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淨人心 療大地


【遠流親師悅讀報】介紹繪本、青少年選書與教養議題,讓家長與老師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一起快樂「悅讀」。 【men's uno電子報】提供流行穿搭、單品介紹等內容,讓你輕鬆掌握流行時尚訊息,成為最具魅力的時尚質男!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1/30 第16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揮別傷痛 用心扶持
證嚴上人專區 搶救慧命
慈濟脈動 主題報導/醫療團 謙卑的聆聽
主題報導/臺灣阿嬤 自豪香積飯
揮別傷痛 用心扶持
醫者不只醫治生理病痛,
也要療癒心理創傷。
義診團第一時間自臺灣出發,
目睹傷痕累累的菲律賓災區,
才深刻體會何謂謙卑關懷,
細心撫慰民眾傷痛——
治癒他身,淨化己心。

搶救慧命
◎撰文/釋德凡 編輯部整理
◆11•28《農十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醫師的使命是救人性命,媒體的使命是救人慧命。

警世覺悟:對的事,及時做

菲律賓海燕風災後,慈濟人十一月十三日即進入重災區提供人道援助,二十日開始啟動「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投入清掃家園等復建災區行動。參加「以工代賑」的人數從第一天的六百一十人,到二十四日起,每日超過一萬五千人;不只打通主要街道讓救援物資順利運輸,復原的街道上,已能看到小攤販開始營生,居民生機逐日恢復。

二十三、二十四連續兩天,慈濟在奧莫克市致贈祝福金、大米、毛毯等物資,並進行義診。考量重建需求非常急切,以及災後物價上漲等因素,慈濟祝福金依受災家庭人口數,分別發給每戶菲幣八千、一萬兩千、一萬五千元不等,嘉惠一萬戶。

除了菲律賓當地志工大動員,來自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美國、辛巴威等地志工,也不遠千里馳援;各國人醫會志工超過五十人匯聚災區提供義診服務;全球五大洲的慈濟志工也就地啟動募心募愛,匯集善款支援前線……

慈濟人無畏艱難辛勞,只希望以真誠之愛膚慰受災居民,帶動他們互助互愛,攜手重建家園。每天透過網路視訊,上人與菲律賓賑災義診團開會,深切感受到弟子們的辛苦。

早齋後,與大愛電視、宗教處、文發處等同仁談話,上人指示,菲律賓賑災天天都有新進展、天天都有感人事,大愛新聞應及時傳播,才能對在前線辛苦賑災的慈濟人及愛心捐款人有交代。

「菲律賓志工從勘災開始就駐守災區,起居很克難、生活很辛苦,日日持續付出,聲音都沙啞了;臺灣、馬來西亞等地的志工前往支援,同樣是睡在沒有屋頂遮蔽的一『蓆』之地上,每天只睡三、四小時,還會因為半夜下雨浸溼草蓆而驚醒,被蚊蟲叮咬得渾身紅腫……」

上人不捨地表示,災區生活如此克難,但慈濟人不以為苦,盡心盡力救助受災民眾,此般情景亦是災區的第一手資料;而「以工代賑」到今天已經進入第十天,每天數萬人響應,成果亦是令人驚歎……「眾多感人事,大愛臺應完整呈現,才是真正盡責地做到『報真導正』。」

如何才是「報真」?上人舉例,各國際組織在災區所做,也必須讓大眾知道,但不能只依據公布的數據報導,不去了解是否真有執行、實際進行到什麼程度。

「不能做到『報真』,如何能進一步『導正』?對的事,若不能把握機會及時做好,遑論要推展志業!」上人嚴正表示,「報真導正」是大愛臺成立的宗旨,也是每一位同仁必須盡到的責任;而宗教處、文發處,應與大愛臺加強聯繫,助益大愛臺如實呈現慈濟賑災的感人事。

上人指示,慈濟的發放與以工代賑不分種族,無論是菲律賓人或華裔,只要受災、願意投入清掃家園,都要給予代賑金,發放也一律平等看待;在災區的同仁,必須參加聯合國救災協調會議,了解聯合國與各人道團體的賑災方向與進度,以避免資源重複。

報真導正:及時報、詳盡導

近午,大愛臺新聞部陳竹琪、歐宏瑜及從菲律賓回來的記者邱品豪等四人從臺北趕來。上人重申大愛臺記者應擔負的使命,面對此震驚全球的世紀災難,儘管災區傳輸不易,一分鐘影像得傳一小時,但也不能因此疏忽採訪的職責,而以外電報導為主;未能將慈濟在災區所做及時而詳盡地報導出來,辜負了在前線辛苦付出的志工,以及全球捐款護持者。

「貼切落實『報真導正』,是人文志業的使命。其他新聞臺或許只能依據外電報導,而慈濟人實際在災區付出,大愛新聞最能詳盡呈現災區真實狀況,是第一手的實情報導,要報『真』、報『實』,補足『真』與『實』的人、事、物。不能只是引用資料,報導『據說』的新聞;要負起『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的責任。」

高雄人文真善美志工莊慧貞師姊,參與第一梯次菲律賓海燕風災賑災義診團,甫回到臺灣,與上人分享在災區拍攝的畫面時,聲淚俱下,「因為她的心還留在當地,掛念著受災民眾、掛念著日夜辛勞付出的菲律賓法親……」

上人舉此為例開示:「慈濟人如此辛勤地付出,新聞莫只是蜻蜓點水般帶過;要深入報導,讓觀眾感同身受驚世災難中的真誠大愛,如此才是盡到『為大眾作耳目』的使命與責任。」

災難發生迄今,馬尼拉慈濟人離鄉背井長期駐紮在獨魯萬市,為龐大的賑災工作勞心勞力;災區環境惡劣,沒水、沒電,生活起居一切從簡,前幾梯次志工甚至睡在屋頂已被吹掀的房子�,地上鋪張草蓆就是睡榻,半夜還被雨水浸溼;而馬尼拉楊國英師兄辛苦搭機、轉船,冒著危險護送大批賑災款到災區……上人每每思及,總感不忍、不捨。

上人請同仁們體會師父的心——為了受災民眾而憂悲、為了賑災人員的安全而戒慎恐懼;而全球已有三十多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為了菲律賓賑災,無論風雪晴雨上街勸募。「大愛電視必須善盡報導之責,讓社會大眾明白,志工是如何在前線辛苦付出,慈濟是如何善用每一分愛心捐款。」

菲律賓人醫會召集人盧尾丁醫師,災後就率團前往義診,克服災區設備不足、環境惡劣的困境,為鄉親舒緩身心之苦;後來還帶著太太、孩子一起去幫忙,讓家人親身體驗「見苦知福」;馬利僅那市一對菲律賓夫妻檔志工,為了回饋慈濟人曾經在二○○九年凱薩娜風災後幫助他們,也為了幫助自己同胞,把年幼的孩子託人照顧,聯袂和慈濟人到災區付出……

諸如此類感人實事,上人期待大愛臺都要用心報導;而人文真善美志工付出寶貴的時間與金錢,真心誠意到災區記錄,為慈濟留下許多珍貴感人的歷史,大愛臺也要將之視同人文志業的資產,善用他們提供的影像資料。

「慈濟志工放下事業與家業,自掏腰包負擔交通食宿費投入賑災工作,節省下大筆行政費用,這是最不同於其他人道團體的;也因為這分付出無所求的真誠愛心,能迅速安撫受災民眾痛苦無助的心情,帶動他們投入『以工代賑』掃街,也能安靜而有秩序地配合慈濟大型發放。」

風災已過了二十天,上人每天以電話或網路視訊與前線志工互動,給予賑災方向指引,也作大家精神上的依靠。「人文志業在此時,就要確實掌握精神理念報導,為時代作見證——呼籲人人提起警世的覺悟;為人類寫歷史——讓大家知道災難後,人間菩薩是如何為受災民眾安身、安心、安生,扶持他們步步安穩前行。」

上人殷囑大愛臺同仁,將真實的人間大愛呈現在全球人的面前;此時是「非常」時,大愛新聞要持續不斷地報導菲律賓賑災最新情形。

媒體使命:淨人心,療大地

「大家用心攝錄、採訪,不是為了要讓師父看,而是要即時展現給天下人看,讓大家知道此時此世的真實人間事、感受此時此世的真實人間情。」

上人感恩從災區回來的大愛臺同仁,也同樣經歷了百廢待舉、環境惡劣的災區生活,必須克服重重困難,才能把採訪內容傳回臺灣。「我把大愛臺的記者當成慈濟的孩子、當成有心進入慈濟的菩薩,所以有更深切的期許。不要把新聞採訪當成一份賺錢度日的工作,要『職志合一』,立定志願、發揮使命——把最真實的天下事傳播給天下人知。切莫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傳播似是而非的訊息。」

大愛臺記者分享,隨著慈濟志工的賑災腳步走進災區,見到原本面無表情,呆坐路旁的民眾,因為參與「以工代賑」,看見希望、展現笑容;街道清掃整潔後,小販紛紛擺攤做生意,居民也能以代賑金購物,災區重現生機。

上人肯定,這即是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見證此時世間發生的大災難,也記錄慈濟在災區以愛鋪路,讓受災民眾振作身心。

此一時代濁氣濃重,地球環境被破壞、污染得很嚴重,同仁們踏上菲律賓災區,親眼看見氣候變遷的災難實景。上人教示:「人體之病可由醫療救治,但是大地之病無法靠醫療,須先淨化人心;人人付諸行動保護環境,才能救治大地之病。」

媒體,正是淨化人心的關鍵。上人強調:「媒體能治人心、治大地。若媒體報導『非真非正』,誤導人心,只會讓世間濁氣更盛,環境毀壞的情況更加惡化。醫師的使命是救人性命,媒體記者的使命是救人慧命、淨化世間濁氣。慈濟人文志業同仁,務必要有這分使命感。」

新聞,也就是正在發生的真實「事情」,應如何報導?上人分析:發生災難是「事」,救災也是「事」,而救災的人有「情」——並非把物資送到災區就算了,更進一步為受災民眾的處境以及未來的生活設想,親自走到他們面前,用溫言軟語膚慰、帶動虔誠祈禱,讓他們抒發情緒,再激勵他們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園。

「有『事』、有人,一定要有『情』,讓人看到世間何處發生災難,也看到從全球各地湧入的愛心;在災難的悲苦中,也感受溫馨人情。慈濟人如此用心盡力,是出於『覺有情』的菩薩大愛,也因此才能感動、帶動受災民眾。」

上人表示,慈濟人用「情」付出,同仁們也要用「情」報導。「將感情投入,記錄驚世的災難,也提起警世的覺悟。把人與人之間無私互助的這分感情展現出來,就能讓觀眾有感受、受感動,進一步達到啟發愛心、淨化人心的使命。」

中區多位六、七十歲的慈誠師兄,為了研發、組裝賑災簡易教室長時間投入心力。他們都是資深慈濟人,其中包括事業有成的實業家,都有一分「苦人所苦」的愛心,為善不遲緩,遵從上人指示一再改進、毫不氣餒;還專程將改良後的簡易教室運送到高雄給上人看,並爭取親自到菲律賓協助組裝,要見證驚世災難,也要為苦難人安住身心。這分積極與誠意,讓上人深深感動。

「這群志工如此出錢出力,若是無情,豈有動力持續下去?希望人文志業同仁也要提起這一分覺有情;為了使命而投入媒體工作,對人間才有貢獻。」

合和互協:習人長,補己短

與高雄慈濟人溫馨座談,上人肯定大家讓師父感受到「和」。「唯有『法入心』,才能『法入行』,從言行表達出人與人之間的合和互協。既已將法的種子播入心田,就要做好心地農夫,將自我心田耕耘得好,整體的福田就會浮現。」

人生在世,難以求得十全十美,求得多、煩惱愈多。上人教導:「知足心常樂——每天都滿足,就會天天快樂;能夠日日滿足而快樂,就是人生之福。」

在「食」的方面,上人叮嚀,只要吃得飽、又顧及健康即可,莫為口欲而浪費糧食、殺害動物。「法是慧命資糧,要用心吸收;糧食維持生命,也要兼顧大地環境。能夠茹素、簡樸生活,才能幫助大地、氣候回歸正常,讓天地平安。」

精舍常住師父研發的香積飯,持續在國際賑災中發揮良能,在菲律賓海燕災區,志工天天煮香積飯供應參與以工代賑的民眾。上人表示,無論沖泡或煮食,香積飯手續簡便又節省人力,不必洗米、挑菜,只需要幾個人就能供餐給幾萬人,在賑災時充分展現出便利性;平日若能善加運用,也可節省家庭的水電、瓦斯耗用,適合忙碌的現代人快速準備好三餐。

日前高雄慈濟人承擔「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進研習」第一梯次板橋場,分享心得表示獲益良多。上人開示「學無止境」:板橋場次以馬來西亞學員居多,道心單純而堅定;三重場次則有較多國家、不同語系的慈濟人匯聚一堂,卻能方向一致展現「和」;都各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不要自以為是最好的,做得再好都有缺點。要不斷吸取別人的優點,把自己的缺失補得圓滿。補好缺失最重要的祕訣,就是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唯有『合、和、互、協』,才能真正圓滿。」

以工代賑:燃希望,促復甦

這次行腳,從北往南,一路牽掛著菲律賓;與高雄慈誠、委員幹部座談,上人感恩海內外志工、人醫會以及志業體同仁「為善不遲緩」,爭取到菲律賓災區付出。

「不捨蒼生受苦難,大家爭取及時去幫助。尤其前兩梯次去到災區,諸事艱辛、生活不便,非常辛苦,一望無際都是斷垣殘壁、垃圾堆積,民眾沈陷悲苦之中。雖然舉目所見是驚世災難的苦相,『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慈濟人與苦難人會合後,激盪出感人的人事情理,也有值得深思的真理。」

上人指示菲律賓慈濟人,運用在馬利僅那市救助凱莎娜風災的經驗,趕快啟動「以工代賑」,讓受災民眾的身心動起來,才能夠儘快恢復生機。

「慈濟『以工代賑』的重點在於賑濟,並非聘僱受災民眾工作,而是助他們早日安定生活、讓災區生機復甦。所以一日代賑金為菲幣五百元,約是當地平均工資的兩倍;這是應其急需,給予安頓身心的力量。」

慈濟人在獨魯萬市推動「以工代賑」,居民從不敢相信到口耳相傳,參與清掃的人數逐日增加,今天有超過兩萬一千人投入。「以工代賑有顯著的成效,清掃過後的街道開始有小販擺攤,居民也能用慈濟發的代賑金購買日用品。真的看見獨魯萬市『活』起來了,居民絕望的眼神重燃起希望!」

大愛臺新聞部同仁張桂端分享,十一歲的諾尼英語流利,擔任慈濟義診團翻譯小志工,幫忙醫師們與就診鄉親溝通。諾尼有心臟疾病,但家庭貧苦無法負擔醫療費用,令人不捨。桂端師兄的兒子與諾尼同齡,為了拉近與諾尼的距離,他拿出手機中兒子的相片向諾尼介紹。看著相片中兒子拿著玩具,桂端師兄頓覺不妥,擔心諾尼會有比較心;沒想到諾尼從口袋�掏出一顆彈力球,請師兄帶回臺灣送給兒子。

諾尼毫不猶豫將珍愛之物送給遠方的朋友,讓師兄非常感動,傳簡訊告訴兒子;兒子立即請爸爸回贈禮物,師兄找出一個鑰匙圈,鄭重地代替兒子送給諾尼……

上人讚歎,兩個孩子雖然身處不同的環境,卻有一樣清淨童真的赤子心。「人間菩薩付出無所求,無畏災區生活不便、只為救苦救難的無私情懷,就像這兩個素未謀面孩子互贈禮物一樣純真清淨,是一分很美的菩薩情。經由人間菩薩帶動,滿目瘡痍如死城般的市鎮再現生機,受災民眾的身與心,亦重現生機與希望。」

「臺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大家的心如此純真,師父很感恩!」

上人期勉大家養成時時精進、日日聞法的習慣。「法華經云『三界如火宅』,現在的社會正是如此——世間災禍頻生,人們依然沈迷享樂,不知危險。」

一位馬來西亞大愛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也「薰法香」,聽到師公說鹿車、羊車、牛車等「三車」之譬喻,表示要選擇大白牛車,「因為牛車可以讓更多人一起搭乘」;他發願行菩薩道,招募更多人一起做好事、救更多人。

「六歲的孩子已經了解三界火宅、三車的道理,而且選擇牛車、修行大乘佛法、行菩薩道。由此可見,人人本具佛性。要把握聞法的機會,時時用心精進!」

主題報導/醫療團 謙卑的聆聽
◎撰文.黃秀花 攝影.蕭耀華
災區民眾一無所有,
卻給予醫護人員最無價的禮物,
以己身韌力震撼了他們的心靈,
也提醒──
人之於天地是多麼渺小,
應謙卑善待所有生命。

從臺灣到獨魯萬,直線距離並不遠,但十一月二十二日首梯出發的臺灣義診團卻整整花了超過二十小時;一趟路,陸、海、空交通一程程銜接,隨團賑災物資每次轉程便需清點搬運,負責帶隊的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直呼:「真是有驚無險啊!」

會說「驚險」,是因團員們五天行程時間緊湊;當時獨魯萬機場暫時關閉,無法從馬尼拉直飛,他們從臺灣抵達馬尼拉後,立即轉飛宿霧,再從宿霧搭船三小時,深夜抵達奧莫克,次日凌晨四點,團員們摸黑上路,趕搭巴士、顛簸近四小時到獨魯萬。

晨曦初露,才清楚看見道路兩旁殘骸中,不時有人高舉「Help us」(幫助我們)、「We need food」(我們需要食物)等求助訊號,令人怵目驚心!這樣的災難現場,警示著大自然反撲的力量;未義診前,醫療團隊已先上了一課,又怎能不謙卑認真看待每位求診的民眾,用心和愛撫慰這些受創的心靈呢?

讀出醫者真心

慈濟在獨魯萬禮智興華中學臨時設置義診處,幾張桌子並排成了外科診治檯;布單一圍,婦產科的內診空間也有了;椅子靠在牆壁就是牙科治療椅。窮則變、變則通,劃分成內、外、婦、兒、眼及牙科六區診間順利開張。

然而,民眾多數說方言,懂英文者並不多,菲國慈濟志工又分頭進行各項賑災任務,囿於人手不足,於是開診前先幫醫師們「上課」——志工就著黑板寫下常見病症對照語,如「Sipon」是「感冒」、「Sakit」是「痛」之意,這對內科醫師問診特別有用。

六名內科醫師不夠每人配給一位翻譯志工,所幸民眾所患多為感冒、腹瀉、氣喘、高血壓等常見毛病,經耐心傾聽、盡力溝通,又備齊藥品,皆可解其疾。外科部分,病患一來,只要抬起患肢,醫師即能觀出症狀。

菲律賓慈濟人醫會盧尾丁醫師,前一天還在奧莫克義診;他表示,這�的傷患都是超過十天以上才來就診,看了很不捨。他感恩多位醫師跨國服務,「鄉親痛苦的時候,我們一點點的付出,對他們來說就是很大的幫助!」

專長為整形外科的臺中慈院院長簡守信,幫一位民眾清創前,先安撫其情緒;那人用力咬緊毛巾,不敢直視傷口。於是,臺中慈院麻醉科主任林昌宏軟語寬慰,輕輕注射麻醉劑降低痛楚,幾分鐘後清創完成,傷患露出笑容,頻頻點頭言謝。

這樣的醫病互動,一天內在各個教室不斷上演,證明溝通有時不必言語,溫柔眼神加上慈愛肢體動作,也能教人讀出真心。

很多懷孕婦女擔心遭遇狂風暴雨撞擊,胎兒是否無恙;婦產科現場雖未備置超音波,但經驗老到的臺北慈院副院長黃思誠,用手和聽診器一一觸摸後,發現胎動正常,寶寶們都很平安,準媽媽們才鬆一口氣。

一位老奶奶在風災過後清掃家園時,不慎遭掉落的鐵屑飛濺入眼,導致角膜紅腫,疼痛多日;臺北慈院眼科醫師彭義傑細心為她局部麻醉,以生理食鹽水清洗,將鐵屑取出,及時免去老奶奶失明之虞。

另一間教室�,首次到國外災區義診的臺北慈院小兒科醫師蔡文心,仔細詢問小朋友病情,「他們很多是腸胃炎,有一些是感冒,有一個小小孩已經有一點肺炎了。」

災後經常飄雨,民眾將衣服晾在外面,還未曬乾,就已被雨水浸溼,孩子們穿上半乾的衣服就容易染上風寒。看到辛苦的父母帶來發燒、流鼻水、腹瀉的孩子,蔡文心很心疼;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叮嚀父母要多加留意。

小志工諾尼開心

義診團除了關心就診民眾,也沒遺漏身邊志工。臺北慈院院長趙有誠觀察到,英語流利、貼身幫忙翻譯的十一歲小志工諾尼(Nonie)行動間喘著氣,嘴唇發紫,指肉也偏紫且鼓起,醫學名詞稱之為「Clubbing finger」(杵狀指),孩子胸骨呈凸出畸形,心雜音很大,研判他應患有心臟痼疾,趕緊找來臺北慈院副院長張�嘉進一步診斷。

專長為心臟內科的張�嘉會診後,確認諾尼罹患先天性「法洛氏四重症」,此疾在臺灣十歲以上的孩子已少見。

義診後,趙有誠決定跟隨諾尼回家探視;見到破損的屋內,他與父母、四位手足及親戚,九人擠在一個狹小空間,住家只有鍋碗等用具以及身上所穿的衣服,其他就沒有了。

諾尼的父親是漁夫,媽媽沒有工作,談到一歲多時曾帶他去求醫,醫師說,動手術需要菲幣兩百萬元,這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天文數字。窮人家的孩子一拖八、九年,病情也跟著惡化。

第二天,諾尼又來幫忙,來回各教室擔任同胞跟臺灣醫師間的溝通橋梁;當張�嘉問諾尼想不想到慈院接受完整的治療時,開朗的諾尼說:「我想去臺灣,因為那是我想去的美麗地方!」菲律賓志工將安排他先到馬尼拉接受檢查,再評估後續事宜。

真正的幕後英雄

醫療團主要任務為義診,然參與以工代賑金發放,更讓他們感受深刻。

林俊龍執行長讚歎,菲國志工人力單薄,卻有很強的動員力和感召力,每每都被以工代賑現場氣氛所感染。臺中慈院院長簡守信院長強調,心藥有時比任何藥方的療癒效果更快;集體提振士氣和相互取暖,正可減輕受災之痛,讓低迷情緒遠離,鼓起未來的希望。

花蓮慈院副院長許文林印象最深的愛灑現場,是在安妮柏地區。那天下午,他們跟著菲國志工來到集合點,整條窄路擠了三千多人等候,每十人排成一列,綿延長達兩百多公尺。

由於陣容浩大,領隊蔡昇航決定分成兩次做愛灑,當右邊進行時,左半邊民眾安靜地蹲下;輪到左邊時,右半邊也一樣靜默,這讓許文林大大震撼!更讓他驚奇的是,當蔡昇航手持麥克風一喊:﹁請大家虔誠祈禱。」全場竟然一片靜悄悄,除偶有車輛駛過外,幾無任何聲響,「三千多人蹲在路邊一小時,眼睛一閉,鴉雀無聲,那是一種心靈的震動啊!」

當志工們把竹筒拿出,每位鄉親搶著投零錢獻愛心,也震撼了花蓮慈院腸胃內科醫師湯道謙。酷酷的他,原本對於連著兩天洗冷水澡,一百多人共用一間廁所的克難生活,感到難以適應;目睹愛灑過程後,他臉部舒展了,開始有了笑容。

「我是真的悟到了!」湯道謙分享著,八年前卡崔娜颶風襲擊美國造成嚴重災情,在一星期之前,他才剛抵達紐奧良旅行,並住在同學家中,收聽氣象預報後他們迅速駕車撤離;等災區較為平靜,他們重返,隨身帶著步槍,就怕被搶,「但獨魯萬民眾是這麼有秩序,不禁令我汗顏和感到尊敬!」

為及時服務重災區鄉親,醫療團隊不停趕路,在獨魯萬連續兩日義診與訪視,其實已身心疲累;但醫療團隊卻很感恩志工們,在水電及物資奇缺的環境下費心張羅,還將香積飯和香積麵變化出多種口味。

「有天凌晨三點多清醒,走到外邊,發現生活組志工已開始忙著準備餐點。」這讓簡守信感動至極:「他們才是真正的幕後英雄啊!」

心靈淨化之旅

臺灣慈濟醫療團隊及多國慈濟人醫會志工,接力前往災區義診,截至十二月十六日為止,看診六千零一十七人次。大家咸認,與其說是去服務受災民眾,不如說是一趟學習之旅、心靈之旅;疼惜大地、保護地球是大家共同的認知,也體認到人之於天地是多麼渺小,更應謙卑以待。

「這不是一個貧窮的城市,也不是一個沒有防備心的城市,可是天災就是這麼無常……」十二月上旬在聖荷西教堂義診時,花蓮慈院眼科醫師陳南詩,聽到神父說明,許多人聽到颱風要來,攜家帶眷事先躲進地下室,沒想到洪水瞬間湧入,「二十分鐘後,當洪水退去,一輩子珍貴的財產還有親人都隨之消失殆盡。」這一幕,讓陳南詩感覺就像是世界末日的電影場景,深深震撼著她的心。

陳南詩看診時,發現眼睛受傷的個案不多,但都告訴她看不清楚,原來是近視或是老花眼鏡都被水沖走了;幸有菲律賓慈濟人醫會準備五百五十副眼鏡分送應急。

她看到居民的無奈,也感受到他們的純真,當慈濟人跟他們說:「Mabuhay !(加油)」他們會露出笑容回以:「God bless you !(上帝保佑你)」義診結束回到馬尼拉,在靜思堂洗到熱水澡那一刻,她感覺終於把身體洗「乾淨」了,更重要的是心靈也淨化了。

簡守信以「有恃無恐」及「有釋無恐」闡釋災區之行,上人是大家的靠山,做出了以工代賑的明確指引,才讓救災進展神速;同時,「人人必須釋出善念,愛護環境,才能減少災害,避免釀成大禍。」

更多團員也想及,在臺灣,生活周遭有許多菲籍勞工,他們可能是受僱來照顧長輩的看護,讓家人無後顧之憂,全心投入職場;又如各大小工程也可見到菲籍人士的蹤影。臺灣是個有情有義的社會,不會對鄰國災難無動於衷。

「將愛散播在獨魯萬!」是團員們一致的心聲。隨著當地醫療系統漸次恢復,慈濟義診也告一段落,但每位與這塊土地接觸過的醫療人員,都不會忘記與鄉親留下的深刻互動。

(資料提供/彭薇勻)

主題報導/臺灣阿嬤 自豪香積飯
◎撰文.陳怡伶 攝影.黃筱哲
她是臺灣阿嬤,
卻到獨魯萬當起志工和鄉親的媽媽;
她很愛哭,災區沒電,
她就擔憂鄉親晚上怎麼辦;
說到全球慈濟人匯集力量,
才能幫助這麼多人有信心有希望,
她就哽咽說不出話……

「慈濟,Lunch !慈濟,Lunch !」

「慈濟,Dinner !慈濟,Dinner !」

無論是正午在獨魯萬炙熱陽光照耀下,或傍晚在貧民區的海岸邊,總會聽到羅美珠師姊兩手放在雙頰當擴音器,賣力地呼喊,就生怕這些飽受海燕摧殘過的鄉親,錯過吃飯時間,讓肚子餓著了。

剛來時,在興華中學前岸邊這條河上,她看到有無數的死豬、死狗漂流,臭味撲鼻而來。「你瞧!經過大家的努力,現在這條河可以照映到藍天了。」她很欣慰地指著河流下方,水清澈而緩緩流動。

她很會做事,很有感情,常常跟我說:「你看,獨魯萬的天空多美啊!」拿起相機,她就捕捉出湛藍的畫框……

埋鍋造飯 供應熱食

累積多年國際賑災實力的羅美珠,十一月十八日從臺灣出發,翌日和菲律賓志工銜著使命來到獨魯萬災區,住宿在年久失修、早被廢棄的醫學中心行政大樓二樓。

海燕強大風雨沖毀窗戶玻璃,地面積滿了玻璃碎片、水漬和泥濘,浴室髒亂;大夥兒先整理環境,直至夜半三更才以塑膠草蓆鋪地就睡,有不少人被蚊子伺候整晚。住宿品質如此,但卻庇蔭了來自全球多個NGO組織百餘人。

沒水、沒電,幾天後終於等到發電機來了,電卻時有時無,斷斷續續,也沒熱水,沒地方洗澡,幾百人輪流使用唯一的浴廁。在找到合適地點住宿前,在這極為刻苦簡陋的環境下,羅美珠穿梭其間,不斷地使用僅有的一支水壺為大家煮熱水,泡香積飯、香積麵,照顧好每位團員的胃,好讓他們白天能夠安心去付出。

蔡昇航說:「在那種克難的環境下,能讓我們吃得好、睡得好,就是她們功勞最大。背後有她們做很重要的後援,我們才能上前線去面對。」

獨魯萬位處萊特島,連機場也受損,運送物資需要透過船隻或是從奧莫克開車進來,費時好幾天,物資食材才慢慢齊全。

以工代賑即將開始,志工為了讓鄉親能吃到香積飯、營養足夠,於是搬進幾桶瓦斯、大鍋子,在興華中學走廊上,羅美珠開始克難的埋鍋造飯,十一月二十六日起供應災區熱食。

起初,她召集馬尼拉馬利僅那志工一起做熱食,人手還是不足,她又找了十位當地人以工代賑來幫忙。但是語言不通,比手畫腳很辛苦,對方也猜得一頭霧水。要胡椒調味,胡椒是什麼?沒人知道,拿出胡椒給對方看,竟然可以讓對方不敢呼吸。

彼此漸熟了之後,她暱稱當中一位志工為大師兄,這位大師兄並不明白「大師兄」的意思,但只要她一喊「大師兄」,他就舉手回應:「有!」透過有形的肢體動作,加上一顆虔誠的心,無形中羅美珠和本地志工及以工代賑的香積成員,建立出好感情。她說,在這種充滿挑戰的環境下做事,反而感覺樂趣無窮!

由�而外,羅美珠忙個不停;香積組的呂麗卿師姊經常會找她這位智多星商量:「你看,今天油要買幾桶?」當臺灣香積志工蔡美玉翩然到來,有了強棒替手做得爐火純青,把香積「泡飯」,變成人人讚不絕口的「炒飯」之後,羅美珠才逐漸放手。

身為賑災經驗老手的進駐,她不僅是有力的後援部隊,在志工出勤務的車輛調動或是安排發放,甚至到發放現場帶動鄉親說說唱唱,也難不了她。她就像一尊佛菩薩,悲憫為懷、鉅細靡遺關懷所有的事情。

挑水男孩 打工養家

無論是煮飯、洗菜,甚至洗衣、洗廁所,都需要有人從學校外面的河邊打水回來;一桶一桶的水很重,羅美珠找來五個挑水男孩,一起打水、運水,讓香積組、生活組無後顧之憂。

「他們不只認真工作,而且還很賣力。其中一位非常貼心,我去買菜、買油,他就主動跟去幫忙提;還好有他,否則有時真的很重啊。」

十一月三十日,「來自臺灣的淨水器啟動了,水質很好,可以直接飲用,以後你們就不用挑水了喔!」男孩們靜靜地聽著羅美珠說明,臉上流露著不捨神情,「不過,還是可以來以工代賑。」知道還有機會和慈濟人相處,男孩們笑了。

年齡相近的五個男孩,風災後暫時休學;他們來自同一村莊,距離興華中學有十餘里路,但是每天走路或搭車準時在八點來工作。

暫時不用挑水的午後,羅美珠決定去家訪;乍聽到這個消息,大男孩開心極了!開車出發約三十分鐘後,鄉村風光映入眼簾,但是眼前的屋子幾乎殘破傾倒,一棵大樹幹橫亙平躺與小樹雜草交錯,旁邊幾根粗木頭柱築成的鐵皮屋,就是孩子的家了。

孩子的父親靦腆地迎接我們,指著屋頂的新鐵皮說,那是孩子以工代賑賺來的錢買的。

男孩很乖巧地坐在小床上疊衣服,疊得很整齊;他表示,以前自己比較不節儉,但在慈濟學到節儉了。

來到另一個孩子吉那歐(Genaro)的家。這是一間小雜貨店。羅美珠親切地握著男孩媽媽的手,跟她說:「Good boy,good boy,每天提水給我們喝。」

羅美珠問媽媽:「他回來有沒有很累啊?」「他不覺得累,他覺得很高興。而且回家還會幫忙做家事呢!」「所以,我說他是好男孩啊。」

往左前望,就是帕拉農(Palanog)的家了,也是剛蓋好,但是怎麼看,都無法想像眼前這幾根樹枝為柱,樹根為天窗,還可以仰望天空的是新房?下雨怎麼辦?羅美珠淚水掉下來:「沒有來到這�,都不知道我這些挑水男孩房子受損這麼大。」

羅美珠說,這些孩子來工作,我們要疼他們,不能有分別心;也因為她的真誠對待,這些孩子,以努力工作作為「愛的回饋」。

刮痧高手 貼身貼心

在禮智興華中學的工作室內,也會看到羅美珠席不暇暖地為大家煮開水、倒開水、沖咖啡,但她的拿手絕活是刮痧。

獨魯萬的天氣非常炎熱,志工在外奔波,在陽光下曝曬好幾個小時,又沒有喝水,有時會有中暑現象。儘管羅美珠自己已經筋疲力竭,可是她察言觀色,只要發現哪位志工不舒服,二話不說,馬上主動幫忙提神。

蔡昇航笑稱:「美珠師姊最大的功能就是幫我刮痧;她的手腕很有力,刮完,整個精神就不一樣了。我有一兩天差點累垮,還好有她呢!她真的是我們的動力,等於大家的媽媽。」

羅美珠悲心深重,經常利用時間深入居家關懷;她看到受災的鄉親大多數是老弱婦孺,居所沒有隱私,復原好像遙遙無期;因此,儘管自己的體力消耗殆盡、儘管在環境上不適應,相較之下,羅美珠說自己的這點苦是短暫的,不算苦。

人與人之間的肢體語言,就是共同語言;在賑災中,真與誠才是最大的關鍵,才可以更貼近他們的心。「我在這�給他們加油打氣、關心他們,看到他們的臉色變好,眼神流露出被愛的感覺……」羅美珠昂起頭,望著美麗藍天說,這就是足以讓她將近一個多月來,不顧己身,願意日夜守護鄉親的原動力。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65期

群星紅白大戰
第一屆NHK《紅白歌唱大賽》誕生於戰後,如今已成為日本除夕夜的全民節目。雖然收視率早已大不如前,卻是每一位日本人對新年的共同記憶。

呷甜甜,過好年 臺中人氣甜食完全採買
臺中除了鳳梨酥、太陽餅夠經典、夠出名之外,更有不少甜食秘店隱藏在街巷中,在西式甜食充斥的現代依然保有超高人氣,絕對是預約要趁早、教人排到腿痠也甘願!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