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餓了,什麼都好吃 有一天坐在飯桌上,看到兒子這不肯吃,那不想吃的樣子,讓我想起小時候常常肚子餓卻吃不飽。那時候,能吃飽就是無比的幸福,哪�還能挑三揀四?
於是,我二話不說,牽起他的手,上車,然後就開車出去。
車子繞來繞去,最後往烏來駛去。一路下來好幾個小時,兒子開始在座位上扭來扭去,抱怨:「爸爸,我肚子餓。」我只回了句:「知道肚子會餓,剛才怎麼不好好吃飯?」然後就不理他了。
小孩子耐力有限,沒過多久,兒子就因為肚子餓而哭了。這時我停好車,帶他到一家飯館坐下,叫了一些菜,其中當然有很多他平常不喜歡吃,但對健康有好處的蔬菜。我要求他:「爸爸吃什麼,你也吃什麼。」他看著我,有氣無力地點了點頭。
一頓狼吞虎嚥後,我問兒子:「好吃嗎?」他用力說:「好吃。」我笑了,告訴他我的經驗:「只要肚子餓了,什麼都好吃。」
從此他改掉了偏食的毛病。
注音符號大作戰
我一向最反對不用腦筋、只靠呆板死記的教育方式。我覺得那對小孩的創意和智力沒有一點幫助,例如,注音符號。
一直以來,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靠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注音。尤其是像我這樣在日治時代長大的一代,小時候學日語,平常講客家話,從來沒聽過「國語」。光復後,學注音的過程既枯燥又痛苦。靠著自己都講不清楚的老師教導和死記硬背,水準可想而知。
因此,後來我在發展「手形創意畫」後,也以一種創意漫畫的形式,來幫助兒童記住枯燥的ㄅㄆㄇ。
當兒子學注音遇到挫折,我還自創了一套「生存遊戲注音符號教學法」。
這一天,我開車帶海岳到了烏來(我真的很喜歡烏來)。把車子停好了後,我告訴兒子:「你先站在這�不要動,待會兒爸爸會在石頭上寫注音符號,你照著指示,就可以找到爸爸了。」
「就像尋寶遊戲一樣嗎?」兒子眼睛發亮,興趣一下子就被提起來了。
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粉筆,往遠處走,好布置「教室」。
我一面快速而安靜的在樹幹、岩石上布置「教具」,一面從遠處觀察兒子。
小孩在我長期「訓練」下,都養成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氣度。一般七歲的小孩被丟在陌生的停車場,可能早就放聲大哭了,但兒子卻不慌不忙,四處走動,東張西望,開始來找我了。
沒多久,他就在一塊大石頭上,找到我用粉筆所畫的一個箭頭、一行注音。他用手指著,一個符號、一個符號地念:「爸爸在斜對面的大樹下。」他來到樹下,又看到:「爸爸在前方大石頭後面。」一天的遊戲玩下來,兒子的注音符號進步飛快,很快就學得差不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