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親子共讀多年的朋友說:「圖畫書可大可小、沒大沒小。」繪本插畫家說:「圖畫書不只是給小孩看的,對我來說,圖畫書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我的想法只有透過圖畫書的形式,才能完整表達…」一位精彩的說書人說:「一本好的圖畫書,不會只有兒童喜歡。」為了傾聽更多讀者的聲音,我們特別邀請幾位幼教系學生擔任新手書評家,讓我們看看他們選了哪些書?看見了什麼? 《我等待…》 插畫家沙基布勒奇用白色作為背景,加上簡單的線條,極簡的色彩裡那一條鮮艷的紅繩更引人好奇,原來是作者用一條長長的紅繩子串起男孩的一生,從小時候想要快點長大、到成長過程中期待著節日的到來、戀愛生子、到小孩長大成人、直至伴侶離去、接著又開始迎接另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下一頁紅線竟成了一捆新的紅毛線團,我感受到原來故事要表達的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等待…》不像多數童書只提開心快樂的事情,作者利用簡單的紅毛線逐步帶出了一個人的一生中種種的等待,出生、長大、成家、為人父母、生病、死亡…這本書可以讓孩子體會不一樣的故事形式,也能讓讀者進一步想像文字和圖畫背後的故事,那些作者沒有說出來或畫出來,卻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獨一無二的等待時刻。 | 《我等待…》 一看到這本書,除了特別的版型,也被它的書名所吸引,《我等待…》刪節號後面接的會是什麼呢?小男孩又在等待什麼呢? | 在故事裡,小男孩等待長大、晚安吻、聖誕節、愛情、孩子出生、妻子不再痛苦…他等待許多事物,等待那些對他來說很美好且重要的事情,而等待時的心情不盡相同,有迫不及待、興奮、緊張、難過、喜悅、擔憂… 書頁裡最顯眼的就是唯一有顏色的紅色毛線了,它有不同的面貌,也代表不同意義,有具體的物品,例如蝴蝶結、輸血管,也有抽象的緣分和糾結的心情。長長的版型讓畫面更有延伸感,大量留白和黑色線條也突顯了紅線的存在。 紅色是常見顏色之一,具有熱情和生命的意象。繩子的功能是把兩者連接在一起,書中的毛線除了上述的意義,質感也讓人聯想到柔軟及溫暖。如果使用了藍色或麻繩,可能就比較難以表現出等待美好事物的種種心情和深厚情感。 作者運用巧思,讓平凡的紅毛線出現在生命歷程中各個重要的時刻,雖然故事結束了,但最後一頁的新毛線抽出了線頭,似乎也象徵著新故事即將開始。 新故事也許是那位即將要出生的孩子的故事,也許是那位由男孩變成老人之後的故事,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會由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更完整。 《巴黎的獅子 Un lion à Paris》 | 拿起書本,一如往常急著翻開封面。「咦?怎麼打不開呢?」仔細一瞧這才發現,原來這本書是上下翻頁,而不是平常習慣的左右翻頁啦! 順利翻開封面,扉頁是一張巴黎的地圖。「好特別的設計!」腦中快速閃過這樣的念頭,接著習慣性地快速翻閱。卻在翻到第三遍時,我開始一頁一頁比對,這才發現故事中的獅子,確實是依照著地圖的路線旅行! | 故事有點奇幻,一隻熱帶草原的獅子到巴黎旅行!這隻獅子像童話故事的主角一樣用兩隻腳走路,手還悠閒的放在背後,就像一般的觀光客一樣逛遍巴黎大街小巷,在真實的巴黎城市中自由來去,讓人有一種虛實交錯的奇幻感。 | 這本書的版面設計將文字與圖畫做了清楚區隔,文字在上,滿版的圖畫在下。欣賞圖片時有種暢快的感覺,每一張圖,都可以停下來慢慢欣賞好一段時間。就像巴黎的風景海報一樣,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細細品味。插圖除了插畫家阿雷瑪娜獨特的色鉛筆手繪質感外,還結合照片拼貼,真是太可愛了!這種拼貼技巧也帶來了一種滑稽感,或許是人物的眼神或的肢體動作的效果,不知為何讓我有一種法式悠閒的感受。 當獅子到了羅浮宮:「終於,有個女孩注意到他了,她溫柔的目光追隨他好久好久。」我特別喜歡書中這段文字!這個溫柔的女孩就是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 喜歡這本書,看完的同時也覺得,自己像是看了一本另類的旅遊書!只是這次的導遊換成一隻獅子!不論是圖畫或文字都帶有一股巴黎氛圍,很浪漫,很喜歡。 | 《大鯨魚瑪莉蓮》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從封面開始,我的視線完全被占滿三分之二版面的大鯨魚吸引,接著視線移向在大鯨魚右下方,身穿亮橘色泳衣的小女孩;最後我看到書名《大鯨魚瑪莉蓮》。 | 一個小女孩和超級大鯨魚,看起來像是並肩同遊,瑪莉蓮是大鯨魚的名字?還是女孩的名字呢?她們是什麼關係?是朋友嗎?讓我對這個故事充滿好奇。 或許因為我從小喜愛大海,小時候,總是吵著爸爸去看海豚或賞鯨!即使每次上船後不久就會頭暈目眩,但我依然渴望能多些和牠們親近的機會。 | 我最喜歡故事裡隱藏的幽默感,即使是在敘述瑪莉蓮運用想像力克服恐懼時,依然可以從文字裡感受到作者的貼心;或是運用誇大視角的方式,就像透過廣角鏡頭所營造出的圖像,都讓我在閱讀時,感到意外驚奇。 故事從一開始就說了,每次瑪莉蓮一跳進水裡,就會濺起巨大的水花。視線轉向書頁右方畫面。天啊!真的是『巨大的』水花!簡直就像海嘯般的大浪在泳池中激起,比自己預期中的大水花來大多了,讓人忍不住驚呼:「哇!」 我也喜歡書中部分文字作了一些細節的處理…波浪般的文字編排方式,有別於一般制式的整齊編排。如: 『熱、好熱、熱得發燙!』這三句的文字字體越變越大、並且以歪斜的字體呈現,像是在跳舞一般,具有動態感。閱讀的時候,就覺得感受更加深刻,好像自己也跟著瑪莉蓮一起感覺到水的熱度!這是瑪莉蓮在游泳池沖水時,想像水很熱時的情境。瑪莉蓮本來很怕蓮蓬頭的冰冷水柱,於是她想像水是熱的,果然有用耶!她覺得自己好像置身在熱帶叢林裡。 跟著瑪莉蓮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想像力魔法後,自己似乎也學到一個好方法。我心想,下次遇到困難時,我也要來試看看這樣的想像力魔法!從書中得到勇氣和力量,或許是我如此喜歡這本書的最大原因吧。 | 《我是老大》 看到封面跟書名時,一位看起來很生氣的小孩和一群開心玩在一起的小孩呈現強烈對比,讓我很想知道為什麼這他會被大家排擠? 故事一開頭說: 在法國,有一個鄉村。這個鄉村裡,有一所學校。而這所學校,有一個中庭。在這個中庭裡,有一個孤孤單單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呂西安。 | 從法國、鄉村、學校到中庭,就像攝影機將鏡頭從很遠的地方慢慢拉近,逐漸聚焦到小男孩身上,他孤單落寞的身影和老大形象相去甚遠,讓人不禁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故事採用了倒敘法和對話的方式,就像一齣兒童戲劇,娓娓道出呂西安的朋友少了一個、兩個、三個…到最後只剩他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學校中庭的經過。結局很出乎意料,一般兒童故事會採用大團圓的幸福結局,譬如呂西安知錯能改向大家道歉,最後大家重修舊好。而這個故事卻採用另類的處理,最後鏡頭又回到一開頭的小男孩身上,他還是一個人孤孤單單的。 自從班上來了阿拉伯轉學生,呂西安禁止他的朋友們和她玩,因為「她不是法國人!」「你們和我不一樣!」於是產生一連串骨牌效應。而主角呂西安是班上唯一這麼想的人,最後他也只能和世界上唯一和自己一樣的人在一起,也就是他自己。 只有一樣的人可以在一起嗎?世界上的每個人不都不一樣嗎?每個人都有不同性別、外型、血統,使用不同的語言,即使是雙胞胎也存在著不少差異,呂西安的故事提供我們開放的空間,好好去思考不一樣又怎樣?孤獨的老大還是老大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