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2014-04-01
嫉妒不是愛,是別的
他離開之後,過得更好,可以嗎?
還是,離開你之後,他過得不好,你才開心?
或者,不管怎麼說,你都不開心?
恨越多,就代表愛越濃?還是,其中另有隱情?
我們常聽到「因為愛,才生恨」,或者「因為愛,才有忌妒」。但我要多追問一句:「真的嗎?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真的愛一個人,他過得好,過得快樂,我們不是也應該感覺很好,很開心嗎?愛一個人,不就自然會因為對方快樂而開心?不是嗎?
除非,想佔有,那就另當別論!
人之所以生恨、生忌妒,通常是因為沒能得到自己要的結果;事情沒有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事與願違,自尊心受損、受挫,是一種無法繼續佔有的欲求反應;你想掌控的慾望有多高,恨和嫉妒就有多強烈。這樣看來,這些跟愛對方根本沒關係,反而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對方之前。說真的,這到底是在關心誰?
由於無法承認這種私慾(因為大家都說自私是錯的),因此,我們巧妙地換一種說法來掩飾「人之所以有恨和嫉妒,都是因為有愛」。這其中最大的危險是,我們甚至把自己也給說服了,誤以為恨和嫉妒是一種偉大的情操。由於驅動力來自於愛,因此是一體兩面的自然反應,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我看到的這個論調,讓很多人受了苦也受了傷;他們不敢放下,因為放下了,好像會減損自己曾經付出的感情。因為恨與嫉妒,過得不好,才表示自己的哀痛與失落,才代表曾經付出的是真心真愛。
如果我們希望心靈有更好的提升,可能要多聽聽一些有智慧、快樂、豁達的人,看看他們如何看待「愛」這件事。美國一位著名女詩人,同時也是歐普拉的心靈導師瑪雅安吉露Maya Angelou曾說過:「When you know better, you do better.」當你越明白,你就會做得更好。
其實,改變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困難。《魅麗》希望透過每一則採訪報導,把一些我們認為對身心有益的事情說得更清楚。只要願意聽、願意看、願意檢視,這些叮嚀早晚會發酵,讓人更輕盈起來。
恨、嫉妒不是愛,是別的;沒有恨、沒有嫉妒的愛,或許是靈性成長的更高境界!愛他,就能單純因為對方快樂而放心、放手、放下,同時更加的心滿意足。我說的不只是親密愛人,還包括你愛的家人與朋友。
說真的,有什麼比你所愛的人開心,更讓人感到欣慰的呢?如果,你是真心愛他。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79期/ 4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