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前我從英國返回台北定居,開啟了我回味台北的旅程。
廿多歲前的我,原本是個會在台北各街區四處漫遊的人。童年起,跟著阿嬤或父親,我的台北大致可分成阿嬤的台北,或爸爸的台北,雖然大略意識到阿嬤行腳的區域,如艋舺、大稻埕、大龍峒等是本省人的台北;而爸爸常去的地方,如東門町、東區敦南一帶是比較多外省人的台北。
阿嬤和爸爸的路線,會相遇在西門町和中山北路,卻又不太重疊,阿嬤的西門町在紅樓、昆明街、內江街一帶,爸爸的西門町在中華商場、成都路那。和爸爸吃真北平烤鴨白熊三色冰磚,和阿嬤則吃內江街關東煮蛋包飯和永富桂圓冰淇淋。
在中山北路上,早年爸爸的領域在大道上,從藍天、美而廉、大華、香港西餐廳,代表著民國人士從上海、北京帶來的白俄、英法的異國滋味;但在日本殖民文化仍是禁忌的時代,阿嬤的日據或日治的五十年生活回憶,只能藏身於舊名大正町的中山北路一段的日本通小巷中,童年時和阿嬤去過通天閣(長大後去大阪才知道那裡也有通天閣)和王子和食部,也和爸爸去過美軍顧問團福利社和福利麵包店(英文名Florida),當時年紀小,並不懂得我的外省本省雙語文化家族背景,早為我勾勒出台北城市的社會史和國族史的複雜圖像。
身為四五年級生的我,成年之前的本土文化和台灣歷史的學習相當貧乏,我對城市學研究的狂熱,始於他城倫敦,也因此內心一直不安於對我城台北不夠了解。
四十不惑那年重返故城,開始大量研讀有關台北的種種文史,也經常漫步台北街頭探訪舊時遺事。在回味台北的日常生活中,我的外婆與父母一直是我的隱形旅伴,而當我越來越了解台北,我也越來越愛這個充滿了我的童年回憶、家族記憶、青春心事、人生成長的城市,後來我成立了南村落,就是把我落腳與落地生根台北的種種心得,化為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二○○五年,我寫了一本書:台北回味,記錄我從異國返鄉後行走台北各街區的味覺回憶。表面上以味覺食事為經緯,其實味覺只是個餌或線頭,我更想回味的是台北的城市史,由食物的流變看城市街區的族群、政經、時代的變化,台北回味,回味的是台北啊!
當年台北回味得了台北文學獎,一些出版社邀我打鐵趁熱出書,我卻猶豫了,覺得當時的社會情緒還熱騰騰的,似乎還不到端出記憶的涼菜,像魚凍或肉凍般,沾些醋如人生和社會的酸楚一起吃下肚。於是,台北回味被我擱置在記憶的抽屜中,一放九年,其間台灣換了總統台北換了市長,台北從不斷向前看的城市,轉成也會回頭看的城市,城市的時光似乎變老了,連年輕人都開始關懷比較古老的事物,老城區成為新熱點,古蹟和古早味是FB螢幕光點。
也到了該出台北回味一書的時候,城市老了、社會老了、我老了、書也老了,只是料不到的是,新書竟然上了誠品和金石堂的暢銷排行榜,也許我真的等到了台北人懂得回味也想回味的時候。
我們走過了吃味、尋味、玩味、品味的年代,也該靜下心來回想,城市之味的美好與缺陷,像個大人般,認識我們吃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台北回味亦是回味台北文化的美與醜。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