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統一集團斥資290億元買下台灣家樂福 穩坐零售業霸主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7/20 第54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統一集團斥資290億元買下台灣家樂福 穩坐零售業霸主
記者林海/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台灣家樂福交易案塵埃落定,統一、統一超宣布,以290億元的價格買下台灣家樂福,家樂福成為百分之百的台資企業,而在超市龍頭全聯併購大潤發獲公平會通過後,台灣流通市場版圖將再出現重大變化,統一集團的零售業霸主地位更為穩固。

台灣家樂福出售後,自此台灣量販市場除了會員制的好市多以外再無外商,而上周公平會也通過全聯併購大潤發,國內量販流通版圖呈現統一、全聯、遠東愛買三強鼎立,業界預料,國內流通業下一波可望朝超商、超市、量販、百貨等全通路整合,競爭更多元。

 
財經專題
統一買家樂福 為何挑半夜宣布?
記者黃淑惠/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統一集團為何挑在半夜召開重訊說明會,宣布吃下台灣家樂福60%股權,讓媒體疲於奔命,讀者挑燈看直播?專家一語道破。

其實法商家樂福為法股掛牌企業,為了不影響交易,特地挑選法股等歐洲股市11點30分收盤後,再公布訊息,只好選擇半夜召開重大訊息,公布相關訊息。由於統一提前在台灣市場公布將於深夜11點40分召開重訊,已帶動家樂福在法股明顯上揚,一度上漲逾1%,收盤則上漲0.9%。

 
抗衡全聯 學者:統一集團「全通路」時代來臨
台北19日電中央社
統一集團宣布收購台灣家樂福,牽動國內量販板塊變化,學者分析,過去大家關心同一種產業型態的「市場占有率」,不過隨著科技演進、生活習慣改變,零售業走向全通路策略,未來零售業競爭力端看「荷包占有率」。

統一與統一超今晚宣布共砸新台幣290億元,收購法商家樂福60%股權,將正式併購台灣家樂福。交易完成後,統一集團將取得全台340間門店經營權包含68家量販店、272家超市與頂級超市、129家商場、家樂福商標使用權、部份量販店及物流中心,若加計統一超商約6503間門市,統一集團穩坐台灣零售業霸主地位。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分析,統一收購家樂福後,加上其現有的統一時代百貨、統一超商、康是美藥妝店等品牌與通路,將補齊原本缺乏的量販或超市這塊,這讓統一對於製造商或批發商,無論是採購力量或議價能力都會大增。

吳師豪說,先前全聯在家樂福併購頂好超市之後,也宣布併購大潤發,就是嘗試要挑戰統一集團在零售業的領導地位,如今統一併購家樂福,形成實體通路的「範疇經濟」雛形,代表統一集團零售版圖「全通路」時代的來臨。

吳師豪解釋,在此「範疇經濟」多角化經營成形後,消費者每日的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需求,幾乎都可對應到統一集團旗下所有實體通路,加上更為無遠弗屆的虛擬通路,統一集團幾乎能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

他分析,如此一來,統一更容易管理跨通路會員、金流或支付,從超商、量販店到百貨等通路,如今都屬於同一系統,消費者能共用累積點數與優惠,影響力非常大,這就是所謂的「顧客占有率」。

吳師豪表示,過去大家談的是「市場占有率」,如今統一收購家樂福後,可以讓消費者的荷包,在一個月內可支配的生活花費,全都可以在統一集團消費,這就是「顧客占有率」或「荷包占有率」,勢必成為未來零售業決勝關鍵之一。

吳師豪表示,統一集團自此不止已有規模經濟,也開始具備「範疇經濟」的雛形,讓統一無論是在上游採購、與同業競爭,到下游消費者的鞏固,都能兼顧,且同時對消費者來說,也更為方便。

至於統一收購家樂福後,是否會誤踩公平交易法的壟斷紅線,對此吳師豪認為不必擔心,壟斷多半是在同一種產業型態才會被認定,統一集團沒有實際經營大型量販店,料想不至於造成問題。

 
量販超市本土雙強 統一吃下家樂福對戰全聯
台北20日電中央社
傳了近8個月的台灣家樂福出售案19日正式拍板,由統一集團吃下法方全部股權,加上全聯去年底併購大潤發,零售業「大者恆大」,統一、全聯本土量販雙強對立態勢已定,競爭強度不容小覷。

過去兩年實體零售受疫情重挫,法商家樂福在歐洲經營辛苦,加上需砸錢投資數位化,法方股東依其全球策略考量,擬出售台灣家樂福60%股權,也掀起國內零售業洗牌契機。

若不計算會員制的好市多,台灣家樂福為國內第一大量販業者,法方去年底宣布釋出台灣家樂福股權,吸引各方搶親;除持有家樂福4成股權的統一集團強調有「優先購買權」,主動拋出意願外,包括遠東集團、凱雷、momo富邦媒、國泰等集團都表態有意收購,成為近8個月來零售業界熱議話題。

統一企業、統一超商19日深夜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分別回購49.5%與10.5%台灣家樂福股份,暫估交易金額合計新台幣290億元;交易完成後,統一企業持有台灣家樂福70%股份、統一超商持股30%,統一集團100%取得台灣家樂福股權。

在現代化與數位化浪潮推動下,零售通路業成為對規模與資本要求甚高的產業,近年包括台灣或全球都見到整併動作;即使電商市場蓬勃發展,虛實整合儼然是零售新顯學,但有影響力的實體通路仍然奇貨可居。

根據統計,台灣超市2020年市場產值達新台幣2299億元,其中,全聯市占率逾6成,第2名的頂好市占僅5.9%。

而像家樂福、好市多這類綜合賣場被歸類為「量販業」,2020年市場規模為2287億元,好市多市占率42.8%、家樂福32.3%,第3名是大潤發11.7%,第4名愛買4.6%;若不計算會員制的好市多,家樂福實為台灣量販一哥,且於2020年底收購頂好及Jasons超市。

超市龍頭全聯去年斥資新台幣115億元收購大潤發,規劃將建立跨部門溝通平台,整併超市與量販各自專長,以雙品牌並進,持續發揮對消費市場的實戰經驗與互補性。

對統一集團而言,回購台灣家樂福後,集團將擁有超商、超市、量販及線上電商等不同零售業態,等於是補齊零售「全通路」最後一塊拼圖,意味著台灣零售業「大者恆大」趨勢確立,也讓超商、超市和量販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當吃下大潤發的超市一哥全聯、對上吃下家樂福的超商龍頭統一集團,零售市場雙強對決已成定局。

不過,公平會15日才祭出7大負擔有條件通過全聯併購大潤發一案,這回超商龍頭統一集團要拿下量販家樂福全數股權,消費者日後是否面臨零售市場被壟斷的局面,公平會的態度仍待觀察。

 
國際財經要聞
相信市場已觸底 道指飆逾750點
記者張大仁/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美股上漲,市場從上月低點恢復反彈,交易員押注強勁的企業獲利財報,並押注市場已經觸底。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754.44點或2.43%至3萬1827.05點,在收盤前最後一小時加速上揚,收於盤中高點。史坦普500指數上漲105.84點或2.76%至3936.69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353.1點或3.11%至1萬1713.15點。

自4月以來,所有三大主要股指首度高於50日移動均線。大盤指數現在較6月低點下跌8%。

投資人押注股市在今年大幅下跌後已經觸底,而最新一輪財報顯示,企業在第2季克服經濟壓力的情況優於預期。

Bokeh Capital Partners創始人兼投資長佛瑞斯特(Kim Forrest)表示:「投資人和公司都預期通膨會高漲,因此公司談論第2季發生的高通膨根本不足為奇。」「令人驚訝的是,它們都能很好地度過難關。」

投資人情緒已經惡化到某些華爾街人士認為市場已經為未來的紓壓反彈做好準備。美國商銀對專業投資人進行的調查顯示,投資人的恐慌可能催生了絕佳的買入機會。事實上,調查參與者的悲觀情緒表明賣家已經被淘汰,股票可能會從這裡上漲。

美國商銀的調查還發現,投資組合中股票配置為2008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即雷曼兄弟倒閉一個月後;而現金持有量則是自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商銀首席投資策略師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寫道:「基本面不佳,但市場情緒顯示未來幾周股市和信貸將上漲。」

美元回落助推反彈。對於擁有大部分海外銷售額的科技股來說尤其如此,這些公司的獲利因今年強勢美元的影響而受到打擊。即使如此,某些分析師仍建議投資人為未來更多損失做好準備。

Wedbush分析師梅里特(Kevin Merritt)在最新報告中寫道,「雖然我承認市場情緒不好,可能會看到大規模的策略性反彈,但總體而言,我目前更關心的是保護下行空間,而不是錯過上行空間。」

與此同時,股市吸收了弱於預期的美國新屋開工數據,6月新屋開工率下降2%,經季節性調整後的年率為155.9萬套。

史指所有類股均走高。通訊服務和工業類股領漲,漲幅超過3%。穩健的財報提振了許多公司的股價,即使美元走強讓其他公司的業績承壓。

銀行股表現優異,Truist Financial上漲2.55%,Citizens Financial Group在強勁業績推動下上漲1.94%。高盛上漲5.46%。美國商銀和富國銀行分別上漲3.38%和4.2%。

與此同時,哈里伯頓上漲2.11%,因為今年油價大幅上漲提升了這家油田服務公司最近一季的獲利。

根據Refinitiv的估計,孩之寶財報的每股獲利超出分析師的預期,但該玩具製造商上季營收略低於預期。股價上漲0.71%。

在調降現金流預測後,IBM下跌5.28%,IBM財務主管卡瓦諾(Jim Kavanaugh)的理由是強勢美元和暫停俄羅斯業務。雖然如此,該公司的業績仍超過華爾街的獲利和營收預期。

嬌生公司下跌1.45%,這家製藥巨頭將其歸咎於美元走強,同時調降了年營收和獲利財測。該公司公布了優於預期的獲利和營收業績。

截至19日,大約9%的史指成分股公布了第2季業績。FactSet數據顯示,其中約三分之二超出分析師預期。

串流媒體公司Netflix收盤後發布財報前,股價上漲5.61%。本周陸續公布財報的企業還包括特斯拉、聯合航空、美國航空、Snap、推特和Verizon。

Wolfe Research策略師森耶克(Chris Senyek)在報告中寫道:「未來幾個月,交易可能仍然非常震盪,會出現更多熊市反彈。」

 
美晶片法案 擬限廠商赴陸
記者簡永祥、編譯季晶晶/綜合報導聯合報
各界等待已久、規模五二○億美元的美國晶片補助法案十九日開始在美國參議院討論,法案擬設立防火牆,限制取得補助的半導體業者,十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擴充投資;半導體業者昨表示,如果是限制成熟製程或採用深紫外光(DUV)微影設備的製程禁赴大陸,英特爾將首當其衝,而訂單會先湧入台灣,但陸廠一定會加快技術自主化,將擴大國際半導體資源搶奪大戰。

外電引述草案內容指出,若企業獲得補助在美建廠,未來十年將不得擴大在中國大陸的二十八奈米以下晶片製造業務,但能繼續投資於「傳統」晶片製造,關於「傳統」一詞的定義則未確定。

工研院產經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指出,美國晶片補助法案制定「防火牆」牽連甚大,最後會採取何種限制,須密切觀察。

楊瑞臨表示,目前包括台積電、英特爾、三星、恩智浦、德儀等都有在美國興建新廠的計畫,前三者表明會投資先進製程,如果法案最終僅限不能前往大陸投資先進製程,由於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本來就不打算在大陸設立先進製程晶圓廠,對這三家公司都不會有影響。

但如果法案也將成熟製程列入禁止赴大陸投資項目,甚至和最近美國政府計畫將半導體製程極為關鍵的深紫外光(DUV)也一併考慮列入禁止赴大陸投資名單,對各家打算在中國大陸擴充成熟製程的半導體廠都會受波及,其中英特爾受影響最大。

美國晶片補助法案最後不管結果如何,業者分析,美國阻擋大陸半導體發展,就更能凸顯台廠的重要性;楊瑞臨表示,大陸一旦遭到美國掣肘,訂單就會湧向台灣,但中國大陸一定會更加大投資手筆,甚至將擴大搶奪國際半導體人才行動。

 
西方能源自主之路 挑戰重重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經新聞報導,歐洲正積極降低對俄羅斯油、氣的依賴,以因應俄羅斯可能停止供應天然氣的情勢,但俄羅斯在全球核能燃料市場的主導,將使西方國家的能源自主之路遭遇重重挑戰。

俄國輸送天然氣到歐洲的北溪一號輸氣管預定21日完成歲修,但歐盟執委會預期北溪一號將不會如期重啟;近來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Gazprom)已援引不可抗力條款,未能依合約供氣給好幾家歐洲客戶。

歐盟執委會下周將建議成員國「立刻」減少天然氣消耗量,以保留過冬所需。

然而,俄國在核能燃料市場也居主導地位。俄國國營核能公司Rostam表示,掌控全球鈾濃縮服務市場的36%;英國Urenco集團占30%,法國Orano集團占14%,中國大陸業者占12%。把鈾礦提煉成供應核子反應爐所需的燃料,需時五年,這是核燃料能穩定供應的主要關卡。

歐盟2020年所需的濃縮鈾燃料有20%來自俄羅斯,且東歐普遍使用俄製核能反應爐,燃料也應該來自俄羅斯,短期難以找到替代來源。

美國2020年所需的濃縮鈾燃料則有16%是從俄羅斯進口,當局正在調整鈾燃料供應鏈,以擺脫對俄國的依賴。

核能管理委員會已經批准國內核燃料供應商Centrus能源公司從今年開始生產濃縮鈾,最高純度可達20%。美國也轉向與日本攜手創建更強韌的核燃料供應鏈,對現有及新建的反應爐提供鈾燃料。

 
蘋果放慢擴張 減緩招聘支出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消費電子巨擘蘋果(Apple)公司計劃放慢明年部分部門的招聘和支出成長步調,以因應可能到來的經濟不景氣的情勢,加入微軟、特斯拉、Google等科技巨頭減少招募人手的行列,再度顯示連矽谷大咖都擔心經濟將在未來幾個月陷入衰退。

彭博資訊報導,蘋果每年都會分配特定數量的資金給各主要部門,用於研發,建立資源和招聘,但明年部分團隊所分配到的預算將低於預期,一些部門也將不會提高員額,一些部門則是遇缺不補。

相較下,蘋果通常每年會增聘5%到10%員工。

知情人士也說,蘋果的減緩招募與支出政策,並非全公司實行,也不會影響所有團隊,而且蘋果也仍打算明年積極推出新品,包括一款混合實境(MR)裝置,今年也將提高全公司的薪酬預算,以因應勞動市場緊俏。

然而,蘋果的招聘與支出政策轉向保守,仍引人注目,因為該公司的獲利向來都優於華爾街預期,也比其他同業更能挺過經濟動盪時期。

亞馬遜(Amazon)、Google、微軟等科技業者都已提到是放緩新聘人員的速度。

微軟上周說正在裁汰一些職位,作為公司整頓的一環,之前在5月也傳出Windows、Office、Teams等部門放慢聘僱腳步。

Google執行長皮伽已向員工表示,今年底前將減緩聘僱,為Google罕見之舉;該公司今明兩年的聘僱重點將放在技術和「其他關鍵角色」。臉書母公司Meta已減少開支,並且放慢部分資深職位的聘僱步伐。

特斯拉也傳出已資遣上百名員工,並關閉加州至立於開發自駕輔助技術的設施。執行長馬斯克曾說,將裁減10%的受薪員工,但未來一年的總員工人數仍將增加。

在新冠疫情期間大幅受惠的Netflix和派樂騰(Peloton),也正在適應新現實。

Netflix上個月已裁減上百個職位,派樂騰最近剛宣布要完全收掉製造部門,以後運動器材設備的生產全部外包。

 
要聞
企業國內外籌資 大減27%
記者廖珮君、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央行升息,影響企業發債籌資,更讓企業對未來擴廠投資轉趨保守。金管會昨(19)日公布統計,今年上半年企業國內外籌資總額降到3,388億元,年減27.6%,為六年同期最大減幅;而企業籌資後寧可半數拿去還舊債、也不願大舉擴廠投資。

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說,企業國內外籌資規模大降,有兩大原因,一、央行升息、墊高企業發債成本,影響發債意願,二、大型發債公司減少,如台積電去年發債額是歷年高峰,但今年就沒了。

國內募資型態有三類,包括現金增資、發行普通公司債、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國外則包括海外公司債及海外存託憑證。

今年上半年企業以辦現增、發可轉債、海外存託憑證(GDR)這三類做募資占比增加、但國內發公司債籌資卻降到1,646.9億元、接近腰斬,甚至發海外公司債籌資「掛蛋」,顯示升息衝擊企業發債意願甚鉅。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在國內籌資中,仍以發公司債籌資1,646.9億元、占比48%最高,但已較去年同期2,846.5億元、年減42%;其後依序是辦現增745.7億元、發可轉債545.5億元,各年減12%及近一倍。

金管會昨公布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國內外籌資狀況,企業國內外籌資193件、總額3,388億元,較去年同期件數成長13.5%、金額卻衰退27.6%,衰退幅度更是六年來同期最大。2016年上半年募資額衰退41.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辦理國內現增及發公司債的資金用途,以用於擴充廠房設備降到827.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44%,占比跌破三成、降到27.9%,為近三年同期新低,與去年投資熱潮大相逕庭,顯示企業在今年上半年升息、通膨環境中,對擴廠投資已縮手,呈現保守謹慎態度。

張子敏說,企業擴廠投資減少,主因是去年台積電大舉擴廠,但今年因發債少了、連帶影響募資後用於擴廠的金額也下降。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增資後資金用途,仍以償還借款額1,540.9億元、占比52.1%最高,較去年同期占比50%略增2.1個百分點,顯示在升息環境下,企業籌資後,寧可先去還舊債。

 
中經院下修GDP成長至3.56%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主要經濟預測機構近期均下修經濟成長率、上調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中華經濟研究院昨(19)日公布今年第3季台灣經濟預測,由於通膨加上國內疫情衝擊到民間消費,將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下修至3.56%,認為整體經濟呈現「內外皆溫」。

中經院報告指出,原本今年4月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仍有3.96%,但昨天的預測值再下修0.4個百分點至3.56%。但也補充說明,雖然經濟成長率下修,但台灣已連續四年經濟成長率達3%以上。

另外,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預估值,也從4月預測的2.56%,上調至3.11%;主因為輸入物價高漲,再加上美元走強,台幣相對貶值,均推升國內物價;中經院也預估,今年固定投資、輸出、輸入分別年增4.19%、5.65%及4.48%。

對於這次下修主因,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因為通膨加上國內疫情衝擊了民間消費,4月預估全年民間消費成長率是4.99%,但最新預估卻下修到只剩2.81%。

對於通膨預測,張傳章表示,7月CPI不會太樂觀,還是會在3%以上,後續仍要觀察俄烏戰爭、供應鏈阻塞及國際原油價格等國際情勢,並強調台灣通膨還仍相對溫和,後續會持續觀察政府是否推出更多物價頻穩措施。

至於台灣未來匯率走勢,中經院預估短期內美元將持續強勢,預估2022年全年平均匯價約29.23元對1美元。

而國營事業為了穩定物價及紓困政策,長期吸收成本而造成龐大赤字,既使台電6月終結「電價連七凍」,選擇調漲用電大戶,但恐無法扭轉今年虧損破千億元的局勢。

對此,張傳章表示,國營事業在穩定民生物價上有重大功能,但不能因虧損過大影響營運;他了解,中油、台電將進行資產重新評估,解決部分虧損,若仍有嚴重赤字,那適度漲價反映成本還是有必要性。

中研院18日公布2022年最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總展望,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去年底預估的3.85%下修至3.52%;CPI年增率上調至3.16%;主計總處公布6月CPI年增率3.59%,是近14年新高,且今年上半年整體CPI年增率高達3.13%,遠遠高於之前預估。

 
如興董座換人 國發基金狀況外
記者魏鑫陽、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發基金參與投資的牛仔褲廠如興,驚爆公司治理危機,如興原董事長張水江早在今年二月底遭改派,卻未發布重大訊息,未辦理經濟部變更登記,直到前天才公告新任董事長為翁紹華,如興經營團隊昨無法說明為何過去五個月無合法董座,遭證交所重罰;國發基金目前在如興有一席董事,對如興再度「出包」竟說看到公告才知。

如興昨未能釐清疑慮,證交所認為違規情節重大,開罰一五○萬元,創下近年最大單次罰金紀錄,且如興須赴證交所說明,未清楚說明得按次處罰。如興則說,將針對違法情節對相關人等依法究責。

如興法人股東偉豪投資今年二月二十四日改派翁紹華,取代董事長張水江的董事席次,但直到七月十五日才選出新任董事長,期間包括股東會、獨董改選,乃至於去年年報、今年首季季報都出現適法性問題;如興表示,由於董事會成員多數留任,且已進行查核,不會輕易翻動其效力。

國發基金曾投入十四億元參與如興增資案,目前是最大股東,在如興有一席董事,面對公司治理出包,國發基金昨說,公告前不知偉豪投資改派法人代表,這段時間如興正常運作,如興是否屬於沒有董事長的真空期,要看商業司認定董監事登記,是偉豪發函至如興即生效、或是如興變更登記才生效。國發基金說明,金管會已將該案移送檢調,將配合團體訴訟。

 
全球智慧機出貨 拉警報
編譯黃淑玲、記者劉芳妙、鐘惠玲/經濟日報
研調機構Canalys最新報告指出,第2季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年減9%,降至3億支以下,打回2020年初疫情爆發前的原形。受通膨、庫存激增等壓力持續影響,業界普遍認為下半年傳統旺季不旺已成定局,聯發科、大立光、敦泰等供應鏈拉警報。

值得注意的是,OPPO、小米、vivo等大陸主要非蘋品牌市占正節節敗退,以大陸品牌為主要出貨對象的聯發科壓力大。

市場傳出,由於庫存調整不如預期,聯發科已下修對晶圓代工廠部分投片量,並對封測協力廠提出暫停舊產品封裝要求,新產品部分則要求出貨時間拉長,延後再拉貨,藉此降低庫存偏高壓力,但未獲聯發科證實。

大立光通吃蘋果及非蘋品牌三星、OPPO、vivo、小米等大廠訂單,為全球高階手機鏡頭龍頭。對於智慧手機市場近況,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不諱言,供應鏈庫存問題有愈來愈嚴重的跡象,客戶普遍對市場預期悲觀,下單量也比較少,「需求很弱」。

Canalys並未揭露第2季全球智慧手機出貨總數量,僅以圖表方式呈現單季低於3億支,年減9%。該機構統計,全球智慧手機出貨於去年第4季攀上近兩年高峰後,截至今年第2季已連兩季下滑,今年第2季跌破3億支大關。

蘋果財務長梅斯特里(Luca Maestri)4月時就對市場打預防針,表示公司第2季遭遇供應緊縮等許多挑戰,可能影響銷售多達80億美元,當時嚇壞許多投資人。美國財經媒體CNBC認為,以Canalys的報告來看,iPhone 13的市場胃納持穩的話,蘋果手機部門營收應該依然穩健。

 
美推晶片法案 NAND廠「撿到槍」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擬對獲得美方補貼在美設廠的半導體業者設限,要求十年內不得在大陸進行特定投資。三星正積極爭取美國補貼設廠,美方此舉將使三星在西安投入全球最先進的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廠面臨無法再升級擴產窘境,重創全球NAND產出,NAND業者「撿到槍」,群聯、威剛、十銓、宇瞻等台廠受惠。

業界指出,三星西安廠是集團旗下最先進、海外最大NAND晶片生產基地,月產能高達25萬片,投片量占三星NAND Flash總產能約42.3%;以全球來看,三星西安廠占全球NAND Flash市場產出量高達15.3%。

業界人士分析,三星西安廠不僅對三星集團相當重要,更是全球NAND晶片產出的大本營之一,該廠動態牽動NAND市況榮枯。三星正積極投入美國新廠建設,同時爭取美方補貼,與台積電、英特爾一較高下,一旦美方拋出「獲得補貼半導體廠十年內不得在大陸進行特定投資」的緊箍咒,三星西安廠發展勢必受阻。

業界人士說,三星西安廠是集團旗下最先進的NAND生產據點,製程也是最領先的技術,絕對是美方禁止擴建的領域,一旦該廠十年無法升級設備擴充,「十年不升級會落後主流製程幾個世代?」意味全球逾15%NAND產能未來將毫無生產競爭力,將成為無效產能,等於全球NAND供給也將大減。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指出,考量需求未見好轉,通路庫存去化緩慢,客戶拉貨態度保守,造成庫存問題漫溢至上游供應端,供需失衡急速惡化,預估第3季NAND Flash價格跌幅將擴大為8%至13%,且跌勢恐將延續至第4季。

業界認為,在先進NAND廠區技術必須與時俱進,無法停下來之下,一旦三星獲得美方補助而導致西安廠發展受阻,將使得全球NAND產出大幅減少,進而扭轉供過於求態勢,使得市況轉揚,NAND相關業者堪稱「撿到槍」,群聯、威剛、十銓、宇瞻等台廠受惠。

三星西安廠目前月產能高達25萬片。三星計劃在2022年底或2023上半年,推出200層堆疊以上NAND Flash記憶體,2023上半年開始量產。

業界分析,NAND Flash是最適合使用於大量資料儲存的元件,其單位成本為所有非揮發性記憶體內最低,故可大量使用於可攜式產品以儲存資料。隨著網路商業與服務興盛,市場對資料存儲空間需求大增,且要求更高速更可靠的資訊串流方案,使固態硬碟(SSD)、內嵌式記憶體(eMMC)應用在電腦及智慧手機滲透率大幅提高,甚至跨進大量資料處理伺服器及雲端應用,均讓NAND Flash產業中長線正向發展。

 
顯卡爆倉 輝達新品延明年上市
記者尹慧中、鐘惠玲、吳凱中/台北經濟日報
顯卡庫存爆倉,價格持續修正之際,市場傳出,輝達原本已延後至今年下半年推出、有「性能怪獸」之譽的「RTX 40」系列新顯卡,部分品項又要延後至明年才問世,輝達新顯卡由台積電代工,其上市時程再度延後,牽動台積電高階製程訂單。

加密貨幣市場崩跌,近期輝達既有的「RTX 30」系列顯卡通路價格不斷滑落,市場頻傳RTX 40系列延後推出的消息。6月中旬市場傳聞指出,輝達RTX 40系列新顯卡當中,4090產品發布時間將由8月延到9月,4080則延到10月,4070延到11月。

但加密貨幣崩跌驚人,顯卡市場庫存過高,市場現在傳出,輝達下半年將只推出旗艦級的RTX 4090顯卡,其餘中階、入門款的RTX 4050、4060、4070、4080將延到2023年亮相。

業界推估,主要是RTX 4090旗艦級定位,新卡上市不影響目前RTX 30系列價格,延後推出其他RTX 40系列,將有助紓解龐大的RTX 30系列庫存。

為了加速消化庫存,近期市場也傳出,連輝達官方都準備大砍RTX 30系列顯卡官方售價,包含RTX 3090 Ti 、3090及3080 Ti ,降幅最高達5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

輝達不回應市場傳言。在獨立顯卡市場,輝達占據七、八成的江山,超微的市占接近二成,英特爾重回獨顯戰場後,仍在積極增加市占。

對於市場傳聞與單一客戶訊息,台積電昨(19)日並未評論。業界認為,台積電2022年美元營收成長上修至30%以上,納入客戶庫存修正因素後還上修,顯示台積電對今年營運仍深具信心。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台積電去年前七大客戶中,輝達排第七,營收貢獻占比5.8%,輝達多元下單,也委託三星代工,對台積電營收貢獻略低於英特爾的7.2%。

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先前表示,顯卡庫存成本增加,且須應付複雜供應鏈和半導體市場問題。供應鏈交貨時間變長,加上零組件短缺,不確定因素增多,長期採購量也增加一倍以上,都增加庫存過剩風險。

 
陸系手機品牌 下半年不旺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上半年景氣冷颼颼,陸系品牌廠更是潰不成軍,下半年旺季不旺也幾乎成為定局,市場僅期盼蘋果iPhone 14系列新機獨秀,非蘋陣營仍得面臨龐大的庫存調節壓力。

研調機Canalys最新資料顯示,第2季全球智慧手機品牌,仍以三星市占率居首,市占率為21%,年增約三個百分點,主要是平價機種A系列以低價搶市奏效。第二名為蘋果iPhone,市占率同樣年增三個百分點、達17%,凸顯iPhone 13即便價格較高,仍深獲市場青睞。

大陸主要品牌第2季市占同步下滑,小米為14%,年減三個百分點;OPPO為10%,年減一個百分點;vivo更跌破一成大關,降至9%。

 
陸爛尾樓風暴 台資銀閃過
記者廖珮君、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疫情和貿易戰衝擊,中國大陸近兩年經濟情勢驟變,銀行、保險、券商及國人基金投資大縮手。據金管會統計到5月底,金融三業加計國人境內外基金對陸曝險總額降到1兆8,380.3億元,跌破2兆元大關,一年大減5,447.4億元、年減幅達22.8%。

尤其大陸今年多處建商因積欠工程款停工,導致房貸戶拒繳房貸引發「爛尾樓」風暴,點燃房市和金融危機,市場擔心是否燒到台灣。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19)日說,據調查,國銀在大陸分、子行都沒有爛尾樓的授信曝險,等於這次大陸爛尾樓風暴,台資銀行全身而退。

據金管會到5月底統計,共14家國銀在大陸設25家分行、八家支行和五家子行,五家子行包括國泰上海子行、玉山深圳子行、永豐南京子行、彰銀南京子行和富邦華一銀行。

林志吉昨日說,因應大陸政經情勢,已要求各銀行做三大措施,一、提高對陸正常放款備抵呆帳到1.5%,二、需做授信限額管理,對風險升高或曝險額達預警門檻的國家或地區要控管授信,三、對大陸需建立高風險產業、政經風險評估機制,對大陸加強監管行業也要納入加強控管。

據金管會到5月底統計,國銀對大陸曝險已降到1兆2,318億元,下探有該統計以來(2013年)來最低點,年減16.9%。

保險業對陸曝險,5月底也降到2,096億元、年減34%,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說,壽險業對陸曝險減幅達34.7%,有兩大原因,一是壽險業減持對陸投資部位或投資部位反映評價減損,二是壽險業對陸參股部位降低,是因被投資公司股權帳面金額減損所致。

券商期貨和投信顧對陸曝險,6月底降到104.1億元、年減44.1%,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說,其中以券商自營部位對陸投資大減65.6%最大,主因大陸降息、券商不看好短債,減持債券所致。券商自營6月曝險降到42.4億元。

至於國人投資大陸境內外基金部位也降到3,862.1億元,年減31.3%,又以國人投資大陸境外基金減少近38%最大,顯示國人對大陸市場投資也保守以待。

 
13家利變型保單 恐下架
記者廖珮君、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發現13家壽險業者對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的訂價有三大缺失,包括利率訂價納入升息預期、同業競爭、及參數欠妥適,正請這13家業者陳述意見:依過往經驗,一旦進入陳述意見階段,就會挨罰,各業者已做了「該商品下架」的最壞打算。

金管會官員說,後續會對業者做如何處置,還在討論;業者認為,輕則可能要求調整宣告利率,重則下架該商品,一旦全面懲處,恐是史上對單一商品祭出最大規模的處分。

所謂「宣告利率」是指壽險公司利用保費所得的投資報酬率,扣除其他成本,在每月或每年宣告一次,主要用於「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愈高,保戶的增資回饋分享金也愈高。

金管會認為,保單宣告利率,需要有一個相對應的合理投資報酬率,「不能亂喊價」,但壽險業為了吸收保費、維持市占率,在今年初「尚未升息前」,就競相拉高宣告利率,再度引發金管會關注。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昨(19)日說,金管會全面檢視各家銷售利變保單的壽險業者後,發現各壽險業者針對利變保單「宣告利率」有三大缺失態樣。

一、宣告利率訂價包括「升息預期」,二、宣告利率訂價將「同業競爭」因素納入,三、宣告利率參數有欠妥適,他說,目前各壽險業者已陸續回覆陳述意見,回覆意見後就會進行處理。

知情官員說,業者如何決定宣告利率,最關鍵的是「要忠於你的公式」,有些業者是看市場利率走勢、同業競爭狀況,當加入了這些判斷和走勢,就會導致和「原來的公式」不吻合。

他說,宣告利率的投報率,應該是要看「已經賺進來了」,是已實現和未實現獲利,還沒有賺進來,例如預期未來要升息,就去拉高利率,就是不合理。

他也說,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的架構,是當初設計這商品時、公式架構就已經決定了,就應該依照公式和法令來走,金管會不會要求業者宣告利率是「升」或「降」,一切就是「忠於你的公式」。

金管會是在4月底對台新人壽美元利變壽保單,開了「下架」的第一槍後,當時也已對外表示,「台新人壽是第一家、但絕不是最後一家」,換言之,這13家壽險業架上銷售的利變型保單,最壞的結果就是走向下架、停售的命運。

 
防疫險理賠金衝258億元
記者紀佳妘、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19)日公布統計,今年截至7月18日,12家產險累計承保449.2萬件防疫險、保費收入為41.9億元,理賠件數則有71.2萬件,理賠金額達258.1億元,近一周理賠金額大增52.4億元,且今年防疫保單累計理賠金額更是總保費收入的6.1倍之多。

金管會公布防疫險最新銷售概況,市面上僅剩三家產險、二家壽險銷售七張疫苗保險商品,其中三張為壽險、四張為產險業銷售的疫苗險。

統計指出,今年截至7月18日,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達449.2萬件,保費收入達41.9億元,理賠件數達71.2萬件,理賠金額成長至258.1億元;今年防疫保單累計理賠金額已達所收保費的6.1倍。

相較金管會截至7月11日統計,防疫險理賠件數近一周理賠件數增加14.1萬件,理賠金額亦大增52.4億元,相當於一天理賠7.4億元,儘管較前一周理賠金額增加56.2億元略有下滑,但仍創下今年以來單周防疫保單理賠金額次高紀錄。

因應防疫險鉅額虧損,產險公司除了動用準備金救命之外,同時也啟動增資計畫。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目前共有八家業者向金管會提出申請收回權益項下重大事故準備金,均已獲准,一共核准動用金額為99.4億元。

林志憲指出,部分產險業者仍在進行增資規劃程序中,但尚未報至金管會,目前定案的有二家業者,已經核准國泰世紀產險、中信產險分別增資100億元、40億元。

面對防疫保單理賠壓力,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及理賠件數、金額變化,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的理賠潮,同時隨著理賠金額逐步墊高,預估下半年將會有其他業者陸續提出增資計劃,以緩解財務壓力及符合RBC(資本適足率)法定門檻。

另在疫苗險部分,今年截至7月18日,承保件數達225.5萬件、保費收入9.6億元,理賠件數則突破10萬件、來到10.6萬件,理賠金額亦大增至45.9億元,今年疫苗險累計理賠金額為已收保費的近五倍。

如果與7月11日的統計相比,理賠件數以及金額近一周分別增加2.5萬件、10.9億元。

 
單身預立遺囑 留意三要點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不婚現象愈來愈普及,單身族將面臨老後生活和財產分配兩大問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林志翔會計師昨(19)日指出,單身族群的資產傳承與應用,大致可以區分為照顧自己、照顧他人以及回饋社會等三個面向,他並提醒單身族面對資產傳承最好預立遺囑。

林志翔並提出預立遺囑的三大要點,一、遺囑方式須符合民法要件;二、無法排除民法特留分規定;三、必要時得指定遺囑執行人,確保單身族在傳承時達成預期的目標。

不婚、單身情形已經是社會常態,單身族對於自身理財與遺產規劃該考量什麼,或會有些疑惑,如何確保遺產讓「想要的人」順利繼承成為不可輕忽的議題。

林志翔指出,單身族針對照顧自己面向,可將適當的資金用在購置保險、設立安養信託,當進入退休階段時,可透過年輕時的資產規劃安排,照顧老年生活。在照顧他人的面向中,單身族群晚年可能由看護照顧,離世後想將資產給予這些對象,然而受限於現行法令的限制,非繼承順位的親友及家屬無法直接繼承。林志翔表示,單身族可透過預立遺囑方式,使遺願落實。

今年初金馬影帝陳松勇因腎衰竭病逝,由於陳松勇一生未婚也無子女,因此遺囑中寫到要將遺產留給照顧他八年的印尼看護Yule,當時傳出陳松勇多年未聯繫的弟弟們突然出現,並表明委請律師爭取繼承份額,如果陳松勇事先沒預立遺囑,可能就無法達成遺願,將資產給予看護Yule。

對於單身族群可使用的資產傳承方式,林志翔建議可以透過信託、立遺囑等方式,不過需要注意三大點,首先,遺囑方式須符合民法要件,因為遺囑的種類分為自書、公證、密封、代筆以及口授等,各自有民法規定的成立方式。另外,無法排除民法特留分規定,按《民法》第1187條規定,遺囑人在不違反特留分規定的範圍內,得以遺囑自由處分遺產。最後,必要時指定遺囑執行人,林志翔指出,因為繼承人是否配合交付是財產是一大問題,所以在遺囑中指定遺囑執行人人選,能避免執行困難。

 
車廠搶市 11新款大車拚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各大車廠搶攻下半年車市,將大動作發表新車、甚至新品牌,下半年最少有11款新車搶市。車市龍頭和泰車8月中將發表性能車款GR 86,年底前旗艦車系CROWN將首次在台導入,首款CROSSOVER即將上市,勢必再改寫汽車市場版圖。

豪華車龍頭台灣賓士則是以電動車為主力,三款純電動車年底前將全面上市。

和泰車近年積極引進性能車款,今年初全新商用車Townace上市及即將導入台灣的CROWN CROSSOVER車款,將使和泰車的車款品項更齊備。和泰車表示,新車的多元化商品滿足分眾市場,是和泰車這三年的新策略。

其中CROWN車系在日本原本即是屬於高階旗艦車款,在日本市場定位明確,甚至被訴求為一生一定要擁有一次的車款,以往並未引進台灣。在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宣布CROWN車系成為全球戰略車後,CROWN地位更加重要。

CROWN之前以房車為主,並不符合和泰車引進新車款的策略,但今年秋天日本豐田將開賣的CROSSOVER符合台灣市場需求,台灣並成為豐田全球先期導入市場,業界預期導入CROWN不只將帶動和泰車新車銷售,並將改寫汽車市場版圖分布。

今年台灣車市延續去年進口車款嚴重短缺,國產車款受制晶片與料件供應同樣有供應不足問題。不過各家車廠採取各種不同策略積極搶攻市場,務求在有限供應量發揮最大效用。

裕日車的NISSAN ALTIMA新年式車款10月首批到港128台配額預售已完售,下半年兩部重量級車款一為KICKS將在第4季改款上市,另一款X-TRAIL將上市,預期改款上市後將有效刺激買氣,成為裕日車下半年業績提升關鍵。

中華車是在商用車之外,引進英系新品牌MG即將在近期公開。中華汽車將於第4季導入MG品牌車型國產化生產。對中華車而言,新的品牌與新的車款透過不同的經銷體系銷售,可望開發新客層,有助強化生產線稼動率。

BMW下半年集結品牌旗下最強元素打造的首款豪華純電性能休旅—全新BMW iX M60已展開預售,重量級車款有全新第七代BMW 7系列、BMW X7小改款上市,預計能再帶來新一波賞車簽約熱潮。

賓士則是電動車大軍大舉上市,包括EQA、EQB和EQE,電動車成為今年賓士新車款主力,不過確實上市時程要看新車到港時間而定。

 
崑鼎23億購地 要蓋掩埋場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崑鼎昨(19)日公告,斥資23.76億元,自經濟部工業局標得彰化縣鹿港鎮崙海段60-21地號土地,面積約11公頃,未來計劃興建垃圾掩埋場。

崑鼎是台灣最大廢棄物處理、環保資源回收與焚化爐營運業者。崑鼎表示,11公頃土地換算約11.1萬平方公尺,單價每平方公尺2.1萬元,第一期地價款4.75億元將今年9月中旬繳納,第2期支付19億元。未來垃圾掩埋場完成後,將是公司另一營運成長動能。

崑鼎先前表示,在國內焚化領域,未來三年預計還有十座焚化廠合約到期,將積極參與新標案,包括高雄仁武及岡山焚化廠ROT(整改及營運)案已投標、台南城西焚化廠BOT(建新廠及營運)也將投標。

在海外焚化市場,近年崑鼎開始南向並與當地開發商合作,輸出技術與經驗。在馬來西亞焚化市場包括新山市BOT案已偕同當地企業共同投標,麻六甲市BOT案將與當地廠商共同投標,兩案都希望爭取到操作營運工作。

在太陽能相關領域方面,崑鼎近三年取得開發權利案量平均年成長幅度約三成,逐年穩定成長。在太陽能案場維護方面,除公司自有案場,跨足外部客戶,維護總量超過350 MW,持續積極爭取大型案場維護工作。

另外,崑鼎已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調頻備轉輔助服務(AFC)業務,取得5 MW開發權利,並已進入設置階段,太陽能領域是崑鼎未來發展重點之一。

 
工研院揪伴 組無人機聯盟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無人機應用商機崛起,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協助下,昨(19)日宣布攜手中光電旗下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中興電、東元、新普、雷虎等10家產研機構,籌組燃料電池與無人機整合聯盟,強化國內燃料電池、長航時無人機技術實力。

根據美國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指出,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到2025年將達1,292.3億美元,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也透過科專計畫投入,應用在物流運輸、農藥噴灑、橋樑檢測、高山運補及遠洋漁群探索等,經濟部預期,藉由聯盟成立,將發揮台灣無人機產業具備完整零組件供應鏈的優勢。

工研院表示,本次燃料電池與無人機整合聯盟也攜手田屋科技、台灣希望創新、宇嘉通信、鐙鋒綠能科技、台灣經濟研究院等機構。

 
永豐餘拚醣經濟 建構新農業
記者嚴雅芳/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昨(19)日出席「農業的醣經濟」科技論壇,提出「斯土為本、從醣出發」為2050淨零排放的解方之一。何壽川表示,面對戰備糧食安全和氣候變遷的挑戰,農業是根本,也是台灣最富饒的資產,重新定義和建構新農業,讓其副產品能全循環利用,新農業的發展或將成為下一代的護國神山。

何壽川指出,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當植物凋落在土壤裡就轉成有機質,裡頭的腐植質可固存碳,聯合國COP21更倡議,每年將土壤中的有機固碳量增加千分之四,可中和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

根據調查,目前全球已有40%的綠地逐漸沙漠化,如何使沙漠變綠洲,何壽川建議,應從提升土壤有機質、造林創造碳匯到農食剩(農業、食品加工業、家戶剩食)正確回收運用等三方面施行,就能確保糧食安全和減緩氣候變遷。

台灣的農地、森林與竹林的碳匯條件優厚,何壽川表示,80萬公頃農田土壤有機質提升、220萬公頃林相復育,再加上18萬公頃的竹林活化,預估一年就有6,300萬噸CO2碳匯潛力,相當於台灣2050淨零排放規劃中的碳匯目標數值。透過良好的土壤碳匯管理技術,可促進土壤的經營邁向永續,強化農林竹業面對氣候變遷的抵抗力,並創造碳權、增加農業產值。

農食剩的正確處理能降低廢棄物、減少經濟損失,還能在淨零減碳上有所貢獻。何壽川說,台灣每年農業、食品加工業、家戶剩食,以及民生汙泥等農食剩約3,000萬噸,若能把農食剩轉為沼氣,不僅降低廢棄物量,還能創造綠電、減少碳排。以20MW(百萬瓦)沼氣發電規模設計基礎下,推估3,000萬噸農食剩每年可發電達55億度電,占全台總發電2,801億度電的2%,同時又可減少碳排近1,400萬噸CO2。

何壽川認為,在尋求碳中和永續與經濟共榮的契機下,農業將不再是窮產業,且會引導新一代人回到農業去做較複雜的全循環工作。新農業應不僅是為淨零減碳,而是本身就是非常大的產業鏈,且需要和外部科技做結合,才能完成農業科技循環經濟的路徑,創造發展利基。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