院時,從醫療照護、穿著壓力衣、復健,均能在家鄉安心療養;完整的燙傷治療系統,讓去年於八仙粉塵暴燃意外受傷的花東子弟,也能安心回到花蓮。

二○一四年八月十四日,花蓮慈院啟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成立達文西手術中心,這是東臺灣第一套達文西系統,也讓慈院邁向高科技微創手術新里程。

除了醫療技術的精進,為了培育人才,花蓮慈院以堅強的慈濟志工作後盾,在二○○八年首創「標準化病人中心」,招募志工進行標準化病人訓練,針對各科別常見的病人狀況準備了三十多種教案,請專業導演指導技巧,透過逼真演技準確模擬各種疾病的病史、心理與情緒反應,讓醫學生實際模擬與病人的應對進退,從蛛絲馬跡中理出病因。

林欣榮院長分享,證嚴上人對未來的期許為「提升品質、培養人才」,做起來不簡單,但在現有的基石下,相信能將慈濟醫療的愛,以花蓮為中心走向全球。

醫療人文,輻射海外

「讓我一秒鐘講一個故事,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秒秒一個故事都講不完。」三十年來,花蓮慈院醫療團隊從死神手中搶回的生命不計其數,證嚴上人回想建院的篳路藍縷,除了感恩志工們的護持,更感謝醫護人員願意來到東部服務,不然空有硬體,沒有醫療人員進駐,也無法發揮搶救生命的良能。

花蓮地處邊陲,難以吸引醫護人員來服務;即使來了,也多不能久留,所以人員的流動率很高,而解決的最好方法,就是培養在地人才。但想「就地取材」,花東地區卻只有一般專科學校,沒有護專,也沒有大學,人從哪�堥荂H有鑑於此,一九八九年九月,「慈濟護理專科學校」成立,充實東部地區護理人力,也提供就學的機會,今已晉升慈濟科技大學。

一九九四年十月,慈濟接著創辦「慈濟醫學院」,六年後更名為慈濟大學。除了醫學院,還包括生命科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及教育傳播學院,培養各領域良才。

二○○二年,花蓮慈院外科團隊和慈濟大學,首次舉辦「大體模擬手術教學」;二○○三年,慈濟大學設立配置了八個模擬手術檯的真人模擬手術室,為全臺首創,展開了由專業醫師帶領醫學系七年級學生,在進入醫院實習前,練習基礎臨床技術及手術技能,減少在病人身上犯錯的機會。

上課前,學生拜訪無語良師家屬,了解老師生前行誼的過程;上課時,眼前不再是冷冰冰的軀體,而是實踐人生智慧的典範。

二○○八年拓展為「模擬醫學中心」,教學範圍也逐步從實習醫學生課程擴展到慈濟醫院住院醫師的常規訓練課程,甚至是主治醫師的進階訓練,讓醫師先行演練嶄新的術式,未來應用在病人身上可以更有把握。

大體捐贈在慈濟人「以身說法」的帶動下,逐漸改變華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從一九九五年開始推動,二十一年來,已有三萬七千多位民眾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七百多人完成捐贈。

擔任慈濟大學副校長、模擬醫學中心主任的曾國藩教授,原來是臺大醫學院解剖學科主任,應上人的邀請,放下了公立大學的退休俸,回到家鄉服務。這個決定雖然不容易獲得家人全面的諒解,但他認為應該做更有使命的事情。

曾教授率領團隊建構「全人」的急速冷凍保存系統,和國外將身體支解為獨立的部位分別保存不同,除了考量臺灣的社會風氣,也是希望能讓學習者面對的是一個全人,而非一隻手、一顆頭這樣的標本,然而全人卻大大增加了保存的難度。

曾教授說,冷凍雖然不是什麼新的方法,但偌大的人體急速冷凍卻不容易,個體大小、胖瘦間的差異,遺體的急速冷凍和之後的解凍,絕不是單純進出冷凍櫃而已,這項技術細節的開發絕對是臺灣唯一,全球獨特的成就;捐贈的遺體從篩選、收納、急速冷凍到解凍,如果沒有做好處理,解凍後的身體就失去了最真的觸感;肌肉及組織失去彈性,就無法讓醫學生融入正式開刀的情境。

從二○○九年開始,在花蓮慈院醫師的承擔下,模擬醫學中心逐步拓展與各專科醫學會的合作課程,如今已包含耳鼻喉科、泌尿科、神經外科、骨科、關節重建外科、脊椎外科、創傷外科、手外科、增生療法、口腔顎面外科、整形外科等等。

二○一○年,亞洲泌尿科醫學會年會在臺灣舉辦,在花蓮慈院泌尿部郭漢崇主任的推薦下,特地在花蓮舉辦大體模擬手術的工作坊課程。

「不僅學習到手術技巧,還包括大體老師的無私。」郭漢崇表示,從學員在操作手術時嚴肅的神情,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大體老師的尊重,當每一梯的課程結束時,會發覺到他們和來的時候不一樣;等他們回到工作崗位,在對待病人或是教導學生時,正面的能量就會釋放出去,讓周邊的人感受到奉獻的精神,這也是大體模擬手術最重要的價值。

模擬醫學中心常態與各醫學會合作課程,未來朝向國家級的手術訓練中心發展,和國際醫學會合作高階訓練課程為目標,邀約各領域知名學者來臺授課,讓臺灣的醫師不用出國,就能學習到最新的技術。

堅如磐石,守護生命

花蓮慈院三十而立,從最初兩百五十張病床、為數不多的醫療科別及醫護人員,發展至今已有三十五科,三百多位醫師及一千七百位左右的員工,真正站穩腳步,向前邁進。

慈濟醫療志業除了立足花蓮,也逐步扎根全臺。一九九九年玉里慈濟醫院啟用,隔年關山慈濟醫院接著啟用,同樣提供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的急診服務,與花蓮慈院形成守護花東地區的防線,當意外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處理,待病況穩定再後送至花蓮慈院做進一步的治療。

位於田中央的大林慈濟醫院也在二○○○年啟用,造福雲嘉偏鄉地區的民眾。二○○五年臺北慈濟醫院、二○○七年臺中慈濟醫院陸續啟業,進一步將慈濟醫療人文擴展到西部。

六家慈濟醫院,搭配完善的醫療專業人才培育管道,慈濟醫療志業完整而具規模。正如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所說,今年是殊勝的一年,慈濟基金會成立五十周年、花蓮慈院三十周年,同時也是國際人醫會二十周年,加起來正好是一百年。慈濟醫療不僅在臺灣樹立醫療典範,也在全球九十四個國家地區留下慈濟慈善與醫療的足跡;期盼在百年基業下,持續推動全人醫療,真正的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小胖威利寶寶 靜思堂宿營
撰文•高雄人文真善美志工

小胖威利症的孩子們,用擁抱表現「愛」,讓志工們很感動;營隊中雖然戰戰兢兢,但歡笑多於汗水,溫暖多於壓力!

週日午後,在高雄靜思堂舉辦兩天一夜的「小胖威利慈濟人文營」即將圓緣;教室中的孩子們,緊張又期待,按捺不住情緒,不斷跟工作人員詢問等下活動的內容。

另一個空間,四十位家長與親友團已經抵達,但孩子們並不知道;隊輔志工事先叮嚀:「等下看到爸爸媽媽,不可以吵鬧……」當爸爸媽媽步入教室,落坐在後方的區域,主持人還沒來得及開場白,坐在前面的學員郭小弟已經忍不住了。

他從座位站起來,大喊:「媽媽!我在這�堥滮悗雱祤痋I媽媽我愛你!」威利寶寶的特性就是如此單純固執,那種制止不住的愛的能量,把在場的人心都揉過一遍,一陣激動由心口往上衝;場面雖然稍稍混亂,但大家都能接受,因為孩子只想表達「愛」。

數倍人力五星級陪伴

時間回到今年六月,慈濟基金會與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著手籌辦「小胖威利慈濟人文營」,首次從醫療院所移師到高雄靜思堂,志工慎重以對,開了七次籌備會,在活動前一週的八月十四日,更為承擔隊輔的六十位慈濟志工舉辦集訓課程。

家有小胖威利寶寶的媽媽莊女士受邀前來,向志工細數孩子們可能發生的情形。「小胖威利寶寶半夜會起來偷吃食物嗎?」「會喔!他們是很好入睡的孩子,但不要以為他們會一睡到天亮,一眨眼,他們就出去找食物了。所以家長們會選擇鎖冰箱或鎖廚房,在我們家是鎖房間門……」

莊女士請志工在營隊期間,一定要狠下心來拒絕孩子對食物的渴求,將規矩訂下後,孩子們其實是會聽話遵守的。

課務組志工賴裕鈴分享:「我們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陪伴這些孩子,所以邀請專業人士來上課;學習過程中,也發覺孩子們的行為能力,沒有我們預設的那麼好,因此不斷修改演練課程,讓活動簡單易懂。」課程朝著結合體能、親自動手做來設計,讓孩子們有成就感。

學員最小五歲、大至二十餘歲,雖然僅有十五位,卻動員一百七十三位工作人員。每位學員都有兩位隊輔爸爸或媽媽全程陪伴生活作息,飲食有營養師調配,健康有慈濟人醫會把關;課程豐富又益智,環境的布置更降低孩子們的恐懼和陌生感。如此用心籌畫,是基於同理心,希望讓終年劬勞的家長獲得短暫的喘息。

感到幸福我們拍拍手

八月二十日開營日上午九點,家長與孩子們陸續抵達,志工戴著水果造型頭套列隊迎接;高雄區慈濟人醫會成員負責收取學員用藥單及藥品,隨後由隊輔向父母說明這兩天課程的安排,並和家長進行訪談,詳細詢問孩子的生活習慣與應注意事項。

承擔隊輔的林彥璋,用心做著筆記,他原本有些忐忑,和家長溝通後,漸漸有了信心,他說:「了解得愈詳細,就愈知道怎麼跟孩子互動;盡力做好本分,把孩子照顧好,讓孩子玩得開心,也讓父母可以真正放鬆。」

有些父母第一次和孩子分開,難免不捨和擔心;隔著教室窗戶,觀察孩子與隊輔的互動,不一會兒,就拿起手機拍照,並露出欣慰的笑容。

為了分散學員對飲食的注意力,課程安排以動態為主;課堂空檔則有身體律動,當教室響起動感音樂,志工即使上了年紀,也跟著學員舞動,舉手、轉身、蹲或跳,彷彿回到童年時光。志工簡素霞分享:「帶領孩子活動、遊戲,其實最快樂的是自己。」

眼神略顯呆滯,動作遲緩,手腳細小柔嫩,為小胖威利寶寶的身形特質;由於四肢張力很小、平衡感也不佳,所以動作無法做得很大,但是人人都跳得很高興。〈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這一首輕快的歌曲,孩子們很喜歡,一次跳完,還要求再跳,連跳好幾次也不累。

「我們來自不同的舞臺,每人都有自己的精采……敞開心扉用愛去感覺,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我們一起大聲吼一吼,感到幸福我想說愛你……」他們或許不懂歌詞的意思,但盡情擺動肢體,圓緣時想用這一首律動獻給偉大的雙親。

隊輔劉淑禎陪伴將要升小學一年級的廖小弟,他言語表達模糊、困難,身體軟弱,躁動不安,劉淑禎於是常常抱抱安撫他,分秒不敢疏忽。後來又增加兩位隊輔爸爸一起照顧廖小弟,跟著他滿場走動。志工們也因此感受到父母長年照顧的煎熬,更覺得辦理這樣的營隊雖然辛苦,但是很有意義。

第一天晚上的課程是「化妝晚會」,志工為學員大變身,蝴蝶仙子、小小兵、哈利波特、馬利歐……紛紛上臺走秀。六歲的施小弟穿著一身翠綠色衣褲,頭戴同色系小尖帽,一看就知道是森林俠盜羅賓漢;經過化�菕A粉嫩的臉龐可愛極了。一天的課程下來,對他來說體力透支了,音樂儘管震耳欲聾,隊友和隊輔走秀來來往往,他一下臺就睡著在隊輔爸爸柯坤廷懷中。

抱著沈睡的他,柯坤廷說,孩子年紀小,但凡事都能自理,可以想像爸爸媽媽平常用心教育;雖然剛接觸時,孩子會怕生,但慢慢可以放得開。柯坤廷感性地說:「他是個很棒的孩子,我覺得,我已經愛上他了!」

回家要感恩爸爸媽媽

營隊中,高雄慈濟人醫會志工針對體適能、飲食控制、口腔衛生與檢查三方面,引導孩子們做運動與刷牙,學習自主管理與維護身體健康,讓家長更輕鬆。

學員來到「飲食算命」這一關,逐一勾選調查表,志工以此彙整他們平日的飲食,評估是否需要改善;下一站「體適能檢測」,量完身高體重後,仰臥起坐、俯身拉筋對每位學員其實都有難度,但在隊輔引導跟鼓勵下,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可供父母參考。

活動不僅助益有小胖威利寶寶的家庭,對志工而言更加懂得如何與他們相處。有隊輔說,歷經兩天陪伴,或許孩子們在言語表達上有障礙,但要尊重他們有表達情緒的權利,相處時要懂得「平常心」,不要用「特別心」、「分別心」,否則有時候可能適得其反。

孩子喜歡用擁抱表現「愛」,讓隊輔們很感動。營隊過程中雖然戰戰兢兢,但歡笑多於汗水,溫暖多於壓力,更慶幸自己選擇承擔。

「孩子們最棒的地方就是,讓我們用自己的心去聽。」隊輔陳昱豪剛從大學畢業,對於營隊活動並不陌生,但這次很不一樣,要更加用心去體會他們如何用肢體表現出心情或者是不同的想法。

陳昱豪很高興能參加這次營隊,最大的收穫是感受這些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如此用心地照顧他們,讓他回想到小時候也是受到家人這樣的愛護。「回去要去感恩自己的爸爸媽媽。」他衷心地說。

孩子教導我們學會愛

快節奏的〈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律動,炒熱了圓緣典禮的氣氛,主持人也請爸爸媽媽站起來同歡;每位家長臉上充滿笑容,把原來的不安拋到九霄雲外。

兩天的回顧影片,熱騰騰地剛剪接完,播放時,孩子與父母兩樣情。學員看到自己化妝舞會的裝扮,興奮地羞怯偷笑;父母看到影片中努力學習的孩子,淚眼婆娑。

接著簡單的奉茶儀式,教導孩子感謝父母的養育恩情。端茶的手,是一雙常常需要別人呵護的手,如今卻懂得膚慰、懂得擁抱、懂得感恩。奉上親手製作的卡片及禮物,也許字跡不工整或不夠精美,但是孩子傳達愛的印記,讓父母收下它、擁抱孩子的那一刻,內心百感交集。

典禮最後,有的孩子累了,忍不住趴在桌上睡著了。臨別前,主持人輕輕地問臺下的爸媽,有沒有人想分享心得?沒想到每位家長都有說不完的感動,即使情緒失控無法好好言語,但也感性地表達對小胖威利病友協會及慈濟志工,無盡的謝意。

「沒想到這一群不認識的人,可以這麼愛我的孩子!」、「家長的喘息是其次,看到孩子在人文營的成長才是最大的安慰!」、「很感謝慈濟,不然小胖威利的孩子走到哪�堙A都沒有人願意收留。」許多家長忍不住宣洩澎湃的情緒,終於也跟孩子一樣,勇敢地說出「愛與感恩」。

所有的「愛」沒有因揮手告別而結束,所有的人包括孩子、父母、志工,都因為這場相遇相交,更懂得如何去付出愛。

(撰文╲章碧雲、張貴珠、林清雄、王瀅琇、李秀裡、林寶華、李孟倫、鍾文英、蔡鳳琴、王淑蓮、林佳燕)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98期

一生受用的六大護眼習慣
其實要保護眼睛,不必學什麼眼球操,也不必幫它按摩紓壓,只要從基本做起,建立良好用眼習慣,讓眼睛獲得應有的休息與營養。

府城觀光工廠親子遊 海安路發現藝術之美
華燈初上,神農老街愈顯出美麗的風華絕代.寬約四米的街道,徒步漫遊,猶如走進時空隧道.清代與日式建築的老屋舍,訴說著昔日繁華與懷古幽情。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