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陸鐵道部裁撤 「獨立王國」崩塌


離開純文字的迷宮,進入圖像的秘密花園!【青春畫報】讓左右腦均衡運動一下!一起來看圖、畫圖、評圖! 什麼是《DFUN》?!是Digital Fun,也是Design Fun。【DFUN設計風尚誌】,一同駕馭這股科技愛美風潮!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3/11 第308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陸鐵道部裁撤 「獨立王國」崩塌
兩岸新聞 大陸機構改革/四個「分開」 成敗關鍵在政改
防貪腐 陸擬推不動產統一登記
氣候劇變 南京、上海創同期新高溫
珠三角空氣汙染 連續四天「重度」

今日頭條
陸鐵道部裁撤 「獨立王國」崩塌
特派記者林克倫、賴錦宏/北京報導聯合報
大陸今年全國兩會重頭戲「大部制改革」昨定案,裁撤鐵道部、衛生部,並合併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部會與直屬機構,重組能源局與海洋局兩單位;整併後原廿七個部會減少成廿五個;因囿於部門利益,此次改革將目標轉為提升行政職能效率,可見大陸行政體制改革之難。

鐵道部是大陸部會改革「必點名」部會,依據昨公布的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方案規畫,鐵道部將採取政企分離方式,原屬國家鐵路發展規畫與政策,以及相關行政與監管職責業務,改劃入交通運輸部新設的國家鐵路局,企業職責則新設「中國鐵路總公司」來承擔。

南海與釣魚台主權爭議,凸顯大陸海洋權益管理「九龍治水」的部會業務重疊問題。此次機構改革決定,將原農業部漁政、海監、公安海警、海關緝私等海洋部門,整合重新組建為國家海洋局,由國土資源部統一管理,並設立由公安部業務指導的「中國海警局」,作為海上司法警察執法部門。

此外,衛生部、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合併成「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與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等直屬機構組建成「國家能源局」;近年備受關注的食品與藥品問題,則設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也併成「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綜觀此次機構改革,外界多認為「大部制」改革「雷聲大、雨點小」,由數量精簡轉變成提升行政效率的「質量」職能轉變。

不過,鐵道部因擁有百萬職工及公檢法學校等系統,自成體系、宛若獨立王國,前年因「七二三」溫州動車事件備受輿論抨擊,讓此次裁併改革得以完成;雖末任鐵道部長盛光祖昨強調「不會裁員」,但鐵飯碗變成企業自負盈虧,是否引發職工反彈,仍待關注。

重組國家海洋局則是一大新意。現大陸海洋管理部門繁雜重疊、權責不清,被譏為「九龍治海」、統統都不管,特別是南海與釣魚台主權爭議後,單是艦船常態性巡航,即政出多門;現統一執法單位有利於海洋權益維護,但組織合併後的磨合,恐需一段時間。

對此,大陸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昨強調,機構改革目的是因現行政體制出現職能越位、行政效率不高、機構重疊的問題,需深化體制改革、完善制度機制,特別是職能轉變方能加以解決。

   
兩岸新聞
大陸機構改革/四個「分開」 成敗關鍵在政改
特派記者李春聯合報
大陸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昨正式提交人大會議審議,預料將可順利通過審議,但在未來的實施運作中,則可能浪起波折。這場改革的發展如何,與兩個字緊密相連,這兩個字叫政改。

此次大陸國務院機構改革,總體要求是「以職能轉變為中心,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其重點是,「圍繞職能轉變和理順職責關係,穩步推進大部制改革」。

從主要內容看,是鐵路的政企分開,衛生計生、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電、海洋、能源管理機構的整合。涉及的部門不是太多,而最後部門的增減,幅度也相當小,即由上屆政府的二十七個,減至二十五個。但職能轉變方面,提出「十大要求」,其中前五項都是以放權為特徵。

跟歷次機構改革相似,此次機構改革的最終成敗,一看中央,二看地方。中央是看中央部委實施改革的進退,地方是看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起落。可以回溯比較的是,二○○八年的「大部制改革」、一九八八年的職能轉變改革。

二○○八年的「大部制改革」,是場有進有退的改革,且以進為始,以退作結。首先因為改革方案的起草制定中,大幅向特殊利益集團讓步,令改革以「半盤棋」在規模上縮減。

更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制改革」有「大部」無進步。舉例而言,設立的工業與信息化部這一「大部」後,納入工信部的那些大局,依然是各自為政。交通運輸部這一「大部」,民航局等併入後,只是翻了個牌子,原樓辦公,運作模式未動。

如果說中央的機構改革,大部分是夾生飯,則地方機構改革對整體改革的成敗,更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一九八八年的機構改革,原定一九八九年在地方政府層面上實施,但因「六四」事件的爆發,地方機構改革被暫緩,到最後根本不提了。

過去三十年中國大陸的改革,大部分是從下到上的,唯有機構改革,是從上到下、先中央後地方實施。就算中央改了,地方一旦按兵不動,就成為「半吊子改革」。所以今次改革在地方層面能否有效推進,甚為關鍵。

而無論對中央部委還是地方政府,今次改革割起肉來更疼,因為要割的是附骨之肉。

按目前的改革方案,行政體制改革要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這四分之難,均與政改相關,正是改革之難。

而改革要達致的最後目標,即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對當前的大陸政府來說,如果沒有政改的配合,絕非易事。 (系列三)

   
防貪腐 陸擬推不動產統一登記
特派記者林克倫/北京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務委員馬凱昨表示,基於為預防和懲治腐敗建立基礎,大陸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推出以公民身分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然因此系統將使個資「全都錄」,如何杜絕外洩及地方政府對「聯網」的消極抵制,成為能否成功運作關鍵。

馬凱昨在說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時指出,為了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將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以更好地落實物權法規定,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有效保護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

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源自物權法規定,起因於大陸現在所有權與使用權的登記制度繁瑣,且各部門欠缺橫向聯繫查證,以房屋登記為例,因房屋、土地是分屬兩部門管轄,實務上常出現房屋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不相符,經濟糾紛迭生。

此外,農村土地、林地等多屬集體產權,性質又與城市不同,雖然物權法已通過五年之久,但因整套統一登記制度又涉及勘界、確定地址等基礎查核工作,過去幾年仍以試點、總結經驗為主。

二○一一年起,大陸住房與建設部推動四十個城市房屋權屬登記與異地聯網工作,完成後同一人在此四十城市的房屋所有情況,將可「一併查詢」、全都錄;正因聯網具有預防與懲治貪腐的「副作用」,推行迄今被地方政府消極抵制。

除非中央下令一條鞭統一整合,否則光是各省市的資訊系統平台整合,就需耗費數年時間。

   
氣候劇變 南京、上海創同期新高溫
記者程嘉文/綜合報導聯合報
近日長江三角地區氣候變化劇烈:前天南京測得30.3度,上海徐家匯測得29.7度,均創下有氣象觀測以來同期間溫度最高的紀錄。不過昨天冷氣團南下,氣溫驟降到20度以下,長江口陣風達到九級,上海港有一百多艘船隻因為強風,宣布暫時取消入出港作業。

在日前高溫晴朗的氣候條件下,南京甚至出現大範圍光化學煙霧汙染狀況,即大氣中的臭氧濃度超標。根據南京環保工作人員表示,在日照強烈情況下,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就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臭氧是光化學煙霧汙染的標識指標,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對肺功能也有影響。

先前中國科學院公布「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的最新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在華北的京津冀地區,霧霾含有大量危險含氮有機顆粒物。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認為,這是「最危險的信號」,因為這就是當年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汙染事件的主要成分之一,當時共有800餘人喪生。

當地媒體報導,南京在2011年11月28日,曾出現過一次罕見的大範圍光化學汙染。當天二氧化氮嚴重超標,城市一片昏黃。不過,專家表示,比起京津冀地區,南京的光化學煙霧汙染程度並不高。相較之下,南京的陽光強烈程度不如珠三角,汙染程度也遠遠沒有京津冀嚴重。

   
珠三角空氣汙染 連續四天「重度」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珠三角的空氣連續第4天出現重度汙染。據9日22時監測顯示,珠三角區域僅有6個監測點空氣品質良好,空氣綜合品質指數(AQI)指數超標的監測點卻有55個。其中,東莞東城石井和惠州河南岸、惠州西角3個點,測得臭氧8小時濃度達到重度汙染水準,東莞東城石井是第三天亮「紫燈」。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在珠三角區域空氣品質監測平台上,一片紅色和紫色區域為糟糕的空氣品質預警。據統計,62個監測點中除深圳龍崗站因土木工程未能提供資料外,共有55個站點測得空氣綜合品質指數AQI超標。

其中,東莞東城石井和惠州河南岸、惠州西角3個點,達到重度汙染水準,主要汙染物指標為臭氧8小時濃度。此外,還有17個監測點顯示為大紅色的中度汙染狀態,主要分布在廣州、佛山、東莞、肇慶、惠州等,而廣佛地區的中度汙染監測站分布較為密集。

根據省氣象局預報,未來三天廣東無明顯冷空氣影響,氣溫相對較高,雲量增多天氣仍較乾燥,預計仍然會有輕霧或輕霾現象。氣溫方面,9日廣東省大部市縣都在30℃上下徘徊。肇慶封開錄得31.1℃高溫。

近幾日,廣東全省大部仍以晴天為主,大部分市縣氣溫繼續回升,9日早晨,全省大部市縣出現輕霧,部分市縣還出現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霧。

13到14日,受新一股弱冷空氣影響,廣東全省有一次小雨的降水過程。

   
訂閱空中英語教室電子報,送英語秘笈!
說一口漂亮英語不是夢想!現在訂閱【空中英語教室電子報】,就有機會獲得「40天英語聽說秘笈II」或「台灣走透透II」乙本,共有40個獲獎名額!

我們不能等地震來證明誰對誰錯
美國三哩島核災專家證人,關切福島第一核電廠四號機燃料池的狀況,並說明:「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我們不能等待下一個地震來證明誰對誰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