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第三代傳人嘉士頓威登封存40年的行李箱被開啟了,裡頭井然有序地疊放剪報,這些早已沉入歷史煙雲的書寫與註記,在重見天日的瞬間,為11位法國中堅世代作家揭開了神祕的創作價值。
生於1883年的嘉士頓威登(Gaston-Louis Vuitton),少年時期便喜歡剪報,尤其是蒐集與行李箱有關的報導。1936年,以製作行李箱起家的家族事業落在他肩上,公忙之餘,私下仍持續把剪自報章雜誌的文章進行歸類、黏貼、建檔。這些「檔案」究竟有什麼價值?當時無人能懂,親友們視之為個人嗜好,一如有人喜歡蒐集郵票。
1970年3月17日,嘉士頓威登辭世,他的剪報全都放進一只行李箱,就此封存。後人從未真正窺探這些剪報的意義,光陰流轉,逝去的年代也在行李箱裡停駐。嘉士頓威登逝世的整整40年後,11位平均年齡40歲的法國中堅世代作家,受邀參訪Louis Vuitton家族的豪宅,並且來到了這只行李箱面前,換言之,當這只行李箱開始封存的前後幾年,也約莫是這些作家出生的年代,如今,箱子即將在他們眼前開啟。
行李箱開啟,一份又一份剪報鋪展開來,老舊的時光帶著魔幻氣息,私人剪報不僅反映一個時代的光影,也隱含個人情感。過去無人認真追究的剪報用途,在數位時代、資訊流傳便捷的今天,重現了新意義。
讀到有意思的報導,就能立刻用臉書轉貼分享的今天,還有誰會用剪報的方式保存呢?文章轉貼雖然迅速方便,但再過40年還會存在嗎?即使找得回來,仍會帶著個人情感的痕跡嗎?
如此的疑問與尋思,儘管11位作家的文風不同、性格迥異,卻都同時感受到某種神祕的震撼,根據剪報內容發展小說的靈感也逐一浮現,一個計畫儼然成熟──他們像是玩拼圖似地,分別從文字的遺跡裡重新挖掘,最後由11則短篇小說拼出一個時代的多樣面貌,完成了《La Malle》(行李箱)短篇小說集。
在路易威登統籌下,本書由法國出版界的龍頭「伽俐瑪(Gallimard)出版社」編輯發行,於今年3月出版,藉此向嘉士頓威登逝世紀念日致意。
向來與藝術家合作的路易威登,首度同時與11位作家進行書寫計畫,其中較為台灣熟悉的作家是達里厄斯克(Marie Darrieussecq)。1996年,27歲的她發表處女作《小姐變成豬》(Truismes),甫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中文譯本於1998年出版,同樣成為該年在台灣的暢銷小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