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中信金董座搶救開南大學 大作戰


【Discover Taipei日文雙月刊電子報】介紹與臺北相關的人文、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以日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 常念《文殊咒》、《藥師咒》等咒語,可帶來幸福、平安。欲進入咒語世界,歡迎訂閱【咒語漫談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5/22 第37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期焦點 中信金董座搶救開南大學 大作戰
承載美麗與哀愁之水:塞納河
佳文速讀 悶夏來臨 拒當汗濕異味魚干女
擴張與啟發──1960年代的日本攝影
馬英九想安全下莊 要過最後兩關
台北101董事長宋文琪 成功的101種方法

本期焦點
 
中信金董座搶救開南大學 大作戰
新新聞
位在桃園蘆竹的開南大學,占地有兩公頃之多,升格改制還不到十年。校園裡不時可以看到創辦人互助營造董事長林清波來巡巡看看。這一位八十多歲的營造業龍頭,是開南商工的校友,也是校務董事,他對開南的一草一木充滿感情。

翻開開南商工校友會的名錄,裡頭全是政商界的名人;除了林清波外,還有聯邦企業集團創辦人林榮三、福華飯店創辦人廖欽福、前台北市副議長郭石吉,及中信金董事長兼開南大學董事長顏文隆。

一換校長,成績豬羊變色

這些名流大賈至今都對學校教育出錢出力,像是顏文隆幾年前就捐七千萬元幫開南大學蓋一座會議中心;今年二月中,他也被推舉為開南商工與大學的董事長。

與其他新興大學不同的是,開南大學不是財團設立,建校基金是來自於日治時代的開南商工校友基金,開南商工與開南大學兩校的董事會成員都相同,他們共同管理高職與大學的校務。

然而,近年來開南大學卻由「優等生」急速墜落為「吊車尾」,讓許多長期關心學校發展的師生與校友憂心忡忡,無不期待新任董事長顏文隆能拿出鐵腕,徹底整頓開南大學。

二○○四年,時任台聯黨立法委員的黃政哲接掌董事長職務,找來政治大學教授湯宗益擔任校長。在黃政哲接掌董事長的初期,新的校務團隊提出許多銳意革新的措施,的確為開南帶來一番新氣象,不僅成功升格大學,在教育部的新興大學評鑑中也與台中亞洲大學並列優等生。

○七年,原任校長的湯宗益歸建回任政大教授,黃政哲又從政大找來另一位教授高安邦擔任校長。但在高安邦接任校長後,開南大學的各項校務發展卻是急速退步,不僅學生人數原地打轉,成長速度遠遜於桃園地區的鄰近學校,老師與校長之間的衝突更是層出不窮,還發生解任十多位老師的情事,且缺師資卻不補人,在教育部的校務評鑑中,開南大學更是節節敗退。

以一○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學系所評鑑結果為例,開南大學居然有四七%的系所評鑑不合格,幾乎達到全國之冠;又例如一一年,開南大學只拿到教育部補助的一四九四萬元,全國最低,不如小老弟如興國管理學院、稻江管理學院、康寧大學等。

更諷刺的是,在七、八年前還與開南大學競爭激烈的亞洲大學,最近在英國泰晤士報公布的「全球新興大學評鑑」擠進了全球前一百名,在台灣只輸給國立的中山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以及陽明大學,而開南卻成了台灣的末段班,情何以堪。

眼看自己學校與當年競爭對手的懸殊表現,難怪許多開南大學的老師憤而自主成立教師聯盟網站,在網路上大吐苦水,並且揭發了許多校務發展上的重大弊端。根據本刊的調查整理,近幾年來開南大學的校務發展有許多疑點。

疑點一:支出不合理暴增

根據開南大學近十年財務報表顯示,在黃政哲接掌開南大學的初期,學校的進步的確不小,學生人數從黃政哲接掌前的四千多人,到了○六學年度,已經倍增到八千六百人,而學校的收入減掉支出後的結餘,更在○六學年度達到三.一六億元的歷史最高數字,不輸一家賺錢的企業。

但隔年,由高安邦擔任校長後,開南每年收入雖仍維持小幅成長,但結餘數字卻再也看不到○六學年度的高峰,甚至在一○學年度,開南大學出現了接近赤字的○.七一億元的數字。

究其原因,就是各種支出的不合理增加。若以○六學年度為基準,開南大學費用支出為六.五四億元,到了一○學年度,開南的學生數雖小幅成長到九千四百人,但是該年度的費用支出竟高達十億元以上,成長幅度高達五成。

而且開南大學從○九學年度以後,每年的費用支出都在十億元以上,結餘數字則是連續幾年都在一億元上下徘迴。

一名開南大學的校友感到不可思議,原以為開南這幾年的退步是校方「開源節流」的結果,因為很多系所的每學期經費都只有以萬元計,也將過去的小班制教學大量改成每班八十到二百人的大班制教學、用市場行情最低薪水準聘請老師等,甚至還要老師到馬路上去發傳單,招攬學生,讓學生、老師怨聲載道,校務評鑑掉到全國最差水準。

但在學生人數成長幅度有限的情況下,學校每年的開支卻暴增三億多元。讓人不禁要問:這些錢花到哪去了?

疑點二:怪異的產學合作

本刊求證於開南大學董事會,新任開南大學副董事長的立法委員林德福表示,每年學校都要添購設備與建設,支出自然不可少。他與顏文隆都表示,高安邦校長有跟他們做簡報,對學校教育與成長都有一套完整的計畫,辦校相當有心。

最近一年在開南大學的網站上,校方屢屢強打的重要政績之一,就是開南大學與一家叫做「聯合國際行動支付」的公司合作,推出了許多手機信用卡的支付(NFC)解決方案。

為了與這家公司合作,開南大學特地在最近成立了「行動商務研發營運中心」,做為與該公司對口單位,校內為了推動這個合作案,耗資上億元建立了「高安全授信服務管理平台」,開南處處可以看到NFC設備,但目前都還無法使用。

產學的合作雖然不是壞事,但是聯合國際行動支付的大股東就是開南大學的前任董事長黃政哲,於二○一三年三月成立,資本額為一.四四億元。董事長將學校資源與自家公司合作,變成實質關係人交易?本刊詢問顏文隆是否知道此事,他說,他也是本刊揭露才得知,會請監察人調查,並且明確表示,以後不會有這種類似「利益輸送」的案件發生。

疑點三:「割地」一半給美國學校

一二年九月,桃園美國學校正式成立招生,這所標榜高學費,每年學雜費接近新台幣六十萬的貴族學校,正是設在開南大學校內,而且使用了開南大約一半的校園設備與面積,包括圖書館與學校的教學大樓與運動場等。

一位老師難過的表示,開南大學把屬於學生的校園切掉一半租給貴族小學,而且讓辛苦打工背學貸的年輕人,每天與貴族學校的小孩一起生活,實在殘忍。

為什麼開南大學甘願把校園的一半拱手讓人?原來,黃政哲的兒子黃教庭是桃園美國學校的董事。根據開南大學公告的一二學年度財務報告,桃園美國學校與開南大學的交易被會計師列為「關係人交易」,而理由就是時任開南大學董事的黃教庭身兼桃園美國學校的董事。

更讓人訝異的是,開南大學在一二學年度向桃園美國學校收取一三一八萬元的租金,以開南大學一二學年度十一.三億元的總收入來看,這租金似乎頗為便宜。

其實黃政哲「愛子心切」的行徑不只如此,由於黃教庭長年旅居澳洲雪梨,過去盛傳黃教庭透過父親之手,介入開南大學與澳洲當地許多仲介學生招攬、藝文活動贊助等。

此外,黃政哲不但破壞慣例,把黃教庭變成開南大學的董事(根據慣例,董事必須是開南商工校友,且長期對學校有捐助);還在澳洲雪梨成立了「開南大學海外辦事處」,等於是讓黃教庭大大方方把大學公器變成家族企業在玩。不過,據顏文隆表示,高安邦有跟他說明此事,每年確實有與澳洲學生交換學生。

顏文隆已著手改革

對顏文隆來說,擔任開南大學董事長或許是他回饋社會的方式。笑起來頗像彌勒佛的他表示,雖然只接任董事長不到三個月,但已聘請從教育局退休的主管來擔任學校的會計主任,確實查證學校財務,也找來前開南商工校長許書璟及監察院副審計長王永興擔任校務監察人,請全校師校與社會各界給他一點時間,他會讓開南大學令人刮目相看。

……線上閱讀

TOP
 
承載美麗與哀愁之水:塞納河
國家地理雜誌
幾乎每天早上9點,塞納河的消防潛水隊員都會穿上潛水衣,繞著西堤島巡游。這座淚珠狀的小島位於貫穿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中央,消防潛水員繞著它搜索河床時,會撈出腳踏車、餐具、手機、舊硬幣、十字架、槍枝,有一次還撈到博物館級的古羅馬扣衣針。

他們也會在藝術橋附近撈到鑰匙。情侶將自己的名字刻在黃銅製的愛情鎖上(「史提夫與琳達,一生一世」),掛在藝術橋,再把鑰匙扔進河裡,希望藉此永遠鎖住愛情。往上游去的下一座橋是新橋,就在判決離婚的法院附近,他們會在這裡找到被丟棄的結婚戒指,永恆的愛情有時竟如曇花一現。

塞納河是巴黎的中央動脈,自然會累積人類文明與社會關係所留下的遺跡。幾個世紀以來,它扮演過公路、護城河、水龍頭、排水溝、洗衣盆等角色。塞納河彎刀般的弧線將巴黎切割成兩半:左岸與右岸。從前,左岸是波希米亞風,右岸則是貴族風。但隨著時間過去,兩者的區別已經模糊了。

西堤島上,在聖母院的哥德式石雕牆面前,路石中間嵌著一個青銅的羅盤面。從巴黎到各地的距離都是從這裡──point zero(零點)──開始算起。塞納河是巴黎的中心,是它液態的心臟。「對巴黎人而言,塞納河就像個羅盤,能讓人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藝術史學家兼美術館館長瑪莉娜.費赫提說。

塞納河也像法國人說的:fluide(變動不居),這個字蘊含哲理。它不斷低語:屈服於變幻無常與潮起潮落吧。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不必要求塞納河乖乖不動。河流靜止下來就不是河流了。塞納河與時推移。河水旋轉、翻騰、氾濫、流經巴黎的雄偉建築時,也夾帶了生與死的雜物──遺失的塑膠玩具、飛走的氣球、菸蒂(當然是高盧牌)、空酒瓶,有時甚至還有屍體。濯足常流,舉足復入,已非前水,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圖斯如是說。

C'est ¬uide──水流恆動。

印象派畫家將塞納河的光線粹煉成變化萬千的藝術。莫內在阿戎堆附近的塞納河上有一間水上畫室。後印象派畫家馬蒂斯在聖米謝爾堤岸上也有一間工作室。透過印象派畫家的眼睛,早期畫家筆下死板的灰色河流閃耀著虹彩流光。他們的作品反映的不只是流動的塞納河,也是流動的世界。

「印象派畫家觀察世界的變化,然後以呼應那個新世界的方式作畫,」吉維尼印象派美術館館長費赫提說。工業革命來臨。電力在黑夜中掛滿了珍珠般的燈泡。巴黎地鐵即將動工。世界的腳步正在加快。「迅速無比、變幻無常,」她解釋。印象派畫家的筆觸也是。

……線上閱讀

TOP
 
佳文速讀
 
悶夏來臨 拒當汗濕異味魚干女
醫美時尚
悶熱的夏季即將來臨,街頭上充滿了為事業及夢想打拼的OL,而這群跑業務的女性菁英為了展現自己專業的形象,西裝、套裝、長袖幾乎成了唯一的制服,不論是春夏秋冬或氣候變遷,一年四季都得跟不透氣的襯衫西裝為伍,這常讓許多在外辛苦奔走的OL苦不堪言,即便選擇最好的吸濕排汗服裝材質,還是不易兼得優雅自信的妝容及體態,若是碰上生理期來臨,感覺身體全身的溼氣都排不出去,陷入狼狽的局面。

一般傳統治療多汗症的缺點

馮愛真醫師指出,若選擇長久性的腋下多汗症或異味治療解決方案,以目前醫學療程有二種,一是找出汗腺的神經系統源頭,採取交感神經截斷術,但神經被截斷後,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全身性其它部位「代償性出汗」的副作用,這種後遺症亦引起患者極大的痛苦與生活不便,因此至今已鮮少醫師使用這種方式。二是目前常見的侵入式手術如汗腺刮除術,或是以光纖雷射小開口侵入,直接燒灼破壞汗腺的方式治療,此種雖然也利用雷射,對汗腺以外的皮膚周圍組織卻傷害較深;但由於現在很多民眾希望盡量以不留疤痕、非侵入的治療為優先,因此對於侵入式療程的接受度不高,所以近期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出現的「miraDry微波除汗術」這項新的治療科技讓全球的皮膚科醫學界感到相當驚艷,值得引進台灣推廣。

……線上閱讀

TOP
 
擴張與啟發──1960年代的日本攝影
典藏今藝術
1960年代,是一個全世界都沉浸在都市化、國際化、以及快速經濟成長的時代,也是一個不斷對過去與當下形成的價值觀提出異議的時代,這個異議不只針對政治、社會,更在文化中無限發酵。自1950年代後半,日本藝術家開始提倡前衛實驗性藝術,發起地點便是既有的公募團體展制度,其中最主要便是21世紀初重新被整理的「具體美術協會」與「物派」,但是事實上,日本各地所發生的前衛美術運動,絕對不是單軌道、單領域的發展,也不是只有「具體美術協會」、「物派」或其他由歐美抽象主義、觀念主義派生出來的藝術。在攝影範疇中,同樣也有著多軌道的發展,儘管做為當代藝術的攝影要到1980年代末期才隨美術館概念變化而顯現,但在1950年代末便存在以攝影做為當代藝術媒材的藝術家。另一方面,傳統攝影家自「VIVO」開始與藝術家間的大量交流,共同編織出了1960年代前衛藝術的寬廣面相。

VIVO的介入與攝影的擴張

儘管VIVO成立於1959年,但其成員細江英公(Eikoh Hosoe)、奈良原一高(Ikko Narahara)、東松照明(Shomei Tomatsu)在1950年代中期,也就是當代藝術潮流興起之刻,便已開始參與各種美術運動。奈良原一高前後參加數個藝術團體,包括「實在者」、「製作者懇談會」,與他親近的藝術家包括池田滿壽夫(Masuo Ikeda)、河原溫(On Kawara)、靉嘔(Ay-O)、真鍋博(Hiroshi Manabe)等,奈良原一高不但在這些藝術家團體出版的詩集中發表作品,也在相關雜誌中發表攝影論。而東松照明曾在1960年時拍攝一支實驗電影《hiko-ki》,在「650 EXPERIENCE會」主辦的「六人的前衛」展中展出。「650 EXPERIENCE會」是由全日本藝術舞蹈協會第六屆新人公演中,以舞碼《禁色》獲得矚目的土方巽(Tatsumi Hijikata)所組織,數字「650」指的是定期發表場地—第一生命演出中心的席次,意指台上藝術家與台下650名觀眾,都是發表實驗性作品的共同演出者。「650 EXPERIENCE會」集結當時各文化面相的創作者,包括金森馨(Kaoru Kanamori)、黛敏郎(Toshiro Mayuzumi)、寺山修司(Shuuji Terayama)、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瀧口修造(Shuzo Takiguchi)、澁澤龍彦(Tatsuhiko Shibusawa)、武滿徹(Toru Takemitsu),以及細江英公。

細江英公是與前衛藝術關係最深的攝影家。年輕時,細江英公參加瑛久(Ei Kyu)主持的「demokura-to美術協會」,成員包括池田滿壽夫、河原溫、武滿徹等,他參與了該協會1953、1954的「Demokura-to美術展」(デモクラート美術展),受到成員作品的高度刺激。細江英公與土方巽的相遇,就是1959年5月細江英公在第一生命演出中心看到土方巽的《禁色》,兩人相識後意氣相投,合作的第一個系列,是在細江英公築地的攝影棚所拍攝《男與女》,其他還包括「650 EXPERIENCE會」的演出記錄;1960年細江英公執導的實驗電影《肚臍與原爆》(由土方巽、大野一雄(Kazuo Ohno)擔任演出),拍攝土方巽、大野一雄演出的《達維努抄》(Divine-sho);1965年回到土方巽故鄉秋田所攝影的《鎌鼬》;1969年到1970年以土方巽弟子為模特兒的《抱擁》。土方巽的初期作品中,強調表演者形而上學的、觀念的純粹肉體語言,最後將肉體記號化,這與細江英公重視視覺的銳利造型,最後透過底片的粗粒子與對比展現的存在感,確實具有相通之處。此外,細江英公也拍攝大野一雄的多次公演。

這些跨界合作,正是1960年代前衛藝術的一個特徵,日後延續到中平卓馬(Takuma Nakahira)、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須田一政(Issei Suda)的時代時,寺山修司成為靈魂人物。在最近由日本紀念寺山修司逝世30週年所出版的《街道中有戰場》(街に戦場あり,禅フォトギャラリー,2013),便重新集結寺山修司過去發表詩作時所搭配中平卓馬、森山大道的攝影作品,其中甚至有寺山修司自己拍攝的照片。須田一政並且在寺山修司的天井棧敷劇團擔任攝影師,留下不少寶貴的影像。由VIVO到須田一政,攝影家透過超越範疇的合作吸收到當代藝術與文學的養分,是日本當代攝影擴張自我風格的重要階段,可說1960年代前衛藝術運動中,重新消化日本戰前興盛的超現實主義與抽象藝術,結果都在舞踏與攝影中以另一面貌呈現了。

物派起源與觀念藝術攝影

1963年,高松次郎(Jiro Takamatsu)、赤瀬川原平(Genpei Akasegawa)、中西夏之(Natsuyuki Nakanishi)三位年輕前衛藝術家,以自己名字開頭的英文念法成立了「Hi-Red Center」,其名讓人覺得像是一個政府機構,事實上卻是三位藝術家企圖搗亂過於高度經濟發展的日常社會。他們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行動,就是在東京山手線電車上發起「山手線事變」,之後又公開了以日常用品製作的「HRC武器」,或是以日本核電問題為背景在銀座帝國飯店召開的「避難所計畫」,1964年東京奧運期間於有樂町車站進行的「首都圈清潔舉辦推廣活動」。Hi-Red Center這些被稱為「直接行動」的行為藝術,在日本藝術史中具有相當的啟發性,無論是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或田中功起(Koki Tanaka),都曾仿效Hi-Red Center與「山手線事變」,以對他們致意。

高松次郎唯一留下來的攝影作品「照片的照片」系列,如同其名,是拍攝照片的作品,這些照片的照片,被放置在地板、沙灘、陽台等日常背景中,並把鏡頭焦點對焦在其上,但是照片的內容巧妙地被光影折射所掩蓋,消失了故事的完整性。也就是說,高松次郎運用屬於日常狀況一部分的照片做為對象,卻又把照片的訊息性排除,讓攝影回到沒有任何隱喻的狀態,即一種即物性的存在,這和同時期藝術家鶴岡政男(Masao Turuoka)曾發表「畫物論」,詩人瀧口修造提倡「物質與詩的外在性」,都是相互關連的。另一方面,「照片的照片」和高松次郎最知名的「影子繪畫」也可說具有相同的理念,這可追溯到高松次郎對「具體」概念的反論,「具體」造就了繪畫、雕塑、壁畫、照片、電影的風格,而這就是高松次郎企圖打破的,也就是打破包括遠近法等的「觀看體系」。就「影子繪畫」而言,因為留白與黑白色調的效果,強調了與支配西方近代美術觀點相異的「無」與「不在」,這個創作核心與表現到了關根伸夫(Nobuo Sekine,曾任高松次郎助手)、李禹煥(Lee U-Fan)時,便演化成為「物派」的基調。

「若對比傳統的西方與東方繪畫,在人體和物體的表現中,西方繪畫的重點,是強調如何在一個二維平面表現出三維空間,也就是強調對於人體與物體能夠有多真實的描寫。相對於此,在東方對人體與物體的表現,彷彿只是平面的、缺乏真實感和立體感,也就是說繪製的人體和物體經常缺乏衝擊,透過圖像所能接受的資訊也是非常小的。所以,我的影子系列希望提出一個反論,透過描繪立體物的影子,也就是完全不碰觸做為對象的人體與物體,以描寫出對象的存在,再透過極力避免繪畫帶給人的資訊,而憑藉觀看者完全的想像以產生存在。我的目標,就是如同空氣一般無限接近『無』的作品。」高松次郎於《對不在的提問》(不在への問い,水聲社)中提到。

同一時期的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正是觀念藝術家以攝影做為創作媒材興起之際,日本藝術史中共有兩次藝術與攝影之間的混合趨勢,一是1920年代達達與超現實主義畫家對於攝影的運用,一次便是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觀念藝術家對攝影的運用。若江漢字(Kanji Wakae)於1969年所拍攝的「樣態」,便是第二次趨勢的濫觴之一。

……線上閱讀

TOP
 
馬英九想安全下莊 要過最後兩關
財訊雙周刊
馬英九的8年總統任期,依據表定時間,最後兩年的倒數計時已經開始。

但若按照實際的工作日推算,2015年中,各政黨推出下任總統提名人後,選戰就將加溫,現任總統的可施展空間相形局促,那麼嚴格而言,馬英九只剩下短短一年是有意義的,如果他還想做一些事情的話。

在今年3月之前,馬英九最想做的事,沒有別的,就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馬習會」。以馬習會為目標,從《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到兩岸互設辦事處,全都是通往目標的手段。但是,當三一八學生衝進議場後,馬習會的堆疊骨牌突然被撞倒了,現在按表操課的進度被愈推愈遠,全亂了套。

還在肖想馬習會

拔擢劉大年,可見端倪

5月7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當場提出中國對台政策的「四不」方針,習近平的動機引起了各種揣測。不少人敏感意識到,習近平二月底先見了連戰,5月再見宋楚瑜,豈不在把馬英九邊緣化?等於宣告了馬習會已經告終。

這樣的直覺,一名與北京往來密切的人士說明:看待中共決策的慣性,可以從○五年開始回顧,當年即是先連胡會,而後宋胡會,此後依例每年「先連後宋」進行;然宋胡會後來停頓了幾年,今年以宋習會方式重新接上,習近平當然是有考慮,才會這麼做。

看到對岸的反應,馬英九在主觀意願上卻未放棄。5月19日在立法院由王金平召集的朝野協商場合,國民黨馬系立委賴士葆主張本會期在五月底結束後,應召開臨時會來專案表決《服貿協議》等議題,這個舉動連同黨同志私下都碎碎念:「事到如今,還在肖想。」

馬英九對於在兩岸關係上歷史留名的「死戀」,同樣在人事布局上悄悄地洩漏。5月13日越南的反中示威失控,演成台商工廠紛紛成為遊行民眾攻擊目標之際,國安會卻在集中心力安排職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把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劉大年,拔擢為國安會副祕書長。

劉大年在中經院是旗幟鮮明的ECFA(兩岸經濟協議)吹號者,背後被同事形容為「四人幫」,與陳添枝、顧瑩華、史惠慈,是專接政府委託案的大戶。

自馬英九上任以來,凡經濟部要執行馬意時,就會看到他們或提出研究報告,以所謂的「數據」為政策辯護,或公開與反對派的學者辯論,或投書媒體以專家身分影響輿論,色彩十分鮮明。

馬英九的任期保障只剩下2年,這個時候還有人願意借調到馬團隊去效力,可見馬性堅強。劉大年到國安會去襄助金溥聰,任務很清楚,就是推動對中與對美的自由貿易協定,在中國這一塊,也就是ECFA的後續執行,包括服貿、貨貿與爭端解決機制。從這可反推馬英九接下來想做什麼,脈絡已經擺在大家面前。

就怕下台遭追殺

金溥聰要力保馬安全降落

只做自己想做的,其他專注度上受到排擠,後果就是越南暴動的整個過程,台商必須隨人顧性命,政府是不存在的。在人命關天之際,國安會毫無經驗,因此毫無反應。外交部「做」了兩項決定,一是暫不派專機,因為越南代表黃志鵬5月9日就回到了國內,13日上午才返回越南,根本當作「沒事」。二是發明貼紙救人,這個「創意」出自金小刀愛將、外交部次長史亞平,她一交辦,部內沒人敢有意見。

這樣的景況,大約可以推想,應該是此後兩年遇到不可測的意外與危機時,馬英九政府大致的反應模式。

在內政部分,國民黨的幹部表示,今年11月底有選舉,幾個重大改革政策,恐怕都已經進入彌留狀態,很難再啟動了。「例如年金改革,是改了死,不改也死,前者的死,是現在立刻死,後者的死,是以後的人死,那還用問嗎?」當然是把退休制度會把國庫搞倒的爛攤子留給繼任者,馬英九已經無力,也不願因此而得罪選民、流失選票了。

這也是金小刀這次回台的另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在今後兩年集中全力積極部署,確保安全降落,減少下台後遭致追殺的各種可能與把柄。金的友人直言:「否則會死得很慘。」

想要安全降落,降落傘就要夠大。頭條要務就是黨主席大位絕對不能旁落,第一步,黨章已經修改,一六年5月卸任前都是當然黨主席;但這當然不夠,第二步,「七合一」選舉不能輸,不然黨內群雄可以要求召開黨大會再改黨章。而後才可能有第三步,就是保有決定「接班人」的主導權。

所有的權力交接時刻,現任者都想染指接班布局,這是即將失去權力害怕未來被起底的的共同下台恐慌。李登輝青睞連戰,結果被選民否決;陳水扁想以蘇貞昌擠掉謝長廷,尚未出黨內這一關就失敗;現在的馬英九,則是把吳敦義與江宜樺排在朱立倫與郝龍斌前面。後果又會如何?

後果如何尚在其次,前果現在已經出現。針對七合一,馬金正動用所有的力氣希望朱立倫連任新北市,好幫國民黨穩定陣腳,守住票倉,也不想讓接班人提早浮出台面。

年底選舉不能輸

馬金要掌握接班人主導權

朱立倫還年輕,來日方長的理由,在朱立倫看來,當然站不住腳,因為江宜樺是他的同班同學,江不也年輕?可靠消息指出,朱立倫要直取2016,新北市由副市長侯友宜出征,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侯友宜每晚的選舉會報業已持續了一段時間,相關成員固定集會,交換意見,早就開始在「參選」了。民進黨提名游錫堃,形同放棄,更添增了朱立倫力抗馬金意志的正當性。

既然一心只有選舉,一事就是選舉,除了前述人選角力,馬金同時也把國家機器中最敏感的情治系統,逐一進行整編。內行人都知道,情治與選舉的關係,從威權時代開始,到今天的學運時代,並無太大改變。

除了大眾已知的國安局、調查局人事,由金一手打造,廉政署長人事也在進行「除綠布藍」的選舉性調整,基層普遍看好資歷齊備的邢泰釗,但因太太朱富美當過張俊雄的行政院長辦公室主任,名單送到上面,被當局直接否決,換上了自己人、司法院政風處長賴哲雄。馬金的強勢運作,圈內迅速傳開,現在隨意問問司法界,私下都會對這隻巨大的手如此不需遮掩的介入,感到震驚。

一言以蔽之,今後兩年,馬金的涉外只有一件事,就是中國,馬金的內政只有一件事,就是選舉。這兩件事,也已經可以下定論,都會引起台灣內部的對抗,不論是來自公民社會,或者來自競爭的反對黨。故而總結,對抗的2年已經無可避免,必然啟動了。

……線上閱讀

TOP
 
台北101董事長宋文琪 成功的101種方法
哈潑時尚
關於台北101,這個儼然已成台灣地標的建築,國外媒體給予它「人類25大工程」、「全世界25座最偉大的摩天大樓」等封號;對台灣人而言,它是每年告別最後一天、迎向新年第一天的跨年重頭戲,而平常日的下班夜晚,它則是台北人一抬頭就希望能望見的安心存在,那麼對於台北101董事長宋文琪呢?「台北101是一個讓世界看見台灣很重要的地方。」她說。

因此,當去年世界棒球經典賽,中韓大戰之夜,台北101亮起了「中華加油CT GO」字樣;李安第三度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那一夜,101大樓於黑夜中閃亮著「李安讚,台灣讚」一起激勵著全島民眾的心。宋文琪曾說,台北101不只是個Shopping mall、辦公大樓,「它更是要跟二千三百萬台灣人心中脈動連結在一起的地方。」

要讓世界看見台灣

所以,台北101不僅關注著台灣人關心的議題,以亮燈打字,與大眾一起感動,也積極向外拓展;如加入世界高塔組織,去年並與日本東京晴空塔簽屬共同友好計畫,推廣台日觀光,每年還舉辦登高比賽,讓各國好手前來大展身手等,「就是要將觸角盡量伸出去的宣傳台灣」。

對於這些活動,宋文琪興奮地說:「我們團隊還有很多很多想做的事,像今年計畫要在台北101裡舉辦台灣島嶼之美的展覽,讓國外旅客知道台灣不僅是台北,還有很多漂亮、值得探索的地方。接下來還要與信義商圈的shopping mall等合作,讓來信義區跨年的重頭戲,更加精采,形成一個吸引人來的力量,再擴散出去!而且台北101是世界第一高的綠建築,關於環保節能有著指標意義,我們要做的更多。」

提到台北101,宋文琪眼睛就像孩子似的發亮,因為她有太多太多想做的事,不過,當初接下這個董事長的位置,卻是她人生從未出現的計畫與想像,「我其實就住在台北101附近,可以說是從當初它還在蓋時,一路看著它成為偉大高樓,但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走進這棟大樓,還成為董事長。」

不斷探測自己極限

原來,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的宋文琪,畢業後都在貿易及金融圈工作,一路走來,從基層做起,到曾被封為台灣基金教母,也曾是匯豐中華投信台灣區負責人,金融業對她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戰場,她也交出了傲人的成績單。不過,這位金融業的鐵娘子在巔峰之際,卻選擇退休,「金融業的生活是分秒必爭,我一直過著分分秒秒都努力不懈的生活,但我後來想想,我欠自己另外一個人生。」

因此,宋文琪兩度從金融圈高位退下,過著另一種人生。以前她是穿著高跟鞋,追著數字、獲利跑,退休的她是穿著登山鞋,爬起台灣高山,看著我驚訝的表情,她笑說:「一開始是為了帶朋友的孩子去爬玉山,領略了台灣之美,我就愛上登山,從玉山、雪山…台灣高山真的各具風情。」除了深入台灣,她也渴望看見世界,澳洲凱恩司大堡礁的浮潛、尼泊爾的高山健行、北極的七彩極光…多彩多姿的世界,更加開啟她的心胸,宋文琪開玩笑地說,「我有個壞習慣,就是喜歡不斷探測、挑戰自己的極限。」

這個散發滿滿能量的女人,一語道出她精彩人生與成功之道的關鍵,「人生不敢盡情冒險,是種損失;人生不敢盡量測試自己的底限,實在可惜。」也因為這樣熱情、積極、開放的心態,讓她有能量再返職場,接下台北101董事長的位置。「我是在退休四年十一個月又零七天後,再接下這個職位,當初心想,我可以好好貢獻過去三十幾年在金融業累積的國際觀、人脈經驗等,服務台北101,也能讓自己學習新事物,去做更多的事,對社會帶來一些改變。這符合了我追求『貢獻、服務、學習』的生命目標,我興奮極了。」

擺脫人生盛名的包伏迷思

擔任台北101董事長以來,宋文琪受到多方好評,但她直言:「我不要這個盛名,我只是做該做、想做的事。」這位看似強勢的女強人說出了令人值得深省的話「在歷史上,除非你是極好,或是極壞的人,人們才會記得你,不然一個董事長與拾荒者的墓碑,上頭寫的都是一樣的,也一樣會被遺忘。」

原來,篤信藏傳佛教的宋文琪,相信今生來世,因此,每走的一步,對她而言,只是做好今生的功課,宋文琪笑著說,「以前我的座右銘是『凡事盡其在我,凡事無愧於心』,但現在則是,『人要知足,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有也知足,無也知足』。」這位站在台灣最高大樓頂端的女強人,用這句話分享了她成功人生的心法。

……線上閱讀

TOP
 
 
帶孩子,長大成有用的人
未來的路,是不確定的。你能確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孩子,不管未來的路是平坦,還是布滿荊棘,我都會和你一起走。」怎麼走呢?帶著他,長大!

你知道「22K」的由來嗎?
民國九十八年初政府因應金融海嘯導致就業率低落,提出方案,鼓勵企業多雇用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請注意,是實領NT22K,月薪是NT26,190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