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今周刊1305期】2022全球經濟關鍵報告 忐忑的成長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上班族e周刊】不但有職場求生法則,更幫你補強不可不知的勞工權益,讓你成為內外兼修的快樂上班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2/22第754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一文讀懂2022全球經濟3個關鍵字》
面對通膨升息壓境、疫情干擾、中國經濟失速,你的錢要放在哪裡?
公司快破產,不落跑嗎?
他選擇留下來,把客戶賠償金從5億殺到10萬元,從夥計變老闆!
 
   
封面故事
   
一文讀懂2022全球經濟3個關鍵字》
面對通膨升息壓境、疫情干擾、中國經濟失速,你的錢要放在哪裡?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這是QE歷程上的重大事件,對美國經濟和全球資金環境,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說話的,是瑞士信貸私人銀行亞太區副主席陶冬,時間,是12月15日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後。

在這一場會議中,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做出了幾項「關鍵決定」,看在陶冬眼中,這幾項決定所代表的,是聯準會「全方位」的政策轉向。

「放棄了『通膨是暫時的』這一慣常的表述…;放棄了『等待完全就業後再升息』的思惟,預計明年加息3次…;調高了GDP、CPI在2022年的預測,下修了失業率的預測…;3月中結束購債計畫。」針對句句聲明措辭,陶冬一一盤點,並細細品味。

隨後,在這篇題為《聯儲(聯準會)全面轉鷹》的專文中,陶冬寫到:「所有的轉身都是過去幾周發生的,表明美國貨幣當局在退出2020年版QE、推進貨幣環境正常化的路上,已經不那麼淡定了。」

大摩:兩座大山將退場
財政、貨幣政策「完成階段性任務」

「正常化」,這是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的首要「關鍵字」。

11月14日,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以下簡稱大摩)發布了年度經濟展望報告,標題下的是:The Training Wheels Come Off,搭配的插圖,是一個正在學騎自行車的小孩,以及被拆卸掉、散落在路旁草地上的兩個「輔助輪」。

在大摩眼中,兩個被拆掉的「輔助輪」,是過去兩年支撐全球經濟的兩座「大山」,亦即史上未見、超量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而那個緩步向前騎、試著慢慢抓到「平衡重心」的小孩,就宛如明年全球經濟的縮影。

但,若進一步細究,會發現所謂的「回歸常態」以及「加速正常化」,在全球不同的主要經濟體中,又有各自不同的樣貌…。這,就帶出了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的第2個「關鍵字」:分歧。

邁向不同調的「溫和復甦」之路
美國緊縮、中國放寬,日本、歐洲以不變應萬變

「中國是一個特殊的故事。」這是大摩報告對中國來年經濟的定調。特殊,因為有別於歐美等其他主要經濟體在2022年的溫和復甦,大摩指出,「我們已將中國2022年到2025年GDP平均年成長率預測,下調40個基點,至4.6%…。」

展望明年,陶冬認為,中國總經政策的主基調將往「寬鬆」的方向走,「美國是開始收,中國是開始放,至於日本和歐洲,可能是『以不變應萬變』。」

整體看來,在「回歸正常」的基調底下,主要經濟體對於「拆掉輔助輪」的程度,又會因為各自面臨的通膨與經濟壓力而有所不同,這些因素,像是襲向全球經濟的意外陣風,隨時可能讓還在尋找平衡點的經濟動能半途受挫。

四道陣風會減弱,抑或變暴風?
通膨衝擊、變種病毒在側,共伴效應將一觸即發

第一道陣風,是通膨。

展望明年,高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可能是供應鏈問題與勞工薪資快速上揚而導致的通膨上升。

與通膨密切相關的另一個風險,是變種病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統計,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已在全球89國現蹤,美國紐約州單日確診病例新增超過2萬人,創下去年3月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英國、澳洲、韓國也因Omicron的入侵,確診數不斷創高。

回歸「正常化」之路恐將遭遇的另一道陣風,是全球貨幣政策的分歧。

長期觀察中國經濟的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指出,各國分歧的貨幣政策,不僅無法營造一個有利於經濟復甦的環境,甚至可能導致原已脆弱的經濟再度出現衰退。

吳孟道強調,當前因疫情而起的市場資金氾濫問題,有可能會與貨幣政策分歧互相加乘,形成所謂的「共伴效應」。

展望2022年,「溫和的復甦」將成為全球經濟的主旋律,但這場以「走向正常化」為名的曲調,仍不時會出現些許「風險」訊號及雜音:失控的通膨、再起的疫情、全球分歧的貨幣政策,乃至快速降溫的中國房市等,都可能讓這場復甦樂章,在演奏中途「變了調」。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05 期謝謝!)

公司快破產,不落跑嗎?
他選擇留下來,把客戶賠償金從5億殺到10萬元,從夥計變老闆!
今周刊•撰文:譚偉晟

從電動車、5G、醫材、工業電腦到低軌道衛星,靠著關鍵元件切入多個產業趨勢的穩得實業,今年以來營收與毛利率皆創新高。董事長高治宏是以什麼樣的經營策略,替公司打造出業界少見的獲利方程式?

當公司瀕臨破產,你會離開還是留下來?

21年前,看著公司面臨倒閉危機,當年還是「夥計」的高治宏,不僅沒有琵琶別抱,甚至買下公司自己當老闆;21年後的今天,這家公司成功掛牌上櫃,還打進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低軌衛星供應鏈。

這家公司叫穩得,它既銷售硬體也賣服務:硬體部分,是種類多達三四千種、用於抗電磁干擾的電磁相容性(EMC)元件,至於服務,則是在自有的實驗室,為各種電子產品測試各類電性狀態,是台灣少數能同時提供元件銷售與顧問服務的業者,該公司現任董事長,是今年52歲的高治宏。

冷靜赴日 化解5億賠償案

然而,鮮少人知道,這家今年前3季比去年整年多賺50%的公司,最早並非由他創立,而且穩得過去更因為被日本大廠東芝索賠,差點倒閉。

2000年,一台東芝的數據機意外自燃,維修人員拆開燒得烏黑的機器後,認為是穩得供應的電容器起火,於是東芝跨海對遠在台灣的穩得求償5億元天價賠償金。

說是天價,是因為當時,穩得員工不過十幾人、資本額僅5百萬元,根本無力負擔相當於資本額1百倍的賠款,「公司要破產了!」的聲音,因此充斥穩得內部。然而,當時進公司6年、負責業務的高治宏沒有慌了手腳,他先展開調查,發現公司提供給東芝的電容器,其實符合規範,於是他毅然赴日與東芝談判。

「後來,賠償金就從5億元,談成了10萬元,就是幫客戶重新替換元件的費用。」他回憶。

只是,走過風暴的穩得,老闆逐漸無心經營,這讓高治宏開始思考要不要接手公司,「(而且)客戶都支持我出來創業。」他認為穩得當時仍有發展可能,於是向親友借了8百萬元,正式從夥計變老闆。

不過,當時的穩得,一來身處高競爭、低毛利的電容元件市場,二來倉庫裡堆滿價值近3百萬元庫存品,「那些都是賣不掉的!」高治宏說。抱持著「走不一樣的路」,他注意到保護元件——這個當年少有廠商花心思經營的產品,在USB介面逐漸普及在桌機、筆電、隨身碟上,「一定會用到過電流保護(的技術),」因此認為未來保護元件的需求將大增。

於是他找上國際大廠Bourns,代理當時其他通路商都還沒興趣的保護元件,後來,USB介面迅速普及,電子產品愈朝高頻高速發展,穩得也在5年內,拿下Bourns在亞太區50家代理商中,台灣區第1名的銷售地位。

轉骨關鍵 賣產品兼賣服務

不過,這只是高治宏計畫公司「轉骨」的第一步,他的第二步,是讓公司從賣產品,走到賣「服務」。與穩得產學合作多年、龍華科大學術副校長陳逸謙指出,目前穩得在業界的獨特之處,就是同時有自製保護元件,以及檢測服務。

只是,為何非得從硬體跨入檢測服務呢?

原來,高治宏看準的,是長期以來,元件銷售商、檢測商都是兩群業者各自為政,每當產品有問題,經常出現「互踢皮球」、相互歸責的狀況。「(穩得)因為有自製元件,測出來有問題可以幫客戶調整。」高治宏說,這進而延伸的好處是,可以替客戶省下測試後再找人調整,得另外花數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時間。

2008年買下第一台檢測設備後,當時首推檢測顧問服務的穩得,很快從安控客戶切入各個產業。如今已有29間實驗室,其中還取得最高等級的美國CBTL認證標準,是CBTL台灣區前3名的檢測實驗室。

然而,穩得的檢測服務,除了收報告與顧問費,其他費用幾乎「免費」,換句話說,它並沒有要用檢測來賺錢,因為,高治宏著眼的是,藉著免費的檢測,刺激客戶採購硬體產品,這套以檢測顧問服務吸引客戶採購自家產品的生意模式,讓穩得的事業愈做愈穩,營收規模跟著實驗室的擴增逐步成長,去年更獲得國家磐石獎,表彰其創新的商業模式。

這個模式,還讓穩得替客戶找出新商機。「3年前,我們幫威剛做檢測發現,如果換成穩得的保護元件,(相較於開關晶片)可以省50%成本。」高治宏回憶這個在實驗室的發現,讓公司意外打入了金士頓等儲存品牌客戶。

過去兩年,5G與低軌道衛星,是穩得目前需求最熱的兩大市場。高治宏分析,相對過去,這兩種產品對「防雷擊、過電壓保護」的規範更為嚴苛,擁有超高電壓檢測技術的穩得實驗室,因而成為業界少數能提供檢測的服務商。

高治宏這21年公司轉型的時光,他憑著一套用服務綁硬體的商業模式,把一家差點倒閉的公司,轉型到保護元件的先驅業者,今年上櫃後股價更飆破百元。想像不同的可能,然後嘗試拼貼看似異質的元素,就是穩得能夠重新站起來的關鍵。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05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Omicron境外暴增...兩劑都AZ白打了? 研究:第三劑混打mRNA抗體狂飆!

北市重發重陽敬老金! 柯文哲批「黨意輾壓民意」:30年來,有看過藍綠合作嗎?

健保署「這業務」上雲端 六年為台灣省下93億元! 衛福部這麼說

龍邦從盟友變敵人,終結詹家71年獨攬局面!一文看懂:泰山經營權之爭下的那些盤算

台股哪些標的2022年有望再賺20~50%? 台積供應鏈、半導體、車電呼聲最高

籌碼終極戰超前部署 卡位年底獲利列車
今年是個股票波動相當大的一年,台股也從14000多點、漲至近18000點,讓我們來好好的看看這2021年的「市值增加的前20大個股」,看看台股上漲3000多點,除了台積電之外、到底是誰貢獻台股最多?而且這些個股,也將會點出未來2022年的大趨勢。

罕見海底溫泉就在台灣 開闊海景視野伴浪濤聲泡湯
台東綠島朝日溫泉是極為罕見的海底鹹水溫泉,據說全世界也沒幾處。來到朝日溫泉,重頭戲當然是礁岩區的三座圓形泡湯池,不管是看日出或觀星都是最佳地點。圓形泡湯池旁邊的海水池也很適合拍攝鏡面倒影,是網美打卡景點。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