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前景未定、川普出招頻頻、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之際,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呂冠頤在該校國際評論中指出,另一個大型多邊協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發展值得關注。
評論認為,RCEP目前已進入第21回合談判,在東協成員分與6個貿易夥伴已洽簽的5個「東協+1」的協定基礎上,擴展為「東協+6」,共計16個成員的巨型協議。
大陸對RCEP的談判推動自始積極,希冀透過強化與區域國家間,于貨物、服務、投資、乃至技術與資源的整合,穩固大陸和東亞國家的政治經濟聯繫、並外溢其影響力的拓展。
RCEP最大的優勢,是亞太新興國家的納入參與,包含大陸、印度、與東協,廣潛的成長動能、人口紅利,完成談判後,將形成人口約佔全球一半、全球貿易量達30%左右的自貿區。
但中印與東協新興成員國的加入,也帶來弱勢。自2013年開始,RCEP便進入談判,原定2015年內完成協議,談判卻屢陷膠著,數次展延完成年度。主要是中印等國對關稅、非關稅自由化與規則高標化的保守態度。
印度與部分東協國家,因對大陸存在貿易逆差,對降低貨物關稅至90%到95%水準的覆蓋率有所保留。印度的製造業與農業團體擔心,開放將帶來大量低價製造產品與農產品的進口競爭,之前傳出印度關稅自由化覆蓋率僅降至80%上下,印度與大陸間的關稅自由化率將僅達60%左右;在開放服務業與商務人士自由流動上,印度則推動其他成員國能有更大幅降低限制措施的承諾。
日本、澳洲、新加坡等國,則希望能以更高標準,推進政府採購的對外開放、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等約15個領域的規則磋商、與非關稅障礙的降低。尤其日本、澳洲重視企業的自由活動、對智慧財產權的保障,與大陸在互聯網空間的限制管理、對法規制定與智財保護上主張放寬規則、對外企投資的限制、要求公開軟體內容等重要項目,存在意見分歧。因此,直到今年2月初第21回合談判開始,各方在關稅、法規與規則自由化程度的水準上,分歧仍大,談判進度遲緩。
有趣的是,時序進到了3月,在關稅壁壘築高之際,近期在新加坡舉行的RCEP部長會議,卻有了進展。在除了經濟技術合作、中小企業等以外的多個章節接近達成共識,並將對其他緩進有爭議的章節進行討論。
連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均表示,感覺大致看到了(實現RCEP之路)的方向。若考量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氛圍,接續影響RCEP談判走向的因素,可能是已加入TPP的成員,如日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越南等國,將RCEP的高規章法制標準,往TPP的標準更進一步靠攏。
日本、澳紐等國,或許將順勢增加對大陸與其他國家,在智財權、降低非關稅障礙、完善法制等議題上的讓步壓力。而CPTPP相對較高規格化的制度設計,或也可能成為日本、澳洲等先行國家,推動其他亞太經貿協議、甚至是RCEP談判的範本藍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