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君雅 最近我老婆問說,原本的理財規畫是不是該做調整?我才發現,算算年紀,我只剩十年的黃金時期打拚了。」剛換了新東家,續掌中信兄弟隊總教練兵符的謝長亨,在球場外穿著西裝時,看來一派溫文,完全沒有他在球場帶著殺氣的強烈氣場。 然而,征戰沙場慣了的將軍,終也要回頭面對柴米油鹽的困擾。在球場上打滾了大半輩子的謝長亨,多數時候對家中錢事從來不過問,「都是老婆打理」,但在打算60歲退休的念頭出來後,隨著時間逼近,讓他也不得不開始苦思下半場的「錢事」。 像謝長亨這樣年過50才開始做財務規畫的人,並不在少數。然而,這個問題其實是二、三十歲進入職場之初,就必須要正視的大事;因為不如此精打細算,你恐怕不會發現,原來我們靠工作賺的薪水,竟然遠遠不夠我們一輩子的日用支出! 根據《財訊》委託山水民調進行大規模的電訪結果顯示,多數台灣人認為自己工作一輩子的平均薪資所得大約是1642萬元;其中以回答「五百萬至一千萬元」的比率最高,約占25%;再來分別是一千萬至兩千萬元,約19%,而「五百萬元及以內」和「三千萬元以上」分別是15.6%和7.6%。 薪水養不活自己 工作三十年不夠一輩子花用 這個數據和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數據完全吻合。主計總處於去年11月發布的調查顯示,台灣的實質平均月薪為45606元,我們若以此為基數,並以工作30年計,一個人終其一生薪資所得差不多一樣是1642萬元,與本刊調查數據幾乎完全一致,顯見此一數據的客觀性。 然而,這個數字,卻與國人主觀認為一輩子要花的錢有不小的落差。根據《財訊》的調查顯示,如果要達到「一生無虞、錢夠用的狀態」,大部分的受訪者所期望的資產平均水位是3102萬元;也就是說,多數人工作一輩子的現實薪資所得,與心目中富足夠用的理想金額差距高達1460萬元。 除非你很幸運,有個挺自己的「富爸爸」;又或者是中樂透有一夜致富的偏財運加持,否則大部分的人都無法只靠薪資收入和存款,支應自己一生龐大的日常生活用度與未來的養老退休。因此想要填補這個將近一千五百萬元的差額,恐怕唯有依賴積極、有效的投資理財才能做得到了。 本次調查也顯示,有高達近五成的受訪者認為可以靠股票投資補足差額;其他國人偏愛的投資工具依序則是房地產、基金的投資,至於保險、定存和債券等工具,則是較少也較為專業的投資工具。 若進一步解讀交叉分析結果,投資金額介於一百萬至五百萬元間的投資人,最愛股票投資;而投資金額較高者和較低者,也分別依照不同的能力門檻,選擇投資房地產和基金。 展望台灣未來,高齡化的社會趨勢早已底定,2012年國人平均壽命為79.51歲,活得太久、領得太少、錢不夠用的「長壽風險」,正向我們步步進逼;尤其讓人擔憂的是少子化的衝擊也相應而生,現今的四、五十歲世代,成了奉養上一代的最後一代,卻又是被下一代棄養或無力奉養的第一代。 因此,如果我們不先預為準備,為自己安排富足一生的理財計畫,未來恐怕就得面臨左支右絀的人生困境。 然而,俗話說得好,「小富由儉,大富由天」;只要我們能及早規畫「富足一生」的理財計畫,即使你辛勤工作所得與現實生活所需有著上千萬元的客觀落差,我們一樣可以靠節制合理的財富管理,賺得自己的財富自由。 抓住兩根財富浮木 管理財與機會財填補空缺 外型亮麗、談吐精明幹練,在外商廣告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張立培,去年完成台大EMBA在職專班的學業,在職場上是典型的女強人,而她丈夫則在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服務,照理說兩人家庭年收入屬於中上水準,應能輕鬆在這場富足馬拉松中達標。然而實際狀況卻和外人想像的不一樣。 「剛出社會時,我薪水很微薄,每個月只賺1萬3千元,卻能存下5千元。」然而,這樣的習慣卻隨著張立培工作經驗值的累積,而開始賺得多卻也花得多;一直到她當了母親,才因孩子的出生讓她醒悟理財的重要,「我開始降低欲望,建立正確的理財投資觀念。」 顯然,高薪絕非是富足一生的保障,如何建立起正確的理財觀,以超強的執行力,落實貫徹自己的理財計畫,才真正是開啟富足一生的最大法寶;所謂的「小富由儉」,並非一味的吝嗇小氣,而是學會管理自己的財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自己的工作薪資之外,賺得比別人多的「管理財」。…詳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