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農十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醫師的使命是救人性命,媒體的使命是救人慧命。
警世覺悟:對的事,及時做
菲律賓海燕風災後,慈濟人十一月十三日即進入重災區提供人道援助,二十日開始啟動「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投入清掃家園等復建災區行動。參加「以工代賑」的人數從第一天的六百一十人,到二十四日起,每日超過一萬五千人;不只打通主要街道讓救援物資順利運輸,復原的街道上,已能看到小攤販開始營生,居民生機逐日恢復。
二十三、二十四連續兩天,慈濟在奧莫克市致贈祝福金、大米、毛毯等物資,並進行義診。考量重建需求非常急切,以及災後物價上漲等因素,慈濟祝福金依受災家庭人口數,分別發給每戶菲幣八千、一萬兩千、一萬五千元不等,嘉惠一萬戶。
除了菲律賓當地志工大動員,來自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美國、辛巴威等地志工,也不遠千里馳援;各國人醫會志工超過五十人匯聚災區提供義診服務;全球五大洲的慈濟志工也就地啟動募心募愛,匯集善款支援前線……
慈濟人無畏艱難辛勞,只希望以真誠之愛膚慰受災居民,帶動他們互助互愛,攜手重建家園。每天透過網路視訊,上人與菲律賓賑災義診團開會,深切感受到弟子們的辛苦。
早齋後,與大愛電視、宗教處、文發處等同仁談話,上人指示,菲律賓賑災天天都有新進展、天天都有感人事,大愛新聞應及時傳播,才能對在前線辛苦賑災的慈濟人及愛心捐款人有交代。
「菲律賓志工從勘災開始就駐守災區,起居很克難、生活很辛苦,日日持續付出,聲音都沙啞了;臺灣、馬來西亞等地的志工前往支援,同樣是睡在沒有屋頂遮蔽的一『蓆』之地上,每天只睡三、四小時,還會因為半夜下雨浸溼草蓆而驚醒,被蚊蟲叮咬得渾身紅腫……」
上人不捨地表示,災區生活如此克難,但慈濟人不以為苦,盡心盡力救助受災民眾,此般情景亦是災區的第一手資料;而「以工代賑」到今天已經進入第十天,每天數萬人響應,成果亦是令人驚歎……「眾多感人事,大愛臺應完整呈現,才是真正盡責地做到『報真導正』。」
如何才是「報真」?上人舉例,各國際組織在災區所做,也必須讓大眾知道,但不能只依據公布的數據報導,不去了解是否真有執行、實際進行到什麼程度。
「不能做到『報真』,如何能進一步『導正』?對的事,若不能把握機會及時做好,遑論要推展志業!」上人嚴正表示,「報真導正」是大愛臺成立的宗旨,也是每一位同仁必須盡到的責任;而宗教處、文發處,應與大愛臺加強聯繫,助益大愛臺如實呈現慈濟賑災的感人事。
上人指示,慈濟的發放與以工代賑不分種族,無論是菲律賓人或華裔,只要受災、願意投入清掃家園,都要給予代賑金,發放也一律平等看待;在災區的同仁,必須參加聯合國救災協調會議,了解聯合國與各人道團體的賑災方向與進度,以避免資源重複。
報真導正:及時報、詳盡導
近午,大愛臺新聞部陳竹琪、歐宏瑜及從菲律賓回來的記者邱品豪等四人從臺北趕來。上人重申大愛臺記者應擔負的使命,面對此震驚全球的世紀災難,儘管災區傳輸不易,一分鐘影像得傳一小時,但也不能因此疏忽採訪的職責,而以外電報導為主;未能將慈濟在災區所做及時而詳盡地報導出來,辜負了在前線辛苦付出的志工,以及全球捐款護持者。
「貼切落實『報真導正』,是人文志業的使命。其他新聞臺或許只能依據外電報導,而慈濟人實際在災區付出,大愛新聞最能詳盡呈現災區真實狀況,是第一手的實情報導,要報『真』、報『實』,補足『真』與『實』的人、事、物。不能只是引用資料,報導『據說』的新聞;要負起『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的責任。」
高雄人文真善美志工莊慧貞師姊,參與第一梯次菲律賓海燕風災賑災義診團,甫回到臺灣,與上人分享在災區拍攝的畫面時,聲淚俱下,「因為她的心還留在當地,掛念著受災民眾、掛念著日夜辛勞付出的菲律賓法親……」
上人舉此為例開示:「慈濟人如此辛勤地付出,新聞莫只是蜻蜓點水般帶過;要深入報導,讓觀眾感同身受驚世災難中的真誠大愛,如此才是盡到『為大眾作耳目』的使命與責任。」
災難發生迄今,馬尼拉慈濟人離鄉背井長期駐紮在獨魯萬市,為龐大的賑災工作勞心勞力;災區環境惡劣,沒水、沒電,生活起居一切從簡,前幾梯次志工甚至睡在屋頂已被吹掀的房子�,地上鋪張草蓆就是睡榻,半夜還被雨水浸溼;而馬尼拉楊國英師兄辛苦搭機、轉船,冒著危險護送大批賑災款到災區……上人每每思及,總感不忍、不捨。
上人請同仁們體會師父的心——為了受災民眾而憂悲、為了賑災人員的安全而戒慎恐懼;而全球已有三十多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為了菲律賓賑災,無論風雪晴雨上街勸募。「大愛電視必須善盡報導之責,讓社會大眾明白,志工是如何在前線辛苦付出,慈濟是如何善用每一分愛心捐款。」
菲律賓人醫會召集人盧尾丁醫師,災後就率團前往義診,克服災區設備不足、環境惡劣的困境,為鄉親舒緩身心之苦;後來還帶著太太、孩子一起去幫忙,讓家人親身體驗「見苦知福」;馬利僅那市一對菲律賓夫妻檔志工,為了回饋慈濟人曾經在二○○九年凱薩娜風災後幫助他們,也為了幫助自己同胞,把年幼的孩子託人照顧,聯袂和慈濟人到災區付出……
諸如此類感人實事,上人期待大愛臺都要用心報導;而人文真善美志工付出寶貴的時間與金錢,真心誠意到災區記錄,為慈濟留下許多珍貴感人的歷史,大愛臺也要將之視同人文志業的資產,善用他們提供的影像資料。
「慈濟志工放下事業與家業,自掏腰包負擔交通食宿費投入賑災工作,節省下大筆行政費用,這是最不同於其他人道團體的;也因為這分付出無所求的真誠愛心,能迅速安撫受災民眾痛苦無助的心情,帶動他們投入『以工代賑』掃街,也能安靜而有秩序地配合慈濟大型發放。」
風災已過了二十天,上人每天以電話或網路視訊與前線志工互動,給予賑災方向指引,也作大家精神上的依靠。「人文志業在此時,就要確實掌握精神理念報導,為時代作見證——呼籲人人提起警世的覺悟;為人類寫歷史——讓大家知道災難後,人間菩薩是如何為受災民眾安身、安心、安生,扶持他們步步安穩前行。」
上人殷囑大愛臺同仁,將真實的人間大愛呈現在全球人的面前;此時是「非常」時,大愛新聞要持續不斷地報導菲律賓賑災最新情形。
媒體使命:淨人心,療大地
「大家用心攝錄、採訪,不是為了要讓師父看,而是要即時展現給天下人看,讓大家知道此時此世的真實人間事、感受此時此世的真實人間情。」
上人感恩從災區回來的大愛臺同仁,也同樣經歷了百廢待舉、環境惡劣的災區生活,必須克服重重困難,才能把採訪內容傳回臺灣。「我把大愛臺的記者當成慈濟的孩子、當成有心進入慈濟的菩薩,所以有更深切的期許。不要把新聞採訪當成一份賺錢度日的工作,要『職志合一』,立定志願、發揮使命——把最真實的天下事傳播給天下人知。切莫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傳播似是而非的訊息。」
大愛臺記者分享,隨著慈濟志工的賑災腳步走進災區,見到原本面無表情,呆坐路旁的民眾,因為參與「以工代賑」,看見希望、展現笑容;街道清掃整潔後,小販紛紛擺攤做生意,居民也能以代賑金購物,災區重現生機。
上人肯定,這即是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見證此時世間發生的大災難,也記錄慈濟在災區以愛鋪路,讓受災民眾振作身心。
此一時代濁氣濃重,地球環境被破壞、污染得很嚴重,同仁們踏上菲律賓災區,親眼看見氣候變遷的災難實景。上人教示:「人體之病可由醫療救治,但是大地之病無法靠醫療,須先淨化人心;人人付諸行動保護環境,才能救治大地之病。」
媒體,正是淨化人心的關鍵。上人強調:「媒體能治人心、治大地。若媒體報導『非真非正』,誤導人心,只會讓世間濁氣更盛,環境毀壞的情況更加惡化。醫師的使命是救人性命,媒體記者的使命是救人慧命、淨化世間濁氣。慈濟人文志業同仁,務必要有這分使命感。」
新聞,也就是正在發生的真實「事情」,應如何報導?上人分析:發生災難是「事」,救災也是「事」,而救災的人有「情」——並非把物資送到災區就算了,更進一步為受災民眾的處境以及未來的生活設想,親自走到他們面前,用溫言軟語膚慰、帶動虔誠祈禱,讓他們抒發情緒,再激勵他們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園。
「有『事』、有人,一定要有『情』,讓人看到世間何處發生災難,也看到從全球各地湧入的愛心;在災難的悲苦中,也感受溫馨人情。慈濟人如此用心盡力,是出於『覺有情』的菩薩大愛,也因此才能感動、帶動受災民眾。」
上人表示,慈濟人用「情」付出,同仁們也要用「情」報導。「將感情投入,記錄驚世的災難,也提起警世的覺悟。把人與人之間無私互助的這分感情展現出來,就能讓觀眾有感受、受感動,進一步達到啟發愛心、淨化人心的使命。」
中區多位六、七十歲的慈誠師兄,為了研發、組裝賑災簡易教室長時間投入心力。他們都是資深慈濟人,其中包括事業有成的實業家,都有一分「苦人所苦」的愛心,為善不遲緩,遵從上人指示一再改進、毫不氣餒;還專程將改良後的簡易教室運送到高雄給上人看,並爭取親自到菲律賓協助組裝,要見證驚世災難,也要為苦難人安住身心。這分積極與誠意,讓上人深深感動。
「這群志工如此出錢出力,若是無情,豈有動力持續下去?希望人文志業同仁也要提起這一分覺有情;為了使命而投入媒體工作,對人間才有貢獻。」
合和互協:習人長,補己短
與高雄慈濟人溫馨座談,上人肯定大家讓師父感受到「和」。「唯有『法入心』,才能『法入行』,從言行表達出人與人之間的合和互協。既已將法的種子播入心田,就要做好心地農夫,將自我心田耕耘得好,整體的福田就會浮現。」
人生在世,難以求得十全十美,求得多、煩惱愈多。上人教導:「知足心常樂——每天都滿足,就會天天快樂;能夠日日滿足而快樂,就是人生之福。」
在「食」的方面,上人叮嚀,只要吃得飽、又顧及健康即可,莫為口欲而浪費糧食、殺害動物。「法是慧命資糧,要用心吸收;糧食維持生命,也要兼顧大地環境。能夠茹素、簡樸生活,才能幫助大地、氣候回歸正常,讓天地平安。」
精舍常住師父研發的香積飯,持續在國際賑災中發揮良能,在菲律賓海燕災區,志工天天煮香積飯供應參與以工代賑的民眾。上人表示,無論沖泡或煮食,香積飯手續簡便又節省人力,不必洗米、挑菜,只需要幾個人就能供餐給幾萬人,在賑災時充分展現出便利性;平日若能善加運用,也可節省家庭的水電、瓦斯耗用,適合忙碌的現代人快速準備好三餐。
日前高雄慈濟人承擔「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進研習」第一梯次板橋場,分享心得表示獲益良多。上人開示「學無止境」:板橋場次以馬來西亞學員居多,道心單純而堅定;三重場次則有較多國家、不同語系的慈濟人匯聚一堂,卻能方向一致展現「和」;都各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不要自以為是最好的,做得再好都有缺點。要不斷吸取別人的優點,把自己的缺失補得圓滿。補好缺失最重要的祕訣,就是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唯有『合、和、互、協』,才能真正圓滿。」
以工代賑:燃希望,促復甦
這次行腳,從北往南,一路牽掛著菲律賓;與高雄慈誠、委員幹部座談,上人感恩海內外志工、人醫會以及志業體同仁「為善不遲緩」,爭取到菲律賓災區付出。
「不捨蒼生受苦難,大家爭取及時去幫助。尤其前兩梯次去到災區,諸事艱辛、生活不便,非常辛苦,一望無際都是斷垣殘壁、垃圾堆積,民眾沈陷悲苦之中。雖然舉目所見是驚世災難的苦相,『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慈濟人與苦難人會合後,激盪出感人的人事情理,也有值得深思的真理。」
上人指示菲律賓慈濟人,運用在馬利僅那市救助凱莎娜風災的經驗,趕快啟動「以工代賑」,讓受災民眾的身心動起來,才能夠儘快恢復生機。
「慈濟『以工代賑』的重點在於賑濟,並非聘僱受災民眾工作,而是助他們早日安定生活、讓災區生機復甦。所以一日代賑金為菲幣五百元,約是當地平均工資的兩倍;這是應其急需,給予安頓身心的力量。」
慈濟人在獨魯萬市推動「以工代賑」,居民從不敢相信到口耳相傳,參與清掃的人數逐日增加,今天有超過兩萬一千人投入。「以工代賑有顯著的成效,清掃過後的街道開始有小販擺攤,居民也能用慈濟發的代賑金購買日用品。真的看見獨魯萬市『活』起來了,居民絕望的眼神重燃起希望!」
大愛臺新聞部同仁張桂端分享,十一歲的諾尼英語流利,擔任慈濟義診團翻譯小志工,幫忙醫師們與就診鄉親溝通。諾尼有心臟疾病,但家庭貧苦無法負擔醫療費用,令人不捨。桂端師兄的兒子與諾尼同齡,為了拉近與諾尼的距離,他拿出手機中兒子的相片向諾尼介紹。看著相片中兒子拿著玩具,桂端師兄頓覺不妥,擔心諾尼會有比較心;沒想到諾尼從口袋�掏出一顆彈力球,請師兄帶回臺灣送給兒子。
諾尼毫不猶豫將珍愛之物送給遠方的朋友,讓師兄非常感動,傳簡訊告訴兒子;兒子立即請爸爸回贈禮物,師兄找出一個鑰匙圈,鄭重地代替兒子送給諾尼……
上人讚歎,兩個孩子雖然身處不同的環境,卻有一樣清淨童真的赤子心。「人間菩薩付出無所求,無畏災區生活不便、只為救苦救難的無私情懷,就像這兩個素未謀面孩子互贈禮物一樣純真清淨,是一分很美的菩薩情。經由人間菩薩帶動,滿目瘡痍如死城般的市鎮再現生機,受災民眾的身與心,亦重現生機與希望。」
「臺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大家的心如此純真,師父很感恩!」
上人期勉大家養成時時精進、日日聞法的習慣。「法華經云『三界如火宅』,現在的社會正是如此——世間災禍頻生,人們依然沈迷享樂,不知危險。」
一位馬來西亞大愛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也「薰法香」,聽到師公說鹿車、羊車、牛車等「三車」之譬喻,表示要選擇大白牛車,「因為牛車可以讓更多人一起搭乘」;他發願行菩薩道,招募更多人一起做好事、救更多人。
「六歲的孩子已經了解三界火宅、三車的道理,而且選擇牛車、修行大乘佛法、行菩薩道。由此可見,人人本具佛性。要把握聞法的機會,時時用心精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