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小書讀得不怎麼樣,高中時期也只考到高職,沒有名校學歷光環,人生是否還有翻轉的機會?答案是有的。年僅33歲、已創業7年的林彥丞,可能就是一個極佳的例證。
26歲時,林彥丞的足跡已踏上全球26個國家,更成功爭取到歐洲知名百年品牌荷蘭皇家自行車的台灣代理權。如今,他創辦的悠活城市國際有限公司,代理歐美10多個經典品牌單車,年營業額上千萬元。他的故事說明了,人生沒有「不可能」,而是有「無限個可能」!
自小看影集學英語 從模仿開始
不過,自小不愛念書的他,是如何發掘自己對語言的興趣的?「這要拜我父母所賜。」林彥丞解釋道,因為父母愛看HBO頻道,從小跟著爸媽看海灘遊俠、馬蓋先的林彥丞,自然而然浸淫在美語環境中。他說,「我接觸英語的過程,跟嬰兒學習語言的過程沒什麼兩樣,就是自然的聽,當下不一定懂它的意思,然後重覆跟著講。」
「模仿」,始終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透過類似嬰兒學習語言的過程,在長年美國影集的耳濡目染下,造就林彥丞自然而然聽、說美語的習慣,不畏懼英語。
高中時代,他念的是惇敘工商資料處理科。要報考四技二專前,他心想:「我想要從商,一定要考上科技大學,未來才有機會。」問題是,他的數學、會計科都念得很差,只有英文好,所以他決心報考英語系。但是,惇敘工商根本就沒有英語科啊!
不是念英語科,可以報考英語系嗎?「為什麼不能?」林彥丞毫不死心,人生 第一次,他跑去敲了校長的門。校長聽到林彥丞力爭上游,立志報考科大,自然全力支持,特准他數理課時可自修英語,下課也補習英語。
也是靠著履歷申請入學,讓林彥丞順利進入龍華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就讀。林彥丞說,「因為我在15∼18歲這幾年,就積極參與志工活動、童軍團、瘋單車,並且參與微軟等企業實習。」豐富的社團經驗與打工實習累積的社會歷練,讓他擁有令人過目不忘的履歷!
學語言不僅聽說應用 更是文化養分
龍華科大的應用外語系,提供了林彥丞最專業而實用的英語專業訓練。無論是商用英語、或新聞英語等課程,都成為他日後創業、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溝通利器。系上的課程是以英語為主,日語為輔,因此也讓他同時熟悉了日語,開啟了另一扇文化的窗。
學外語不是只學到聽說應用,更是文化層面的影響。讓林彥丞自認將一生受惠的一堂課,是在大一修習的某個關於語言文化的課。他形容,「老師教我們要培養學習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與Independent Thinking(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
這觀念一路影響林彥丞,像他跟國外廠商談合約,會逐一檢視各條款的合理性,可非對方傳來的就照單全收,若是對方說:「我們對外合約都是這樣的,不能更改!」他可不吃這一套,因為「商業合作不是以大吃小,而是互惠尊重。」
26歲創業後,他每晚10點睡前必上網瀏覽國際資訊,掌握國際第一手商情、財經趨勢。這種閱讀能力、與搜尋資訊的能力,都是他在大學時代種下的。
人生是不停地敲門 主動創造資源
大學時代的林彥丞,在大一就考取國際領隊執照,及台灣的英語導遊,大二時他就開始帶團了!他更是將校園資源運用到淋漓盡致,只要有機會,他參加無數的行銷營隊、創業比賽,作為私立科大生的他,在一群台、成、清、交名校大學生群中,顯得格外顯目;作為系學會會長,他也極力爭取各種出國機會,拓展視野。
林彥丞笑笑地說,「其實每個學校都有非常多與國外學校交流的機會,只是看你自己有無去留意及爭取。」靠著頻繁的出國「推廣外交」,他也成為學校的風雲人物。
大學畢業後,林彥丞一心想出國,但家庭經濟不允許出國留學,考試又考不過名校大學生,他靠著推甄順利進入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從沒想過有一天,我可以進入綜合大學念MBA!」進入東吳就讀的林彥丞,發現學校有許多交換學生的機會,可讓他一圓出國夢想。
「考慮到去美國,我只能接觸到英語,所以我想去歐洲,可以接觸更多語言及文化。」熱愛時尚的林彥丞本想去法國,但法國當時沒獎學金,他就選擇了去德國。「當時又有人跟我說,我不是德文系的,不能去德國交換,」仍然不信邪的他,再次去敲了東吳國際事務處主任的門,「能否請拿出本校與德國大學合作的合約看看,有規定要德文系的才能去德國嗎?」
於是林彥丞爭取到德國明斯特大學作交換學生,為期一年。在德國他避開台灣人與中國人,同住宿舍的學生來自全歐盟,「我覺得好像認識了全世界!」林彥丞形容。
在這環境下,不出兩個月,他已學會基本的德語溝通;他不僅在台灣申請到外交部的獎學金,且秉持「繼續敲門,創造資源」的一貫精神,又去敲了德國明斯特大學國際事務處主任的門,意外又獲得20萬元新台幣的獎學金,讓他下課後得以暢遊歐洲,日子過得好不舒服。
靠著扶輪社扶青團海外志工的預算,以及當時青輔會「國際青年推廣大使」計畫等的支助,讓林彥丞在德國的一年過得異常充實!不僅視野大開,甚至口袋還「帶了錢返國 」。
在德國的一年,也開啟了林彥丞的創業契機。在明斯特這個有名的大學城,他觀察到學生都在騎單車,有錢的銀髮族也都在騎單車,單車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們騎最多的,就是荷蘭皇家自行車Gazelle。」歐洲單車文化的多樣性,讓從小就熱愛單車的他,決定以代理國外單車作為創業起點。
盡量營造外語環境 學習不再是苦差事
這麼說吧,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不愛念書、不擅考試的孩子往往被放棄。林彥丞原本也堪稱是傳統體制的「邊緣人」,但是他從學生時代就懂得善加為自己尋找資源、勇於向機會敲門;認識自己的優點,從自己最喜歡的外語下手,果然乘著外語的翅膀,飛得既高又遠。
一般人都明瞭外語的重要性,但學習總是半途而廢。林彥丞指出,「說實在,若真心想學,現在國內外各種免費的資訊、管道,早就多到爆炸了。」但他認為「動機」才是最重要的。「我是覺得學外語不必跟隨流行,而是挑你自己有興趣的學;有些語言看來冷門,但相對通曉的人就少,很難說哪一天它會成為你的獨門本領。」
所以,愛追韓星的學韓語,喜歡跳佛朗明哥舞的學西班牙語,林彥丞認為都很好。因為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學習才容易持久。
此外,「營造環境」極為關鍵。許多人學一學便中斷,就是因為沒機會運用。「學習語言本來就不是死背文法,而最好是在語言環境中自然習得,」林彥丞建議,在職場,你可以選擇外商公司、或是必須與外國人溝通的產業、公司,絕對可功力大進;下班後,你有許多英語社團、組織可以加入。
不一定要留學海外,只要你有心,在台灣精進外語力,絕非夢事。像此次採訪選在西華大飯店2樓的酒吧,德籍總經理夏基恩親自出來跟林彥丞打招呼,那也是林彥丞在某個社交宴會中結識、進而成為好友的例子。
「可能是因為我自知不是名校畢業生,跟外國人開口說話時我從不怕生,臉皮很厚啦!」或許「臉皮厚」、敢於開口,成就了林彥丞高人一等的外語溝通力。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六月號(472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