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5大含金量 日企越南淘寶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Mr.Play,不累 視視看】包含重要新聞、社群最夯話題、優質節目內容,讓你透過E-mail輕鬆觀看影音新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7/26 第3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5大含金量 日企越南淘寶
Slack協同軟體顛覆職場文化
 
5大含金量 日企越南淘寶
文/王文岳
日本7-Eleven於今年6月15日宣布首家7-11便利商店在胡志明市西貢交易中心摩天大樓開幕,日本總部對於進軍越南市場極為慎重,此次首家店面開幕,由母公司直接由本土轉移Know-How技術,從備貨、倉儲與系統建構一次到位,記取7-Eleven在泰國與其他國家的教訓,在越南的投資只許成功。

日本是亞洲最早引進便利商店的國家,而日本密集與忙碌的都會生活卻將來自美國的便利商店發揚光大,成為世界最大的便利商店國。晚近,日本進一步向亞洲各國輸出,迄至2012年日系便利商店在南韓有1.3萬家店、中國大陸有3,000家店,日系便利商店早已成為亞洲城市生活的一部分。LAWSON、7-Eleven、全家、MINISTOP等日系便利商店在海外開設的分店總數已在2012年超過日本;7-Eleven遲至今日才進入越南,主因並非日方不願意,而是7-Eleven開展海外業務的權力由美國公司掌控,因此7-Eleven在越南市場的進入,客觀上已經落後其他日本競爭者,同時也代表著日系便利商店的經營Know-How在亞洲市場的代表性,已在全球零售企業的決策取得優勢。

從超商到電商 全面拉長陣線

越南近年解禁零售業以來,早在7-Eleven進入越南之前,日本便利商店與其他零售業早已如雨後春筍般地進入越南市場,日系購物商場與便利商店持續地擴張建構了日系外資的物流管理體系,更使日本企業在進入越南新興的電子商務市場上取得先機。

日本AEON自2014年在胡志明市開設第1間購物商場以來,迄今已在越南開設4間分店,在此同時,集團下的MINISTOP也同時進入越南市場,並與本地合作夥伴Fivimart合資,在不同規模的零售業上展開全面合作,延伸 AEON 集團在越南市場的經營網路。

日本7-Eleven最大的競爭者之一全家便利超商(FamilyMart)在2009年就已進入胡志明市場,迄2016年底已開設114家分店,預估到2024年要在越南開設2,000家分店。全家便利超商早期以獨資型式進入越南市場,2016年在政治經濟因素的考量之下,接受同時經營銀行、不動產、零售業的「越南開發集團」(Vietnam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VID Group)之合資,並參考全家便利超商在台灣成功發展的經驗,結合日本商品在越南的人氣,全面擴大集團在越南的發展。

至於2011年開始進入胡志明市的MINISTOP,計劃至2017年開設160家分店,2024年擴張為800家分店。MINISTOP與AEON購物商場形成明確的分工,MINISTOP的企業決策與AEON以及AEON Citimart共同搭配,同時也利用AEON集團擅長生產自有品牌商品的能力,有效降低集團企業體系的生產與物流成本,強化企業競爭力。

日系零售業者在越南的擴張下,也帶動了日系電子商務在越南的發展。2015 年 11 月,以販售日本商品為主的電子商務網站「vn.agatajapan.com」開始營運,主要業務為貼售日本輸入的商品以及在越南本地生產的日本商品,並由日系物流公司「佐川急便」進行配送。agatajapan主要的客戶高達8成來自越南消費市場,後市可期。

目前越南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約40億美金(日本市場的30分之1),電子商務市場佔零售市場的比例亦僅約1%。相對於中國電商銷售佔零售市場的10%,台灣的17%,韓國的20%以上,越南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空間仍大。

2010年日本住友商事與創投基金CyberAgent Ventures出資所成立的Tiki.vn仿效美國Amazon的經營方式,以書籍與生活用品為核心銷售業務,並且每年均有30∼40%以上的成長,有高達67%的網路使用者曾利用電子商務進行購物,高達47%的網路使用者曾自Facebook 進行購物,越南的電商市場具有的潛力,使得商業競爭已趨白熱化。

無論是號稱「東南亞Aamazon」的Lazada,在越南本土具有眾多粉絲的Tiki.vn,以及拍賣網站Sendo.vn的發展反映了越南電商市場的前景。

5大優勢 日企好愛

越南近年經濟成長迅速,GDP持續維持6%以上的成長。越南政府廣泛締結的自由貿易協定、積極推動市場開放、安定的政治環境、遠較中國、泰國低廉的薪資水準均使日商趨之若鶩,爭相投資越南市場。傳統上「政治河內、經濟胡志明」的分野已逐漸被打破,目前設在胡志明市的日本商工會會員數高達800家以上,位於河內的日本商工會則有600餘名會員,南北兩市相加超過1,400家,遠超過新加坡,在亞洲地區僅次於上海與曼谷,在全球排名上,位居日本商工會會員全球排名第6,次於中國、美國、印度、德國與泰國,以日本在越南投資的力道,越南成為日本東南亞投資第一重鎮指日可待。

日本商工會認為日本企業青睞越南主要具有以下幾個原因:

1.經濟急速成長

自1980年代末期推動經濟改革以來,越南對於日本政府官方發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的接受,開放外資投資,造就越南急速的經濟成長,在1990年年代年平均成長率高達8%以上,至2010年以後,仍連年保有6.5%,帶動越南經濟結構轉型,由農業為主的經濟體轉型為製造業為核心,服務業亦顯著擴張。根據越南政府的10年國家戰略,2010年越南平均國民所得約1,200美元,在2020年將倍增為3,200美元,越南外食與零售市場的蓬勃發展勢所難擋。

2.勞動人力年輕

人力資源豐富,相對於東北亞的高齡社會,越南完全仍處於年輕社會,隨著所得的提升,3C 製品、時尚、美食的需求持續攀升。

3.地理位置優越

地處中國與泰國之間,成為外商避險首選。近年中國境內強化勞工保護,扶植紅色供應鏈,台、日、韓外資在2008年以後大舉往越南移動。越南位於「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圈」的海洋出口,扼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往南海通商要道,近年在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與官方發展援助抑注下,基礎建設大幅提升,與中國連結的中南半島4大迴廊即有3條取徑越南。

4. 日企投資具成效

光學、自動化機器、手機零件、電子零件、食品、機械、化學、汽車、不動產、重工業、能源等多樣產業已有投資越南生產獲利的具體案例,越南本地市場需求急速上升,使得日商樂於加碼越南投資。越南的機車、泡麵市場幾乎由日系品牌所獨佔,零售業與外食業亦持續進入。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為越南官方態度的變化,2007年加入WTO以來允許外資股權100%的投資於晚近有改變的可能,反映越南經濟實力成長所帶來的官方態度改變。

5. 親日的佛教國家

一般越南國民重視人際關係,多數具有佛教信仰,不易遭到恐怖攻擊,社會秩序穩定;根據媒體調查,90%越南民眾認為越日關係良好,80%越南民眾歡迎日本企業投資,政治秩序穩定,不具反日情緒,對日本資方而言為東南亞最佳投資據點之一。

整體而言,越南國民近年平均所得提升,商品與食品的品質與安全意識提高,加上越南與中國關係外馳內張,直接或間接鼓勵越南消費者選擇具有高品質形象的台日韓商品,越南零售市場與電子商務市場未來前景樂觀。日本企業在越南市場經年發展,已妥善建立物流、銷售與配送的零售體系,具有高度競爭力台灣零售業者允宜積極佈局,參與越南的發展進程。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7年7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Slack協同軟體顛覆職場文化
文/林國方
最能說明當代科技對人們影響的一句話,或許是50年前知名媒體理論學家馬素.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摯友庫爾金(John Culkin)所說的那句話:「我們塑造我們的工具,我們的工具也塑造我們」。庫爾金的論點是人們在某個時刻開發的工具,是要滿足當時的需求,接著運用這些工具的方式已廣植人心,於是這些工具最後定義了人們在面對問題時所思考的解決方式,不管是認為這些工具已不堪用的挫折感,還是其他工具促使人們開發出全新工具,這個過程又再重複一次。

告別工作孤立感

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各種新形態的溝通與協同合作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且進步速度越來越快,從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體一直到視訊,從維基百科式的協同創作,一直到Evernote與Slack等兼具即時通訊功能的辦公室雲端協同創造軟體。

Slack執行長巴特菲爾德(Stewart Butterfield)認為,在雲端協同合作軟體出現前,過去以個人電腦(PC)運用軟體工具完成工作的方式有其極限,雖然電腦運算「馬力」大幅提高能讓軟體更好用,但工作方式卻沒有太大的改變。舉例來說,硬體運算能力增強,讓試算表軟體Excel更好用,但人們工作與思考的方式都仍和Excel剛問世時差不多。PC的應用創造出某種程度的「孤立感」,一個人先完成一部份作業後,通常會以電子郵件附檔的方式,再交給下一個人。

相較下,現實生活裡的多數工作都是集體完成的,但要用電腦共同作業時,在溝通、協調及協同合作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卻和50年前差不多。

如今,職場工具已出現巨變,試算表、文件及簡報檔都能在雲端上修改,與他人分享與集體修改已是常態。同時,隨著人們挑選好用的新網路服務,新的協同合作工具也迅速普及,諸如Slack的小組討論串;Dropbox支援的企畫方案討論內容;或者是Quip開發、以清單為主的共同創作工具。

微軟跟進開發補落差

Slack等軟體迅速廣受歡迎,無疑顯示這類APP填補了職場需求的落差,就連微軟也推出類似的Teams服務。這些APP填補的落差,就是能促成以團隊為基礎的溝通,更彈性的環境,而且能針對特定專案進行即時討論,也讓人們能更容易組成、解散團隊,並在團隊間移動,以跨領域專才的意見,為企業帶來所謂的「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

這些工具很適合為了即時處理問題,讓團隊內部進行短期而大量密集的討論,不會因為下次開會是一段時間後,導致解決問題的時機遭延誤。若樂觀人士是對的,這些員工的溝通能力將變強,也更願意團隊合作,獲得更有成就感的職涯,而非如同公司常見的營運方式,只是靜態地待在辦公室裡等事情做。

不過,Slack這類APP的壞處在於,雖然創造出龐大需求,卻也引發一種預期心理,也就是用戶幾乎任何時刻都會「上線」、而且也會即時回應,未來的勞工最後看起來會很像當前智慧手機上癮症最嚴重的用戶,無法深度思考特定任務,反而不斷追求新的刺激。

這種工具引發的緊張現象也值得關注:員工被電子郵件、APP、不斷湧入的訊息流以及其他溝通網路弄得筋疲力竭。

可以想見的是,未來勞工的生活將日益仰賴大量的開放溝通管道,這也促使人們開始想知道,在這個新的工作時代裡,一個團隊的最佳規模是多大,以及不同團隊的內部成員要如何才能順利互動。

Slack這類工具也顯示職場文化的改變。Slack是「由下而上」地流行起來;個人或團隊成員先為了各自目的而使用,再慢慢獲高層主管採用,並非過去由公司的資訊科技(IT)部門統一要求,同時外界也擔心,雖然小團隊的運作效能較高,但若全公司都是協同合作,沒有人發號施令,將會是一場災難。

當然,這些新工具不會在一夕之間就改變企業文化,也不會瞬間終結企業管理員工時偶爾要求的服從,因為網路與雲端運算讓Slack等企業能夠發明新的工作工具,因此這些軟體未必就會產生最後的答案,這類軟體持續在改變職場,也為工作方式與思維注入活水。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7年7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