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珮萱 │ 攝影:蘇義傑】 如果夠細心,應該可以感受到台灣悄悄吹起一陣前所未有的「在地」風。從國片、食品到文創設計,從實體通路到網路購物,本土產品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為什麼?在地又跟過去的MIT(台灣製造)有何不同? | | 景氣悶、消費冷、人心慌,大家都想知道:還有什麼可以刺激市場、帶來經濟成長動能的靈藥?解構近來消費現象,答案就是「在地」兩個字。 一點也不誇張,從小市集到大商城、實體店鋪到虛擬通路、前衛時尚感的國際品牌飯店、甚至3萬呎的高空,如今都搶著跟「在地」沾上邊! 很難想像,向來給人派對風和時尚感十足的台北信義計畫區W飯店,今年3月份首度舉辦「Farmers Market 廚桌市集」。 連續五個週日中午到下午3點的假日早午餐熱門時段,台北W飯店選在10樓西餐廳戶外空中花園廣場,擺攤賣起台灣在地的蔬果與花卉。一時間,「到W飯店買菜」成為最流行的話題。 時間往前推一點,今年2月,中華航空推出全新中式套餐,邀來國內四大名廚設計菜餚。大廚選的是宜蘭嫩薑、花蓮金瓜、新竹米粉、南投香菇、嘉義地瓜及東港櫻花蝦等在地食材入菜,讓乘客得以在3萬呎天際,盡享在地美味。 八、九年前,特力屋集團延伸出副品牌特力樂活(Live for Nature),主力販售植栽商品;2007年重新定位為居家所需用品,開始引進本地優質商品。目前約800品項,過半都屬於在地好物品牌,如豆油伯、祥記梅子、瑞春醬油等。特力屋自有品牌副總經理李燕玲透露後,特力樂活強化在地商品後,業績便呈倍數成長。 不同平台紛搭上「在地」列車 深具在地特性的農民市集,近年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所謂的農民市集,多半利用週五到週日,租用戶外空間、集合20、30家各地小農在廣場擺攤,販售自產的蔬果作物。 248農學市集召集人楊儒門估計,全台已發展出近50個農友市集團體,推算下來,秉持友善環境耕作的在地小農,在全台灣至少有上千家。 以248農學市集為例,運作五年下來,已吸引了200多位農友加入。楊儒門透露,小農們強調產地直銷、天然工法、無毒安全的觀念,相當受到消費者的認同,也讓這類農民市集受到歡迎。 再看看業績好壞與消費景氣密切相關的國內百貨業者。兩大龍頭新光三越、太平洋SOGO同樣紛紛打出「在地牌」。新光三越2009年訂下「Global Reach Local Teach」的願景,這二、三年具體實踐,從消費滿額禮開始,極力推廣在地好物。今年更擴大舉辦「台灣良品節」引進10位台灣在地小農的商品進館銷售。 包括屏東首位碩士農夫種的牛蒡、宜蘭三星青蔥、全台甜度第一的雲林西螺蘋果苦瓜等,再聯合六大農會推出各地名產的消費滿額禮。 據了解,預計今年下半年進行信義A4館的超市改裝,主打以在地食材與現煮熟食的鮮蔬超市,一舉扭轉百貨超市大多販售進口商品局面。 不只實體店舖,如今網購市場也從這波在地浪潮中找到著力點。YAHOO!奇摩超級商城日前祭出「深耕台灣 讓外來客無寶可淘」的宣示,言下之意便是要以「在地」迎戰來勢洶洶的大陸淘寶網。 YAHOO!整理目前台灣人網購文化的八大特質,其中一項就是「超挺本土」。光是去年剛開始在超級商城中賣起強調台灣在地的農特產,短時間內便銷售破10萬公斤,竄升力道出乎預料。 另一家較鮮少人知的網購平台「TreeMall」,6月中也大張旗鼓宣告,將以「在地心商機」作為創造營收的藍海策略。TreeMall是由國泰金融集團轉投資的神坊資訊,在2006年所創立,最早是國泰世華信用卡卡友消費點數換購禮的兌換站,今年以嶄新面貌跨入網購領域。 作為新平台,TreeMall定位為專賣在地好物的居家生活購物網,二年前建立自營商品,網羅台灣在地契作農家、工廠,共同開發越光米、手工製傘、新鮮果乾、油品等在地製造好物。 2012年約有150種自營商品,截至今年上半年,自營商品業績已較去年同期增長400%,效益驚人。TreeMall總經理林俞禎預估,2013年自營商品的年營收會有五倍成長。 今年7月,TreeMall將自營商品重新取名為「Leho(你好的台語)」,連名字都很在地。 台灣民眾逐漸認同「向內看」 無庸置疑,在地正流行,而且已經成為一門好生意。不過,這波在地潮流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從國際到台灣,一段醞釀已久的過程。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從社會學角度觀察,自電影《練習曲》《海角七?》等國片,激起一波台灣人愛看國片的熱潮,讓台灣民眾逐漸「往內看」,學習欣賞在地的文化。此外,政府對文創推波助瀾,讓民眾對生活美學、產品的故事,開始有感。 就時機點來說,近來食品安全議題炒得沸沸揚揚,飲食危機也給了「在地良食」另一股推升動能。原因無他,這群本地生產者多半訴求無毒健康的栽作方式,自種自產,比起大型廠商向供應商進料、大規模生產的產品更有保障。 環保意識的抬頭,讓這些在地商家,符合減少食物里程數的概念,搭上全球性的節能環保風。而從國際潮流看,過去十年間,「在地購買」(Buy Local)一詞,早就在國際間風行。 在地購買早已是國際趨勢 創造此趨勢的原因很多,包括節能減碳,及農業使用化學肥料,造成生態破壞、食物汙染等,均讓「在地購買」、地產地銷等觀念,被多數人接受。 另一方面,「愈在地愈國際」亦成為新思潮。因為當全球愈國際化後,商品大同小異,商品想要在國際上吸引消費者,就必須想辦法融合在地元素,才有獨特性。 如日本無印良品從2003年開始推動「Found MUJI」活動,走訪不同國家,尋找在地特色產品,帶回日本進行開發,最後成為實際商品。2012年,在台灣推動「Found MUJI TAIWAN」,深澤直人來台找了140件在地用品。有35件成功商品化,今年在日本指定門市展售,台灣北、中、南三地的指定門市也看得到、買得到。 「在地經濟學」也隱含著一種對全球化的反思。 研究過在地經濟學的台灣智庫國會政策中心主任柳嘉峰分析,近幾年來國際上興起「公平交易」的精神,與社區總體營造的思潮,其實也都蘊含「在地」價值。 從國際到台灣,愈在地愈值錢的風潮興起,已經成為最有可能打敗悶經濟的解方。持續低迷的景氣時,「在地好物」就像是一股小清新與小幸福,已從台灣人不管是飲食或日用品裡,看見處處發亮的滿足感。 近年來大量引進台灣各地好物到店裡的新光三越營業本部協理周寶文認為,在地商品具有療癒功用。他認為,將在地經濟,解釋為幸福經濟的一環,似乎也不為過。因為台灣處處有好物,能讓人體會到「幸福原來是隨手可得」。對民眾來說,評價在地產品的眼光也不一樣了。 2002年問世的「PEKOE」食品雜貨鋪,由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親手嚴選,販售她嚴選過的各國頂尖高檔食材,當然也包括台灣的在地食品和佐料。 葉怡蘭激動地說:「PEKOE走的這條路,過去是很寂寞的。」還不過十年前,台灣人認為,相較於進口商品,「在地」與廉價、品味低、品質差、低價、又沒有保障等負面評價,幾乎劃上等號。 認同本土 找尋集體記憶 貨架上,相同品項的進口品和在地商品擺在一起,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台灣的理當要便宜一半。類似這樣的刻板觀念,曾經讓葉怡蘭唏噓不已。慢慢地,從接觸、體驗、到真實認知,她才看到消費者逐漸接受,台灣好物也可以是精品,肯花更高的價格購買。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More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gvm.com.tw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