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過空襲的古民家
談到北陸的「□日本」(日本本州面向日本海一側的區域),無蝶常有一句口頭襌:「人去了□日本,自然就開悟了!」
從秋田、新潟到金澤,凡面對日本海的知名景點,其實我都去過,但所謂的開悟,凡俗觀光客大概不易得,我想至少要像無蝶景仰的親鸞和尚一樣,在日本海岸線上自我放逐個四、五年,才有可能吧?總之,裹日本是禪文化飄洋過海的路徑,多有行僧、聖人的遺跡。
去年初夏,無蝶領著我,搭上開通三年的「北陸新幹線」抵達富山,名義上是去探望一位遠房姑婆,實際上是想去看富山一帶的不動產。到了站,我們轉巴士到姑婆家,一推開門,就瞧見像電視劇《阿信》一樣站在「土間」大灶旁、正在切自家手釀酸白菜的姑婆。
她看見我們夫婦進門,露出假牙笑說:「這酸白菜配茶正好吃。」然後一面沏茶,一面讓我們屋內四處看看,並介紹道:「這個房子曾花了大錢整修,當時請到的木匠職人很棒,因為他的建議,孩子們為我加裝了暖床,冬天一個人吃睡在近廚房又有暖床的六帖上,旁邊就是衛浴,很方便。」
姑婆又說,這個宅邸是姑丈公蓋的,二次大戰中幸運逃過美軍空襲大轟炸,可在四十餘年前的大地震中,向前傾斜了十五度左右,所幸整體結構未受到傷害。於是,當年還健在的姑丈找來專門搬遷古宅的大吊車,把整個屋子拉到隔鄰空地先安置了半年,等重新打造的水泥地基完成了,才把老厝擺放回去。
九十二歲的姑婆走路必須依靠牆上扶手,但她神采奕奕,講話清楚有力。姑丈走了以後,她一個人在這老家住了三十幾年,兒孫們都住在別的城市,過年過節才會回來。現在除了每周有兩次介護人員來幫她打掃、買菜及量血壓外,就是靠著手推車到附近雜貨店買零嘴、跟鄰居聊天。
和建築的再生力
姑婆還提到,從前這個老宅連南面的走廊、近玄關處都鋪著榻榻米,堂兄看母親年事已高,無法跪坐,且睡在榻榻米上有「起不來」的困擾,便全部改成木板,再擺個單人床、圓形小洋桌。我仔細察看室內,果然「和室」全變成了「洋間」。
聽她說著「一個人的老後」日常,我已有點嘖嘖稱奇了,再看築齡超過一百二十年的古建築,經過無數的翻修,依然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風韻不說,甚至能無礙地與現代建築理念契合,我深深見識到「和建築」的再生力。
其實,和室裡鋪榻榻米本與僧人打坐求悟有關。一帖榻榻米正好是僧人一天食坐臥的空間,儘管時代遷移,直至今日,這文化依然附著在老日本的生活上,日本人討論房間大小,無論洋間還是和室,全部以「帖」作為計算單位。
再說回姑婆家從前連玄關都鋪著榻榻米,也是因過往要讓敲門求宿的乞丐僧有個棲身之處。一樣供僧侶休息的,還有土間。日本的土間類似台灣鄉下的灶腳,不但讓人可以燒柴取暖,灶上還會吊放著熏蒸的魚肉、蘿蔔等;依無蝶的描述,從前由中國回來的遣唐僧多在□日本上岸落腳,從事布教,當這些流浪僧人回到漁村寄宿時,土間就是他們免於餐風露宿的避風港。
失落了榻榻米的古民家,卻堅持把有爐有灶的土間留著,姑婆家的變遷令我心有所悟。也跟著想起,據說親鸞和尚修道多年一直沒有開悟,是後來與愛侶惠信尼相遇相戀,不媚俗地首開「妻帶僧」之風,引起朝廷鎮壓、被流放到北陸時,望著幽玄詭異的日本海,而終於悟道。
我想,這位聖人的悟道,或可歸因於那段窮極潦倒、經常借宿俗家土間的生活,在「無所住」的飄泊中,得到了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