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離職不是逃避】世界這麼大,我想再看她一眼

每週 四 出刊.2017.02.16
 
本 期 目 錄 簡介/舊報明細
【離職不是逃避】世界這麼大,我想再看她一眼
【顧客是誰?價值是什麼?如何獲利?】破除商業模式的 ...
創意行銷趨勢 

【離職不是逃避】世界這麼大,我想再看她一眼



終於來到分手那一刻,我把離職單送交了出去,其實從三年前歸來那一刻就想到現在,總算在今天有了了結,只過程峰迴路轉外又多了祝福。

去年在工作期間發生了一些事,早已經口頭遞了辭呈,這不是第一次遞辭呈,四年前因為工作疲倦也幹了同樣的事,只是那一次被慰留了,這一次我拒絕。或許冥冥中自有註定,紛擾中找到了接替我職位的好人,或許老天還有要我完成的任務,三月被拐去騎單車環島,或許是提早預告了離開,身邊的同事也默默的遞上祝福,連老闆都感念我在公司付出這麼多年,只是這個時候不走,我覺得以後一定會後悔。

還記得剛到公司的時候,我菜到不知道自己能待多久,花了一段時間跟一群人培養了革命情感,也發生了一些紛擾的事情,職場如戰場,也曾戰敗想夾著尾巴就逃離這個環境,雖然許多人都說賺錢是為了養家餬口,但是沒有信念怎麼能在職場好好生存。

至少過往我創造了一些輝煌,也成就了一些感人的故事,只是走到底明白發現這條路原來不適合我,我想要的不是平穩的康莊大道,也不是苟且的舒適生活,我想要的只是醒來就看見希望,然後活著也能給人希望。

走過了那一趟長途旅行,再回來走了三年的職場生涯,相信如果原地用盡力氣若還是無法激起熱情,那麼應該選擇離去。

不想活在會後悔的人生中,所以選擇再次轉身遠行!但多好,這次換你們懂我,放了我一條生路,還不忘幫我留條後路,老闆也說「我們做不成同事,可以做合作夥伴。」這句話讓我感激不已。

想起剛出社會的那幾份工作,都是跟當時的公司不歡而散,離職後有收過存證信函,甚至有被恐嚇離開後就別再業界混了,那時候太年輕,對於人性太害怕,活在陰影下躲起來,到現在才發現沒有人能真正恐嚇你,因為他們也如同在恐嚇自己。

旅行讓我看清了很多問題都來猶豫不決,什麼都想要,卻什麼都要不到,忌妒別人擁有的,卻忘了自己不需要羨慕,轉身我也可以起身去追逐夢想,只要願意先放下過去那些輝煌的歷史,讓自己歸零。

所以不要問我「為什麼離職?」

離開是必然的途徑,不管曾經愛的有多深,恨的有多濃,不適合自己再怎麼勉強都沒有用,所以我就只能選擇勇敢放棄。

也千萬不要問我「離職後的打算?」

我的人生不需要對你負責,只需要確定往夢想的方向前進,跌倒了我會爬起來,沒有路我會學著開墾,至少汗水點滴下來是真實的微笑。

別說我沒有眷戀,但更害怕靈魂在原地掏空的自己,已經沒有像第一次離開般如此恐懼,卻也明白再不離開,我就老了,再不去追逐夢想,就不會去做了。

人生不會有重來一次,那我只好選擇離職好好走第二人生。

 
 
【顧客是誰?價值是什麼?如何獲利?】破除商業模式的7大迷思!



10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你信不信未來全世界會有超過16億人口,樂於在網路公開一切私生活照片或訊息?或者問:相不相信未來到處打電話不用錢,搭飛機出國還比國內搭高鐵更便宜?10年前發問的人恐怕會被當成瘋子,但10年後的今天,這些昔日都已成真,而且還有更多演變在各行各業上演。

比方說,亞馬遜(Amazon)沒有一間實體店面,卻成為全球最大書商;蘋果本身不賣CD,卻是第一大音樂零售業者;皮克斯(Pixar)於過去10年中贏得11座奧斯卡大獎,影片中卻從未出現真人……這告訴我們一件事,再成功的企業,都要時時檢驗自己商業模式的體質。

過往的創新往往發生在技術或產品層面,但是到了今天,競爭加劇、全球化持續、產品普及化、出現更強大的對手……接二連三發生;市場的遊戲規則也正在改變,商業模式創新的砲火被點燃,激發企業更大的創新能量。

在做商業模式創新的思考時,首先你要避免犯了以下7大迷思:


● 先行者迷思:「能夠在商場大獲成功的,必定是擁有前所未見的好點子。」


實際上,創新商業模式往往借自其他產業,舉例而言,查爾斯.美林(Charles Merrill)創辦美林證券公司(Merrill Lynch)時,就刻意採用超級市場概念,從而創立金融超市此一商業模式。


● 「大思考」迷思:「創新的商業模式必是空前激進的。」


多數人以為新的商業模式等於網路企業的大躍進,事實上,它可以像產品創新那樣循序漸進。舉例來說,Netflix郵寄影音光碟給消費者這種模式絕對是一小步,卻帶來巨大成功,因為網路,該公司得以茁壯成為線上影音串流業者。


● 科技迷思:「每項革新的商業模式背後,必然擁有驚人新科技。」


科技雖是帶動商業模式創新成功的重要因素,本質上卻不見得有大突破;懂得用它來改革企業營運,才是創意的真正核心。只為技術而鑽研技術,是許多創新計畫失敗的主因;懂得挖掘一項新科技的經濟潛力,才是真正革命性的因子。


● 運氣迷思:「商業模式創新全憑運氣,根本無法步步為營。」


事實是:革新商業模式所需投入的努力,就像打造新產品、新技術、新的售後流程或物流概念一樣,都需要動機與毅力。你得像進行蠻荒探險般詳加規劃。步步為營無法保證結果,卻能大幅提高成功機會。


● 愛因斯坦迷思:「唯有充滿創意的天才有辦法想出真正顛覆性的點子。」


今天,成功愈來愈少來自一位明星;跨部門合作的團隊與企業已取代昔日閉門造車的發明家。創新不再仰賴個人才智,而是團隊成果,在商業模式尤其如此。欠缺合作,任誰的天才點子也終將只是個點子。

很多人以為iPod是賈伯斯的傑作,實際上,一開始是位名叫東尼.費德爾(Tony Fadell)的資訊自由工作者帶著iPod及iTunes的點子來找蘋果公司,之後才在蘋果指揮下,由一個35人小組合力造出iPod原型。該小組成員不僅來自蘋果本身,還包括設計公司IDEO、Connectix(譯註:軟體公司)、General Magic(譯註:致力研發新一代手機,如今已結束)、WebTV、飛利浦(Philips)。另外,歐勝(Wolfson, 譯註:英國IC設計公司)、東芝(Toshiba)、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則攜手負責技術設計部分,每賣出一部iPod可抽15 美元。

iPod傳奇實乃由一個多樣團隊寫成,各人發揮專才通力合作,才有此驚天巨作。管理大師們常喜撰述有關天才與其靈感閃現的迷思,讓世人有英雄可崇拜。而這些人若真的單槍匹馬,恐怕都難有那些壯舉。

前期文章 全部歷史文章
出刊日期 出刊主題
2017-02-09 【《樂來樂愛你》教我們的事】...
2017-01-26 【2017年度計劃:好好照顧自己...
2017-01-19 【壞人式戀愛】為什麼我總是吸...
2017-01-12 【當女人不再愛買衣服】快時尚...
我要訂閱這份報紙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 訂報說明
.本電子報內容由 30雜誌 提供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中心
廣告刊登消費者保護兒童網路安全關於PChome徵人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c PChome Onli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