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可避免的混血基因下,我們的城市該是什麼模樣?不再背向美感,不再憧憬複製、貼上,學會將設計串連成習以為常的生活經驗,並怡然自得的形塑出自己的血統風貌。她是水越設計周育如(Aqua),以設計能量打造各種創意匯集下,高強度的多黏性城市認同感。 由Aqua一手打造的水越設計1994年在法國成立,1996年返台投身在地設計,2006年亦成立都市酵母以全球概念透過創意發酵的主題,讓人愛上台灣都市。一路走來她努力跳脫物件思考,從設計策略角度影響生活,「因為設計的價值不單純只有外觀,還要考量到人的需求以及解決社會問題。」 哲學思辨後的設計語彙 Aqua之所以能跳出設計框架,跨越自我設限,影響最大的是在法國讀書時憑藉地利之便,去了不少國家的經歷,她認為是旅行成就了現在的自己,「很難說旅行具體影響了什麼,有些是思想上的描述,更多是內在,比方說『生活是什麼』這類對法國人而言稀鬆平常的哲學思辨。」 正因為Aqua習慣向外尋求交流的種種可能,她認為在台北也有很多大混血思想交流的情節在不斷上演,比如說由朱平創辦的Red Room(Stage Time & Wine),固定在每個月的第三個周六舉行,現場由一群來自不同國家及背景的人們,分享音樂及生活點滴經驗。或是學學文創以曾舉辦承襲日本Pecha Kucha Night,以不同領域設計師短暫的上台分享,撞擊出全新靈感的聚會。其中也包括她一直以來在執行的都市酵母計畫,像是今年舉辦的「臺北街角遇見設計」、「小招牌製造所」全都是後混血設計下的產物。 垂直花園的台北場景 而這次她也帶DFUN來到一個她自己非常喜歡的台北混血設計秘密基地:Saladay,座落於南京東路的這間蔬活輕食餐廳,距離水越設計步行僅10分鐘,以販售沙拉為主,配料有台式杏鮑菇也有洋派的朝鮮薊,頗有東西混血的意味。有趣的是穿過一條小徑後,室內空間以整片垂直花園組構而成的牆面,搭配懸浮於天花如同泡泡般的玻璃球,烘托出都會森林的意境。 這與Aqua所推廣的設計概念不謀而合,因為她所要做的不只是認同在地環境,還要創造出都市的多樣性價值並且被看見。一間餐廳能賦予消費者的不只是美味的食物,還有設計過後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Aqua說:「我覺得設計就是要改變一些事,比方最近我們做的臺北市清潔隊員裝備提升計畫,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是抄襲其他國家的形式,或純粹設計一套華美的外衣,而是在參考各國作法後,針對美感與實用並存的概念下,融入台灣清潔人員打掃時的特殊使用習慣,打造清潔隊服及掃具設備提升的城市街角美學。這是另一種隱性混血設計,近在眼前,並且持續不斷感動這座城市裡身處其間的人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