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某研討會,有題目是「文學獎與文學生態」。與會者對某大陸文學獎抨擊甚烈,直指箇中有運作,幾次得獎作品都不夠分量,貽笑方家。有人說;「獎」或許難以達到絕對的公平,但是可以有相對的公平。譬如諾貝爾文學獎,每位得獎者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水平。
這個世界患有「諾貝爾獎症候群」的人非常多。很多國人對這個獎頂禮膜拜,奉之若神明。歷年來囊括五分之一諾貝爾獎的猶太人,也對它異常重視。我的猶太好友與我激辯中東局勢後,隨手發來一篇,將各屆獲諾貝爾獎的猶太裔得主,與阿拉伯裔諾貝爾獎得主並列,天差地遠得簡直不能比。獲諾貝爾獎數量多的族裔,就比獲獎少的族裔優秀?您活得太缺乏自信啦!
諾貝爾的各科學獎項,學術有專攻,外行人豈敢妄置一詞?至於和平獎及文學獎,每年的得主揭曉,就會引發許多爭論。發明炸藥大賺其錢的諾貝爾,或是基於贖罪心理,設立和平獎頒給年度對世界和平有貢獻的人。天下大亂甚久,哪裡找得到對和平真有貢獻的人?於是頒獎的準則就偏重於歐美認同的「政治正確」理念,曰:「普世價值」。獲和平獎者很多是受政治迫害的人,當然有它的正面意義。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歐巴馬剛剛上任,就成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當時此人在任何方面都沒啥貢獻呢!無功受祿太矯情,但歐巴馬深知此獎能帶來無比聲望,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啦!少不得就老著臉皮領下。這是個「和平期待獎」,幾年過去天下更亂,期待的和平全落空。某美國四星上將出書,指山姆大叔訂下秘密計畫,五年內要顛覆七個國家的政府,基本上也做到了。
諾貝爾的文學獎公平嗎?未明就裡實在難以評論。這個獎由幾名評議委員決定,委員們多數是歐美國籍的人士,有的通曉多國歐美語文。但是他們有誰能直接閱讀中文作品?讀翻譯文字有如穿襪子洗腳,終究隔了一層,更搔不到癢處。中文獨特而奧妙,翻譯不易。每隔多少年,就頒個把文學獎給亞非拉作家,以示公平,是白人至上(white supremacy)主義者的愛心照顧吧!
大導演貝多魯奇(Bertolucci)認為,每個獎都是一場遊戲,奧斯卡獎是美國人玩的遊戲。這話不是酸葡萄,貝大導的「末代皇帝」得了九座奧斯卡,參透了的過來人,所言不虛。設立某個獎都有其目的,如奧斯卡旨在行銷美國電影,辦得無比成功,頒獎典禮能吸引數十億觀眾,獲獎者名利雙收。
很多電影獎,就由七到九位不知是什麼來歷的評審委員,各憑強烈的主觀吵翻天,往往是爭議性較少的電影,因妥協而獲獎。奧斯卡的評獎,似乎比其他的獎公平,入圍的幾部片子由美國影藝學院會員看後投票決定,影藝學院的會員有數千位電影專業人士。幾千位會員投票的結果,算是相對公平?也未見得,入圍名單又是怎麼弄出來的?很少人知道。入圍之戰充滿了運作、暗盤交易、利益輸送等,不免卑鄙醜陋。人世間的事往往如此。
得獎就儘量享受那「十五分鐘的盛名」(Fifteen minute fame)吧!得獎者並不比落選者高明,也不見得比沒有入圍的行,閣下只是一場遊戲的勝利者。
無論幹什麼,得獎不是目的,總得有個價值觀、自我要求,要對著鏡子問:您這次的活計過得去嗎?
(作者為電影導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