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論與圖紙之上,批判是一種力爭上游的本質,挖掘整個城市形構的初衷,突顯歷史文化縝密又纖細的肌理紋路,透過建築,將完整的生活體驗躍然於現實,尋回人與自然環境間相互對話的溝通語言。他是馬岩松。第一個通過國際競圖拿下西方地標建築設計的中國建築師。 太多人採訪過馬岩松了。從小在四合院的成長背景,自耶魯學成時中西混合的思想,師承扎哈哈蒂(Zaha Hadid)所啟發的建築思維,到2002年在美國成立自己的事務所MAD。30歲成名的馬岩松,有眾所周知的不羈外表、驚人的想像力,以及犀利言論,但其實他謙遜又忠於自我,光搜尋名字就能跌出一籮筐資料。看似DFUN錯過了當年最應該採訪的時間,問題是,何時才最應該採訪?是他第一次在紐約浮游之島受到法蘭蓋瑞(Frank Gehry)讚許時?還是加拿大夢露大廈(The Absolute Tower)備受關注之際? 建築不是冰冷的形式功能 今年6月,馬岩松於北京展出「山水城市」時,以行動宣告他的建築為反映自然環境而生的態度,「我想創造體驗感的建築及有情感的空間,不只是有樹或是綠建築,而是滿足人在大城市對自然環境的憧憬。」 對照最近進入施工準備階段,亞洲最大私人博物館「平潭藝術博物館」借景遠山的自然寓意,馬岩松強調他所謂的自然「不是純粹綠地,而是一種有精神的空間。」從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時,MAD所提出的「北京2050」城市概念作品,其中真正實現的「北京胡同泡泡」就是個絕佳案例,它透過反射材質,透過不同時間、光線與景致的變幻,產生人與環境的對話。 2007年「鄂爾多斯博物館」以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打造以峽谷、沙漠等原始景觀起伏地勢所相互照映的公共景觀,突顯地理特性;2008年的「北海假山住宅」,將建築以高層長形塔樓切出山體造型,並在結構體上開洞,讓光線海景滲透城市,表現建築的生命力;2009年重慶的「城市森林」,援引國畫為靈感,讓建築自由錯綜的生長成輪廓模糊的流動詩意;2011年位於羅馬的項目,則以歷史老城為軸心,讓建築真實反映人在歷史中的價值。 對馬岩松而言,建築不是冰冷冷的形式與功能,這些其實都是人對自然的情感投射,並根據不同基地環境呼應自然,並為創造使用者更完整的環境觀而生。 曲線不是流派 師承扎哈,常以3D自由曲線製造建築流動感的馬岩松說:「其實我跟扎哈很不一樣,說真的,那些把建築都做成方形的人才看起來都差不多。」他傾向建築為呼應千變萬化的自然而生,形式也就無止盡,因此他認為曲線並不是流派,也不太在意建築語言。 最重要的是,馬岩松認為兩人根本的出發點並不同,對扎哈來說,建築是獨立物件,以幾何線條雕塑完美形象,「我詮釋的反而是不完美的寫意,像中國山水畫的意境,一筆下去高度抽象,此時此景,連明天的我也無法複製。」建築必須找到這樣的感覺,與環境產生依存關係,才能傳遞給使用者,否則無論形式垂直或曲線都會呈現過度冰冷的壯況。 馬岩松表示,「一個項目與環境的關係,功能是內在,環境是外在,兩者同樣重要。」非抽象的功能談的是基本服務,但如果只談基本生理需求,山洞就能居住,因此必須牽扯到精神層面,指涉個人居住其中的感受,及建築空間的性格與氛圍。 因此,即便所有正面與負面的言論不斷湧向馬岩松,他仍舊堅持以自己的理念,貫徹一個中國建築師的使命,在自己的國家自然環境為訴求,以不斷提升城市風貌為終極目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