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周開始,全球關注、影響中國經濟的有兩場會晤,一是中國副總理劉鶴率隊,到美國去繼續上次在北京沒有成果的貿易談判;一是金正恩與川普的新加坡「金川」會,極大可能加入中國的習近平、韓國的文在寅,形成「習川會」的插曲。如果都成行,此兩會有決定性影響。中美貿易摩擦今年以來愈演愈烈,由劉鶴在北京兩會前緊急赴美無功而返,到美方七強團隊到北京談不歡而散,今次中方團隊到美國去談算是第三次。
目前傳出消息,雙方團隊組合與上次談判相近,中方由劉鶴任主帥,美方仍是白宮鷹派為核心,所以北京經濟界稱之為「鶴鷹會」。
「鶴鷹會」這個名字取得貼切,一方面是說中國鴿派鷹派,現在只有「習派」,而習陣營中負責打理中美經貿關係的「牽頭人」是劉鶴。
至於美方,現在是鷹派當家,所以是劉鶴去戰鷹派。但這個「鶴」不是閒雲野鶴,而是中國太極拳裡「鶴翔椿」中,四兩撥千金、以力卸力的「鶴」。
北京城中還有個趣談,說今次中美貿易談判,應入美國教育經典,因其根本上要算「長春藤」之戰,也即美國名校畢業生和前教授們的一次鬥智。
當然,那些趣味只拿來閒聊,今次「鶴鷹會」移師美國,最受關注的還是會否有進展、出成果。樂觀派相信會有重大進展,至少不像北京談判那樣沒有共同聲明沒有共同記者會;而悲觀派相信除了關稅和未來市場准入會有作出重大讓步,老議題不可能有新進展。然而很多人都同意,不論談得好還談崩了,中國都有可能作出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實質安排。
北京的智囊機構們,這回不僅議論紛紛,還有切實的沙盤推演。其中一個推演結果,是說中美貿易談判有七大領域,其中最易取得成果的是三大方面,即一是市場准入,因為習近平已在海南作出原則性的公開承諾,怎麼准怎麼入只是細節;二是保護智慧財產權和技術轉讓的安排,中國本來就有不足,不用人逼都要改進,所以可順水推舟出成果;三是金融領域,中國已定下開放的大方向,現在要以對美開放來換取美方在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匯率上的和緩取態。
當然,沙盤推演也推出悲觀的預備,即預測也有可能談崩。這種猜測相信這回一旦談崩,中美關係會進一步惡化,中方輿論會加大批判美,中國毛左派更會製造民族悲情,中國經濟可能迎來重大負面衝擊,而在現今的馬克思意識形態重生下,不排除重提「自力更生」。
其實太樂觀不可能,太悲觀不必要。只要看二個兆頭,就相信今次中美談判,一定會初有成果;但只要看中美貿易交惡後面的政治根由,又會相信成果只屬初步,以後還要「邊打邊談」。
政治根由不用解釋了,只說兩個兆頭。北京官場有人提醒,劉鶴兩次赴美,都新加頭銜,上次去是加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牽頭人」,那意思是在中國是中美經濟關係的總負責人,這回加了個「習近平主席特使」,這意思比前「牽頭人」更厲害,因其是預為劉鶴會見川普準備名份。而劉鶴一旦見川普,前提談判有成果。
在中國,談判其實不在乎什麼清單禮單,關鍵之舉在於領導人見不見。如果劉特使見了川大人,則另一個兆頭就由較大可能的「金川會」中,習近平再赴新加坡來預伏,因為習近平與川普的握手,只能有一個前提就是「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