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圍牆倒塌後 25年後柏林當代藝術的未來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今藝術
2014/11/21 655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收藏是一種用心
比利時,尤其弗蘭德收藏家,長久以來在國際藝術圈享有盛名,且這個名氣帶有濃厚的神祕色彩。畫廊或美術館在提到年輕前衛藝術家背後的支持者時都會提到比利時藏家,但通常會緊接著附上一句「但他們為人謹慎、行事低調,通常買了重要藝術家作品也不張揚」這樣的描述。

□ 圍牆倒塌後 25年後柏林當代藝術的未來(一)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不僅在政治上標示出了新的世界面貌,經濟與移民政策重新考驗整個歐洲的未來發展,就連當代藝術也在這一波風起雲湧的詭譎時代裡加入改革的行列。

□ 《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
本書《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集結Yishu自2002年5月創刊至今,由總策劃鄭勝天專訪的當代中國及台灣藝術家,共計五十一次訪談,面會五十五位藝術家。
《藝術生活》
藝術與設計之外

日 期/2014.11.29(六)
時 間/下午2:30至4:00
講 師/陳盈卉、吳思瑩 (典藏藝術家庭出版部 編輯/外編) 談55位藝術家與Hans J. Wegner的故事~
 
本期精選

某私人收藏家家中一景。

收藏是一種用心 top
文/余小蕙Yu Hsiao Hwei

文化部於去年增開一項以「藝術新秀」命名的「創作發表補助申請」案。今年上半年,我受邀擔任其「視覺藝術」及相關類項的評審工作時,對此案的立意及專業效益,其實頗感疑慮。最近,在聆聽台北愛樂電台時,發現文化部正繼續宣傳此案。

實際上,稍早參與評審時,其他委員對於此一補助方案的核心價值,也多有疑義之處。再者,有鑑於送件者良莠不齊,普遍程度頗令評審小組感覺勉強。為免國家虛擲可貴經費資源,大家在會中做了一些建議,希望部內審慎思考此一補助案的真正意義,實有必要多加檢討或調整。

顯然地,文化部似乎沒有聽進評審小組基於對台灣藝術生態的了解和經驗,所提出的一些問題及建議。為此,我想再度以個人的名義,對此案提出商榷之思。

首先,文化部對於「藝術新秀」的定位並不清晰。既是新秀,年齡卻無上限,而只強調鼓勵「首次創作發表」。這樣的設定,究竟希望提升台灣藝術的什麼?以上次評審所見為例,有許多更像是業餘創作者,甚至素人,為了「圓夢」而來申請。

根據作業要點的描述來看,文化部意在「培養文化創作人才,鼓勵藝術新秀進行相關創作發表。」然而,放眼官方現行的藝術贊助和補助資源來看,其實已經明顯且過度向年青世代傾斜。眾所周知,全台各地的官方美術獎,早就是青年「藝術新秀」擅場之所。最近七、八年來,畫廊界積極擁抱當代藝術,多數能在官方美術獎入圍展出的創作者,往往就有機會被畫廊搶進合作,甚至簽約經紀。官方美術館的申請展及各種策畫性的群展,年青世代藝術家也逐漸蔚為主力。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十月號•265期。

 
藝術評論

25年後在柏林市中心還有廢棄的舊建築可供當代藝術展覽。

圍牆倒塌後 25年後柏林當代藝術的未來(一) top
文/王焜生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不僅在政治上標示出了新的世界面貌,經濟與移民政策重新考驗整個歐洲的未來發展,就連當代藝術也在這一波風起雲湧的詭譎時代裡加入改革的行列。當25年過後再重新回顧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後的政治情勢發展、歐洲國家經濟狀況的消長都間接影響了當代藝術在一個地區的發展。

西德地區曾以科隆與杜賽道夫為藝術中心,承接了民主國家裡的自由氣氛,讓德國藝術家得以繼續創作。歐洲歷史最悠久的科隆藝術博覽會(Art Cologne)與當地老字號的畫廊繼續執起藝術市場的大旗,等待引領新一波高潮;杜賽道夫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unst Dusseldorf)吸納了最多傑出的德國與歐洲當代藝術家在此任教或就學,從波伊斯(Josef Beuys)、貝歇夫婦(Bernd and Hilla Becher)、霍芙(Cadida Hoffer)、霍萊恩(Hans Hollein)、印門多夫(Jorg Immendorf)、基佛(Amselm Kiefer)、寇涅尼斯(Jannis Kounellis)、白南準(Nam June Paik)、波克(Sigmar Polke)、李希特(Gerhard Richter)、洛夫(Thomas Ruff)、特洛凱(Rosemarie Trockei)、于克(Gunther Uecker)、史特洛特(Thomas Struth)、戴曼(Thomas Demand)、舒特(Thomas Schutte)、克雷格(Tonny Cragg)、多伊格(Peter Doig)等一字排開的堅強陣容。但是在此同時,雖然東德籠罩在共產專政之下,素有藝術傳統的德勒斯登藝術學院(Hochschule fur Bildene Kunst Dresden)承襲了從浪漫主義大師斐德烈希(Casper David Friedrich)、狄克思(Otto Dix)、科克席卡(Oskar Kokoschka)的大師風範、萊比錫藝術學院(Hochschule fur Grafik und Buchkunst Leipzig)自18世紀以來都是藝術文化重鎮,海錫格(Bernhard Heisig)、瑞恩克(Arno Rink)、勞赫(Neo Rauch)承繼了萊比錫新舊畫派傳統到當前最被看好的藝術家艾托耳(Tim Eitel)、史耐爾(David Schnell)、懷瑟(Matthias Weischer)等年輕藝術家支撐起了德國東西雙方最嚴謹扎實也不同體系的藝術訓練。

而在柏林地區,則有著中央聯邦政府的政治因素,首都由波昂(Bonn)再度遷往柏林。一切百廢待舉,聯邦政府挹注的經費必須以重新建立首都門面為要,不僅文化藝術,甚至各種國際活動都以柏林為第一優先考量。這個過度沉重的負擔,終於將柏林的財政推向破產的境地,科隆、杜賽道夫、萊比錫、德勒斯登的藝術家與畫廊也必須跟著時勢轉往柏林發展,加上比起其他西歐國家藝術中心的低廉物價,自然吸引更多國外藝術家到此定居創作。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11月號•266期。

 
優惠推薦
 
《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 top

作者:鄭勝天

跨足兩岸三地,亞、歐、北美,從藝術家童年、家庭、求學談起!

走近去看,他們並不陌生,也是街頭頑童或鄰家女孩長成,也都一如凡人有真情實性。在張揚亮麗的背後,依然敏感脆弱。聽他們如實道來自己的心路歷程,更能使我們感動。 read more

     
訊息公告
上帝奇詭傑作:雲南元陽梯田、東川紅土地、元謀土林
「這裡不只是風景,而是一處偉大的地方。」陳仁文如此描述著他看到的風景。放眼望去,梯田的壯闊、紅土地的奇彩、土林的蒼茫……會讓你在剎那間忘了按快門,只想靜靜地欣賞,當下所看見的一切。

宮原眼科 歷史與時尚的交會
宮原眼科最為人好奇的,莫過於她曾經是臺中的第一性病中心……直到有人看見了她內在美麗的容顏,重新為她穿上二十世紀的新衣裳,搖身一變,成為火車站前最耀眼的時尚明星。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